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武威文庙、凉州白塔寺、鸠摩罗什寺、天梯山石窟、凉州延寿寺、永明华藏寺、王景寨墓群、西沙滩墓群、狼洞子滩墓群、青咀喇嘛湾墓群、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下双大庙及魁星阁、潘家嘴墓群、青石湾墓群、北新墓群、棺材疙瘩墓群、洪祥滩墓群、东山坡墓群、张义堡城址,甘肃省武威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威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件170件,二级文物278件,三级文物59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目前,该馆下辖文庙、西夏博物馆、大云寺、文物复制厂四个单位。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凉州白塔寺
凉州白塔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塔寺,位于城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扩建的最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寺院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有4座城门,8座烽墩,东西长420米,南北长440米,四周有围墙,犹如城垣。寺内建筑众多,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祖师初入内地译经-演教之所,姚秦时高僧云集,慕罗什而驻足于此者,络绎不绝。罗什寺历经沧桑,多劫多难。殿宇僧舍无一幸存,现仅存的罗什塔,即罗什祖师圆寂荼毗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虽风尘满面,仍挺立如初。据史料记载,武威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演教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罗什祖师一生翻译经典七十余部,三百八十四卷,其贡献在玄奘之上,被称为译经泰斗。他所译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凉州延寿寺
凉州延寿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寿寺原名曾家堡庙,坐落在武威市清源镇曾家堡村。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伽蓝菩萨殿前卷后脊古柏掩映虽经历史剥蚀,仍不失当年风韵。大雄宝殿是寺中的正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意谓佛祖有大力,能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子魔。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两廊,殿额牌扁上有早年题写的“梵宫初建”和清雍正年间题写的“端映竺蜂”等。两侧有后人所作的巨幅壁画,均系宗教题材,如“姨母求渡”、“仙人求渡”、“佛化无恼”、“波跋陀女”、“迎吐求渡”...景点位置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曾家堡村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永明华藏寺
永明华藏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内,全称为永明华藏寺。藏语称“热布吉贡”(含有-之意)。从开建至今进行过三次更名,同时殿顶也经过几更换。首建于明代初年,据传有一华家岭来的喇嘛在当地群众和部落首领的请求下,在此地建造了一座很小的寺庙,随后不久就由当地扎提族首领华藏正式修建成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寺院,故称之为华藏寺。该寺初属石门寺管辖,后脱离石门寺,清康熙时成为有一定名气的黄教寺院,被列为护国寺院之一。土观呼图克图曾任过法台。朝廷每年除供给寺内僧人衣食外,还另拨银俸供养,可见该寺在当时影响较大。解放初有僧众46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
王景寨墓群
王景寨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景寨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北2.5公里。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表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及墓道,墓道长10--25米,封土堆底径5--10米。暴露砖室墓多座。1975年清理1座,为八人合葬墓,出土有陶器、金器、漆器及丝织品等随葬品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武威汉墓的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西沙滩墓群
西沙滩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俞家湾村西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地面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多座,圆形,底径5--10米。暴露多座砖室墓,出土有灰陶罐、壶、绿釉陶钟及泥质红陶灶、罐残片等。墓群保存较好,对汉-古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狼洞子滩墓群
狼洞子滩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狼洞子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家新庄村西南2.5公里。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曾暴露1座砖室墓,砖长0.38、宽0.2、厚0.05米。墓群保存较好,对我省汉-古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青咀喇嘛湾墓群
