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洪纳海石人墓
小洪纳海石人墓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洪纳海石人墓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昭苏县,小洪纳海石人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洪纳海石人墓

小洪纳海石人墓位于昭苏县城南5公里的草原中,墓前立一石人,由花岗岩雕刻而成,是一尊典型的武士形象,腰部右下侧,刻有粟特铭文,雕像神态端庄、生动逼真。由于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目前,石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上面的粟特文逐渐淡化。加上周围没有规划参观的线路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导致人为破坏的加剧。小洪纳海石人墓的历史遗迹及文字记载十分重要,急需将它整体保护起来。

小洪纳海石人墓及铭文,经专家初步推测为公元6---7世纪的作品,石人是古代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精品,为研究古代伊犁区域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而这个时期的粟特文的史料极为罕见,其石人上的铭文对于了解粟特文字的变迁,具有珍贵的艺术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上一篇 叶森培孜几石人墓
上一篇 下台古城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5661.html
昭苏县周边景点
夏塔旅游区
夏塔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昭苏县的夏塔是一处富有神奇色彩的旅游胜地。这里濒临高峰林立的横跨南北疆的天山主脉,由丛山峻岭中一泻而出的夏塔河划开平坦的草原,汇入烟波浩渺的特克斯河,夏塔峡谷以该河的由山口、古道、古遗址、民俗和自然景观组成的一条古文化风景线。夏塔是蒙古语“沙图阿满”的音传,为“阶梯”之意,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现为夏塔柯尔克孜民族乡政府所在地。从昭苏县城向西南70多公里就到这个地方,其间要先经过由夏塔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上面分布着草原石人,规模宏大的乌孙古墓群和夏塔古城遗址。夏塔峡谷,又称唐僧古道,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条通道。它翻越天山主脊上

新疆伊犁昭苏县
西域天马文化园景区
西域天马文化园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昭苏天马文化园项目位于昭苏喀尔坎特草原,位于县城西南约20公里。在原西域赛马场的基础上进行建设,规划范围东至大喀拉干德河、南至特克斯河、西边和北边分别与省道S212相衔接。总面积五万亩,约合33平方千米。规划地域广袤,风景壮丽,山川草地交相辉映,历西极、腾昆仑的天马在此生活和繁育,是了解天马文化的最佳目的地。

新疆伊犁昭苏县
昭苏圣佑庙
昭苏圣佑庙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佑庙座落在伊犁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的洪那海河畔,圣佑庙内古木参天,松杉蔽日,登堂入室,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沿着中轴线望去,8座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除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后殿按中轴线建筑外,左右还有硬山顶配殿和八角形双层双檐阁。圣佑庙主体建筑,殿宽17米,7开间,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举折,陡屋顶,四角飞檐呈龙头探海之势,檐下斗拱,为多层挑枋肩之,工程精细,鎏金沥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猛虎雄狮,金鹿麒麟,凤凰弥猴,千恣百态,大殿正壁还绘有二龙戏珠,凤凰比翼,子牙钓鱼,苏武牧羊等我国传统风格的壁

新疆伊犁昭苏县
昭苏县知青馆
昭苏县知青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伴随着火车铁轨的阵阵轰鸣声,追寻着火车窗上挂着的羊皮棉袄、军用水壶、煤油灯、锄头和一件件70年代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品,走进昭苏县灯塔牧场知青馆。40多年前,来自北京、上海的100余名知青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毅然来到祖国边疆---昭苏高原。知识青年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深入到当地农牧民群众当中,把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了当地农牧民,为昭苏的发展和边疆稳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知青馆位于昭苏镇原灯塔牧场老办公阵地,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设有知青生活复原区、历史物品展览区、知青1973主题餐厅和室外展区4大部分。展馆

新疆伊犁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