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章山下陈遗址、黄石电厂毛泽东像、挹江亭、龙窟寺、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大冶钢厂职工俱乐部旧址、阳新李氏宗祠、阚家塘古民居、坳上老屋、墩福影壁、大冶中心县委旧址、阳新洪氏宗祠、阳新贾氏宗祠、柯家老屋、李家堡民居、铜湾陈民居、李清塔、阳新梁氏宗祠,湖北省黄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位于黄石市铁山区。整个采场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900米,上下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最早开采于三国时期。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一直持续到2003年露天开采才告结束。大冶铁矿露天采场是中国第一座采用机械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矿山,代表着当时生产力的先进水平,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杰作,是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和亚洲最大的人工露天采坑。2006年,经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景区。201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79年,是为纪念湘鄂赣边区21个县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20万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5万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共31万革命先烈而兴建的,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市区竹林湖畔的伏虎山上,占地面积427亩。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烈士陵园座北面南,整个建筑随山势自然分布,按主峰两翼布局,取中轴对称形式,分7级高低平台组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章山下陈遗址
章山下陈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山,位于黄荆山南麓大冶湖畔。《后汉书》中说:“江夏郡有十四城,章山乃其中。”1990年出版的《大冶县志》在大事记中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5年至220年),江夏郡有14城,其一为章山。今四顾闸镇有章山故城。”近年来,在开发区章山街办下陈自然村,已陆续发现赵家花园、太爷堂、粮库、马墩等遗址,出土有钺、斧、砚、瓶、鼎罐、火钳、盆、碗等物。经考古专家认定,此遗址便是“章山故城”。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黄石电厂毛泽东像
黄石电厂毛泽东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黄石。毛泽东曾于1958年到这里视察电厂和铁矿厂。10年后这个工业城市出现了5尊大型毛泽东塑像。黄石电厂率先塑立起第一尊毛泽东像,随后华新水泥厂、矿务局等也提出塑像。图为原源华煤矿的毛泽东塑像,完成于1968年。地址:沈家营社区湖北华电黄石分公司发电厂大门前中华人民共和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
挹江亭
挹江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挹江亭,六角二层,飞檐,绿瓦红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额横悬,匾额上“挹江亭”三字为时任国家副主席并题写。1960年10月19日,早餐后,董老(董必武)在海观山宾馆主楼会见了黄石市委,市人委的部委以上负责人,各大型厂矿主要负责人,市县劳动模范,并和大家在“临江楼”左侧的亭子前合影,随后又与宾馆的炊事员,服务员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董老回到北京后,挥笔题写了“挹江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托人带回黄石。从此,这个亭子就叫做“挹江亭”,成为黄石的胜景“挹江听涛”.红旗桥街道:红旗桥街道办事处(华新路)红旗桥、海观山、市建村、武汉路、地质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
龙窟寺
龙窟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窟寺在西塞山东边山下,是唐代遗址。1986年已部分修复。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八泉街,东南长21.9米,西北宽22米,建筑面积481.8平方米。原为华记湖北水泥厂办公楼。1927年7月17日,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东征讨蒋”,抵达黄石西塞山,军部设在该处。北伐军在该处同周恩来晤谈,认清了蒋介石、汪精卫的-本质。当晚,北伐军在军部驻地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随后,进行军规整顿。7月20日,北伐军撤离,从黄石港乘船向九江进发,不久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血战会昌的战斗。该旧址对于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大冶钢厂职工俱乐部旧址
大冶钢厂职工俱乐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冶钢厂职工俱乐部旧址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湖北新冶钢股份公司厂区东北隅,1964年建成。东西长56.8米,南北宽29.5米,占地面积1675.6平方米,建筑面积1549平方米。,旧址共两层,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整体呈“三段式”结构,即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是典型的“仿苏式建筑”,它体现了中国对苏联建筑原则“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特色结合”的认同与实践,是研究“仿苏式建筑”的重要实物。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阳新李氏宗祠
阳新李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太子镇老街,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学生兼候选县丞李枫泉、李超凡二人提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由主屋、侧屋、后院组成,占地十余亩,后在1930年被毁,现存建筑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60米,为单檐砖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滚龙屋嵴。宗祠内有戏台、看台、天井2个、正厅、后厅及神龛。该祠对于清代祠堂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阚家塘古民居
