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昆明大观楼、鸣凤山金殿风景区、盘龙寺、龙川桥、凤凰山天文台近代建筑、华亭寺、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云南大学会泽院、海口川字闸、东西寺塔、河泊所遗址、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护国桥、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唐继尧墓、云南贡院、云南第一天文点、昆明卢氏公馆、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安宁曹溪寺,云南省昆明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华浦和大观楼、楼外楼、花圃和柏园等游览区。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优美。大观公园有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与西山森林公园隔水向望。大观楼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观公园根据其地势,约可分成三片:近华浦、大观楼片,楼外楼、鲁园片,庾园、花圃及柏园片。大观公园因悬挂着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的大观楼而得名。这副长联,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形式完美,是我国丰富的对联宝库中一粒
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海拔2000米。清康熙年间重建鸣凤山太和宫铜殿,“范铜至五百余万之多”(250吨)。1980年清洗铜殿烟尘污垢时,发现铜殿正梁上通体被烟垢覆盖的铭文,梁中间的字被藻井遮盖,我爬上去看是“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铭文证实清康熙九年(1670年)吴三桂修葺太和宫,重建真武铜殿,铜铸神像,竖“铜幡竿十余丈,亭亭特立”。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十六日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寺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是当时的莲峰和尚所建。传说建寺的时候,这里是山谷间的龙潭,有蛟龙藏身在这里,盘龙祖师莲峰和尚念起法咒驱赶蛟龙,而后潭水干枯,莲峰和尚就在这里建寺,称为盘龙寺。另一种说法是潭中原有六条龙,其中五条被赶走,而有一条龙不甘心被赶,于是就兴风作浪,莲峰祖师做法将它降服,并且令其为坐骑。建寺后信徒越来越多,香火也
龙川桥位于盘龙区上坝村东侧,横跨盘龙江上游两岸,三孔石质拱桥,中孔高5米,桥身全用长方黄砂石砌就。龙川桥之功用在于分盘龙江之水入金汁河,以扩大北郊农田灌溉。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见证中国天文事业发展历程凤凰山天文台近代建筑位于官渡区金马街道办事处方旺社区大羊方旺居民小组凤凰山上。“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由南京紫金山迁至昆明,继续开展科研活动。20世纪50年代后相继建成了各类天文研究观测室及观测研究设施,包括国内外古天文及云南民族天文展厅、天象厅、天文科普望远镜观测楼、40米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赤道式日晷广场、地平式太阳历广场、陨石展厅、现代天文研究成果及航空航天展厅等并向社会常年开放,每年接待3万余人次,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教育作用。”官渡区博物馆党总支书记蒋学林表示,凤凰山天文台见
导游:华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介绍:华亭寺的山门是一座高大雄峻的三层中式殿阁,与苍劲的古树比肩。大门两侧悬有的一副对联,道出了许多游客的豪情逸兴;交通:前往西山公园华亭寺,可在市内乘公交车6路可到达;云南昆明
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又名昆明电缆厂,此次入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它是我国最早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1939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裸铜导线(电缆雏形),从此开创了我国自己独立生产电线电缆历史,被誉为“中国电线电缆工业的摇篮”。2019年10月7日,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云南大学会泽院位于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占地面积2484.05平方米,建筑面积3953.49平方米。文物构成由会泽院、《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九十五级台阶及西式喷水池组成。《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立于会泽院主楼大厅内墙上;九十五级台阶位于会泽院主楼大门外南向,上下共有95级青石台阶;九十五级台阶中段第二平台有西式喷水池一座。史料记载,19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学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暨会泽院奠基仪式,1924年12月18日会泽院建成,并在会泽院外南侧的九十五级台阶两侧新增红色弧段砖体空心栏杆,台阶中段修建西式喷水池,
川字闸原名屡丰间,,又名白鹤梁。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是一座以闸为主桥闸结合的多孔石拱桥。闸分为三,分跨于被大小中滩分隔形成的海口河三股河道之上,故通称川字闸。海口河是滇池唯一出水河道,有"滇池袁钥"之称。为了排水通畅,自元代平章政事赡思丁,赛典未委派巡行劝农使张立道负责疏浚海口河开始,每隔数十年,官府就要征调劳力,大规模疏浚海口河。川字闸(屡丰闸)建成以前,每当大规模疏浚,人们均先筑坝断流,待施工完毕后再挖坝泄水。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疏浚海口河后,河床降低,河中的两个石滩露出水面,将河水一分为三,形成川字型河
导游:东寺塔位于昆明市书林街,西寺塔位于东寺街,与东寺塔遥相对望;看点:东西寺塔都是南诏国时期的古塔。东寺塔全高40.57米,西寺塔高36米,两塔均为十三级密檐方形砖塔;介绍:东寺塔是昆明最早古塔之一,塔顶四角立有4只铜皮做成的鸟,俗称金鸡,所以也有“金鸡塔”之称,4只金鸡口角处噙有一个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据说以前每当风吹过,簧片受到振动,便会发出悦耳的鸣叫声,但是后来由于日久天长的灰尘积塞,金鸡才缄口不鸣了;交通:到达昆明后,可步行前往;也可乘2路、3路至金碧路下车,沿书林街向前步行10分钟左
河泊所遗址分布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石寨、河泊所、金砂等村部分区域,东邻金砂山、西面滇池水、南望小平山、北接石寨山,是滇池地区最早的人类-遗迹,也是石寨山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泊所遗址于1958年发现,2008-2010年中美联合考古调查再次认定,2014年开始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志龙教授带队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现已探明河泊所遗址分布总面积约400多万平方米,核心范围约100万平方米,其主要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河泊所遗址是集各类功能于一体的遗址群,遗址中发现有专门的居住区、祭祀区、玛瑙等工艺品加工区、金属铸造区等不同功能区。经过考古
