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藏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勒加遗址、新尼遗址、鲍下藏村遗址、保安古屯田寨堡群、阿琼南宗寺、囊拉千户院、德千寺、洛多杰智合寺、和日寺石经墙及和日寺、隆务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勒加遗址
勒加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勒加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勒加村北,面积120×120米,文化堆积厚约80厘米。遗址辟为农田,覆盖层部分地区被移去,有的地方文化层裸露,地面散布有杂骨、石块和较多的陶片,所见陶片有加砂灰陶双耳罐、壶、鬲等残片,石器多见打制的石片,完整的只有石刀1件。据陶器判断,此遗址为卡约文化阿哈特拉类型遗存。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省黄南同仁县
新尼遗址
新尼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尼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安中村北。遗址面积200×150米,文化堆积厚50-80厘米。地面散布有较多的陶片,能辨出器形的有双耳罐、壶、瓮、鬲等。属卡约文化上孙类型。此遗址面积较大,遗物丰富,保存良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加乡:贾加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37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8%。面积119.5平方千米。辖贾加、安君、南当、洋勒4个村委会。1956年设贾加乡,1958年并入加让公社,1961年析设贾加公社,1984年改设贾加乡。.……贾加乡详细信息++

青海省黄南尖扎县
鲍下藏村遗址
鲍下藏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鲍下藏村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直岗拉卡乡鲍下藏村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遗址分为东西两区。1991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李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850平方米。清理出以河卵石为建筑材料的遗迹6处,墓葬8座。以河卵石为材料的遗迹中,有3座房屋,房屋墙壁用石垒砌,房屋大小不一,有单室与双室之分,最大的一座长10米、宽2.6-4米、残高0.6-1.2米,分大小两室,小室内设有灶,大室内设火膛,火膛长径2.4米、短径1.2米,膛壁红烧土厚8-10厘米,内为较坚硬的白灰烧土。房屋墙外东北侧排列数个柱洞.此房屋

青海省黄南尖扎县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包括保安古城、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和吾屯城堡,位于同仁县隆务镇以北8公里的隆务河中游东西两岸台地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明万历二年(公园1574年)重新扩建。明万历后,保安四屯在保安堡中军千总王延仪带领下,忠于明朝,守卫此地,并在计屯(年都乎城堡)、吴屯(吾屯城堡)、李屯(郭麻日城堡)、脱屯(保安古城)等四屯筑建城堡,防御“西海蒙古”。明末清初,兵源和粮饷仍出自四寨堡。清代雍正后增设营制,增设都司衙门,在堡内修建兵营、兵房及马房共500间,增募兵骑500余人,形成甘青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口外重镇和军事阵地,成为明清中央政府

青海省黄南同仁县
阿琼南宗寺
阿琼南宗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琼南宗寺(藏语称桑额旦杰朗)位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地貌中心景区,南宗沟5公里处,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是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时期从西藏来此修行、传教的三位高僧居住过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比塔尔寺还早600来年。峰北有一座形如藏文字母的石山,高耸入云,故名“阿琼南宗”。作为佛教胜地,是一千多年来香火不绝、信徒们远近必拜的圣山之一。清康熙年间,尖扎宁玛派-班玛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琼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属人工开凿,窟门人工建造,飞檐依山,雅致幽美。而今,阿琼南宗寺是尖扎、贵德两县宁

青海省黄南同仁县
囊拉千户院
囊拉千户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昂拉千户宅院昂拉千户宅院位于昂拉乡尖巴昂村。昂拉千户宅院始建于公元1949,原为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的宅院。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番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吐番王朝赤热巴坚大臣(译征税者)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间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昂拉千户。项谦为第七代千户,这个庄院是项谦继位后新建的。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是目前我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该庄院建筑风格独特,完全用木质结构建造。以四合二层木质结构建筑为主,坐西向东,第一进院四面皆为面

青海省黄南尖扎县
德千寺
德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千寺德千寺位于尖扎县能科乡西一华里,离县城马克唐镇15公里,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是尖扎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寺僧达522人。寺主-称“白佛”藏语为“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国初年-为“广大明智汗王”,八世夏茸尕布曾担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1980年后,该寺重建,现大经堂一座,-昂欠九座及僧舍136座,寺内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灯及历代-灵塔等文物。历史上德千寺属寺从多且转世-多而出名,传说-最多时达到51人。现有属寺31座,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跳欠活动。

青海省黄南尖扎县
洛多杰智合寺
洛多杰智合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多杰智合寺洛多杰智合寺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镇以北4公里处,距省会西宁130公里,距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75公里。其文物历史系列与坎布拉阿琼南宗寺、西宁大佛寺、平安白马寺和循化丹斗寺息息相称,为史屈首。因其山形独特,地貌奇异而独成一体。该寺属藏传佛教显密合一系列寺共存圆融之典范性寺院。寺院史袭寺主查汗·达诺门罕拉茂夏荣尕布-。现有僧才16位,具体由德钦寺洋琼·拉热巴格签凯增嘉措主持。该寺历来属于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史源流之重大圣基之所。现国内外人士称之为“青藏高原莫高窟”。故在国内外佛教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知名度。寺院点现有

青海省黄南尖扎县
和日寺石经墙及和日寺
和日寺石经墙及和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日寺:亦称“切更寺、“切更尔寺”,藏语称“和日贡特却扎西林”,意为“和日妙乘吉祥洲”。位于县治西北90公里处,在今和日乡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的智合加。该寺为宁玛派寺院,早年为帐房寺。约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该寺第一世德尔敦(意为掘藏师)-德钦卓多在和日部落头人昂钦的支持下,于宁秀卧杰额顿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后,第二世德尔敦·牟盘噶瓦罗哲(1862年生)扩建经堂,塑立佛像,彩绘壁画,并建立扎仓,开讲经说法之制,寺院有了较大发展,寺僧多达300余人。第三世德尔敦·晋美桑俄合丹增(亦云晋美桑杰丹增,1893年生)时期,鉴于寺院饮水困难并

青海省黄南泽库县
隆务寺
隆务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务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隆务镇西南,是-教寺院。藏语称德钦曲科尔郎,意为“隆务大乐0洲”。寺院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位居安多诸寺之首。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多次扩建修缮,为藏汉合璧式建筑风格。1958年前,全寺建筑占地380亩,有大小殿堂31座1730间,-昂欠43座4201间,僧舍303院,计2734间。全寺共有耕地区性1000亩,马2000匹,牛7200头,15500只,寺僧1712人(其中-43人)。该寺于“文革”期间拆毁大部,仅存经堂3座353间,昂欠5座623间,

青海省黄南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