阚家塘古民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西约30米处建有私塾。该民居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技艺之精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坳上老屋
坳上老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坳上老屋位于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历时20年建成。坐东朝西,占地约2800平方米,前檐高5米,嵴高7米,全长35米,前宽70米,后宽80米,平面是并排五间,有三道正门,两道偏门,纵向一路三进,整体成扇形。有天井27个。该老屋为我省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墩福影壁
墩福影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墩福影壁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墩福村,明代晚期“楚府仪宾”董曰壮府第遗存。砖雕。高5.2米,宽4.35米,厚0.5米。瓦顶采用硬山屋面,铺作用四铺作斗拱,上身部分采用廊心墙做法,下肩须弥座式。上身壁面由一块块雕花面砖贴砌,上部中心是双龙抢珠;下部中心是鲤鱼跳龙门;右边是山石、松柏、梅树、虎,左边是山石、松柏、花草、梅花鹿、喜雀;围绕壁面镶嵌一周牡丹、海棠。壁面左右两侧装饰两根砖雕立柱,柱上端有雕画额枋,额枋上置斗拱和檩、椽。下肩饰莲花、狮子戏绣球、云纹等。该类型影壁在我省内极为少见,对研究明代建筑历史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大冶中心县委旧址
大冶中心县委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冶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大冶市殷祖镇南山村。1929年5月,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在此成立,书记吴致民,管辖大冶、阳新等8个县。旧址原为金公祠,建于清晚期,坐东朝西,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该旧址是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县级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阳新洪氏宗祠
阳新洪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氏宗祠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梧塘村。建于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185.8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前厅、中厅、后厅。两侧设厢房,四周以砖墙围合。该宗祠是形制规整,布局合理,是湖北省珍贵的乡土建筑。(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阳新贾氏宗祠
阳新贾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贾氏宗祠位于阳新县陶港镇贾清伍村,始建于康熙年间。建筑面积约800㎡。平面为长方形,一进三重,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该建筑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是鄂东南地区乡土建筑的佳作。(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柯家老屋
柯家老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家老屋位于阳新县木港镇金河村。建于清末。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一进三重,砖木结构。由主体建筑和次第建筑组成,现存大门、前厅、中堂、后堂、厢房及水井等。该建筑建筑风格独特,构造独具匠心,对研究鄂东南地区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例证。(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李家堡民居
李家堡民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堡民居位于阳新县龙港镇龙港村李家堡湾。始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3.25平方米,整个建筑风格为仿徽派建筑。五进七开间,砖木结构建筑。室内采用木板壁隔断,壁板下部全部采用条石防潮。该建筑整个建筑外观雄伟壮观,雕刻精美,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是研究徽派建筑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铜湾陈民居
铜湾陈民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湾陈民居位于阳新县王英镇铜湾陈村,建于清末至民国时期,计有陈世栋祖屋、陈绪雪祖屋、陈细松祖屋、陈细德祖屋、陈世英祖屋、陈世元祖屋等。形制基本相同,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该建筑群是一处血缘家族聚居群落,对研究鄂东南地区传统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李清塔
李清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清塔位于阳新县大王镇李清村。八角七层楼阁式实心砖石塔,通高23.2米。一、二层石砌,三至七层砖砌。塔顶以石板铺盖,石雕宝珠塔刹。未设门、窗,塔檐施石雕,檐角装鱼尾。该塔造型华美,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阳新梁氏宗祠
阳新梁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氏宗祠位于阳新县白沙镇黄塘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700),后历有扩建,光绪二十三年(1898)形成现有规模。坐北朝南,因地势建筑自前至后各进房屋依次抬高,平面略呈长方形,面阔45米、进深55米,砖木混合结构,硬山灰瓦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该建筑在设计理念、选址、布局上显现出浓厚的封建宗法制思想,研究鄂东南地区宗族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第五批)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