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省朝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东山嘴祭坛、凌源地母寺、台吉万人坑遗址、朝阳南塔、三燕龙城遗址、八家子城址、东平房塔、青峰塔、黄花滩塔、双塔寺双塔、云接寺塔、袁台子墓、冯素弗墓、金花山及汇善寺、元宝山慈云寺、利州佛塔、乌苏太塔拉——万亩草原、辽代古墓、朝阳华严寺、惠州城遗址,辽宁省朝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东山嘴祭坛
东山嘴祭坛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嘴祭坛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兴隆庄章京营子村大凌河西岸东山嘴后梁顶部高出大凌河水面50米,西距喀左县城3.5公里。这里是距今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宗教祭坛。以东山嘴为开端的一批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1000多年,给三皇五帝的传说提供了依据。这里出土的双龙首玉璜是我国最早的龙图腾饰物,出土的裸体孕妇塑像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生育神”,也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东山嘴祭坛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辽宁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了双龙首玉璜等饰件和大量形制特异的彩陶器。1982年正式发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凌源地母寺
凌源地母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母寺景区位于凌源城西北近郊,位于辽、冀、蒙三省三县交汇处,是一步跨三省、一脚踩两县的要塞区域。地母寺、王兰沟山林场和东北小杂粮市场、新农村建设为其主要景区范围。景区北接内蒙草原,西邻河北的辽河源景区,东望市区,南连四承高速公路,并与凌源万祥寺、热水汤、牛河梁、金花山等景区形成区域旅游景区体系。地母寺景区属辽西西北平行岭谷褶皱区酒篓山向南延伸的中低山丘陵体系,大地构造属东北褶皱帚状山体,地质构造为侏罗系砂岩,带状山地地貌,前为河流低缓,中后山高峻险绝,山尾低垂,山势逶迤,形若巨龙纵腾,山谷有小股山泉。作为国有地方森林公园的王兰沟山,四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
台吉万人坑遗址
台吉万人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吉万人坑遗址“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于1933年2月进攻热河,2月21日,关东军早川支队和田中部队进驻北票,开始了长达13年的黑暗统治。在北票煤田,日本侵略者实行“人肉开采”,以人换煤,视劳工的生命为草芥,他们用刺刀、皮鞭、榔头强迫矿工在阴暗、潮湿、闷热的矿井下干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的沉重苦役。数万名劳工在这里因为劳累、饥饿、疾病、瘟疫、破孩-致死,尸体不断堆积便形成了这个白骨嶙嶙的万人坑。北票市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位于北票市台吉南山洼,俗称台吉“万人坑”,是日伪统治时期埋葬死难矿工及--劳工的墓地。1967年,北票矿务局组织人员对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
朝阳南塔
朝阳南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原双塔街)南端,为辽代兴中府城遗迹建筑。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南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朝阳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塔高四十五米,修复后塔高五十六米。塔基方形每边宽二十米,高十米。须弥座有二层束腰,设壶门、镶砌着砖雕莲花,云龙图案,至为精美。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体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设假门,门楣饰卷云纹,上垂华盖。每面塔身上部各嵌二块石碑,碑上刻楷书八大灵塔塔名,从南向西依次为净饭王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
三燕龙城遗址
三燕龙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其位置于现今市区重合,埋藏于市区地下,暴露在外的遗迹有峙“龙城宫城南门遗址”。2003年,辽宁省朝阳市政府对朝阳市老城内的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发掘11个地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出土了包括北燕纪年陶瓮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其中3号地点即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的发掘,是本次考古工作的最大收获,自此揭开了三燕龙城遗址的神秘面纱。2004年,该遗址入选2004年度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
八家子城址
八家子城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家子城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是辽代至元代的古城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家子遗址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了跨年度发掘,发掘面积达2100平方米,“多数房址保存状况较差,边界不清,仅残留有灶和火炕烟道。”八家子遗址保存较好的为半地穴式房址,平面呈方形,室内灶和火炕较完整。灰坑的开口有椭圆形、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坑壁多为直壁,少数为弧壁;坑底有平底、寰底和不规则形。挖掘的多处房址,其火炕的设计基本都是“曲尺”形,烟道、炕面、灶台等遗迹明显。这些千年以前的火炕,面积都在1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东平房塔
