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介遗址
旌介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旌介遗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灵石县,旌介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旌介遗址

旌介遗址(第四批国保)

时代:商

地址: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绵山西坡,汾河东岸。西南距灵石县城约15公里。除商代文化遗址外,还分布有新石器、东周及汉代以后的文化堆积。

1976年发现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觚、觥等铜器30余件。1985年1月,在村东取土场又发现两座商代墓和一座车马坑,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等。

两座商代墓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具有棺、椁。1号墓,一椁三棺,正中为男性墓室,仰身直肢,两侧各一具女性尸骨,均为侧身葬,面向墓主。2号墓,一椁二棺,男性墓主靠南,仰身直肢,女性靠北,侧身面向男性。两墓填土中都有殉人、殉狗、附葬牛腿。墓底有腰坑、殉狗。

两墓出土有青铜器鼎、簋、尊、卣、觚、爵、羊头小刀铜器等140余件。玉器有鱼、燕、鸟、虎、璜等10余件。从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羊头青铜小刀等分析,此墓葬属于商代晚期北方青铜器石楼类型。且其中40余件青铜器上面有族徽“VV”,可释为鬲,说明灵石一带在晚商时期为鬲族方国所在地。两座墓主为其统治者。另外2件爵有铭文羌字,说明这一带当时也在羌人活动范围之内。一件青铜簋底铸有阳线条马的图案,这与甲骨文中常见的马羌有关连。

旌介村:旌介村位于灵石县城东十三公里,东邻绵山旅游风景区3公里,距华夏名宅王家大院2.5公里,距大运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108国道横贯村西。全村850户、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3800亩。旌介村文化历史悠久,其村名因旌表春秋五霸重臣介子推而名。介子推庙遗址距我村2公里,村东为商代古墓群,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区。旌介…… 旌介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晋祠庙
上一篇 资寿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535.html
灵石县周边景点
灵石王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2003年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红崖大峡谷
红崖大峡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红崖大峡谷红崖峡谷景区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部,灵石县马和乡境内,西距灵石县城20公里,距大运高路灵石出口5公里,与介休绵山风景区和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灵石县王家大院仅6.5公里之遥,和千年古刹资寿寺有9公里之隔。峡谷景区面积2591公顷。此外,还有双驼峰、水帘、五子天石、石窑、母子峰、南天门、思过崖、苦干墙等八大景观,各具特色,景色秀美如画,是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佳地。红崖峡谷在太岳山麓,属太行山系,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隆起,又经过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改造形成的山地。其地貌属大起伏喀斯特侵蚀中山,属石质山区,地貌类型多样,距今已有一亿余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石膏山
石膏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石膏山属太岳山脉,海拔2532米,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6平方公里。这里,奇峰叠翠,高人云表,风景奇特。每当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绵绵,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蔚为奇观。沿着婉蜒的山路,顺着溪沟流水来到石膏山下,只见山峰高耸,仰不见巅。林木缠天而上,郁郁葱葱,不见天日。山上有上、中、下三个溶岩大洞,又名上岩、中岩、下岩。下岩最大,洞内原有寺院,毁于战火。中岩内有“天竺寺”,现殿宇多已倾圮,仅存木构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