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滨州市杜受田故居、魏集古镇旅游区、吴式芬故居、无棣大觉寺、博兴兴国寺、滨州醴泉寺、滨州范公祠、肖家遗址、孙家遗址、惠民故城、伏生祠遗址、陈家窑址、滨州城墙遗址、梁漱溟墓、院庄遗址、龙华寺遗址、西封遗址、杨家盐业遗址群、南关基督教堂、兰家遗址,山东省滨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滨州市杜受田故居
滨州市杜受田故居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的旧居,也是杜家众多名臣的旧居。滨州杜家是明清望族,久有“一门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以“一门十二进士”、“四世六翰林”、“满门皆清官”而闻名华夏。杜受田故居由杜受田八世祖杜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400多年的历史。故居占地15亩,有28个院落,201间房屋,是一座典型的鲁北明清建筑群。滨州杜家明清两代科甲鼎盛,封疆大吏、天下直臣、文坛旗帜人才辈出。“一座杜家宅,明清两朝史”,博大精深的杜氏的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遗产。客服电话:0543-3561688地址: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魏集古镇旅游区
魏集古镇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集古村落亦称魏家集,曾名大同镇,魏集镇政府驻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魏氏先祖魏自显于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因立有集市,故取名魏家集。滨州魏氏庄园滨州魏氏庄园魏集古村落位于孙子故里——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园位于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1893年),历经战争洗礼和政治运动冲击,主体建筑保护完好。魏氏庄园是一组独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落,以其显著的军事防御性建筑特征而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吴式芬故居
吴式芬故居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式芬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无棣县古城南门里,故居建筑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时代官宦府第的宏伟气势,又有宦居园林建筑艺术情趣之美,实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筑艺术中的典型代表。有吴式芬纪念馆、宝砚堂、尚书第、陶嘉书屋、双虞壶斋、听雨轩等建筑。清代吴氏家族,以人文鼎盛称著齐鲁,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九世朝臣”之称,享有“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之美誉,其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广泛,被视为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清代内阁学士吴式芬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捃古录》、《捃古录金文》、《封泥考略》等多部巨著。吴式芬以其金石学的百卷名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无棣大觉寺
无棣大觉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觉寺,是位于古无棣县城东南的一处佛教寺院。明杨魏《海丰县重修宝塔记》记载:“大觉寺,在县城东南隅外,中有浮屠,巍然薄云霄,而殿宇佛像亦壮丽可观。”寺内“浮屠”即海丰塔。据文史专家介绍,大觉寺本名普照寺,始建于唐朝贞观13年(公元639年),原名“普照寺”、“普照寺舍利宝塔”。明朝洪武元年更名为“大觉寺”。1300多年来,大觉寺与海丰塔,默默见证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巨变。据专家评定,大觉寺有着1360多年的历史,文物价值极高。仅从建筑上来说,大觉寺主体建筑气势恢宏,工艺精巧,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清代学堂的其他建筑已经浑然一体。现在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博兴兴国寺
博兴兴国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俗称丈八佛寺,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始建于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屡屡重修。据考证,唐天宝,金天眷,元贞,明成化,万历,崇祯,清道光菌重修过。丈八佛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滨州醴泉寺
滨州醴泉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西南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后圮。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醴泉寺建于群山环抱之中,坐南面北。大门两侧蹲踞一对石狮,迎门为文昌阁,阁上有殿,塑有文昌帝君神像。殿西有一古钟,径口2米,高3米有余,撞击之声,响彻数里。阁南为大雄宝殿,能容千人。中有释迦牟尼石像,系一巨石刻成,仅头部就有1米多高。殿后有东西两个跨院,东为范公祠、西为三星殿等,整个建筑完整和谐,浑然一体。山东滨州市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滨州范公祠
滨州范公祠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濒临河水,古木参天,建筑清新幽雅。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距今也已140多年。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座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一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肖家遗址
肖家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肖家遗址位于惠民县孙武镇。年代为周至汉。2013年,肖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孙家遗址
孙家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家遗址位于邹平县黄山街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周。2013年,孙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山街道:黄山街道位于邹平县中部,县城南部新区。是县政府驻地和未来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4个管理区,38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办事处驻鹤伴二路659号。[沿革]2002年11月15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邹平县撤销邹平镇,以原邹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黛溪、黄山和高新3个街道办事处。黄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南部新区景观大街16号。2003年……黄山街道详细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惠民故城
