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阜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颍上尤家花园、阜阳资福寺、太和清真北寺、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故居、管鲍祠、倪邱遗址、颍州府城隍庙、运河桥、贺胜台遗址、灰角寺遗址、方集陈家祠堂、潘氏公馆、颍州卫所、颍州义仓、颍泉会老堂、张老家祠堂、颍州古城墙、金种子酿酒老窖池遗址、沈子国遗址、费子街遗址,安徽省阜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颍上尤家花园
颍上尤家花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家花园第一景区以盆景、花木为佳,景色秀丽宜人。步入大门,迎面是太极石,石上地龙松盘绕,中间圆形花池名叫三环套月,奇花异草布满池中,72棵梅花桩环绕一周。花池东边有梅岭,取“十月先开岭上梅”之意,岭下有雄奇伟崖的苍松称十三太保,岭上风官亭古朴典雅,岭东竹林摇曳。花池西有月季池、花桐和八间玻璃花房,种植各种名贵月季,桐下陈设各种花卉盆景。花池南面溪流上有过河小桥,桥东三潭映月是赏月胜地:桥北有松狮守门,松人迎宾;桥下绿水荡漾,游鱼戏水;桥上江心亭构造精巧,游人可在此倚栏小坐,领略小巧玲珑的园林美景。第二景区以山、石、亭、阁取胜,别有一番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
阜阳资福寺
阜阳资福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福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鼓楼办事处鹿祠社区大寺街中段始建与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扩建于宋熙宁年间,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是阜城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熙宁年间(1068—1077),扩建。明万历,清康熙、乾隆、道光等均进行过重修。因规模宏大,民间俗称之“大寺”。1992年起,进行全面修葺。鼓楼街道: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鼓楼街道鼓楼街道办事处位于老城区,宋朝时为顺昌都,明清时代为颍州府,1945年变为阜阳县城关镇,1958年阜阳市鼓楼街道改为大隅口,北关两个公社。1979年成立县级阜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太和清真北寺
太和清真北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清真北寺位于县城中心人民中路西侧。建筑面积3074平方。前面是伊斯兰大楼,北面是清真女寺,回族群众围寺而居,地理环境优越。该寺距今己有六百余年历史。据史载:朱元璋创国初期,手下有一支回族人组成的队伍,个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登基座上皇帝后,为答谢其出生入死战功卓越的回族兄弟,在即位后的洪武二年下圣旨,按回族人的-习俗和信仰,在安徽境内为回族人建造二十坊清真寺,太和清真北寺属其中一坊。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
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故居
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故居位于太和县城关西大街徐氏宗祠是徐广缙的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间。徐广缙(1797年—1869年),字仲升,太和徐寨人。24岁中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加太子太保衔,世袭一等大臣。徐广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在主政两广时,拒绝了英国人进入广州城的无理要求,保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徐广缙为官40年,勤政爱民,廉洁自律,不事家产。杨虎城从广州离任时,川资匮乏,赖人资助得以成行。晚年退居乡里,茅屋数间而已。1927年,国-军杨虎城部住太和,军部设在徐氏祠堂,并与共产党员谢葆真在此结婚,创办了联军第十军军事干部学校,共产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
管鲍祠
管鲍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鲍祠位于颍上县解放北路,管仲公园院内。管鲍祠建于明朝。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当时县令、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1542——1605年)所修建,并作《管鲍祠碑记》以记其事。屠隆在颍知县时见有管鲍史实,而无管鲍之祠时感慨,“由管仲至今,数千年邑无祠”。于是广泛征求乡民、诸生意见,而做出修建管鲍祠的决定。并“捐俸掊金”,建管鲍祠。管鲍祠修建之后,明末毁于战乱。崇祯十二年(1639年),学谕汪廷宏主持重修,清嘉庆年间毁于火灾。道光六年(1826年)万如陵再修。咸丰年间又毁于大火。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募资复建。由此可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
倪邱遗址
倪邱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邱遗址位于太和县城北30公里,东距阜亳公路约300米遗址西临茨河,因历年来经河水冲刷形成陡壁。遗址现存南北长54米,东西宽34米,高近10米。遗址未经发掘,从河水冲刷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很厚,有大量的蚌壳、兽骨、陶片及灰层。从遗址表面采集到的文物有石斧、锛、骨针、陶网坠、夹砂黑陶罐、镂孔豆、盆、尊形器等,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等。该遗址文化堆积具有连续性,且年代跨度大。从采集标本分析,遗址年代应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对研究阜阳地区古文化有重要价值。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
