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东陵公园、北陵公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猪踪朝阳寺、沈阳中华寺、沈阳金刚寺、沈阳永吉寺、沈阳观音寺、沈阳中心庙、沈阳太平寺(锡伯族家庙)、沈阳皇寺广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沈阳海印寺、沈阳大佛寺、沈阳华圣寺、沈阳广福寺、沈阳西塔延寿寺、沈阳北塔法轮寺,辽宁省沈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东陵公园原名福陵,是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因地处沈阳市之东,所以,通常被称为“东陵”。福陵始建于1629年,经23年建设,于1651年基本完成,此后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辟为公东陵公园园,使昔日皇家禁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福陵建在距沈阳城东10公里的天柱山上,这里地势雄伟,丘陵起伏,环境清幽,景色壮观,苍松翠柏,参天葱郁。福陵前临滔滔浑河水,后倚绵绵天柱山,碧水索绕,青山似拱,万松叠翠,大殿凌云,别具一种肃穆之感。陵寝巧妙地利用山势布局修筑在山巅的一块平地上,由一百零八
北陵公园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157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7年,奉天省0将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像王八驼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
位于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一部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从残历碑正面拱形门进入一楼正厅,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
“张氏帅府博物馆”原“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座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内,1988年12月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张学良旧居从建设至今已经有88年历史了,沈阳人称其为“张氏帅府”、“大帅府”,是张学良将军及其父亲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这是由青砖高墙围起的院落和院外若干建筑所组合成的庞大建筑群,于1914年由张学良将军的父亲张作霖兴建,1916年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
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其布局与半坡文化很相似,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新乐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其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出土文物中还有极为珍贵的煤精制品和木雕艺术品。新乐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建了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出土的骨制品种类繁多,时代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乐遗址下层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锥为新石器时代骨制品。骨柄长11.2厘
猪踪朝阳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镇北部林木茂密、风光秀丽的朝阳山上,承风水而建宝刹,因朝向始定寺名。据寺内碑文记载,猪踪朝阳寺始建于唐代,经明、清、民国历代修葺,曾为沈阳东南八庙之首,香火鼎盛。溯其渊源,口碑相传已一千三百余年。猪踪朝阳寺寺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朝阳山东南有一巨石,相传唐代有一高僧云游到此,被此处山川灵气吸引,立志建庙传法。一日,高僧依石而眠,梦0现一小猪,驱之不退,且开口对高僧说:“吾金猪也,早有佛缘,当助你佛事”,说完就化作了金猪。高僧惊觉,果然见金猪立于石上。金猪走后,石上留有猪踪,高僧遂以金猪为资建此寺庙
中华寺景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中华寺村与抚顺县拉古乡刘山村拉古河畔,横跨沈抚两市,距抚顺市区大约20公里。中华寺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名灵山寺。中华寺始建于盛唐,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朝宰相魏征夜观天象,看到东土龙脉灵山山脉,唐太宗李世民惟恐其威胁大唐江山,于是督建了闻名天下的灵山寺。蛟龙被镇,两位龙子却侥幸逃脱,头顶中华二字,化身蟒仙现身灵山,一为守护被镇龙王,一为佑护一方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朝时,回乡祭祖的康熙帝闻听唐朝灵山寺镇蛟龙的故事,亲来灵山许下一统天下、太平盛世之心愿。收复台湾、平定三藩
沈阳市沈北金刚禅寺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马刚乡马刚村龙首山。金刚禅寺是上先下涛法师于2006年2月16日行脚至马刚龙首山前,见山势开阔,是修行的好地方。于是便发心在此建一座道场来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也实现了法师弘扬佛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行菩萨道,报众生恩,报国家恩的心愿。金刚禅寺于2006年润7月25日动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在全寺僧众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八载,寺院已初具规模。群山环绕之中的寺院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终于使昔日的群山变成梵音绕梁,晨钟暮鼓响彻环宇的净土清净道场。金刚禅寺是个清净幽雅庄严又
永吉寺地处辽中蒲河蒲东开发区,距沈城约50公里,西临蒲河并靠东环路,北邻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铁路,邻沈辽路,交通十分便利。永吉寺曾经为东北之大丛林,僧逾千众,法鼓长鸣,香火鼎盛,四方膜拜不计其数,并有几代祖师住持道场。2000年经辽宁省和沈阳市两级政府批准重修。聘请觉海法师为永吉寺住持,至2004年已集资约1千万元建成古朴典雅的山门,巍峨宏丽可容纳千人之数大雄宝殿。三千多平方米的云水堂,一千多平方米的僧僚,观音殿和地藏殿也全部完工。辽中永吉寺原址位于辽中北斗,几何时,鼓长鸣,火鼎盛,方膜拜不计其数,吉寺原为虔诚的一位江西巡府发心建成,经
现在的观音寺分为两大部分:从大门进去后看到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是后来才修建的。而在大雄宝殿的后面才是观音寺的原址。从大门进去,就是天王殿,观音寺的大门与天王殿相距很近,只有数米之距,天王殿的后面就是大雄宝殿。观音寺中绿色植物生长茂盛,在寺内可以看到杏树、核桃树等,并且都已经结果。在大雄宝殿的四周的绿地上种植了大量的三叶草,在其他寺庙很少见。据说三叶草每10万株中就会有一株产生变异变成四叶草。观音寺不是每天都开门,仅仅是逢初一、十五或者法会日的时候才开放。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白山路北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255、260、397区间