东平房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大平镇东平房村辽代密檐塔,高20米,六角九级砖塔。据考证,在我国现存的辽塔中,六角形佛塔仅有1/5。而且该塔的砖雕极为精美。以高2.1米的须弥座为例,其束腰下枭雕刻有莲瓣蝴蝶纹。束腰内每面砌有三个壶门,门内雕刻有佛像、罗汉、伎乐人物等图案,束腰各角还雕刻一角神。这些砖雕造型优美,逼真大气,通灵端庄。其形制与塔身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性。2013年5月,东平房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青峰塔
青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五十家子村青峰塔为辽代所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存高约36米。基座长方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4.8米。残损严重。基座南面开卷门,有门楼式抱厦,砖雕斗拱承挑瓦檐,是此塔造型特殊之处。通过劵门进入塔心室,已遭破坏。北壁立一座石经幢,残存五层幢座,浮雕佛像,伎乐人等。幢身和幢顶已不存。劵门两侧浮雕力士像,煞是威武。须弥座分为三节,下节于东、西、北三面各设三个小龛,内雕伎乐坐像,门两侧雕舞乐人物,作双手捧物状;上层每面设三个小龛,内雕兽头。须弥座上部用双层仰莲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每面中央各浮雕坐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黄花滩塔
黄花滩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龙城区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此塔为辽代建砖筑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黄花滩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塔为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约32米。塔基上有束腰两层,第一层束腰内每面各有壸门一个,门内砖雕卧蟾一只,束腰上为须弥座。第二层束腰每面各有佛龛两个,内砖雕坐佛一尊,束腰上为砖雕须弥座。座上为塔身,塔身八角为砖雕圆柱。塔身东南面设券门,内置木门(今不存),门洞内彩绘佛像和罗汉像,门顶部砖雕华盖及飞天;其余七面每面各浮雕一立像,立像身着红袍,双手置于胸前,或合十,或抱拳,赤脚踏莲珠,头顶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双塔寺双塔
双塔寺双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郑杖子村西北山沟里双塔沿河依山建在悬崖之上。背靠高山,面临谷底,给人一种凌空出世的感觉。双塔东西相距23米,东塔高11米,西塔高13米,由基座、须弥座、塔庙、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塔身为八角形,南观开券门,门额饰缠枝花纹,另七面均于中央砌一小塔。塔基下无有一块平地,犹如在悬崖上长出来一般。且不说双塔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单说在古代无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能于此处建筑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双塔,就会令人叹为观止。劳动人民艺之精,技之湛、智之聪、魄之勇,由此可见一斑。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云接寺塔
云接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接寺塔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云接寺内,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称为中寺塔。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莲承托塔身。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头戴冠,身披络,神态恭敬。胁侍两侧各有一座小灵塔,似是大塔的缩影。塔身上为十三塔檐,由下至上逐层收敛。每层塔檐之间均镶嵌铜镜,四角挂风铃。塔顶仰莲覆钵,串四颗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袁台子墓
袁台子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台子墓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十二台营子乡袁台子村内,发掘于1982年,现已被原地封存保护。墓0土了大量陶器、釉陶器、铜釜、铜魁及马具等珍贵文物。墓室石壁表面涂一层黄草泥,上面又抹一层白灰面,以红、黄、绿、赭、黑等色绘制壁画。墓室门内立柱内面画门吏,东西相对。前室右龛内画主人像,坐于帐下方榻之上,左右方屏后各立侍女。在主人图前面的南壁上,画东西并列四女像,面对主人。西壁前部,上画奉食图,下画四神中的白虎及朱雀。西壁龛顶部画牛耕图。西壁后部画庭院图。北壁东部画屠宰图。北壁龛上部画玄武图。东壁前部画狩猎图。东壁北部画膳食图。东壁龛上部画车骑图。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冯素弗墓
冯素弗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素弗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村将军山,是冯素弗及其妻的墓葬。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是鲜卑化的汉人,死于太平七年(415年)。两墓同冢异穴,其妻属墓早年被盗,都是长方形石椁墓,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人物、星象等壁画。冯素弗墓椁长4.25米,宽1.34~1.53米,土圹的西壁有小龛,内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人骨已朽,但见有幼儿乳齿,推测系以小儿□葬。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两墓共出遗物500余件,有金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
