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制令
仪制令
仪制令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清水县,仪制令

清水县赵充国陵园碑林中保存有一通仪制令碑,高约89cm,宽约67cm,厚约10cm,系白石质材,无背纹。碑中段上部刻有“仪制令”三个大字,右书“贱避贵,少避老”,左书“轻避重,去避来”。据考证,该碑为南宋的交通法规碑,也是目前所知清水乃至整个天水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交通法规碑。

据史料记载,《仪制令》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制制度十分完备的时期,律、令、格、式的法律体系涵盖了民事、刑事和经济等各方面的规定,同时也包含了交通管理方面的内容,《仪制令》即为这方面的典范。仪制是朝廷颁布的法规礼节,即社会奉行的礼仪制度,令即命令,是根据礼仪制度而下达的命令,带有法律的强制性。《唐六典·尚书礼部》和日本学者仁井田升整理编著的《唐令拾遗》、《唐令拾遗补》等典籍中都有关于交通管理方面的记载,一般常见的有“贱避贵,轻避重,少避老,去避来”,“诸司郎中遇丞相,皆下马”,“文武官三品以下者拜正一品”等等,唐代只是没有用实物立于道路宣示罢了。

目前全国各地发现的仪制令碑上的内容大多是“贱避贵,轻避重,少避老,去避来”等,只是个别碑文有“老”和“长”之别。所谓“贱避贵”,指一切行人车马皆避官轿驿骑、邮车;奴仆及苦力人等给官吏、贵人、主人让路;官位低的人给官位高的人让路。“少避长”是指年轻人让路于年长者;“轻避重”是指轻身轻骑让路于负重者。“去避来”是指下坡人让路于上坡人,行人让其同向行的车马;还指“避自我后来者,以其人自后奔走而来,此必有急事故耳,故当相避尔。”(据《庆元条法事类》)

目前,国内发现并保存至今的《仪制令》碑并不多见,除清水仪制令碑外还有:

陕西仪制令碑。高约60cm,宽约40cm,厚约10cm,正中上段有“仪制令”三个大字,下段并列四排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刻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现存于陕西略阳县灵崖寺。

福建仪制令碑。现存3块,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于松溪县,其中一块有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的落款。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外,还有所在地、行路里程和立碑人等文字记载。

江苏仪制令碑。1965年发现于盱眙,高约74cm,宽50cm,正楷字三行,中间为“仪制令”,字径14cm,右书“贱避贵,轻避重”,左书“少避老,去避来”。

河北仪制令碑。1974年发现于邢台,尺寸不详,内容为“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内蒙古仪制令碑。发现于赤峰市巴林右旗沙布尔台,内容为“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仪制令》碑既是研究清水历史上交通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实物资料,同时又是反映我国古代道路文明管理的一个规则,也是目前所知清水历史上关于交通管理最早的记载,虽然该碑内容中的“贱避贵”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是封建糟粕,但是其余三条都接近于现代的交通规则,并且体现了尊老敬长、先后有序、讲究礼让的古代文明礼节,对于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 补天石-花石崖
上一篇 清水温泉胜景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3787.html
清水县周边景点
清水温泉度假村
清水温泉度假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清水温泉度假村清水温泉度假村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城东8公里外,海拔1420米。1957年建院,2008清水温泉图片年,甘肃昊峰集团历时两年多,投资上亿元成功对原省工人疗养院进行了改制、改造、扩建、装修,现已成为天水市以汤浴文化为特色,集疗养、健身、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会议接待、垂钓餐饮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
三皇谷森林公园
三皇谷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位于山门镇东南10公里处的三皇谷森林公园2003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隶属于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山门林场,地处秦岭山脉与关山山脉的结合部,是牛头河的发源地。该公园距清水县城40公里,距天水市90公里,海拔1600——2100米,年平均气温8℃,相对湿度70%,森林覆盖率达76.1%,属典型的暖温带山地半湿润气候区,素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森林浴场”之称。该园占地3665公倾,集森林、水体、野生动植物和奇峰峡谷景观为一体,主要景观有皇帝遗迹、古镇遗址、观音峰、鹿鸣山、火焰山等。园内林海莽莽,青山叠翠,草场碧绿,山花烂漫,清流潺潺,鹿声鸣鸣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
花石崖
花石崖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介绍花石崖,位于清水县陇东乡。在县城东南28公里的陇东土寨村之间沟河下游,渭河北岸盘龙山中段,西北向支峰南坡,海拔最高处1823米,山对面下到五里为310国道。这里峰峦叠嶂、翠柏掩映,清泉流水,春花秋实,万紫千红,故称万紫山,又因悬崖峭壁,山石花纹五颜六色,又名花石崖。花石崖历史悠久,相传唐以前,就建有庙宇,北宋建隆三年(公元九七六年)重修二台玉皇殿,有匾高载(文革中被毁)。现存明清石窟二处,彩塑、壁画和雍正岁次丙午题匾。花石崖按地势分为“东崖”、“西崖”、上有“凤凰头”,下汇“三岔口”,中有“三仙台”五大部分,东崖峰峦起伏,石崖重叠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
小华山景区
小华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小华山景区小华山景区位于清水县城西7公里的红堡镇吴湾村,占地面积千余亩,植被茂盛,地势险峻,风景秀丽。宋代已为道观名山,曾有宋代湖北襄阳人庞蕴云游至此,在此地修道成仙而得名。明清时期成为陇上佛道两教圣地之一。曾有三进院落殿亭楼阁30多间,石刻造像10画(件)。现有庙宇建筑5座,塑像10余尊,彩绘壁画200平方米,建设绿化已初具规模,是一处集自然探险景观、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区。中华奇石——庞公玉就产于此山下。庞公石属火山岩,质地坚细、深绿致密,翠如碧玉;间有红、黄、白、黑等绚丽多彩的自然纹理,纹理形状千奇百怪,构成古今人物,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