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阿里地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皮央和东嘎遗址、直达布日寺、古如江寺、扎西岗寺、托林寺、科迦寺(科伽寺)、阿里古格王朝遗址、故如甲木墓地、罗布拉康寺、祖楚寺、扎达布日寺、科加寺、古格故都遗址干尸洞、即乌寺(极物寺)吉乌寺、曲龙遗址、日土琼宗噶莫城堡遗址、伦珠曲顶寺、甲维卡尔堡遗址、藏卡尔侠戌堡遗址、郭孜康玛尔土堡遗址,西藏阿里地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皮央和东嘎遗址
皮央和东嘎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阿里东嘎石窟遗址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札达县城以北30余公里的东噶村,海拔为4100米左右。西藏古格时代的宗教艺术遗存较多。主要有,古格王国遗址的白庙和红庙中的壁画、札达托林寺壁画、东嘎皮央石窟遗址壁画、札达喀则聂拉康石窟壁画等。有关考古资料介绍,东嘎石窟是西藏西部后弘期早期佛教文化复兴期的主要艺术遗存之一,是现存古代谷歌王国石窟群中规模最大一处,是目前所发现海拔最高、壁画面积最多的高原石窟群、也是西藏西部保存较完好、内容较丰富的石窟壁画之一。东嘎石窟壁画里除了常见的佛像、菩萨、-神、曼陀罗等图像外,是苦力的动物、植物和几何装饰文案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直达布日寺
直达布日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达布日寺,在阿里的地区这噶尔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南的门土区,距岗仁波钦神山60公里。直达布日寺由宁玛派高僧多扎-·曲尼桑布始建。按照宁玛0(宁玛派的根本教法,亦称“大圆胜会”。旧密说心性自体性空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大悲普照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运圆满,即是诸法真实理趋,故名“0”)之说法,此地是地下八政之一,系金刚亥母宫。后由不丹噶举派掌管,改宗噶举派。1947年被哈萨克人毁后又由此迪-益西班丹重修,并任住持;随后该寺又成为普兰谢佩林寺的分寺,但仍奉噶举派。寺内主供莲花生大师(梵文名“帕达玛萨瓦拉”,亦称“乌金大师”,8世纪时印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
古如江寺
古如江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如江寺,在阿里地区之噶尔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南、门土区的门色乡。寺庙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区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庙,坐落在象雄琼钦崩巴山麓,朗钦藏布河源3条支流在其附近相汇。这里最著名的古象雄遗址是:古象雄王国分上、中、下三门的上门所在地,有古象雄十八王国(即象雄十八部)的城堡之首象雄琼隆银城遗址,本教始祖辛饶弥沃就诞生于这一带,是本教的发源地。辛饶·弥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尔,母后名尧希杰协玛。曾纳妃,生8子。据藏文文献记载:辛饶·弥沃在各种原始本教的基础上改变了某些仪式中杀生祭祀等劣习而始创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
扎西岗寺
扎西岗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西岗寺在噶尔县境内,位于扎西岗乡所在的一个小山丘上。由拉达-达仓瓦创建。17世纪改宗格鲁派,属色拉寺吉扎仓分寺,由托林寺法台掌管。“文革”时被毁,1985年重建。主要建筑有措康、普那贡康、嘎居康等大小扎仓4个及茶馆等附属建筑,主供“觉沃”三尊佛像、大小噶当佛塔212座、各类唐卡1008幅等。现有-4人和管理人员2名。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
托林寺
托林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托林寺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象泉河旁边,是11世纪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而成的。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其规模和形制都仿照前藏的桑耶寺所建。几百多年以来,托林寺虽然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交通位于扎达县北,徒步即可到达,距离武装部招待所约300米。托林寺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所在地托林镇,距离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25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纪初创建。“托林”意译为飞翔,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托林寺原本规模较大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科迦寺(科伽寺)