颍州府城隍庙
颍州府城隍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颍州府城隍庙位于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鼓楼办事处建设街23号颍州府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现存大殿三间,后楼(寝殿)五间。当中三间是城隍爷、城隍奶奶的神像。有两房城隍奶奶,一座是长房,一座是偏房。东头一间是城隍爷的灶房,塑有灶爷神像,西头一间是城隍爷的库房,有库爷神像一座。中间是大殿三间,前院有东、西廊房十二间,是城隍爷手下的人曹官。每年农历四月十九日,地方官绅、百姓都来到这里庆贺。城隍庙、迎祥观、火神庙、文昌阁、刘公祠都是属于一个道教系统。保护范围:四院内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30米,南50米,西20米,北50米。鼓楼街道:安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运河桥
运河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河桥位于安徽省阜南县三塔镇。据文献载,此桥始建于明代以前,桥呈拱形砖石结构,南北横跨运河,长60余米,高7米,是通往大别山的必经之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此桥发挥了重要作用。桥原系9孔,现存7孔。该桥是我省淮北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大型拱形砖石桥。该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该桥是明朝当地一位官员捐资修建,至于官员的姓名,无从考证。运河桥建成后,成为明清时期古颍州通往大别山的必经之路。大桥南北一带自然形成了集市,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南方山区的茶叶木材等产品北运。而北方的桑麻、油料南调,一时间,这里酒肆、茶馆、客栈林立。车队、马帮川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
贺胜台遗址
贺胜台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胜台遗址位于安徽阜南县城东20公里,黄岗镇西南1公里,东距谷河与陶子河合流处200米。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胜台遗址俗称“贺胜台”,传说岳飞大败金兵后曾在此庆贺胜利,故称。文化堆积层厚3.55-4米,土质呈黑灰色。在地表3-3.5米以下为0.55米厚的灰层,夹杂大量蚌壳、陶片和兽骨。1956年出土石器有带孔石铲1件,石斧l件,石镞多件;陶器有陶纺轮多件,陶鼎足、鬲足数量众多。因遗址处于两河口,每逢汛期四面环水,台地东端临河处大部分被水冲刷崩塌,形成陡峭断面,文化层清晰可辨。遗址文化层分两层,下层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层为商文化层。遗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
灰角寺遗址
灰角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灰角寺遗址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位于安徽太和县苗集镇。遗址高出四周地面约4米,面积10万平方米。遗址现为一台形高地,高出四周地面约4米,面积10万平方米。地表采集的陶片以夹砂红陶、灰陶为主,还有少量的泥质黑陶,主要器形有罐、杯、鼎、盆、豆等,纹饰有篮纹、弦纹、附加堆纹、绳纹等。从陶器分析,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为研究淮北地区史前文化有重要意义。保护范围:以遗址中心为基点,东100米,西100米,南100米,北至界洪河南岸。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0米。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
方集陈家祠堂
方集陈家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集陈家祠堂位于阜阳市阜南县,年代为清。陈家祠堂青砖灰瓦,重梁起架,古朴典雅。祠堂坐北向南,南北呈长方形,祠堂三重,面阔三间。其中:祠门三间,割为门屋一间与耳室二间,门屋略高于耳室若干,配以砖雕及石鼓等门饰,手法简洁造型生动;明伦堂、寝堂均面阔、进深各三间,构架用“五架梁并前后出单步”法,云版、驼峰、雀替及梁端等饰以木雕,其构图舒展,刀法流畅,属北派建筑木雕精品,占地面积689平方米,建筑面积269平方米,是一处清代中早期的建筑。2012年,方集陈家祠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外3米。建设控制地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
潘氏公馆
潘氏公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氏公馆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年代为清。2012年,潘氏公馆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潘家大院建筑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颍州卫所
颍州卫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颍州卫所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年代为清。2012年,颍州卫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颍州卫所建筑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颍州义仓
颍州义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颍州义仓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年代为清。2012年,颍州义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义仓建筑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颍泉会老堂
