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政隆福寺
南政隆福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政隆福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县,南政隆福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福寺

隆福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平遥县南政乡南政村

南政隆福寺位于平遥县南政乡南政村北。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布局,清光绪《平遥县志》载,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明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占地面积2954平方米。

南政隆福寺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影壁、山门、-殿、大佛殿台基及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禅房、配殿、耳殿等。山门面宽五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明间为门道,次、梢间纵向有隔墙,墙前塑像,墙上绘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施五踩双昂斗栱,昂头雕龙首或卷云,明、次间平身科各施斜栱各一攒,两稍间平身科各两攒。前檐柱大小额枋间垂柱花牙,透雕挂落。殿内梁架上有清嘉庆五年(1800年)补修正殿题记。

南政隆福寺布局规整,清代格局保存完好,存有多幅清代精美壁画,正殿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2013年5月,南政隆福寺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梁家滩白云寺
上一篇 东大闫墓群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568.html
平遥县周边景点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协同庆钱庄 协同庆票号(中国钱庄博物馆)
协同庆钱庄 协同庆票号(中国钱庄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协同庆票号在咸丰六年(1856)创立于平遥南大街。该号财东是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协同庆共有五院。一院分:揽柜房、总帐房、埠际帐房;二院分:营业厅、埠际信房;三院分:协理房、祭祀房、经理房;四院是员工的生活区;五院是金库所在。票号旧址于2000年10月开始全面复修整理,现已开辟为“协同庆博物馆”。同时,又将原客房科学地加以改造,保留其古色香风貌,增添必要的现代设施,共有标间56间,中高档设施,还有具有北方民俗风味的土坑窑洞,环境优美,舒适典雅,成为游、购、娱、住的综合性宾馆。餐饮部设有地方小吃108种,游客可以在下塌的房间内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平遥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位于平遥城内城隍庙街中段,整个庙群坐北朝南,总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进院落。它是一所规制齐全,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道教庙观,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气势宏伟、风格别致。临街庙门之外,是寺庙标志性建筑--高大的木结构牌楼,为四柱三门十一踩斗拱规制的歇山顶建筑。牌匾额书"城隍庙"三字,系当地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先生之笔。背面楷书"威灵百里"四大金字,配有青石狮和拴马柱,柱上题"善游此地心不惭,恶过吾门胆自寒",直接道出了城隍庙宗教文化的主题。山门廊下正墙书"善恶报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平遥双林寺
平遥双林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寺(第三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平遥县城西南6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遥县古时曾为“中都”城而得名。寺创建年代待考,据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记载,中都寺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后毁于兵火,宋时修葺一新,并取佛经上“佛陀双林入灭”之说,更名为“双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嘉靖及万历年间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统年间曾进行过多次葺补。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为明代作品。寺院坐北朝南,建在3米多高的土台基上,四周围以夯土高墙,形成寺堡,建筑面积3711平方米。寺内布局完整,有两条轴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