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普安崧岿寺、青山清真寺、车站遗址、创强小学遗址、中共黔桂边委旧址、顶效猫猫洞“兴义人”遗址、兴义刘氏庄园、兴仁寿福寺(两湖会馆)、贞丰文笔塔、“仁学会“会址——文昌宫、定边城万人墓、定边城遗址、李晓炎故居、马二元帅府、“一线天”峡谷、包树红军井、白岩关战斗遗址、鲁屯牌坊群、万峰林万佛寺、兴义万佛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普安崧岿寺
普安崧岿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安城北,山峦延宕,滇黔古驿道蜿蜒其中。城北15公里的谭家湾一带,五条游龙似的山岭,错落有致地环绕着葱茏幽静的崧岿山,历来就有“五龙顾胜”之说。崧岿山上,青松林立,古木参天;山脚,溪水清澈,小桥横卧。明朝中期,这里建了一座古刹,因其山形而称“五龙观”。传说清朝顺治年间,一位名叫善权的太监,出京四访名山大川来到谭家湾,见这里奇松翠竹,山水旖旎,恍若仙家圣境,便在此住下,削发为僧。他捐金献银,维修古刹,并取山上青松高大挺拔之意,将“五龙观”更名为“崧岿寺”。崧岿寺占地600多平方米,南向,由前、后殿,左、右两厢组成四合院。寺门前有护门双狮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
青山清真寺
青山清真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清真寺青山清真寺位于普安县青山镇上街村,清代建筑,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普安县志》所载,该寺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冬,当时普安州回民起义,克普安、踞青山,始建青山清真寺。寺一正两厢,正房坐西北向东南,有大门、经堂、保管室、沐浴室、厨房、照壁、月拱门、住室等,周筑围墙。占地面积1475平方米,建筑面积611.97平方米。经堂面阔五间,通面阔20.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米,抬梁式硬山青瓦顶。历代屡有维修,目前在正院前又扩修前院,正院后扩修宝顶式建筑。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
车站遗址
车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车站遗址车站遗址位于普晴林场中沙八公路边,为抗日战争时期美军军站所在地,地势平坦,森林环绕,现有数栋石砌民居。当年,援华美军工兵营驻守晴隆,协同中国地方政府维护滇黔公路和战时备用的沙八公路,记录了当年援华美军在睛隆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这段历史。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
创强小学遗址
创强小学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创强小学遗址1934年,在0黔桂边委的帮助下,由黔军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资助,将原保国民小学扩建为创强小学。0党员赵世同、黄唤民、韦荆莉等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学校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1941年被-军拆毁。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
中共黔桂边委旧址
中共黔桂边委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0黔桂边委旧址0黔桂边委旧址位于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6月,“0黔桂边委”由广西乐业迁到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领导今贵州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紫云和广西的凌云、乐业、凤山、南丹等地区的地下工作,时间长达8年,先后帮助支持革命的王海平开办创强小学和板陈兵工厂,0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驻此。板陈兵工厂今已不存。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存正房,面阔三间,面积360平方米。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
顶效猫猫洞“兴义人”遗址
顶效猫猫洞“兴义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效镇位于兴义市东北25公里,离镇不远,有猫猫山,因山顶有两个隆起的山包,一个低而微垂如猫头,一个高而扁长似猫身拱起而得名。远远望去,它像一只山猫匍匐在地,正准备纵身而起,捕获猎物。猫头上,有一个高3米,宽4米左右的岩洞,酷似山猫圆睁的大眼,当地人称之为猫猫洞。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次年10月进行试掘,11月正式发掘。从洞内黄褐色砂质上层和堆积物里,获得珍贵的人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遗物,还发现不少用火遗迹。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颔骨粗壮低矮,齿弓短而宽,形态与“山顶洞人”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兴义刘氏庄园
兴义刘氏庄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庄园坐落在兴义城南4里的下五屯,为原贵州省省长刘显世,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里,庄园由中西合壁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忠义祠、花厅、宗祠、书斋等各一栋,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原宗祠现为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同时期初具规模。随着刘氏家族的不断壮大发迹,建筑也不断扩大。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使之成为全省最大的私家庄园。现存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刘氏庄园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1983年6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刘氏庄园公布为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兴仁寿福寺(两湖会馆)