颍泉会老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老堂位于阜阳市颍泉区,年代为清。宋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致仕归颍所居住的地方。会老堂明三暗五,重梁迭架,柱石斗拱,砖刻花纹,形式古朴。壁间有月门相通,窗为六角形,堂前棂门。2005年由阜阳市颍泉区政府重新修复。2012年,会老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沿本体中心东西宽134.5米,南北长1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围墙,南至排灌站围墙,西、北至会老堂环湖沟-。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
张老家祠堂
张老家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老家祠堂位于阜阳市临泉县谭棚镇,年代为明清。谭棚张老家原籍山东,始迁祖妣张大公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从山东枣林庄迁徙颍西七十里泉南润北之地(今张老家)。张大公定居张老家后,长子张兴生子张表,张表生子张守文,张守文生四子:长子张珙、次子张琦、三子张玠、四子张珮。此后,四门家族繁衍生息至今。如今,谭棚张老家人分布于临泉谭棚镇、高塘乡、杨桥镇及颍州区马寨乡等地,近10万人口都是这四门家族的分支流派。为追祖德宗功,不忘传统,传承诗书传家、尊师重教的家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贡生张表投资兴建了张氏祠堂。随后,祠堂历经数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
颍州古城墙
颍州古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颍州古城墙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年代为明。为原颍州府城墙。1939年,城墙拆除,现仅存两段残迹。颍州之名始于北魏,州治即在今阜阳市颍州区鼓楼街道北部。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七百余年。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时任颍州知州赵世相增筑颍州南城五里有余。加上北城,一共有九里四十四步。改四门,东门名"宜阳门"、西门"宜秋门"、南门"迎薰门"、北门"承恩门"。由文德街另开一门,叫"五门楼"。在"望湖门"西,后有人云:"开此五门楼与颍城不利",随即封闭,文德街南头抵城墙处不复建门。新城跨西建,故有五个角,建有五座敌楼,又称"戌楼";西南角叫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金种子酿酒老窖池遗址
金种子酿酒老窖池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种子酿酒老窖池遗址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年代为明清。金种子明代古窖池是黄淮地区现存窖龄最老、连续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大曲酒发酵窖池之一,老窖传承是金种子酒文化的重要部分。窖泥中的有益微生物与香味物质就越多,酒香就愈浓。据测定,金种子明清古窖中的微生物种群多达数百种,这些微生物发酵酿造的金种子美酒,其品质和口感卓而不群。古窖池成为金种子酿酒窖泥微生物培养的范本。2012年,金种子酿酒老窖池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栋手工车间古1、古4、古5三个古窖池向东3米,古5、古6、古7三个古窖池向南3米,古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沈子国遗址
沈子国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子国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年代为春秋—宋元。又称沈丘古城·城址三面环河,北靠泉河,东南两面靠流鞍河,西边有护城河,南边与老邱堆遗址接河相连·城址呈长方形高台地,城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四周城垣依稀可见,夯土筑成,残高1~2米,四角城堡残高2米多.城址内分两部分,北部为古城村,南部为白果树村.古城址内,部分开为耕地,群众打井至3米深以下仍是文化层.地表遗物较多,有鬲足,鼎足,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片等.更多的是砖瓦残片和古钱币(楚国蚁鼻钱,郢爰).近年来征集有弧底绳纹陶罐,陶壶以及铜剑,铜矛,铜戈,古钱币等.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
费子街遗址
费子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费子街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村,年代为新石器—汉。高出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周围环水,中间有河流冲击形成的一条大沟。在这里采集有石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的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费无极的故居,总面积36000平方米,是新石器时期至汉代的古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研究地方历史等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2012年,费子街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纬33°00'36.0"-33°01'01.7",东经115°22'30.1"-115°2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