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都拉清真寺
拜都拉清真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拜都拉清真寺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伊宁市,拜都拉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拜都拉清真寺

拜都拉清真寺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的拜都拉清真寺(也称麦的里斯),是伊宁维吾尔族穆斯林们进行宗教活动的最大场所。它是清政府直接拨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兰教寺院。过去它同回族大寺、塔塔尔寺号称伊犁三大清真寺院。

清政府统一新疆后,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障各民族人民信奉宗教的权利,特拨银1万两,命伊犁阿奇木伯克鄂罗木札布在宁远城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群众修建这座清真寺。鄂罗木札布用此款和自己执掌的职权,又从各“回屯”征收田赋、粮食、财务,摊派劳力,并聘请内地的能工巧匠,据传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成。

拜都拉清真寺建成后,伊犁穆斯林无不欢欣鼓舞,额手相庆。据说一位来自土耳其的著名大毛拉,看到该寺雄伟壮观和它在北疆所处的地位,特冠以“拜都拉”之名。“拜都拉”意为“天房”,是穆斯林朝拜的神圣之地。拜都拉清真寺落成后,闻名遐迩,前来取经求学之士络绎不绝。当时在此攻读-的书生达200余人,五年后结业,根据成绩评以宗教职称。因此,拜都拉寺又被称为“麦的里斯”,意为高级-学校。

这座寺院原占地约1800平方米,由宣礼塔、礼拜殿、讲经堂组成。200多年来,拜都拉清真寺不断得到修缮扩建。1865年扩建后,可容纳1500人做礼拜。1983年,政府拨款对该寺进行修茸和装修,使这座享有盛名的古老寺院面目一新,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接待了不少国内外友好团体、宗教人士、名士学者前来做宗教功课或参观浏览。1996年10月该寺又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扩建和装修,由伊斯兰教协会承办,各级政府拨款,信教群众集资。现除保留宣礼塔外,正殿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已兴建了一个伊斯兰风格的礼拜堂。建成后总面积为6950平方米,可一次性容纳3000—3500人,具有阿拉伯、维吾尔风格的建筑。

上一篇 伊宁人民公园
上一篇 阿拉木图亚风情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5571.html
伊宁市周边景点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托乎拉苏草原风景区位于伊宁县北部山区,距伊宁市60公里,距县城仅40公里,是伊宁县重要的夏草场。春夏季节,这里松林层层,山峦叠嶂,皑皑雪山映衬下的夏草场辽阔无边,雄浑壮美,草原上劲草葱郁、花团锦簇,令人豁然开朗。秋季这里遍布奇花异草,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遍地金黄,洁白的云朵漂浮在金黄色的原野上,宛若一副流淌的画卷。草原上居住着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牧民,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享受草原的秀美,还可以观看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叼羊”等群众娱乐活动。

新疆伊犁伊宁县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伊宁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犁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老城区,总面积约22.9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完成4.2平方公里),旅游区内现有居民27511户,126575人。该旅游区是伊宁市委、政府本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于2007年投入一亿余元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和旅游开发的大型旅游景区;旅游区以展示伊犁维吾尔民俗风情为主,力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民居、民风、民情,旨在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丰富文化、酝淳厚民情、展多彩风姿于一身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旅游景区。喀赞其的厚重,在于历史。

新疆伊犁伊宁市
伊犁河
伊犁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伊犁河又称伊水、伊丽水等,位于伊宁市郊16公里处,它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内陆河,河面宽阔、风光秀丽,全长1500公里,自东向西在霍尔果斯河口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流入巴尔喀什湖。美丽的伊犁河畔雪峰耸立、绿树成荫,离伊宁河最近的河段处有著名的伊犁大桥,这里是拍摄落日的极佳地点,“伊桥落日”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良好题材。新疆伊犁地址:新疆伊宁市北京路与新华西路交界处电话:0999-6765559

新疆伊犁伊宁市
伊宁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
伊宁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愉群翁回族花儿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愉群翁村,距离伊宁市仅22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该旅游区成立于2014年,总投资3000余万元。2012年愉群翁村被国家民委列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试点项目,2016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最美休闲乡村。愉群翁村回族民俗风情浓郁,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是发展民俗休闲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回族花儿俗称“山曲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后传入新疆昌吉,经两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回族花

新疆伊犁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