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龙王庙行宫、项王故里、洪泽湖湿地观鸟园、泗洪烈士陵园、雪枫烈士陵园、朱家岗战斗烈士墓、虞姬生态园、万北遗址、双沟老窖池群、洋河老窖池群、韩井遗址、泗阳生态公园、吴庄遗址、邱墩遗址、埠子镇砖室墓、晓店镇鱼形墓、顺河行宫遗址、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凤凰墩墓群、郭嘴汉墓群,江苏省宿迁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龙王庙行宫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龙王庙行宫清康熙、乾隆宿豫县皂河镇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行宫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行宫在“文革”期间一度遭到破坏,从1999年开始,对龙王殿、御碑亭、钟、鼓楼等建筑物进行了大规模
项王故里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梧桐巷、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又称为“梧桐巷”,是楚国贵族、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拔山盖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里是中国首家以项羽和项家文化为主题的项家宗祠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王故里以楚地-为主,兼具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建筑风格。康熙四十年立碑以为纪念。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目前,项王故里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包括项王故里核心区、梧桐巷传统街区、西楚大街商业休闲区、滨水文化休闲区、商业文化
洪泽湖湿地观鸟园(国家AAA级景区):位于泗洪县城头乡林场四场,占地面积1380公顷,园内森林茂密,生长各种植物110余种,鸟类约194种。鸟类以鹭鸟为主,尤以牛背鹭、池鹭、苍鹭、白鹭等居多,鸟类栖息高峰期可达数十万只,场景非常壮观,被江苏省指定为“青少年爱鸟护鸟教育基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鹭鸟拍摄基地,摄影家的天堂。景点很好的保存了湿地森林的原生态风貌,森林繁茂、空气清新,湖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是集森林观光、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参与性娱乐为一体的湖滨特色森林公园。
泗洪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建有纪念塔,塔的正面是邓子恢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的两侧是纪念碑廊,碑廊里有陈毅同志亲自撰写的碑文;园内还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馆藏丰富,共展出历史图片344幅,雕塑18座,珍贵文物百余件。烈士墓区1957年1月,县委、县政府将分葬在泗洪境内的150余位烈士先后移入陵园奉葬。墓的排列为由东向西为行,南北为列。为了缅怀先烈,鞭策后人,增强陵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我园于2008年对烈士墓区进行改造
雪枫墓园(亦称雪枫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半城镇境内,滨临景色秀美的洪泽湖风光带。距县城约25公里,距宿迁市区70公里,属人文风景旅游区。抗战时期,新四军第四师为建立豫皖苏根据地,与日寇、顽匪英勇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深得民众拥护和爱戴。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他于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由上海中央军委到苏区红军部队,先后任红军大队(纵队、师)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和中革军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朱家岗烈士陵园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曹庙乡朱家岗村,为纪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岗战役中光荣牺牲的73名烈士而建。园内建有纪念塔、纪念馆、陈列馆、碑廓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洪泽湖西畔,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淮北苏皖边区泗阳县曹庙区朱家岗乡,现为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乡朱岗村,离泗洪县城约35公里。朱家岗烈士陵园埋葬了73位革命烈士的遗体,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体现,其浩然正气,直上九霄。烈士陵园还埋葬着当年日本侵略军没来得及运走的13名官兵的遗体,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体现了在
从沭阳县老城区出发,经迎宾大道,仅用8分钟的车程,便至闻名遐迩的苏北大型开放型市民公园———虞姬生态园。穿过景区高大的门楼,我们踏入园门,迎面吹来一阵清风,夹杂着青草的香味和泥土的芬芳,让人顿感心旷神怡。鹅卵石、青砖铺成的小路曲折蜿蜒,漫步在小路上,路旁的花朵和小草随风舞动,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煞是可爱。虞姬生态园于2006年5月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500万元的投入,312亩的景区,在设计上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置上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洲、屿、堤、河、山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
万北遗址位于沭阳县城北15公里,东距老沭河约2公里,现属淮阴市沭阳县万匹乡万北村。1987年春南京博物院和淮阴市博物馆在沭阳考古普查中发现。遗址范围高出四周地表约2米,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1987年至1988年南京博物院、淮阴市博物馆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试掘和两期正式发掘,揭露面积50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较厚,一般达3.5米左右,遗址包括有墓葬和灰坑。按时间阶段的变化,该遗址文化堆积自下而上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还有商代晚期墓葬。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距今6540
双沟老窖池自洪武十八年(1385年)起持续酿造至今,632年从未间断使用。一直沿用的老窖池共1385条,总占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经数代老窖人的反复酿造培育,双沟老窖池以其独一无二的经济、文化、历史、科学研究价值,被世人所瞩目。由于连续使用年代久远,自然驯化了非常丰富的酿造绵柔型白酒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环境。经检验,双沟老窖池中含有200多种微生物,它是双沟酒品质的保证,更是千年酒文化传承的见证。老窖池为双沟酒提供最精密最完美内部格局裂变,这是一次美酒生命的洗礼,也是一次美酒气质的升华。如今,双沟古窖池依然传承古老的