中心庙,位于沈阳故宫后墙的东北角。由沈阳市文物局立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中心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与明中卫城属同期建筑。中心庙位于明中卫城内的东西南北十字大街的中心而得名。清建都沈阳之初,在明旧城内建大内皇宫,改十字街为井字街,故庙仍居城中心。它占地不到半亩,内祀关羽圣人像。原庙之东西配有城隍、财神、山神、土地神四库,现已无存。清末庙貌渐废,于1938年重修并立碑,此碑现藏于北塔碑林。古人修中心庙是为趋利避害,企盼神灵保佑平安。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故宫后侧
太平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地处实胜寺南侧百米左右,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原为锡伯族家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居住在盛京的锡伯族人集资修建,初建之时只有正殿五间,经过历代的维修和扩建,逐步形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太平寺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四大天王等佛像。在正殿的正中悬挂着“锡伯家庙”四个烫金大字的匾额,是咸丰年间驻守盛京的锡伯族协领色普铿额敬献。大殿前面原先立有锡伯文、汉文石碑,现仅存锡伯文石碑。碑上详细地记载着锡伯族迁移和编入八旗的史实及太平寺
皇寺又名实胜寺,全名为莲花净土实胜寺,坐落在沈阳市和平区的皇寺广场。老沈阳人都知道,皇寺是清代初期皇太极特意为“玛哈噶喇”纯金铸刻的大型佛像而专门建立的寺庙。竣工时间是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由女真族人的领袖人物皇太极颁旨敕建的皇家庙宇。因为,“玛哈噶喇”是藏传佛教的最大护法神,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超常威力。所以,沈阳皇寺就成了当时居住在盛京城里女真族人所推崇备至的藏传佛教,在盛京城(沈阳)唯一的皇家庙宇里单独建楼供奉的主神。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8号皇寺广场内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125、138、159、159、
沈阳市皇寺路福安巷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已正式更名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旧址于1985年对外开放,2003年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目前,旧址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有历任书记雕塑、宣誓广场等。该馆更名以后,拟将进行扩建,并且广泛征集文物,增加雕塑及展板数量。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一次又
海印禅寺座落在自然风景区美丽的卧龙湖畔,天龙山上,四周被森林公园拥抱着,该寺始建于二零零零年,九月十三日,佛历二五四五年八月十六日,此前经县、市、省三级宗教事务局批准,场所登记证为宗场证字,(辽)沈0130027F甲号,占地面积五二八零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四四七平方米。承蒙各级政府的关爱支持,感恩十方善缘慨施净资,当家师上空下照法师带领四众弟子历时十年艰苦劳作,建造起康平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寺外建有牌坊广场,内有天王殿、钟鼓二楼、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文殊普贤殿、观音亭、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龙王殿、护法殿、南北配楼、僧僚、
大佛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发现了唐朝遗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统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国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师弟常智法师再次主持重修。该寺为比丘尼修行道场,占地543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建地藏殿的概况。原有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已不存。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倾颓。
华圣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高花乡,距离沈阳四十余公里,占地数百亩,是一座较大的寺庙。华圣寺是一座以供奉观音为主的修行到场。进得山门,几只鹭鸟盘旋于寺庙的草丛之中,给寺庙凭添了一种瑞祥之气。寺庙显得很大气,建筑错落有序,几层大殿雄伟壮观。环绕寺庙的荷花池,荷花盛开,白的,洁白如玉,粉的,宛若朝霞。硕大的荷叶碧如翡翠,红色的草鱼穿梭其中。大地满眼皆是绿,处处可闻野草香,真是乡野如画啊。小桥流水,观鱼赏花,清风徐来,荷摆叶摇,静静地,静静地,融入了忘我的意境,忘记了人间的烦事……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高花乡夏家村乘车线路:在沈阳乘开往铁西
佛教圣地——沈阳广福寺相传在康熙三十年乡亲们在村中士绅康福广的带领下,就在此处盖起了三间正殿,请了三尊佛,正中供奉的是眼光娘娘观世音菩萨,东西两位护法,一位是伽蓝菩萨关公,另一位药师菩萨孙思邈,寺庙名称叫广福禅庵,老百姓管它叫娘娘庙。并请这位到此处化缘消灾的尼姑住庙主持,法号祖兴,她便是广福禅庵的开山祖师。根据广福禅庵的碑志所载,建庙时间为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发愿人为康福广和常进孝。娘娘庙从此更是香火旺盛,方圆百里的人们都到此处烧香还愿。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信众的要求,大家发心,于乾隆五年对娘娘庙进行了扩建,重修大殿,增建东
西塔延寿寺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当时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之一。据寺内碑文记载:“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0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震四方,护国安民,保护“国无?灾”,“五福齐来”。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延寿寺为"金粟祥光",广慈寺为"心宏彼岸",0寺为"金镜周园"。东、南、北三塔相继在八十年代得到修复,西塔由于过分残破,于1968年被折除。在拆除西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南塔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北塔0寺,取义“流通正法”。《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条:“盛京四郊塔工成,赐诸喇嘛宴,及鞍马、币帛、器皿等物有差。”即四塔于1644年六月完工。满文档案还记载,顺治元年六月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分别对北塔、东塔、南塔、西塔逐一开光。寺院有硬山式山门3楹、天王殿3楹、东西配殿各5楹。歇山式大殿5楹。该寺原属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