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清凉寺
平遥清凉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清凉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县,平遥清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在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北,因文殊菩萨设道场于清凉宝山(五台山)而得名。据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清凉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后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六年(1537)、隆庆五年(1571)重修或葺新,清雍正十三年(1735)又重妆佛像。

清凉寺山门为砖拱窑洞五间,再往两旁为钟鼓楼残址,山门顶上原有关公阁,“0”中被毁。穿过中殿即达清凉寺正院,正殿称“七佛殿”,东西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早年供有“十八罗汉朝观音”和“十殿阎王拜地藏”,由此可推知中殿原为“四大天王拜弥勒”,显然是明清代佛教祀奉格局。

七佛殿年久失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保0》刚刚颁布,大殿已岌岌可危,殿顶多处见天,后壁将倾,西半部之后壁已前倾,把阿弥陀佛连同背光饰一同挤向前,大约如果不是“佛力无垠”的话,早就坍塌了,这当然是笑话。当时经十名省人大代表呼吁,县政府从困难的财政中挤出了一点儿资金,采取了些简单的应急处置措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遥县赵克孝先生等几位老干部倡议成立了“平遥县老干部文物之友协会”,联名向全国各地的平遥籍干部发出倡议信,募捐资金,并由县政府拨一部分款,才得以彻底整修,殿中珍贵文物“三佛四菩萨”才得以拯救无恙。正殿佛台上供有高大的“横三世佛”,即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中间是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殿东西壁前佛台上供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位菩萨。七尊佛像都高大端主动,结迦趺坐于须弥座莲花台上,雕塑艺术水平非常高超,就连须弥座上八尊小力士像也塑得神气活现,背光上的玲珑装饰,佛座上的细小图案饰物等,无一不是精雕细琢。四尊胁侍站像一尊已毁,其馀三尊也很精致,令人叫绝。

这一组清凉寺仅存的塑像塑成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出自本县达蒲村民间艺人段仲能之手,是他带领儿子段哲、孙子段添花,创作了这组千古罕见的艺术珍品。从中也使我们感悟到,明清时期平遥商帮在经济上的突飞猛进,成为推动杰出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雄厚的经济基础。

西殿廊下原有北魏普泰元年(531)的一通佛造像碑,为全国罕见的佛教文物,可谓稀世珍宝,可惜由于平遥文物管理部门管理不善,没有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于1999年秋被人驱车盗走,今已由平遥-破案,但该碑已以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转卖到了台湾,“何时归来兮,海茫茫!”

北魏佛造像碑的存在,可能把清凉寺的初建时间前推了1000年,也可能碑系其他寺院之物,但至少能够说明永城村早在北魏时代,佛教文化就很繁荣了。

七佛殿中的一尊菩萨头,1999年也被盗走,殊为可惜。

景点位置

山西省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

永城村:卜宜乡永城村位于平遥县城南部15公里,县道常东线横穿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北接范村,南接枣树坪村,西与西卜宜相邻,东北与军寨村紧连,东南与段村镇段村紧邻。一、人口基本情况:该村共407户,1390口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650人,参合农民126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人。二、主要产物情况:全村农作物面积共989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面积共96…… 永城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洪山窑址
上一篇 利应侯庙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541.html
平遥县周边景点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平遥镇国寺
平遥镇国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国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遥县县城东北的郝洞村。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明清时寺庙颓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样重修了寺内的主要建筑万佛殿。寺院分前后两进院落,布局严谨。山门内是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左右钟鼓楼对峙分布。前院正中为万佛殿,东西两廊内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记载寺院历史的。后院有观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楼。除了观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适度,面型端庄秀丽,随其内容的不同,各具特色。三佛楼内两山墙上绘有释迦故事的壁画,构思超凡脱俗,景物清晰,人物传神,是明代壁画的上乘制作。万佛殿是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日升昌旧址
日升昌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升昌票号位于平遥古城中的“大清金融第一街”——西大街的繁华地段,始创于1823年,它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也可以说,这里是中国第一家银行,当时的经营网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而如今日升昌已成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保留了一些当时经营所用的实物资料,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古代银行业的辉煌历史。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并在北京崇文门外设有分庄。清朝嘉庆(1796-1820年)末年各地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过去运输白银的方式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两地间试行汇兑办法,结果效果很好,便开始兼营汇兑业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平遥双林寺
平遥双林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寺(第三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平遥县城西南6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遥县古时曾为“中都”城而得名。寺创建年代待考,据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记载,中都寺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后毁于兵火,宋时修葺一新,并取佛经上“佛陀双林入灭”之说,更名为“双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嘉靖及万历年间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统年间曾进行过多次葺补。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为明代作品。寺院坐北朝南,建在3米多高的土台基上,四周围以夯土高墙,形成寺堡,建筑面积3711平方米。寺内布局完整,有两条轴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