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昭通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朱提故城遗址、瓦石僰人悬棺、昭通古文化遗址、龙氏家祠、孟孝琚碑、霍承嗣墓壁画、小东门新石器晚期墓葬、龙家祠堂、崇文阁、拖姑清真寺、永善僰人悬棺景区、马湖府遗址、刘平楷烈士故居、罗炳辉将军故居、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奎香烈士陵墓、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旧址)、天险两合岩、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云南省昭通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朱提故城遗址
朱提故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提故城遗址又名诸葛营城址、桃源遗址,位于我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永乐社区,是汉晋时期朱提县(郡)治所在地。遗址分为上诸葛营、下诸葛营,面积约50万平方米。诸葛营城址是云南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汉晋城址。城址布局完整,城墙、壕沟等保存状况良好,为研究该地区汉晋时期的城市营造及布局提供了真实的资料。新的考古材料证实了该城址为朱提县(郡)治所,对研究汉代经略西南夷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秦汉以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在滇东北地区的兴衰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2018年10月,省政府公布诸葛营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昭阳区政府划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瓦石僰人悬棺
瓦石僰人悬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石僰人悬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长安乡瓦石行政村棺木崖和白虎岩上,与四川省珙县僰人悬棺相同。棺前为林凤河瓦石段。由于大量朽坏脱落,现悬棺3具,复制4具后计7具,民间传说为何姓“白人子”墓。明代以前遗物,石上凿孔,插入厚木,棺凌空横置木上,任凭风吹雨打。挂于数百米悬崖绝壁上,是神秘和求知的象征。目前悬棺虽然经过部分整理,但原貌基本尚存。2000年,已由奥地利王妃出资进行保护。从山下仰望万仞绝壁上的悬棺,给人的绝非是神秘和震撼的感觉。僰人的消亡僰人——亦称都掌蛮。在历史上长期活跃于川滇黔三省的交会的“叙南六属”之地(即今宜宾兴文县、长宁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
昭通古文化遗址
昭通古文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通古文化遗址位于昭通市城北北闸镇塘房二社过山洞村。洞长40多米,洞宽10米有余,最高处约5米。1982年,市文物普查队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枚人牙化石。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定名为“昭通人”。这一发现填补了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的空白。继发现过山洞后洞内旧石器遗址后,又在前洞口左侧倒塌的岩脚下发现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洞穴前高后低,遗址向内形成斜坡,地表面暴露的是多块陶碎片。初步探测,文化层深1米余,分布面积10平方米左右。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磨制较粗糙。陶器以夹沙红陶居多,夹沙灰陶次之,均为索面。器形有长颈尖底罐、单耳圈足罐、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龙氏家祠
龙氏家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昭通城南10公里簸箕湾村,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祠堂。家祠始建于1930年,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负责修建,祠堂于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属工程1935年因龙志桢病故停建,1938年龙云派次子龙绳祖和时任云南省昭宣师管区副司令的陈纯初继续修建,最后竣工于1942年,占地26.5亩,祠堂坐南朝北,外设护城河,宽4米,河中的水与黑泥地捧水围堰塘相连,河水清澈灵动,河内种有荷花。原有城墙用土夯筑,仅留下毛石堆砌的墙垣。现维修后的城墙在原基础上改为砖砌,高3.8米,宽3.2米,恢复垛口及女儿墙。城墙西北角建有碉堡。高大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孟孝琚碑
孟孝琚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孝琚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从内容上看,它主要记述孟孝琚的生平。孟孝琚,原名孟广宗,“十二随官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博览(群书)”,改名孟。他先聘“蜀郡何彦珍女”,未娶夭亡于武阳。其父的下属-刻此碑送孝琚归葬朱提朱茔,以纪念死者,安慰亲属。由此可见当时的边疆少年是如何用心学习中原文化,钻研典籍,也透露出当时婚、丧习俗。从碑四周所刻的龙、虎、龟纹,可以窥见汉代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石刻艺术水平。从书法上看,碑文系方笔隶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霍承嗣墓壁画