惠民故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民故城位于惠民县孙武镇。年代为宋至清。2013年,惠民故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伏生祠遗址
伏生祠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生祠遗址位于邹平县韩店镇。年代为宋。2013年,伏生祠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韩店镇:邹平县辖镇。邹平县粮食、棉花生产基地。1949年称清河区,1958年建韩店公社,1966年并入城关区,1968年复置韩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85.1平方公里,人口3.8万。庆(云)淄(川)公路、肖(镇)台(子)公路过境。杏花河、六六河、新民河、肖镇干渠流境。辖韩店、徐王、前官庄、袁屋、实户、仓林、刘楷、小……韩店镇详细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陈家窑址
陈家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窑址位于沾化县泊头镇。年代为商、周。2013年,陈家窑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泊头镇:泊头镇是沾化县的“南大门”,东与东营市为邻,南与滨城区接壤,北与县城相依,版图面积108、5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人口3.2万,2005年人均收入达4000元。省道滨孤路纵贯南北,过境11公里直通205国道,交通便利;全县最大的引黄干渠——过徒干渠迂回穿越全境,浇排方便。泊头镇是沾化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引导和帮助各村大力调整产……泊头镇详细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
滨州城墙遗址
滨州城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滨州城墙遗址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年代为唐至清。2013年,滨州城墙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滨北街道:滨北街道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政府驻地以北12公里处。南依黄河,北临山东省沾化县,总面积161.1平办事处方公里,辖154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4万。滨北街道古为滨州故城,为唐渤海县治,五代后周显德年间置滨州,遂为州治。1913年,改州为县,为滨县政府驻地。1984年为滨城镇政府驻地。2001年,滨城镇和张集乡合并成立滨北镇,20……滨北街道详细信息++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梁漱溟墓
梁漱溟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漱溟墓位于山东省邹平县黄山。梁漱溟先生与山东省邹平县有着难解的渊源。梁漱溟1924年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把中国传统的儒学治世思想同西方现代文明中的某些成份结合起来,走了一条农村改良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他所主持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后来虽因日本侵略者的大举入侵而中断,但其影响是深远的,且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按照遗嘱,骨灰埋在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上。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院庄遗址
院庄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院庄遗址位于博兴县湖滨镇院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汉。2006年12月7日,院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邻张(店)东(营)铁路,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米左右。采集遗物有石铲、陶簋、鬲足、鼎足等,是该地区重要的商代遗址。湖滨镇:湖滨镇位于博兴县城南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01.1平方公里,辖43行政村,8.1万人口。湖滨镇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镇区横跨205国道两侧,潍高路、博临路与205国道在镇中部交汇,济东铁路纵穿全镇南北与胶济铁路相连。镇域内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且与县城、周边县市多处相通,通车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龙华寺遗址
龙华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北陈户镇南,冯吴、崇德、赵楼三村之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使龙华寺毁于战火。直到清光绪年间,经过重修,龙华寺又重现生机。据说寺院建筑雄伟壮丽、古朴大方,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西封遗址
西封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封遗址位于沾化县冯家镇西封村。1987年发现,文化层大部在地下2米以下,个别地段直接暴露。采集标本有灰陶豆、陶罐等。1992年6月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
杨家盐业遗址群
杨家盐业遗址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周杨家盐业遗址群位于沾化县富国街道东杨村西北方向约2.5千米处。1950年春,徒骇河加宽加深时杨家古窑址被发现,出土若干“将军盔”。1955年,徒骇河疏浚加宽时出土大批陶制盔形器。自发现至今经历了四次调查。遗址东西长650米,南北宽240米,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包括12处周代制盐遗址。采集的大部分标本是盔形器、滤器、灰陶簋口沿、灰陶豆等,皆为盐业生产所用,少部分为生活用具,有厚方唇商式簋、绳纹小口罐(瓮)等,后又出土青铜剑、贝币等文物。1977年12月,“杨家古窑址”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古窑址群属于盐业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
南关基督教堂
南关基督教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民城南关基督教堂系英国循道公会于1902——1937年分三期建成。1902——1905年修建楼房,建有教堂、学校、医院共计40余间,建筑面积为1317平方米,在当时别具一格,俗称“洋楼”。1915年循道公会分别将阳信、乐陵的财力和人力移至惠民,建成了“山字楼”,建筑面积为3872.5平方米。1937年又建成大教堂一座,建筑面积为201.5平方米;中间还建有中国教牧人员住房、先生房、工友房、教室、宿舍、大小伙房、汽车库、发电机房等附属房百余间。至此,该教堂总占地面积为4776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9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有教会、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兰家遗址
兰家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家遗址位于滨城区大营兰村,总面积达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2.5米以上,以商周时期为主,间有龙山文化及汉以后的遗物,出土文物有斛、爵、豆、骨锥、石镰、石刀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