科迦寺(科伽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科迦,系藏语“定居”之意。996年由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科迦村以寺为中心建造,呈东西向布局。据记载,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科迦寺是普兰县大寺,历史悠久,在当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里地区札达、噶尔等县及境外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文革”期间,寺院文物、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建筑被毁,殿内塑像、壁画受损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古建筑陆续进行维修,修复了玛尼拉康等建筑。2001年6月25日,科迦寺作为公元996年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迦寺主要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
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2014年10月1日,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文物局称,历时3年多的古格王朝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已全面完工。位于阿里地区的一座土山上。公元10世纪前半期建立,前后世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故如甲木墓地
故如甲木墓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如甲木墓地位于噶尔县,共发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象雄时期的墓葬皆为竖穴土坑石室墓,多为二次葬,发现有完整的侧身屈肢葬式。大型墓葬深度都在5米以上,均为多人合葬,结构复杂,存在二次或多次开挖迹象。填土层内殉葬有人和动物。高规格的墓葬都有用横木搭建的墓顶和长方形箱式木棺。墓内出土丝织物、黄金面具、鎏金铜器、银器、铁器、陶器、料珠及大量人类和动物骨骼等。故如甲木墓地8座墓葬的年代为距今1800~1700年,即公元2~3世纪,这一时期正是文献记载的西藏西部象雄王国强盛时期。根据墓葬形制、规模、出土遗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
罗布拉康寺
罗布拉康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布拉康寺,藏在群山之间,在寺庙林立的西藏大地。看到白塔就看到寺庙,罗布拉康寺后山上也有灵塔。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游玩时长:建议0.5-1小时到达方式:其他交通:在县城租车前往。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
祖楚寺
祖楚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楚寺是在冈仁波齐神山转山途中必须经过的寺庙。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普兰县,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与玛旁雍错并称“神山圣湖”,是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古耆那教共认的世界中心,常有信徒前来转山。由于峰顶常年云雾缭绕,因此-认为能看到峰顶的人是有福的。#交通指南#一般来说,冈仁波齐转山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塔尔钦镇。从阿里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可乘坐前往普兰的班车,中途在塔尔钦下车,车票约120元左右,车程约6小时。#游玩指南#1.围绕冈仁波齐峰转山是朝圣者最常用的方式。一般来说,冈仁波齐转山道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是最经典的徒步路线之一,平均海拔47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
扎达布日寺
扎达布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达布日寺。寺庙位于门士镇象泉河畔。听说神山圣湖是众信徒朝拜的胜地,它仿佛一个鸡蛋,而扎达布日寺就相当于蛋黄,因此到神山朝拜必须要到这里朝拜。主寺佛堂不是很大,离佛堂很近的佛塔群的规模和寺前的玛尼墙的规模不相上下,于是佛寺、塔群、玛尼墙三圣鼎立,各领-。地址: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镇象泉河畔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
科加寺
科加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科加在藏语中是“定居”之意。科加寺兴建年份已难以考据,其来历据说是源于噶尔一带擅长铸造佛像的居民,一天把一尊观音像以马车送运,走到孔雀河边。马车突然被石头卡住,不论怎么办也无法继续前行,于是人们就在车停之处建一座庙,取名科加寺。科加寺规模很小,殿堂内的壁画和布置,由于年久失修,难免有点斑驳。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儿却散发着一种原始、古朴的味道。科加寺是从尼泊尔进入普兰的必经之路,经常有许多衣着怪异的异域游客光着脚、提着小铁筒从这里经过。这些人多是来参拜神山圣湖的外国修行者。如果天气炎热,他们常常会在科加寺前的河水里沐浴;如果给他们拍照,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
古格故都遗址干尸洞
古格故都遗址干尸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格故都遗址的北面约600米远,有一处神秘的“干尸洞”,洞口在离地面3米高处,入口仅可以容纳一人,里面据说有三室洞窟,层层散乱堆放着几十具尸体,骨骼、腐尸和破衣烂布都散发着阵阵恶臭。地址: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古格王国遗址北面约600米远类型:洞穴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即乌寺(极物寺)吉乌寺
