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五村遗址、营子遗址、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柏寝台遗址、垦区抗日纪念碑、大佛寺遗址、黄河水体纪念碑、铁门关遗址、南望参古窑群遗址、傅家遗址、孙武祠、广饶关帝庙、西辛张遗址、刘家遗址、海北遗址、乐安故城遗址、牛庄烈士祠、钟家遗址,山东省东营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时代:新石器时代、战国、汉大汶口文化五村类型的代表遗址,上部有商周时期和汉代遗存。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城关镇五村,西南距傅家遗址3公里。遗址呈东北西南向的埠台堆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50米,地层堆积厚约5米。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秋至1986年春,为配合临淄30万吨乙烯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饶县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钻探和试掘,揭露面积700余平方米。清理大汶口文化灰坑(沟)500余个,墓葬75座,出土遗物100余件。清理周至汉代的灰坑近30个,水井1眼,墓葬30座。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
遗址为一隆起的高地,呈椭圆形,长径是东北-西南向,为469米,短径是西北-东南向,为337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北贾沟从遗址东部由南向北穿过。据初步钻探调查,遗址文化堆积较厚,一般1.5—3.5米,采集到的标本既有上万年的兽骨化石,也有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蚌刀、蚌镰、骨锥、石铲、石斧、石镰、石凿、单孔石刀、双孔石刀、方孔石器、黑陶杯、纺轮、白陶、鬶等,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方孔石器为本地区所仅见,地方特色浓郁。1982年,对该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表明,此处石质工具种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陶制品可分为泥质和夹砂陶两类,以红陶为主,灰
大王镇位于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南部,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97个行政村,27个居民小区,境内常住人口16万人。大王镇是革命老区,这里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批农村党支部,保存并传播了全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诞生了邓天一、李耘生、李玉堂、丁莱夫、张太恒等诸多仁人志士,出现了清河大地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第一届广饶县委就诞生在大王刘集。刘集村党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良才任党支部书记,刘英才、刘洪才为委员,隶属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8月,在刘集党支
柏寝台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官乡桓台村南,西距乐安故城4公里,南面约0.5公里处是小清河,往西3.5公里是东辛公路。柏寝台,据《汉书》颜师古注,是“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也”,故而得名。柏寝台系以人工土筑而成。《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有故铜器,问少君,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验其刻,果齐桓公器。”据此可知,柏寝台至迟建于齐桓公十年(前676),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柏寝台原称路寝,是齐侯的行宫。《左传》记载:经二十有六年(前516),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韩非子》中也有记载:
为了继承、发扬战争年代我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后人,铭记光辉历史,激励振兴中华的斗志,0垦利县委、垦利县人民政府特立“垦区抗日纪念碑”。纪念碑工程于1991年4月4日破土动工,6月29日胜利落成。纪念碑座落于永安镇(原八大组)西面、双永(县城至永安)公路的北侧,大体可分为碑体、基座、平台、广场四大部分,以花岗岩大理石为主体材料,自广场以上高达8米。巍然屹立,雄伟庄重。碑体采用天然花岗岩大理石制作,两面磨光,高5米、宽2米、厚0.9米。正面刻有“垦区抗日纪念碑”七个涂红大字,系经省、市、县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命名,由山东省政协六届常
大佛寺,位于今辛店街道前进村。耆老相传,该寺始建于元朝末年。旧时,每年正月十五和二月二为烧香拜佛日。其建筑规模、样式不详。明清两代,大佛寺香火旺盛。民国时期,大寺衰败。30年代,在战乱中拆除,仅留遗址。
黄河水体纪念碑位于东城清风湖公园南端,是系统反映黄河文化的大型观念艺术作品,又称《AGEPASS—黄河的渡过》。1994年动工,1995年4月竣工。碑体由岩石基座和1093个盛有黄河水样的方形玻璃水罐组成,东西长790米,高2.5米,宽0.9米。碑断面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毛石基础、浅白色花岗岩碑座、钢化玻璃水罐、碑顶。黄河水样系同一时刻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每隔5公里取水0.5立方米,共取1093个水样,分别注入刻有经纬度的方形玻璃罐中,按取水顺序自源头至入海口依次排列。碑体中的黄河水样包含了黄河整个流程的含沙变化,反映了黄河从源头到入海
铁门关遗址位于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遗址南北长42米,东西宽30米,面积1260平方米。铁门关是原大清河入海口处的一个重要关津,有“铁门锁浪”之称。金朝为控海滨之险而建置,建有城墙、庙寺。明代设千户所。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后,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铁门关被黄河泥沙淤废。后人有诗叹曰:“丰国场边问旧营,前朝几度设屯兵。至今明月荒城畔,-夜有声。”汀罗镇:汀罗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7公里,辖72个自然村,73个村民委员会。有9167户,总人口31711人,其中男
南望参古窑群遗址位于利津县明集乡南望参村西南。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1975年开挖褚官河时发现。在地表4米以下分布着5座窑炉,其中有2座较为完整;出土器物系泥沙质红灰陶,有将军盔、瓮棺、豆盘、陶罐等。经鉴定,该遗址为东周战国时期古窑群遗址。1992年,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集乡:明集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9.7公里,辖31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会。有6071户,总人口18643人,其中男9340人,女9303人,非农业人口806人。全乡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有
