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昭苏圣佑庙、惠远古城、塔里木景区、塔斯特风景区、阿克塔斯避暑山庄、塔斯布拉克风景区、蒙古庙、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敖包特库热庙、准噶尔古城遗址、塔城红楼、石刻突厥石人像、靖远寺、乌孙古墓群、铁厂沟石刻、玛依塔斯、奴拉赛铜矿遗址、伊宁陕西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圣佑庙座落在伊犁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的洪那海河畔,圣佑庙内古木参天,松杉蔽日,登堂入室,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沿着中轴线望去,8座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除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后殿按中轴线建筑外,左右还有硬山顶配殿和八角形双层双檐阁。圣佑庙主体建筑,殿宽17米,7开间,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举折,陡屋顶,四角飞檐呈龙头探海之势,檐下斗拱,为多层挑枋肩之,工程精细,鎏金沥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猛虎雄狮,金鹿麒麟,凤凰弥猴,千恣百态,大殿正壁还绘有二龙戏珠,凤凰比翼,子牙钓鱼,苏武牧羊等我国传统风格的壁
介绍历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惠远古城中心矗立者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林则徐曾在这里领导百姓开通水利,受到了伊犁将军和各族人民的尊敬。交通古城距霍城县9公里,距伊宁市38公里,可包车去,价格应在一百元以内。新疆伊犁
塔里木景区位于巩留县东南山区,距县城68公里,属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荣膺国家3A级景区。这里草原广阔,森林丰茂,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森林与草原交织,深峡与阔谷错落,雪山与蓝天相伴,白云与绿色共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西域风光--塞外江南的缩影。主要有林海松涛、云杉夕照、八仙树、情侣松、牛郎织女亭、银线瀑、天鹅湖等景观。塔里木景区旅游接待设施完善。别墅建筑独特,毡房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和谐照应,是休闲避暑观光的旅游胜地。塔里木景区建有接待设施5000平方米,集客房、餐饮、会议、娱乐、购物于一体,具有一流的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现有
塔斯特风景区国家AAA级景区巴尔鲁克山塔斯特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处,夏季山川河谷野花飘香、古木参天、虬枝横生、绿草茵茵、繁花似锦、野花竞相开放。冬季白雪皑皑,是天然滑雪场。在方圆二十几公里以内形成了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草原风情与田园风光于一处的独特风景。原上塬是塔斯特风景区旅游设施最齐全的一处,欧式木屋、中式0、草原毡房各具特色,室内环境优美,多功能舞厅与秀丽的山川风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神秘奔放的哈萨克风情使人回味无穷。双龙湖是电站的拦河水坝。站在坝上向前眺望,东南
阿克塔斯避暑山庄位于乔尔玛至尼勒克县30公里处,横贯天山南北的省道315线途径于此,东临独库山路,连接着南北疆;西依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唐布拉大草原;北对号称“小华山”的山脉,身旁是日夜歌唱的喀什河、往东30公里处即是为纪念修筑天山公路而长眠于此的英雄们修建的乔尔玛烈士纪念碑,草原上处处绿草茵茵,山花烂漫,雪岭云杉交相辉映,高山白云相依相伴,一步一景,如诗如画,具有瑞士风光之神韵。
塔斯布拉克风景区塔斯布拉克风景区位于沙湾县城以南40公里的天山北麓,距离西戈壁镇约10公里,距天山国防公路仅1公里,是天山北坡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南部冰山雪峰,连绵起伏,终年不化;山脚云杉、雪松密布,郁郁葱葱,数眼清泉依山而流,常年不断;草地野花争奇斗艳,置身其间,心旷神怡,如临世外桃园。游玩同时还可以领略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民族风情。
蒙古庙蒙古庙,俗称“达孜庙”,位于沙湾县南部高山区,与旅游胜地水沟隔山相望,北距县城87公里,海拔1918米。蒙古庙按蒙古族自己的称呼叫“佛爷堂”。史料记载,明代这里属于蒙古卫拉特部落的领地。据民间传说和《缕来县志图》介绍,蒙古庙始建于明代后期,由于这里云杉繁茂,水草肥美,是上乘的天然牧场,被蒙古卫拉特部落的牧民看作天赐“福地”,从而成为蒙古牧民聚会、拜天、求神、祈福的地方。目前庙宇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原址的房脚墙根还在,是蒙古庙仅有的古迹遗物标志。这一区域位高而地势平缓,气候凉爽。景区背后是冰雪不融的层层雪峰,背负着海拔3390米
