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灵山景区
昌灵山景区
昌灵山景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浪县,昌灵山景区

昌灵山景区位于古浪县城东75

公里,腾格里沙漠南缘。因山上旧有三清殿、文昌宫和灵隐寺而得名。1989

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它是青海云杉生长最北的纬度区。山上松、柏、榆、杨、柳、刺等乔灌丛生其间,海拔2150

一2800

米、面积约为48

平方公里。山上原有庙宇道观18

院,山门18

座,房屋300

多间,始建年代不详。1909

年重建玉皇0发现砖刻“敬德重建”,推测最早庙宇应建于唐朝以前,到解放前,山上有十多座庙殿,成了西北道教圣地,故又有“小武当”之称,于1958

年到1960

年被毁。巍峨的山峰,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冽的泉水,历史悠久的道观庙宇,珍贵奇异的动植物种构成了昌灵山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昌灵山系祁连山东麓北端的独立山体,从东向西,依次有小龙沟、大龙沟、大油松沟、小油松沟,山脉走向一致,山势东高西低,山形聚集挺拔,整个山体在平缓的沙漠边缘拔地而起,主峰海拔2954

米,更显得高耸巍峨。登峰向西北方极目远眺,百里之遥的沙洲民勤、古凉州城依稀可辨;鸟瞰山脚,古城大靖的财神阁、蜿蜒起伏的长城、引黄工程总干渠、

“干武铁”铁路、浩瀚的“三北”防护林、移民新居袅袅的炊烟,清晰可见,俗有登山观八景之说。

昌灵山天然原始次生林,因北距沙漠仅8

公里,南接高寒祁连山区,林木花草郁郁葱葱。色调斑驳丰富,原始神韵犹存,自然景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被誉为镶嵌在荒漠边上的一颗绿色珍珠。这种独特的自然生态风景和植物区系,是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种源库和物种遗传基因库,在科研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早在唐宋时期,附近僧众就在大沟和小泉沟间的山梁上设坛建庙,西夏王朝时辟为避暑行宫,每年农历六月至八月,王公大臣在这里设立行辕,搭建蓬帐,一边避暑,一边处理军国大事。至清时,山上已建有三清殿、祖师殿、药王殿、救苦楼、玉皇阁、七圣宫、娘娘殿等十多座庙殿,山麓庙宇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山间香烟缭绕,晨昏之时刹钟声声,回荡山谷,吸引着远近名人僧侣,不辞山高路远,避暑游览,诵经谈道,有“西北小武当”之美名。庙宇虽几经战火人为损毁,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又多次修复,基本恢复了原貌。已建成玉皇殿、祖师殿、金花娘娘殿、三霄娘娘殿、磨针殿、文昌宫和百子洞,其他道观尚在修建之中。每到盛夏酷暑,山间游人络绎不绝,六、七月避暑高峰时,游人每天达2

万多人。林间三眼神泉、石棺卧路、六月冻冰、舍身石崖、梅鹿听经、断雪奇峰、天生涝池、百草神岭、不老仙台、金鸡报晓、寿柏参天、神仙古洞等昌灵十二景相映生辉,自成一景,浑然天成。小龙沟的泉流飞挂石崖成小瀑布,涓涓流淌;大龙沟、马莲沟、大沟的泉水晶莹碧透,甘甜清冽,与周围的山林、花草相映成趣。游人每到此地,或敛足凝视,或掬水小饮,顿感神清气爽,疲劳与炎暑皆消。昌灵山森林旅游交通便利,省道308

线与“干武”铁路在山脚穿过,通往林区的公路直达山腰,林间小道和石阶小路或直或迂伸向山顶和景点。山脚下有几处停车场供旅游车辆方便出入,山间设有小木屋、蒙古包多处,住宿、饮食、服务和水、电、音响设备一应俱全。纪念品出售、饮料、风味小吃摊点随处可见。还有搭建的简易凉亭和茶座,出租吊床、躺椅、木凳,供游人小憩、-和野炊。森林区松杉挺拔,杨柳吐翠,花草遍地,雳、马鸡、岩羊,时隐时现,流泉涂涂,庙宇点缀,是天然的避暑游览好去处。

上一篇 香林寺林区
上一篇 古浪石门峡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2893.html
古浪县周边景点
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
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位于古浪县境内,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马路滩是河西荒漠区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展示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课堂,也是以色列滴灌设施、美国提子葡萄、日本理想大根萝卜等异域他乡的高新技术和名优产品安家落户的乐土。走进马路滩,沙洲城堡、西域风情、古道驼铃、大漠落日、瀚海奇观、照子神树、荒漠珍禽、千字百榆、休闲农宅、沙漠植物园等十大旅游景点,映云舒云卷,蕴风情万种,置身其中,每一处风景,都会让你心醉神迷、流连忘返!沙滩排球、汽摩越野、野营野炊、沙海驼舟、射箭狩猎、沙浴沙雕、民族歌舞、篝火晚会、沙漠游泳、徒步探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期名录(修订版)”,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红色文化弘扬”板块红西路军“一综十二专”纪念馆之一,是甘肃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在红军西路军西征过程中,红9军6000多人取道古浪南部山区西进,经干柴洼、横梁山、古浪三场艰苦鏖战,24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军参谋长陈伯稚、25师师长王海清、27师政委李德明、原教导师政委易汉文等20多名军师团级干部英勇献身。为进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