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窑址
灵武窑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武窑址位于宁夏银川市灵武市灵武市,灵武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武窑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东镇回民巷村南3公里处的荒漠中。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地表散落各类瓷器残片、窑具、窑砖等,数座窑炉残迹隐约可见。在南北山坡间的河沟处,有1米多厚的瓷片堆积层。

据勘探调查,在该遗址内埋藏窑炉数座,均为东北座向,有的炉门相对,炉膛内形置略有不同。窑炉平面均呈马蹄形,分别由炉门、火膛、窑床、烟室等部分组成,长约3~4米。窑体以砖石错缝砌护而成,窑门宽50厘米,火膛平面呈半圆形,因长期烧窑高温,壁内结有厚厚一层褐色窑汗,色泽美观。火膛地面铺垫一层粗砂,上面的煤灰土中散落有瓷钩、支丁等小型器物,其间参杂没燃尽的煤块、煤渣等。窑床上立有4或6根支柱,柱高1米,上顶保存完好,形似洞穴。窑炉后部为两间正方形烟囱,窑床与烟囱间有隔墙,隔墙中部留有4~6个条形出烟孔。

窑炉内散落大量瓷制窑具,有装烧器皿的匣钵、釉色不同的支丁,还有喇叭形的顶碗、圈形的垫圈、试窑温度的火照等,可谓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在窑炉内外,留有残碗破罐等各类器物及深褐色尚未烧制的素胎碗盘,因受潮湿土壤浸蚀而柔软变形,稍凉干后便可定型。

灵武西夏瓷器装烧方法有顶碗覆烧法、涩圈叠烧法、支圈正烧法、垫条扣烧法等。

灵武西夏瓷窑产品种类繁多、器形多样,有生活器皿、文房器具、娱乐用品、建筑材料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白釉、青釉为主,也有少量姜黄釉印花碗碟。生活器皿有碗、盘、壶、罐、盆、釜、灯等。碗可分为高圈足碗、折沿碗、六棱碗、曲腹碗和斜壁碗;盘有折沿盘和六棱盘;盆有素面盆和鱼纹盆;罐分无耳罐、单耳罐和双耳罐,以瓜棱形为多。碗盘的圈足均挖足较深,足内壁倾斜或呈阶梯状,施釉较薄,器物外壁多施半釉,白釉碗盘的内心有沙圈痕迹。文房器具有砚台和砚滴等。

纺轮、瓷钩、瓷铃是游牧民族常用的生活器物,以瓷代替金属也是西夏人的创举。各种动物雕塑品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娱乐用品有瓷埙和棋子等,棋子为黑白两色,多为扁圆形素烧,少数为弧面形,有的有纹饰,均为模具压制而成。

灵武回民巷西夏窑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磁窑堡地区是宁夏境内西夏时期制瓷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瓷窑,也是西北地区制瓷业的重点产区。虽然发现剔刻花产品的数量较少,但器物的胎质、釉色、工艺水平,足以证实该窑具有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这些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瓷器产品,为研究党项民族的制瓷传承和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6年5月,灵武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中国枸杞馆
上一篇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4739.html
灵武市周边景点
水洞沟文化遗址
水洞沟文化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洞沟遗址是三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教育性”。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80多年

宁夏自治区银川灵武市
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 银川军事博览
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 银川军事博览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参观气势恢宏的银川舰,寓教于乐不亦乐乎。景点介绍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位于银川滨河新区,黄河防洪线以东,203省道以西,北京路与纬四路连接线以南,规划建设总面积258公顷。目前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距银川市区30公里,河东机场6公里。园区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预算总投资20亿元,总建设项目分三期完成。主体建筑有建设的“银川舰”安置、“银川舰”纪念馆、中华军事文化展示馆、国际防务中心、弧形景观餐厅、主体广场及武备展示等板块。地址:银川市滨河新区s203省道往陶乐方向(距临河收费站10公里处)类型:展馆展览文化旅游区等级:AAAA

宁夏自治区银川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