兴仁寿福寺(两湖会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福寺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又名两湖会馆、三楚宫,咸同时期毁于兵火,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寿福寺占地1370平方米,由正殿、两厢和戏楼组成。解放后因疏于管理,年久失修,正殿濒临倒塌,两厢和戏楼被无房户入住。20世纪80年代,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拨款20余万元,对戏楼和两厢进行维修。1986年8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以来,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筹款数十万元修复正殿、侧院、戏楼和两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
贞丰文笔塔
贞丰文笔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塔位于贞丰县城西北0.5公里的塔山顶上,塔形宛若毛笔,故称文笔塔。据清道光《兴义府志》载,文笔塔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高23米,共7层,实心,递减收分,呈八角形。建筑石料骑缝垒砌,无黏合物,建筑工艺精湛,虽经百余年风雨剥蚀,石缝处仍难插一张白纸。塔南面立有一碑,刻有“笔点青云”四个大字。字体为柳字变异,清秀而刚劲。1978年该塔被毁,仅存半壁。贞丰县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文笔塔为县级文物保护位。1993年县人民政府集资修复。贞丰县——文笔塔,途径塔山大道,驾车约行驶10分钟,无门票。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仁学会“会址——文昌宫
“仁学会“会址——文昌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宫位于贞丰县城东门内,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平面布局应用均衡对称的手法,沿纵轴线建前殿及左右配殿、正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前面,有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建木桥为出入道,似一个“中”字。整体建筑由高到低,错落有致。正殿外观似“高”字形,与城外文笔塔相映,人称“文笔高中”。前殿和正殿均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面,九架梁,三开间。翼角为仔角梁起翘,但举架合度,房顶曲面柔和,出檐不显硬直。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双步回廊,自腰檐起,第二层的檐外装修退至金柱之间,使正殿建筑风格较为活泼。此殿通面阔6米,进深9米,基高0.4米,整个建筑高13米。清光绪二十二年(1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定边城万人墓
定边城万人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人墓位于明定边城(今龙场镇定塘)遗址西门外150米处,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墓为石砌,封土高2米,周长19米。墓前有单檐硬山顶四柱三门牌楼式墓碑,主碑侧有耳碑四块,除右边最外侧的一块已毁外,其余均完整。主碑高3.05米,宽1.5米,中有月梁式栏额,额上横行阴刻“云蒸霞蔚”四字,高浮雕两幅,一为“双凤朝阳”,一为“二龙戏珠”。主碑正中竖行阴刻“定头诚被难众姓老幼男女遗骸之总墓”,左刻“嘉庆丁巳二月初一破诚被难”右刻“嘉庆已卯季春月寒食节吉旦”。两旁楹联,上联“廿余年吞凤饮露几忘当日遭劫恨”,下联“亿万载俎豆馨香岂料今朝乐安眠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定边城遗址
定边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边城遗址位于贞丰县城西龙场镇大塘村后的台地上,面积0.19平方公里。据《兴义府志》记载:“明天启六年(1626)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筑城于定头,宿兵以卫民”。明思宗朱由检赐名曰定边城,但当地居民习惯以“定头城”呼之。清嘉庆二年(1797)二月初一,南笼起义军攻破此城。定边城平面呈梯形,西南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350米,东、北两面城垣各长约550米。整个城垣周长约2100米,厚1.5米。均用五面剔青(石灰石)砌成。现残存的城垣,最高处仍有4米,最低处亦有1米以上,此城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现仅存西门门拱,高3.9米,宽3.28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李晓炎故居
李晓炎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晓炎(1889~1930)原名正源,学名乐,贵州贞丰县平街乡李家屯人。祖籍湖南邵阳。系民国贵州军阀混战中崛起的一位战将,1929年曾任贵州省临时政府主席。李晓炎故居在贞丰县城北约40公里的平街乡李家屯,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由正房、左右厢房组成一楼一底的四合大院,坐西向东,木结构悬山式。石拱门,门框两边阴刻楷书楹联:“青莲学问高唐代;大树勋名溯汉家”,题额:“贰家喜庆得春和”。笔势流畅,苍劲有力。正房五间,面阔20米,进深10米,高9.33米。左、右厢房各三间,面阔10.1米,进深8米,高7米,天井内有照壁、花坛,门窗饰有雕刻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马二元帅府