金花山及汇善寺
金花山及汇善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凌源城东15公里,沿306国道向东便是坡陡山高、草木葱茏、风景优美的金花山风景区。金花山,古称金黄山,由十座山峰绕一主峰组成,婉若众星捧月,是凌源乌兰白至喀左县的界山。最高峰海拔919米。山峰耸立,其尖如削,怪石林立,虎卧龙盘。主峰侧有一石洞,两百年前就有观音殿。洞下有一泉非常奇特,冬夏常流。主峰西侧有一寺。清圣祖敕赐“汇善寺”。说起金花山及寺庙的历史,有据可查的是清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塔子沟厅理事通判哈达清格考察此地时曾有记述:“金黄山,塔子沟东南35里至金黄山。远观山色如金黄,因以名之。围圆计七十里。山上有石洞一处,宽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
元宝山慈云寺
元宝山慈云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晨,当你信步登上热水汤东侧翠绿满坡的元宝山之上,俯视东方,绿树环抱着一片青砖碧瓦的寺院和红墙高围的馆舍,心情为之一振。早六点,突然从寺院中传出沉隐憨畅的钟声。古书中记载名刹总好以“晨钟暮鼓、青灯黄卷”形容其为庄严神圣之地。如今的凌源市热水汤元宝山下,就是这样一番景象。诗人鲁明廉在元宝山上看到这一景象,诗兴大发,感慨万千,于是吟成一首七言古诗,其诗曰:馆寺合一构想神,依山傍水景观新。僧俗两界敬罗布,纪念先哲昭后人。肃穆庄严神水庙,废墟古刹又回春。慈云普照佛缘广,圣地风光远近闻。这首诗,几乎把热水汤元宝山的慈云寺和罗布桑却丹纪念馆合建的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
利州佛塔
利州佛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州佛塔,又名精严禅寺塔,矗立在喀左县蒙古族高中古塔分校内。此塔建于辽代咸雍五年(1069年),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是一座稀有的砖雕艺术品,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信步来到塔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的两株古槐。过古槐、仰望古塔,总会看到成群的紫燕围着古塔上下翻飞,燕鸣呢喃,那明亮的欢鸣之声,犹如佛经传颂之音,又似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之声,令人陶醉其中。每当临近考学之际,祭塔之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虔诚膜拜。古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型,塔基边长均为5米,石条砌成,高出地面6米。古塔的下两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乌苏太塔拉——万亩草原
乌苏太塔拉——万亩草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喀左县老爷庙镇,境内以楼子山自然景观为依托,进行紫花苜蓿草本植物种植,打造乌苏太万亩人工草原,开发建设集生态观光、蒙古族餐饮、民俗风情园为一体的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来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老爷庙镇:老爷庙镇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南与十二德堡乡为邻,北与东哨乡、羊角沟乡相连,东与十二德堡乡交界,西与南公营子、草场乡接壤。全乡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17个村民组。共有4783户,21240人。镇驻地老爷庙村德本街。境内地势东、西、南高,北低。有季节河两条,从十二德堡乡流入,在老爷庙村汇集,古称“芍药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辽代古墓
辽代古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俗称大河北石像生,位于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面积大约有15000平方米,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00米,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现存石羊、石虎、石人共九尊,由花岗岩雕成。按照其位置可分为三组,西侧一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自该组向东300米处为中间一组,呈南北一线排列,由北至南分别为石虎(高约1.04米)、石羊(高约0.6米)、石虎(高约0.94米)、石羊(高约0.45米);从这一组向南20米处为第三组,有东西方向相对的石翁仲两个,高两米以上,一文一武,文官持笏板,武官持宝剑,两者相距6米。据考古学家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
朝阳华严寺
朝阳华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位于北四家子乡境内,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朝阳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庙宇,以建筑技艺精湛、雕刻艺术精巧而远近闻名,庙宇四周山峦起伏,树木茂盛,山下小溪蜿蜒流长,风景隽秀。华严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瓦结构,迎风、压带、站板皆有艺术雕刻、檐下六根立柱,均为石雕。庙内其它建筑也别具风格。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惠州城遗址
惠州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州城遗址位于建平中部建平镇八家村所在地,城址四面环山,东临老哈河支流-蹦河,城址长方形,东西638米,南北592米,城墙存高2-4米,底宽12米,城四角筑角台(东北角台水冲毁),现东南角台保存较好,高6米,底径15米。惠州城暴露足迹明显,暴露遗物也非常丰富,除建筑材料砖瓦残块和生活器皿陶瓷残片外,还曾出土金、银、铁器、精美瓷器,以及象棋、围棋等文物,为我们研究古惠州的建立、发展、消亡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