平定准噶尔勒铭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座两面雕刻万里碧波烘托出一轮朝日的图景,碑身两面竖书阴刻四种文字的碑文,正面为满文和汉文,背面为蒙文和藏文,其中汉文碑文共计8行240字,用四言叶韵体写成,碑文由乾隆皇帝亲撰,记述乾隆二十年(1756年)清军在格登山平定准噶尔部叛众,叛军首领达瓦齐逃窜南疆,终被乌什回部阿奇木堆集斯伯克擒获并押交清廷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赞颂格登山之战中参战勇士的英雄精神。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在和布克赛尔蒙古治县县城东南方向,与县城直线距离为22.5km。加林塔然古墓葬共有六处,300座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在长期侵蚀作用影响下,一些石棺墓的顶部已被剥蚀掉,用来砌石棺的石板己露出地表,石板为厚5-10cm的页岩,围成方形、圆形或六边形等形状。其中有一方形墓,大小为3.2mx2.2m,内有一方形小墓,大小为0.85mx0.82m,上方紧靠着它的是一近人头形的圆弧,直径约为1.8m。据考证,加林塔然石棺古墓为公元前7-5世纪赛种人的遗迹或为6-8世纪突厥人的遗迹,该墓群的年代大约
敖包特库热庙敖包特库热庙位于和布克赛尔县城镇敖包特庙西街007号,距克拉玛依市200公里,217国道39公里,318省道两公里。又名“阿勒布都布楞”(蒙古语,坚固、昌盛之意,又称“王霍雄库热”,明崇祯三十年(1640)建于现今县城王爷府后的土山上。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建,第三次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清廷理藩院赐匾“普恩寺”。第四次建于同治三年(1864),为十二世夏律宛呼图克图-主持兴建,历代夏律宛呼图克图-居住之处。至光绪十四年(1888),当时名闻中外的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尔德庙-江布克日甫,应和布克赛尔之邀来县城,再次
准噶尔古城遗址准噶尔古城遗址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以东5km处(距318省道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古城为方形,规模为500X500平方米,古城城墙为土墙,高5.2米,底宽8米,顶宽5米。看可分为墙皮和墙芯两部分,墙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长0.4米,宽0.25米,厚0.11米墙芯为夯筑,夯层0.15米,跨度4米。城墙土坯为灰黑色,至今保存完好。城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圆形的岗楼,北、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城中的遗迹大都分布在偏北部分,有房设残垣,有夯土台等,散落的青砖、简瓦、瓦当、瓦片上有兽头、花等图案。在城的西北角有一藏式佛塔遗迹,发
红楼作为塔城市较悠久、也是仅剩的较为完整的俄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它是塔城报社的办公用地,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红楼是在清朝宣统二年,即1910年由原籍俄国的塔塔尔族商人热玛赞·坎尼雪夫所建。它占地885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大小房屋16间,天棚地板,铁皮房顶,门框窗棂,均砌有精美图案。临街的墙全部呈浅红色,故而人们称之为“红楼”。红楼建成交付使用后,热玛赞·坎尼雪夫在这里经营大宗土特产和进出口贸易,成为当时塔城进出口贸易的中心,连迪化(乌鲁木齐)的许多商号也慕名前来在此开设代办机构。1933年,盛世才以莫须有的罪
石刻突厥石人像是公元6世纪遗物,在内加依尔山中,高1.20米,宽38厘米,厚27厘米。用整块青石凿刻而成,石人头发后梳,长脸,唇上有两撇八字胡须,右手持杯,左手持刀放于胸前,形态十分威武。
靖远寺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西6公里的孙扎齐牛录乡,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庙中较有影响的寺庙之一,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寺庙对称成比例布局的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合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族人民的建筑艺术,也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汉文“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庭院宽阔幽静,连接各殿房的路面皆为砖铺,靖远寺