青咀喇嘛湾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咀喇嘛湾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青嘴村东北1公里。唐代家族墓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45年夏鼐首先在此发掘过墓葬,1980年又清理弘化公主等葬墓6座,均为单室砖墓。出土有灰陶碗、木器、丝织品等遗物。自民国初年至1980年先后发现弘化公主、代乐王慕容明、辅国王慕容宣彻、青海王慕容忠、政乐王慕容熬鬼、金城县主、燕王慕容曦光、元王慕容若夫人、大唐故武氏夫人墓志九方,墓志铭年号从圣历二年(699)至乾元元年(758)。知此墓群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地。墓群保存较好,是唐墓保存最多的一个地点,对我省唐-古和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石碑村三社,立于西宁王忻都公墓前。简称“西宁王碑”,墓封土已毁。碑青石质,蟠螭首,龟趺,通高5.8米。座高1.4、宽2.4、厚1.6米,身高2.8、宽1.5、厚0.4米,首高1.6、宽1.6、厚0.45米。碑阳额篆“大元敕赐西宁王碑”八字,首题“大元敕赐追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铭”。正面碑文楷书为汉文竖行,32行,满行63字。碑阴为回纥文,记载元平章政事斡栾及其先辈有功元朝,其父忻都公被封为西宁王事迹及回纥在河西居住和发展的历史。尾题“至正二十二(1362)年岁次壬寅十月吉日立石,”道奉大夫、中书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高昌王父纽林的斤墓前神道处。简称“高昌王碑”。墓封土早年已毁。青石质,碑残,蟠螭首,残高1.3、宽1.9、厚0.52米。碑身残高1.82、宽1.73、厚0.47米。碑阳汉文楷书36行,行残41字,碑阴为回鹘文,内容详细记载从巴尔术阿尔忒的斤到太平奴八代回鹘亦都护高昌王世系、事迹及回鹘族起源、流派及西迁等。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赵世炎篆额,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撰文,大书法家、礼部尚书巎巎奉敕书丹,由高昌王帖木儿补花于元统二(1334)年在其父纽林的斤墓地立。民国二十二(1933)年由武威贾坛、唐发科移至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下双大庙及魁星阁
下双大庙及魁星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双大庙及魁星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下双寨东侧。大庙建在高3--5米的双层夯筑土台上。魁星阁建在大庙东南角2米高的土筑台基上,为二层八角式圆顶建筑,自下而上由覆钵、露盘、圆光构成,顶部为绿色琉璃瓦,上有葫芦形宝瓶。有清嘉庆时八角藻井匾额一块,上书“笔点青天”。建筑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风格和工程技术史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潘家嘴墓群
潘家嘴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嘴墓群位于古浪县民权乡长岭村东侧和南侧。是一处汉代和唐代墓共存的墓葬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在历次调查中发现有20多座封土,直径8米,高3--3.5米。曾清理汉代券顶单室砖墓1座,出土灰陶罐、釉陶壶、盘、耳杯、红陶灶及五铢钱等。另外暴露有唐代砖室墓,采集有三彩器残片、白瓷片及“开元通宝”钱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唐考古和河西汉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
青石湾墓群
青石湾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石湾墓群位于古浪县土门镇和乐村东1公里。是一处汉墓与唐墓共存的墓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圆丘形封土10处,高1--3米。曾清理7座土洞墓,出土汉代彩绘灰陶罐、壶、素面灰陶罐、灶、井及铜弩机、铁剑、石砚、五铢钱等100余件随葬品。另有唐代墓葬,大部分被早期被盗。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唐考古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
北新墓群
北新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新墓群位于民勤县大滩乡北新村南10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封土多被夷平,现存1座,圆丘形,底经30米,高3米。暴露砖室墓多座,出土有绿釉陶壶、灰陶罐、碟、壶、仓及五铢钱等。地表散见绿釉陶片、灰陶片、红陶片和残砖。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
棺材疙瘩墓群
棺材疙瘩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棺材疙瘩墓群位于民勤县泉山镇小西村西北约1000米的沙漠边缘。包括棺材疙瘩和霸王湖两处。面积为300万平方米。墓冢长5-10米,宽3.5-6米,高1-3米。多为单室砖墓,曾出土灰陶壶、陶灶、五铢钱等。1973年,在霸王湖墓地发现一座砖室墓,清理出绿釉陶碟、绿釉陶耳环、绿釉博山炉、绿釉陶奁、陶仓等物。遗址表面残砖及灰陶片甚多。部分墓地已为农田。小西村:小西村……小西村详细信息++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
洪祥滩墓群
洪祥滩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祥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洪祥乡天泉村西南2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大部封土堆已夷平为耕地。1982和1989年先后清理已暴露的砖室墓4座,出土有有绿釉陶器、灰陶罐、红陶器、铜弩机、五铢钱等遗物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代史和墓葬的特征及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东山坡墓群
东山坡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坡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南营村东1公里。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有土洞墓,出土有灰陶罐及绿釉陶碗等。地表可见暴露的棺木。保存情况较好,对我省两汉考古有重要价值。延伸阅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张义堡城址
张义堡城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义堡城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张义乡张义堡村内。是一座中型土筑古城。有大城和小城。大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28、南北宽300米,面积约98400平方米。墙体夯筑,多有残损。残高3--7.3米,顶宽0.5--2.5米,夯层厚0.10--0.12米,四面筑角墩。城外有宽10米的护城壕。开东西二门,门外有瓮城,瓮城门向南。大城内西北部有小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南北宽120米,现城垣均被夷平,地表散见灰陶片、碎砖瓦片。小城为汉代城址,大城当为利用汉代城址而建,属明代驿堡城址。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和武威汉、明史有重要价值。延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