霍山
霍山
霍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洪洞县,霍山,古有“霍泰山、霍岳、太岳、霍太、中镇”之称。《周礼·职方氏》载:九洲之镇山……惟冀州据北方,地最旷邈,河东尤以山水之雄,而独以霍为镇,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广博,于诸峰而肃群垤,其气象有以冠境内”。其山拔地通天,层峰叠翠,逶迤绵延二百公里“跨赵城,洛洪洞,瞰平阳,而卒秀于霍邑东北,横压汾流,与太行接;逮而望之,如迭屏,如列垒,葱苁萃律,撑九霄,纳三光,芨芨凛凛,掩历山而吞姑射矣。”“霍山蕴乾坤之清气,率河岳之精英,东西各约70里,南北袤约150里,主峰海拔2504米,巍峨隆峪,深厚广博。”《尔雅》云:“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

投入霍山之怀抱,置身烟遮云绕之峰恋叠峰祥瑞之中,领略着山的集合、峰的簇拥、谷的缠绵、沟的延横、水的至柔、至美和石的至奇、至丽,在葱郁的丛林中,在绿的海洋中,轻嗅泥土的味道,花草的芬芳,感受嫩枝吐绿的勃发与生气,从中沉思,从中陶醉,从中迷恋,在绝妙的风景中去感受那种充满空灵的惬意。

羊肠小道,蜿蜒盘曲。小花碎石似凌乱而又似悉心点缀,盘徉行走,忽一峰突兀而出,一飞流从天而泻,在阵阵松涛的呼啸声中,形成秀丽与粗犷的完美结合。每一道岭,每一座峰都是风景,而每道山谷中的潺潺清溪则是风景中的灵动之笔,每一滴水,每一粒石都是彼此相依与抗争的见证。你看,那水与石的缠绵相融,那水与石的残缺姿态。在一次次的肯定与否定中,那山、那水、那石正雕塑着一道永不满足的风景,延续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移目水石,霍山群峰之神韵侵袭逼来,在莽莽苍苍中,由山百谷,由谷而山,处处显奇峰,时时见美景,步步藏灵韵。先看马跑泉,丈许大小,翠草缠绕,清水汩汩。相传,尉迟恭追唐兵至此,无水,马跑得泉,而得此名。郦道元《水经注》曰,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此亦打鼓泉也。再观在县东三十里霍山内,传唐高祖破隋将宋老生于此,因建庙而祀,当年李渊父子从太原反隋,率三万义军南下,在霍州受隋朝大将宋老生官军阻击。宋老生久经沙场,作战勇猛,凭依韩信岭死命抵抗,李渊领兵攻打半月有余,不能前行半步。正在无计可施决意退兵,李世民八次哭谏都不予采纳之时,帐外来了一白发老翁求见李世民,说沿山有一羊肠小路,可背击宋老生,以奇制胜。李世民听从老翁指点,果然斩了宋老生,夺得霍邑,大获全胜。

上一篇 洪洞关帝庙
上一篇 明代监狱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271.html
洪洞县周边景点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
明代监狱
明代监狱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洞明代监狱是我国唯一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古监狱。它始建于明朝洪武一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当年北京名0苏三在洪洞蒙冤落难就囚于这里。当您踏进过厅,映入眼帘的一条狭窄的南北通道。通道两端各有东西对称的6间普通牢房,每间牢房门低窗小,占地只有4平方米,小土坑距地面不足1尺。据史载,狭小的牢内少则关五六人,多时关十几人。监狱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死囚牢。牢门上方有一石刻的动物头像,传说它的名字叫狴犴,是龙王的第四个儿子,凶猛善搏,生平好讼。龙王派它镇守牢门,看管囚犯。古人常把它刻于牢门之上,因长得像老虎,所以俗称“虎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