即乌寺(极物寺)吉乌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乌寺又名“极物寺”、“齐乌寺”、“基乌寺”、“积务寺”。即乌寺坐落在“圣湖”玛庞雍措的西岸,寺区青草苍翠,殿宇巍峨,静静的圣湖碧清见底,风景幽雅迷人,从矗立的山顶居高临下,由此俯瞰湖面,历历在目。寺庙建在椭圆形颇陡的山丘上,被信徒们称为“桑朵拜日山”,传说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降魔伏妖时逗留过七天,并在岩石上留下多处脚印。​​​​是建立在“圣湖”(玛旁雍错)边山上的一座小寺,规模比较小,据说莲花生大师曾在寺内的洞穴中打坐。这里是观赏玛雍错的绝佳位置。寺庙的规模不大,只是在山坡上有几间藏式佛舍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
曲龙遗址
曲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龙遗址位于朗钦藏布北岸、札达县达巴乡曲龙村,在吐蕃统一时期的7世纪中叶修建,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东岱的政治中心。遗址名称意为“大鹏栖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形状。山顶(鸟头)与两边山坡(两翼)建有城堡,山顶为地方神宫殿(藏语称颇章),两边为王宫,是国王及其家眷居住之地。古格王江绛曲沃时期,在山坡中央(即大鹏心脏)还修建了新密派寺庙。13世纪后半叶的元初时期,第八代王泽巴赞之子拜卧赞在此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小王国,其后作为达瓦法王的夏季居住地。16世纪的清代改为格鲁派寺庙,后整体搬迁至曲龙村西南侧小丘陵。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日土琼宗噶莫城堡遗址
日土琼宗噶莫城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日土县日土村,距日土县城20公里。据传,城堡前身是’门人’,在形似大象俯卧的土山上所建的门卡。7世纪前,“岭”国大将贤巴敏如泽在此山以东建立贤巴卡尔城堡,贤巴去世后葬于此。10世纪末,当地头人昂巴在山顶西面建新密派卡噶佛殿,主供佛为密宗事部三枯主,殿内有精美的壁画和《般若经》。元初,竹巴噶举派依山而建日布丹佛殿,殿内有竹巴噶举派大师塑像,墙壁偶静猛天众神的壁画。15世纪(元末明初),萨迦派在山以东建夏巴殿。17世纪,格鲁派在山的中央部位修建伦珠曲典寺,在西坡建立分庙—果奴殿(尼姑庙)。17世纪初期,日土宗本在山坡最西边建立宗政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伦珠曲顶寺
伦珠曲顶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伦珠曲典寺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有一座山势高耸,气势磅礴的旧宗山城堡遗址,它就是闻名于境内外的日土鲜拜卡遗址。这座古老的城堡遗址,随地势而兴建,规模宏大,高大雄伟,瑰丽壮观,历史悠久,如若没有被历次的战争中惨遭劫难,那么完全与拉萨的布达拉宫媲美。从今日苍凉的遗址中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在日土宗,最有名的寺庙首推伦伦珠曲典寺,伦珠曲典寺是日土县境内唯一一座寺庙,位于日土县西部,距县城12公里,是由日土旺巴资助,不丹喇嘛贡列和格鲁派喇嘛元旦加措于公元1600年共同创建,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时间与拉萨色拉寺相当。它坐落在形同卧象的山顶上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甲维卡尔堡遗址
甲维卡尔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日土县日土镇德汝村境内的甲维主峰(海拔6223米)西北两条沟汇合处下游,向西出沟口至219国道。堡寨遗址由干砌石墙、戌堡、村落、农田等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其石构建筑内存有大量箭头和箭杆。现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村落遗址和墙体基石遗址。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藏卡尔侠戌堡遗址
藏卡尔侠戌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日土县多玛乡多玛村内,“侠”意为沼泽地。戌堡背靠高耸入云的藏卡尔大石山,坐落于西边伸出的灰白色岩崖嘴顶上。石山相对高度约20——30米,遗址由防御墙、石砌碉楼等组成,用块石拌泥砌筑石墙,约长200米,墙高1——1.5米左右;当中有南向北的一条长约50多米通道,最窄处宽约2.5米;戌堡东西两头工事成环形,宽约40——7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占据阿里通向新疆和日土东北部地区的咽喉,工艺粗糙。在戌堡背面有一条通向山顶的通道入口处,依山修建了1座碉堡,高约4米,存有许多堆积雷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戌堡内外存有铁质箭头。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郭孜康玛尔土堡遗址
郭孜康玛尔土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多玛乡多玛村境内,位于著名的绕协圣洞东南5公里。座落在北靠郭孜红山,朝南面对郭孜草坝,其西200米处是郭孜温泉。土堡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与现代土坯建筑结构有些相似。其底层为石砌墙作基础,大小不等的方形或长方形土块筑其墙,墙宽约0.5米,其土质与当地草坝上的土质相同。据当地长者讲,此土堡的真名叫巴姆卡尔,是《格萨尔王传》中的著名女将巴姆所建。他们记事时(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四间没有顶棚的房屋,墙高约两根帐篷杆(即3米左右),现只剩南墙残迹,高约1.4米。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