霍承嗣墓壁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葬于距昭通市约10公里的后海子中寨,1963年进行清理发掘,1965年迁入市区昭通中学内。墓室呈正方形,由长方形砂石叠砌而成,边长3米,高2.20米。墓中文物早年被盗,室内四壁绘满题材丰富的壁画,画为彩绘,颜色为朱、赭、黄、黑等色,画风古朴,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其中有墓主人、侍从、家丁、部曲、中闾候、金童、玉女等人物形象。墓室北壁即后壁是画面的重要部分,下层正中绘墓主人霍承嗣像,高48厘米。像左上方有题记8行,记载霍承嗣官居持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兴古三郡太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进封成都县侯。霍家是“南中大姓”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小东门新石器晚期墓葬
小东门新石器晚期墓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巧家县城中心小东门。晚清迄至民国,此地均为衙署所在。1950年后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后院范围。由于地面被建筑物覆盖,从未进行过有计划的勘察、发掘,墓葬面积不详。历年基建,时有器物出土。1984年县科委建房,发现墓葬6座,采集到出土器物3件。陶器质地为夹沙灰陶,平底鼓腹侈口罐。底部有叶脉纹、肩部及口沿为平行划纹。1990年,县人民政府建盖职工宿舍,再次发现石板墓葬,报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择成昭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县文物管理所作抢救性发掘。历时27天,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9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贝类器物50余件。石棺由自然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龙家祠堂
龙家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家祠堂龙家祠堂建于1932年,是一座仿清建筑,极具规模。龙家祠堂建在小松山脚下的龙潭边,距昭通城西南十公里,为龙云家庙。仿照昆明吴三桂的金殿而建成,但其规模又比金殿大得多。祠堂建于民国21年(1932年),祠堂坐南向北,四周有高大厚实的石墙,由于建于兵荒马乱年间,护墙上沿设有枪眼和垛口,正面左右接护墙外有二层尖顶炮楼。左为祠堂,右为庄院,最前立照壁一堵,门开两侧。据说,龙云一步一步走出昭通,经历磨难当上了云南省主席后,为建家祠,昭通有名的风水先生翻山越岭寻龙点穴一直到永丰簸箕湾的小松山,举目望去,可看到龙山寨、望海楼,小松山脚下有龙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崇文阁
崇文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文阁崇文阁位于县城南郊,建于2005年6月,占地面积35亩,主要建筑由崇文石阶、崇文牌坊、泮池、状元桥、儒园、先师殿、中和堂、学问堂、明伦堂、邑文堂、砚池斋、墨客轩、尊师坊、观景台组成。这里地势高昂,平坝中突起一峦,蜿如卧龙,得名“卧龙山”,崇文阁正居龙头。龙头奋起、人文荟萃、雅化一方壮土,促进一方文明。地址:鲁甸县城南郊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拖姑清真寺
拖姑清真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五大古寺之一。在该地区被奉为祖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著名古寺。根据寺内碑文记载,拖姑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由清朝武官蔡家地马姓先祖马鳞灿公、马鳞炽公因战功而获得封地拖姑地区,故代头带头捐资建造该寺正殿,作为礼拜之所;公元1755年经住寺阿訇赛焕章牵头,到四川、贵州、陕西、宁夏及省内各地募捐,相继建起了唤醒楼、厢房。以后又几经修葺增建至现在规模。(另有传说为阮氏第四代先祖阮世美老仙巴巴创建)主殿为全寺的主体建筑,高约13米、长约18米、宽约15米,由36根圆柱支撑。殿宇庄严雄伟、雕梁画栋,殿堂中央有一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永善僰人悬棺景区
永善僰人悬棺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僰人悬棺景区僰人悬棺位于云南昭通境内,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但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盐津县的豆沙关、底坪、棺木岩、灵官岩,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不下10余处;岩桩、岩墩、岩龛、岩沟、岩洞等各种悬棺葬的形式一应俱全。尤其是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在悬棺附近发现了比自贡恐龙还要早的恐龙化石,还发现了深不可测的巨型溶洞,有一个据说可直接通到云南。另有一个数十米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
马湖府遗址
马湖府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湖府遗址南岸镇,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比较热闹繁华的中心集镇,其发展经历过三次大起大落。从公元1267年开始,南岸设立马湖府至行政区域变更,马湖府迁往四川屏山后导致了南岸镇的第一次衰落。但由于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长江航运起始点,加上开阔平坦的地势,南岸在清朝又建起一条街道,有烟馆、茶馆、酒店、油坊等设施,设有乡公所、监狱等机构,建有万寿寺、五通寺、之鱼庙,南岸在二十世纪初又繁荣起来,成为周围较大区域的中心,三十年代的一场大火元气尽伤,南岸镇第二次衰落。解放后,由于行政区域划定,南岸仅为一区所辖的村,在商业流通国营化、生产生活公社化,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
刘平楷烈士故居
刘平楷烈士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平楷烈士故居刘平楷烈士故居位于县城东正街11号,原为其父光绪十八年(1902)所修,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幢房屋及天井、花园组成,两房均为木石结构,通面阔12米、通井深7米,一底一楼,单檐悬山顶式,建筑坐北向南,南面临街。1950年后,改作它用,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1986年10月22日,彝良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彝良县县城东正街11号刘平楷(1902-1930)云南省彝良县人,字履端,又名少猷、少泓、少尤、绍猷,化名陈伯言、一飞、朱铨等。1902年10月9日生于彝良县角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罗炳辉将军故居