洋河老窖池群始建于明代,作为中国“江淮派”浓香型白酒酿造技艺最早的物质载体,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时期,被誉为“中国白酒窖池活化石”,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酿酒窖池群之一。老酿酒作坊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70余年不间断生产,见证了我国传统白酒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地下酒窖刚刚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唯一的酿酒贮存环节重点保护文物。
韩井遗址位于泗洪县梅花镇,距离顺山集遗址大约4公里。经考古队初步勘探,韩井遗址面积大概4万平方米。考古队计划用3年时间,对其进行系统的发掘、研究和保护。韩井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重要补充,可为顺山集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自2010年起经过多次考古发掘,经同位素测年,该遗址的时间跨度为距今8500至7500年,是淮河流域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遗址,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空白。为深入了解顺山集文化,考古专家开始对顺山集遗址4公里外的同时期韩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韩井遗址,考古专家找到一处8000
泗阳县按照“生态型、园林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目标定位,着力打造以水和森林为主题的生态式环保型环城森林公园。生态公园位于该县政府办公区北侧,与县政府办公大楼隔鞍山路相望,西靠繁荣路,东侧和北侧与北外环路接壤形成弧形断面。公园占地404亩,其中水面130亩,绿地面积200余亩,总投资约2000余万元。公园设计主要以“自然型、森林式”为主导意向,以高大乔木、乡土树种、古树名木作为森林湿地公园的植物框架,配以园路、建筑小品、休闲座椅为点缀,建成一个以植物造景为主的,以园路、小品为烘托的自然空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与休闲相结合的生态理念。
吴庄遗址,位于宿豫保安乡凤凰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高出地面约1.5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该遗址曾采集到大汶口文化遗存泥质红陶镂空圈足豆,袋足、鬹、钵、盆、壶等残器;西周时期出土文物有夹砂红陶绳纹甗、鬲、泥质红陶盆、簋等。现该遗址作农田使用,主要种植小麦、水稻。保安乡:宿豫区保安乡,位于宿迁市宿豫区东北,距城区30公里,区域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0.49万户,2.3万人口,实有耕地面积3.7万亩。该乡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是革命老区。这里民风纯朴、社会稳定,被誉为宿豫区
邱墩遗址,位于宿豫侍岭镇陆宋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域为一个墩子,高3米、东西长5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2500平方米,墩南文化层厚约1米,地表散布少量的泥质灰陶罐、钵、碗等残片及瓦砾等。陆宋村:陆宋村:位于侍岭镇以西2公里处。……陆宋村详细信息++
埠子镇砖室墓,位于宿城区埠子镇新街口以东100多米处。该墓为带墓道券顶砖室墓,墓葬平面略呈“甲”字形,青砖所砌,双层拱形券顶,砖缝间均参杂陶片加固,东部保存较好,西部遭到破坏,可能是盗扰所致。墓道为长斜坡状,坡度约30°。墓门用青砖顺砌,上部遭到破坏,向墓室方向倾斜,残存15层,宽1米,厚0.15米,高0.6米。所用墓砖尺寸为长28—30厘米,宽15厘米,厚4厘米。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该墓时代为东汉时期,为研究宿迁汉代丧葬习俗提供宝贵的资料。埠子镇:宿迁市蚕茧生产地。1957年建埠子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
晓店镇鱼形墓,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三台山森林公园北部,为砖室墓,墓长2.3米,宽0.6米,整体造型呈鱼形,“鱼头”、“鱼身”、“鱼尾”均保存完整,在“鱼头”处还叠放一碗一罐,作为“鱼眼”,整体造型比例协调,栩栩如生。根据墓葬结构及出土器物判断,年代当在宋代左右。该种造型墓葬是宿迁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葬俗有重要意义。晓店镇:宿豫县辖乡。1957年由晓店、光前、嶂山、仇圩、王沟等乡组成晓店乡,1958年改晓店公社,后复置晓店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宿城13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3.1万。宿新公路过境。辖新占、湖滨、五
顺河行宫遗址,位于宿豫区顺河镇顺河社区,东邻珠江路,西靠顺河村,南接燕山路,北与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接壤。西距京杭大运河约500米。因工程建设,2014年9月,宿迁市博物馆对顺河行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本次勘探采用普探和重点勘探,辅以探沟勘探方法,了解了地层堆积情况,明确了遗址的范围及面积,发现墙基、灰坑、柱洞等建筑遗迹,采集到板瓦、筒瓦、瓦当、滴水、墙砖、城砖、铺地砖等建筑构件,对保护顺河行宫遗址,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顺河社区:顺河社区:位于顺河镇政府所在地。……顺河社区详细信息++
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北靠青桐路,西邻三台山大道。为配合工程建设,2014年9月,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05座、窑址1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琉璃器等200多件。该墓群为研究江苏淮河以北地区两汉时期的葬俗及当时的居民生活状态提供了实物资料。晓店镇:宿豫县辖乡。1957年由晓店、光前、嶂山、仇圩、王沟等乡组成晓店乡,1958年改晓店公社,后复置晓店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宿城13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3.1万。宿新公路过境。辖新占、湖
凤凰墩墓群,位于宿迁老城区、马陵公园东面。2011年底,因工程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共清理墓葬68座,墓葬分为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竖穴土坑墓三种。出土文物有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瓷器、画像石等器物200多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等判断,该批墓葬的时代跨度较大,从东周一直延续到明清。其中东周26号墓出土的青铜编钟、青铜鼎、青铜缶、陶编磬等遗物在宿迁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郭嘴汉墓群,位于泗洪县梅花镇郭嘴村。2010年,为配合宿淮铁路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0座,包括44座竖穴土坑墓和6座砖室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100余件。此次发掘的墓葬共分布在三个土墩上,周边为郭嘴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汉代的土墩墓形制具有重要意义。郭嘴村:郭嘴村:位于梅花镇东北3公里处。……郭嘴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