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郡故城遗址
西海郡故城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海郡故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晏县,西海郡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海郡

西海郡俗称“三角城”,位于湟水河沿岸的金银滩草原上,是青海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郡建制的古城,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内出土文物众多,主要有虎符石匮、钱范、古货币等。虎符石匮是青海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铭文的石刻之一。

西海郡故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约1公里,青海湖东北侧、湟水南岸的金银滩上,俗称“三角城”,为西汉新莽时代所设“西海郡”郡城遗址。

故城保存得相当完整,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达4米。四个城门的门址保存完好,城内南部较高,有几处隆起的地带,应为当时的主要建筑区,其区域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最重要的是,城内出土了篆刻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铭文的虎符石匮。

虎符石匮,分上下座,整体由花岗岩雕成,上座为俯卧状态石虎,石虎身长1.5米,背宽0.6米,石虎下有石座,称石匮,石虎基座及石匮正面从右至左凿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三行二十二个篆字。虎符石匮的石虎怒目前视,栩栩如生,雕刻清晰、风格古朴,实为历史文物之瑰。

根据《汉书》的记载,王莽曾在青海设置西海郡,东汉永元中(公元89年~104年)也曾一度设置,后来又废弃不用。在城址内发现的“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铭文瓦当,是很好的断代依据。南凉和西秦时改称“海西郡”,又称“三角城”。

在古城内还发现有钱范、五铢、半两、货布、货泉、大泉五十、崇宁重宝、圣宗元宝等多种货币,以及汉代的“长乐未央”云纹瓦当和唐代的莲花纹瓦当残片,这些文物具有不同朝代和不同时期的特征,说明该城址所经历的时间很长。

1988年1月,西海郡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原子城)
上一篇 海晏三角城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4010.html
海晏县周边景点
金银滩景区
金银滩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青海金银滩景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被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在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30多万支牛羊在这里生息,是典型的牧区。草原的天,蓝得醉人;草原的云,白得可心;草原的山,美得如画,就连草原的空气也甜得让人心怡。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丛中,还不时有穿着藏服的藏民骑着骏马悠然地从草原上缓缓而来。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也从金银滩唱起,唱出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了海内外。

青海省海北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