乌孙古墓群分布在裕民县吐尔加辽草场之上,根据古墓群的形状,可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根据古墓群的结构,可分为土堆墓、土圈墓、石堆墓、土石堆墓和石人墓五种。据考古学者的初步考证,认为裕民吐尔加辽古墓群大约形成于我国汉代时期,为古西域乌孙民族部落的墓地,属于古代亚欧丝绸之路上古代乌孙民族草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许多考古学家研究古代民族草原生活和草原文化的焦点。乌孙古墓:亦称乌孙土墩墓、突厥古墓。据史学家考证,这种土墩墓殡葬形式,始自塞种,而后为乌孙和突厥相继采用。土墩墓大都呈半锥体,多数呈南北链状分布,或3-5座一列,或10多20座一群。特克斯
铁厂沟石刻所在地属托里铁厂沟镇,位于镇南侧的山崖下,有一块砂岩上刻有三排藏文六字真言。均为阳刻,字体剥落严重,尚能辨认,岩石高1.74米、宽1.27米、厚0.45米。
位于额敏县城东南约40公里处,在去铁厂沟的公路旁有一块油渍斑驳、与人等高的石头,曾被视为路标,玛依塔斯(油石)即由此得名。玛依塔斯附近,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巨石星罗棋布,有的如奔马,有的似伏虎,景象十分壮观。由玛依塔斯往北10余公里,是乌尔嘎萨尔山的—条大山沟。春天,雪水从山沟峭壁中溅出,阿魏蘑菇在绿草地上排成圆环;夏日,各种野花盛开,清甜芳香之气扑面而来,杨树、柳树、白桦树排成绿色长廊。到秋季,一片又一片的野苹果林,果实累累,压弯枝头;熟透的野苹果落地、腐烂,发酵,散发出酒香味,熊、野猪、鹿、大头羊或隐或现,在林中觅食。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的喀什河南岸、阿吾拉勒山北坡的天山奴拉赛沟中,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600-2400年。遗址包括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和奴拉赛古铜矿开采、冶炼遗址。在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发现有露天采掘矿坑和大型石器。奴拉赛铜矿采矿区已发现十余处竖井洞日,已塌毁,洞口约5米见方,有的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洞口周围和竖井中发现大量矿石和圆形或扁圆形的石锤。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奴拉赛铜矿遗址是新疆地区发现最早的矿冶遗址,从工艺流程、冶炼温度、矿渣和钢坯等几个方面看,都已达到
伊宁陕西大寺伊宁回族大寺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南侧(市人民医院对面),始建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同时也是清代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该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宁固寺”、“宁远寺”、“凤凰寺”;因该寺执教人陈其周、-、马玉林都是回族穆斯林,又是回族教民礼拜的集中地,故最后定名为回族大寺。伊宁回族大寺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伊宁回族大寺原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建筑造型与布局仿照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兼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前有山门、正门,两侧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宁市三区革命烈士陵园,又名新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1957年7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位于伊宁市阿合买提江街人民公园内西侧,占地面积6.67公顷,院内有七位三区革命领导人的烈士陵墓、纪念碑和纪念馆。1944年8月,以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为中心爆发了反对-反动统治的三区革命,而后在伊宁市成立了三区革命临时政府。1949年8月,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卡斯木、伊斯哈克伯克.莫奴诺夫、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达列里汗.苏古尔巴也夫、乌斯曼江.那斯尔、罗志等人受毛泽东主席的邀请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