熊庆来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学校本部会泽院和至公堂东侧,“考棚”前的一座二层楼房,故居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现由云南大学文物管理办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楼为熊庆来先生的接待室,二楼为卧室或办公室。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熊庆来故居是1937年建盖的,1957年至1968年,这里还居住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原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李广田与原党委书记高治国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说,这里是云南大学历史上两个辉煌时期的两位校长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楼一直作为办
护国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中段,桥长23米、宽17.5米,是一座中西合壁古朴典雅的双拱石桥;护国桥属于与护国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纪念性建筑;护国桥与护国门、护国路均建于1919年,被称为纪念云南护国战争胜利的三大工程;护国桥不仅是个纪念性建筑其自身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双孔石桥的桥梁建筑风貌,同时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于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国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中段,为昆明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桥身两侧为两个下沉式的小广场在2000年建成时,是市中心的一个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护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为昆明常见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东朝西,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在当时,环境幽静、四通八达,便于地下工作者转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会上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1927年2月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王德三奉广东区委指示,率领干训部分党员回昆,在云南特别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等任委员。现基本保持原样。属省级文物,保持完好。1926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云南籍中共党员杨青田、王复生回云
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公园西后门的上方。唐继尧,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唐继尧墓位于圆通山昆明动物园内,俗称唐坟。1930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墓高约6米,封土堆直径约22米,墓前有石质厦式阁,碑阁宽17.6米,镶嵌着8个大碑。阁厦由14根石柱支撑。整座墓战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国内较大的陵墓。墓的豪华气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显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权力。唐继尧(1883—1927年),字蓂庚
云南大学的主体建筑会泽院后,有一座白墙黄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的建筑——云南贡院。它始建于明弘治12年(公元1499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贡院是明、清两代科举乡试的考场。南明时期,这里曾是农民起义军大西军将领艾能奇的定北府。明末,永历帝流寓云南,曾以贡院作为滇都宫室,在此驻跸一年左右,因此云南贡院也是汉民族封建皇权衰落的历史见证。历史渊源清王朝统治云南后,“云南贡院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连考三场,考舍分列至公堂两云南贡院(15张)边,逐年增建,至清康熙47年(1708年)已增建到4865间。每次乡试,云南及贵州考生达五六千人,据《
云南第一天文点在云南天文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遗迹就在今天的云南大学文津楼旁,绿草树阴中的云南第一天文点看似不起眼,似乎被人们遗忘。由青石板构建的石台上,正中有一个圆形柱状的石圆台,台基两侧和正面碑记留有云南大学校长何瑶题写的“云南大学天文点”以及天文点的来历等史料内容。云南第一天文点是我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也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原测经纬度的确切点位,其始测于清康熙49年至57年(1710—1718年),当时的初测数据为:云南省昆明县北极高25度6分,京师偏西13度38分;1934年由云南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发起复测,在云大校长何
卢汉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4号,翠湖公园东门对面,为前云南省主席卢汉的住宅。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现今昆明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砖石结构法式建筑。整个建筑呈八角形,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屋顶为陡坡影山平瓦,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具有明显哥特式的风格。石柱、门套、窗套等石构件多有浮雕装饰,室内配有壁炉,内装饰全部采用进口柚木,主次卧室及餐室皆有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东西侧为三面体里面凸窗。红瓦黄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1949年12月9日昆明起义时,卢汉在此将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军统
云南昆明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地在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东南山坡之上。三墓皆为拱顶圆堡形石墓,背西向东,中为王德三烈士之墓,两侧稍后为吴澄、马登云烈士之墓。前立墨石金字墓碑,四围护栏,雪松翠柏,环境清幽,庄严肃穆。墓旁有石碑,刻有烈士生前事迹。20世纪50年代初,三烈士墓迁葬于黑龙潭北面山坡,1983年12月,再迁此地安葬,并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德三(1918~)庐江县裴岗乡金湾村人,中-员。建国前曾任新四军四支队营长、华东第二、第七野战医院院长;建国后任鞍钢建设公司副处长、马鞍山钢铁公司经理、中共嘉峪关市委副书记、甘肃省
曹溪寺位于安宁温泉西侧1千米,地处龙山东麓。寺南有珍珠泉,北接“三潮圣水”,坐西向东,俯瞰螳螂川,与“天下第一汤”遥遥相望。曹溪寺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寺内建筑现存大雄宝殿、后殿、钟鼓楼等。曹溪寺乃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古寺,这是上世纪40年代初,建筑学家梁思成游寺的观感。该寺大殿正面“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中坐,观音、大势至两菩萨左右胁侍),壁后“华严三圣”(释迦中坐,文殊、普贤胁侍)木雕像,1956年经全国佛协副会长周叔伽鉴定,乃宋代遗物。据此可以认定,寺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曹溪寺早期情况,文献中未见提及。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