东营傅家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处,傅家村就坐落于遗址的中部。从遗址向东约200米是东辛公路,潍高公路从遗址中部东西穿过。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是目前鲁北地区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75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7万平方米,中心部分1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层厚约1-3米,内涵丰富。自1985年至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县博物馆的配合下,曾先后2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508座,灰坑214个,水
孙武祠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城西北,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该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主体,内含4个融古代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仿宋式四合院。南宋大殿位于广饶县城西北隅,建于南宋建炎二年,为“关帝庙”。原庙址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戏楼及东西厢房等建筑,现仅存大殿一座,系关帝庙主体部分。这座大殿保持了宋代建筑特有的风格,系研究我国中古时期木构建筑的珍贵资料。建国后此大殿维修过两次,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武祠系典型的古典式北方院落,城府套作森严整饬。正门座北朝南,为庑殿式建筑,大门内为孙武祠的
位于广饶县城内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因而又称“南宋大殿”。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义堂、春秋阁等建筑,已废圮。今存正殿三间,为南宋原构,颇为珍贵。1965年前,原址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殿绿瓦朱甍,飞檐翘角,歇山顶式,全木结构。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12.63米,进深10.75米,台基高1.12米,殿高10.39米。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同。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
西辛张遗址位于广饶县李鹊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2013年,西辛张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鹊镇:李鹊镇位于广饶县南部,距县城8公里,南临淄博市临淄区,东与大王镇相接,西接淄博市、滨洲市,省一级公路-辛河路纵贯南北,即将兴建的地方铁路---兴广铁路东西穿越全境。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916亩。设57个村民委员会,共10806户、36768人。其中女17197人,非农业人口16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9‰,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李鹊镇详细信息++
刘家遗址位于垦利县董集镇。年代为商、周。2013年,刘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集镇:董集乡位于垦利县县境西南部,东临东营区,西与利津县隔河相望,南与郝家镇相连,北与胜坨镇接壤。版图面积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辖33个行政村,6010户,20189人。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5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董集乡区位优势明显,距县城24公里,距东营市西城仅6公里,属东营市西郊;交通便利,乡村公……董集镇详细信息++
海北遗址位于今垦利县胜坨镇海北村村北,遗址东西长390米,南北宽225米,面积87000平方米。垦利县海北遗址2006年4月被发现,2006年11月,经过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联合勘探进行了试发掘,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考古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出土的陶瓷器标本数量之多、窑口之多、种类之多实属少见,在山东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根据出土遗物和调查勘探,专家断定遗址的年代为宋金时期,是目前垦利县最早一处古遗址。2011年被列入省级大遗址保护行列,根据专家建议,文物管理部门聘请了省博物馆的专家现正在对该遗址进行进
乐安故城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北花官乡草桥村,南距广饶县城12.5公里,西至博兴县的利城村(利县故城)10公里,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武的诞生地。古济水由西南而东北流至城址西南又折向东流,该城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80米,城墙基宽25米,城壕宽18米。此遗址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附加锥纹红陶鼎足,商周时期的陶壶、罐、盆及鬲、豆、盘等器物残片;秦汉时期的砖瓦、石磨、盔形器和陶壶、陶盘、陶罐以及漏器的残片和汉代的陶井壁残片等。城西南角地面上,现存有长10余米、宽2米、高3米的城墙残垣。该城的建造时间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城是在龙山文化
牛庄烈士祠于1945年7月建成,位于东营区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是中共渤海军区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抗日烈士,如今,烈士祠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烈士祠整体上为土木砖石结构四合院,院门是牌坊式门楼。门楼顶上塑有抗日战士持枪立像,门正方悬挂着题为“浩气长存”门匾。正厅是祠堂,东西宽30米,南北长5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分5间。祠堂内屹立10块大理石烈士纪念碑,上面用公正秀丽小楷携刻着3914名抗日烈士英名。正堂正面墙上悬挂“气壮山河”等三块横匾,东西墙上挂着“忠勇壮烈”,“万古流芳”匾额。东西厢房
钟家遗址地势较高,呈台状,经局部勘探表明,曾暴露有龙山文化墓葬、灰坑等遗迹。采集到的标本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罐、盆、壶、杯、碗、纺轮、石斧、石镰、石凿、蚌镰及骨针、骨锥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器表多为素面磨光,装饰有蓝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陶色以黑褐陶为主。同时,遗址中还采集到岳石文化时期的泥质蘑菇钮、器盖、罐底以及商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盘、豆柄、罐等。该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家村:钟家村……钟家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