罗炳辉将军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炳辉将军故居罗炳辉将军故居位于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距彝良县城约5公里。1987年国家拔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结构草房3间,坐北向南。面阔13米,进深7米,面积120平方米,另划有保护范围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标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罗炳辉17岁离家从军前居住,陈列有罗炳辉在家时使用的生活用具。保护范围内有罗炳辉高祖罗凤鳌墓,父亲罗守清、母亲黄氏墓,妻子李风桂墓,以及《罗炳辉祭父文碑》。1986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长征,于1936年3月6日、7日从贵州进入彝良寸田、奎香。贺龙与总指挥部驻寸田杨竹铭家宅院;肖克与六军团指挥部驻奎香街上的老衙门(建国后用作粮管所)。在这里策划了著名的“乌蒙回旋战”,“三进三出”奎香,摆脱强敌的围剿,创造了奇迹。地址:昭通市彝良县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奎香烈士陵墓
奎香烈士陵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奎香烈士陵墓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军侦察营(代号“王殿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游击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奉命赴彝歼灭逃跑暂驻彝良角奎的-宋希廉部队第二军七十六师张桐森残部。1月16日发起战斗,敌死伤甚重,举白旗投降;我军牺牲副排长席寿慕以下29人。29位烈士被安葬于创业山烈士陵园。2003年春陵园内又安葬革命先驱刘平楷的衣冠墓。1951年7月21日夜,土匪300多人包围住在小草坝街禹王庙里的17名解放军战士和工作队员,用枪弹扫射和放火烧庙,我军在班长姚国荣指挥下奋勇还击,在突围中缪福昌等3人牺牲,11名战士被土匪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
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地址:牛街、洛旺、桐梓林、牛街中学(彝良二中前身)。1933年,在0东川中心县委领导下,由0党员杨伟贤直接指挥的第四路救贫义勇军(属红军游击队性质),曾在牛街、洛旺、桐梓林、0坎、红岩沟等地和镇雄、威信、建武、兴文一带发展革命武装、打击反动势力,并于同年11月12日分路歼灭桐梓林、果稠坝的堵卡武装后,于13日凌晨会攻牛街分署,占领牛街镇。1935年2月10日,中央红军在扎西组建了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纵队,徐策、余泽鸿主要负责。纵队以大雪山为根据地,曾在彝良洛旺、牛街和树林一带活动打击地霸,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旧址)
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纪念馆位于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北部,此地牌云贵川三省结合,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纪念馆由扎西会议会址、陈列馆、红军烈士纪念碑三个部分组成,为纪念在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于此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而建。扎西会议纪念馆中的扎西会议址原为江西会馆(又称江西庙)和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是当地常见的木结构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庄重。会议陈列馆倚山而建,有上下两层四个展室,展厅面积2590平方米,共展出各种图片170多幅,红军遗物70多件,较全面地反映和介绍了红军长征集结扎西、扎西会议、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和云南游击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
天险两合岩
天险两合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险两合岩两合岩位于威信县城南5公里,由于地层断裂和水融作用形成一条宽10米、高200米、长500米的峡谷,扎西河从中咆哮而过,两岸岩壁对峙,仿佛要合拢一样,故名“两合岩”。解放前的两合岩地势险峻,山峰高耸入云,仅岩壁上有一羊肠小道可走,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35年2月,中央红军路经此地,-同志在《随军西行见闻》里写道:“……尤以两合隘(岩)最为险要,只要道路破坏五尺,军队即无法通过。”解放后修通了公路,并于1985年2月在此石刻了“万里风云涌两合;千秋伟业耀扎西”和“云锁一线惊天险;桥飞两壁变通途”两副楹联。两合岩左侧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威信县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总占地面积4.67公顷,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20余万元,建园之初是县级陵园,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建有高10米、碑体边长2米、占地1189平方米的柱形“红军烈士纪念碑”一座,纪念碑南北两面分别刻有毛泽东书体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碑文,从东、南、西、北四面台阶皆可步上纪念碑。四周种有塔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