马二元帅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贞丰县城内现一中校址,是清雍正九年(1731)修建的长坝营游击署,俗称“武衙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十六日,白旗军一部攻占贞丰城,其首领马斯俊(又名马仲)设府于该衙。因白旗军公推马斯俊为二元帅,故又称其府为“马二元帅府”。马二元帅府为四厅六厢三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坐东向西。有演武场,后有炮坊箭道,房屋均属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大门及正厅均系圆拱,重重叠叠。第一院正厅门额上原有匾一块,上书“元帅府”三字。花厅、正厅、议事厅均属单檐,小格花窗,浮雕栏额,门面刻有花、草、竹、林,古雅大方。院坝系方块青石铺就,设有花坛。花厅中原有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一线天”峡谷
“一线天”峡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线天”峡谷从光照电站库区大坝码头乘船于光照湖中向上-驶,快到光照湖尽头时会感觉到湖两岸峭崖突然收拢,美丽的“一线天”峡谷进入眼帘。峡谷河道十分狭窄,抬眼望去,仿佛天空即将收拢一般,似如梦境。峡谷被评为地质地貌形迹类4级旅游资源。

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
包树红军井
包树红军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井在望谟县乐元镇包树村。此井原名冒沙井,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泉水干枯,群众用水十分困难。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宿营包树村时,为解决群众用水困难,红军指战员淘沙修井,将废井掘修一新,并在井旁栽下两棵柳树。井深3米,长1米,宽0.5米,四周用卵石砌成。至今泉水长年不竭,柳树长大成荫。前人有诗赞云:“水自清凉沙自沉,资源丰富利民生。红军到此重修掘,饮水不忘掘井人。”此后,人们称此井为“红军井”,此树称为“红军树”。望谟县人民政府1987年12月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谟县——乐元镇,途径X658县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30分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
白岩关战斗遗址
白岩关战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岩关位于县城东7.5公里之崖山丫口上,建筑为古城堡式,整个建筑都用白棉石砌成。城楼长5.2米,高4.3米,城门高4.4米,宽2.3米,门坎高、宽约0.2米,拱门额宽0.4米,长0.9米。正中横行阴刻“白岩关”三个大字,右直行阴刻“光绪癸卯年”五字,左直行阴刻“知贞丰州事徐德修建”九字。关隘两边,依山修筑城垣,总长75米,墙身高1.6米,厚0.9米,墙脊有垛口十数个,间距约3米。1935年4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与当时驻守白岩关的黔军常和笙部张红-生短促遭遇战,双方均有伤亡。该关附近有红军阵亡战士坟茔数座,当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鲁屯牌坊群
鲁屯牌坊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屯牌坊群鲁屯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中后期建成的石牌坊三座,它们是鲁屯经济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鲁屯石牌坊群是“屯堡文化”在黔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耸立于南门口的那一尊“李汝兰之母百岁坊”建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耸立于下排街的那一尊“李锦章百岁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座落在铁匠街口的“黄健勋之母李氏节孝坊”建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三座牌坊均系四柱三门五楼式。铆榫结合构造。坊座坚固,坊体楼高各7米,坊底为束腰须弥座;两根中柱高4.5米,宽0.8米,如此石料难于找到。石柱下边有顽狮护鼓,鼓面分别浮雕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万峰林万佛寺
万峰林万佛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寺修建于明朝,后来被水冲毁现在的寺庙是后来重建的,于07年重新开放。该寺位于兴义市区的东南面,与万峰林景区融为一体,洞中奇观千姿百态,塑有释迦牟尼、弥勒、观音、地藏诸菩萨像,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地藏殿、斋堂、客堂。洞中可容纳万余人,是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主要佛教活动场所,是著名的天然洞穴寺院道场。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乘19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可达门票免费开放时间8:00-17:30景点位置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风景区内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兴义万佛寺
兴义万佛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喀斯特地貌上的寺庙,洞中数千座佛像,是中国著名天然洞穴道场。景点介绍兴义万佛寺位于兴义城的东南方向,距离城区有十多公里,是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风景区内的一处景观。它与万峰林风景区融为一体,同泥凼石林和万峰湖相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周围青山灵秀,奇石挺拔,民风淳朴,是中国著名天然洞穴道场。万佛寺建于明嘉靖年间,洞宽126米、高82米,洞中奇观千姿百态,造型完美,堪称洞中精华。塑有释迦牟尼、弥勒、观音、地藏诸菩萨像,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地藏殿、斋堂、客堂,有僧众锡道场十余人,洞内墙壁上还摆放了几千个小佛像,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