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鸣沙山
哈密鸣沙山
哈密鸣沙山位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密鸣沙山位于哈密市正北70余公里,在巴里坤县和伊吾县交界处。长约五公里、宽约35-115米,高约180米,以石英砂堆积而成的沙山。山呈东西走向的长条形,北缓南陡,海拔高1930-2163米,相对差约50米。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

此山最令人神往的是:当你走进这座山时,似乎能听到从山的“内部”发出各种声响,犹如波动的琴弦,引起了游人种种遐想。立于天山庙上,可鸟瞰其全貌,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的作用,当有人静卧沙丘时,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箫如笛,隆隆作响。新华社一位记者报道:游遍全国四大鸣沙山,哈密鸣沙山沙鸣声最大,冠盖全国三大沙鸣(指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县沙波头和内蒙古包头响沙湾)。

提到鸣沙山,人们首先会想到敦煌,那里的鸣沙山和歌手田震演唱的《月牙泉》一样,已经深入人心了。

而对于国内的其他三座鸣沙山(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内蒙古包头响沙湾和哈密的草原鸣沙山),知道的人肯定不多。就在敦煌鸣沙山声名远播之时,哈密的鸣沙山正在崛起。

一“鸣”惊人的沙山

敦煌和哈密的鸣沙山相隔最近,大约600公里。敦煌鸣沙山有一处值得炫耀的风景是沙山怀抱中的一弯月牙泉,称之为沙包泉;而哈密的鸣沙山则更加奇特,草原上的两条河流之间突然升起一座沙山,可谓是水包山。

游览过敦煌鸣沙山的游客都为滑沙时听到的巨大声响而称奇,但如果爬过哈密的鸣沙山,就会为这里的沙鸣声赞叹了。因为,哈密鸣沙山沙鸣声之大,冠盖其它三大沙鸣山。

哈密鸣沙山横卧于东部天山的南山与北山间的草原上,相对高度35至115米,南北长约5公里,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

我们前往哈密的鸣沙山时,正是冬日的一场大雪后,一切都在寂静中。刚一下车,寒风就扑面而来。放目所望,鸣沙山下,河水基本被冰冻住,除了在冰缝中饮水的马,不见一人。不过从山下的房子和门楼可以想象出这里在旅游季节的兴旺。

据说在鸣沙山腹地的盆地中,生长着一大片高达2米以上的沙棘林,也有一个长年存水的小月牙泉。

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的作用,当游人静卧沙上时,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萧如笛,凄婉低回。当游人做滑沙运动时,沙粒向下翻卷滚动,相互摩擦,声波振荡,沙鸣声隆隆作响。如果说敦煌鸣沙山出声时象“敲锣”,那么哈密鸣沙山发声时象“打鼓”了。

此前哈密的鸣沙山是深藏不露的,在和敦煌鸣沙山比较后,她才一“鸣”惊人地显露出来。

两个充满悲情的传说

我们是无法感受那隆隆作响的沙响了,冬日的鸣沙山显得格外静谧。所有的风景都原始、自然,然而站在这里,我们可以慢慢欣赏、体味此地古老的传说。

而对于这座草原上鸣沙山的形成,当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民间相传唐代女将樊梨花带兵征西,在翻越天山到达口门子后,跟突厥遭遇。在鸣沙山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英勇杀敌。终因寡不敌众,所带女兵全部阵亡。

{Page}

而随后赶到的救援部队赶来时,这些女兵的尸体早已经被风沙埋了起来。于是乎,至今鸣沙山发出的“隆隆”之声,就是这些士兵的英魂从沙山底传出的厮杀呐喊声。

另外一种是更为久远的传说。早在汉代,伊州司马毛恺曾在塔水河和柳条河之间安营扎寨,欲与匈奴展开对决。不想,草肥水美的三角洲地带,在夜里突然遭遇了一场沙尘暴。一夜之间四十八座连云帐被风沙埋没。只剩下五百壮士与匈奴展开了一场血战,最终全军覆没。

壮士们英魂不灭,誓欲再战,每天练兵不止,故有响声。清代有诗写道,“雾里辕门似有痕,相传四十八营屯,可怜一夜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就是对这段故事的描述。这里曾发掘出古代兵器、盔甲残片等文物,似也印证了上述传说。

冬天的鸣沙山,由于被雪滋润,沙粒很难再发出响声。不过,当我们在瑟瑟寒风中,久久站立在鸣沙山脚下时,风声、沙声和呐喊声,声声入耳,始终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地址: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

类型:地质地貌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902-6858111

上一篇 五堡古墓群
上一篇 西黑沟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6020.html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周边景点
巴里坤古城
巴里坤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雄伟壮丽的东天山北麓,有一片神奇美丽、物华天宝的土地,历史上她是东疆的门户、丝路重镇、草原明珠,她就是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巴里坤。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2006年至2007年,分别荣获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和自治区级旅游强县荣誉称号;东黑沟石结构古遗址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作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巴里坤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厚重,风光旖旎,中原与西域文化、草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汇萃,迸发出灿烂夺目的火花。2007年,巴里坤古城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
怪石山
怪石山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导游怪石山距县城60公里,有10多公里的便道与县城至煤矿的柏油公路相接,位于巴里坤湖西北7公里外小夹山的最东端。介绍怪石山最怪的就是满山的小石窟,这些大小不等的石洞有圆形,有方形,像佛龛、像蜂窝、像羊肚,近看小石洞并不深,很圆滑,像人工旋磨出的一样,小洞直径1米左右,大洞被称为“包厢者”,可坐十几个人。几座山从山顶到山脚都是“千疮百孔”,有的称“蜂窝崖”,有的称“千佛洞”或“万佛龛”、“千窟崖”等。每当下暴雨时水从山顶流下,便形成了无数个小水帘洞,景致令人叫绝!欲登怪石山顶,有一条古人修造的石阶,很像华山“千尺幢、百尺峡”,又陡又窄,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
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
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更好地宣传巴里坤、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遗产,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民族文化展馆。该展馆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境内占地面积较大、内容整合比较完美、美观大方而又较为完善的展馆之一、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哈萨克族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同时还介绍自古以来在此地繁衍生息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巴里坤县较为发达的工农业、辽阔富饶的草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从飞鸟到走兽、从野草到森林的各类动植物;介绍教育、卫生等各行各业的大发展。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