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兴城古城、九门口长城、葫芦岛灵山寺、葫芦岛圣水寺、明性寺、安昌岘舍利塔、沙锅屯人类洞穴遗址、沙锅屯金代石塔、葫芦岛天然寺、葫芦岛灵隐寺、兴城望海寺、邰集屯城址、明代辽东镇长城遗址、金星卧佛寺、白塔峪塔、磨石沟塔、沙锅屯遗址、中前所城、李家堡碧云寺、前所古城,辽宁省葫芦岛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遗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古城略呈正方形,城未墙周长3274米,高8.88米,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四面正中各有城门一座,东曰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名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各城门上修筑高耸的箭楼,各门内侧沿城墙修有蹬道。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不久身亡。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气势巍峨,游人
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
灵山寺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凉水井子村西南,距离葫芦岛市区48公里。灵山寺核心景区占地12平方公里,除自成体系的寺院建筑群外,还有100多处景点。现在,灵山寺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葫芦岛市连山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在的森林公园是辽宁省省级森林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灵山寺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该寺分为上下两院。共建有八角亭、慈航楼、玉皇殿、重楼、无底洞、都天殿等楼亭殿阁29座,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佛两教的古建筑群。现存的下院仍保留有天齐庙、钟鼓楼、太阳楼、太阴楼、天君楼、金刚楼
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因寺中有一地下清泉而得名。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南山根涌出一股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大和尚崇慧在此落脚,修身养性化缘
明性寺,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街东路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二十七年,结构形式多样,建筑艺术华美,为辽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该寺2009年开始修缮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期修缮工程。整个寺庙群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层层递升。而且,各层建筑都站在同一中轴上,半圆形正门尤如条条长虹,层层相套,具有恢宏的气势。寺前有两根青石旗杆,每根旗杆以两块巨石合抱一块方石盖套为基,以铁箍衔接,黄铜冠顶。在山门前台阶处还有一对石狮,坐落在与台阶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狮昂头挺胸蹲坐,右边石狮左脚踏少狮,左边石狮则右脚踏球,狮态威武雄壮。第一层建筑
起香火旺盛,安昌岘舍利塔也不遑多让。“舍利”是梵文的音译,意为佛骨。佛教习俗常将佛骨、佛牙建于塔内以便供奉,故称舍利塔。安昌岘舍利塔位于盘龙洞南西15公里的暖池塘镇安昌岘村,是省级保护文物,始建于金代,于金天德四年(1152年)重修。塔身用青砖垒砌,为八角形实心密檐式,高18米;塔座为须弥式,砖雕仰莲,并刻有花纹;塔身八面七层,东西南北均有拱形门,内有专刻菩萨像,结龛坐于莲台。其他四面各有胁侍,身披袈裟,足踏莲花,双手合一,神态安祥。塔上各层檐部为砖雕斗拱,塔身呈挺拔秀丽的锥形体,塔尖有刹座封顶。具有很高的古建筑和佛学研究价值。此塔地
沙锅屯人类洞穴遗址位于南票沙锅屯东南媳妇山上1.2公里处,是新时石器时期的人类洞穴遗址,与河南仰韶文化是一个时代,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锅屯金代石塔位于葫芦岛南票区沙锅屯乡沙锅屯村石龙山顶,建于金泰和6年(1206年)。塔为石筑六角五级,高4.69米。用10块石材雕刻接砌而成,置于一块沉积岩的巨石上,上刻“李秦和六年七月”字样。塔座为须弥式,束腰各面均雕一门,门内各雕一兽,神态各异。塔身下雕有莲花座,每面正中有尖拱式佛龛,置坐佛于莲花之上。龛上雕有花纹,饰宝盖。各角雕圆形倚柱。塔身之上用5块雕成塔檐,最上层六角攒尖,刻宝珠塔刹。沙锅屯乡:沙锅屯乡于锦朝公路西段南票区驻地5公里处,与朝阳县接壤。下辖11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拥有人口1.324万。辖区总面积1143.
天然寺景区,位于大虹螺山的西南面,现属钢屯镇张家沟村邢屯范围,距连山区西北30公里、钢屯镇东南5公里左右。这里山峦起伏、谷幽林密,一条小河从西向东流淌。两岸山脚之下,有一块开阔的平地,是一个老梨园,天然寺遗址即在此处。站在梨园向东面的山顶望去,只见一块巨石横卧,恰似一头老虎踞守在山顶,因虎头突出,笔者暂称“虎头岩’吧。山顶的下面有一块巨石,人称“和尚帽”,不仅形状酷似,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帽子四周的棱角。如稍稍向左转动身躯,继续仰视,便可以看到一座山峰,它的顶端由几块长条状、不规则的巨石排列而成,很像张家界武陵源的山石。山石上面稀疏地生长
大虹螺山北面山脚下,是灵隐寺,山顶是玉皇庙。1916年,大德居士李文聚开始修建,以后遭到破坏。1994年,李文聚的嫡孙李树德,带领周围的善男信女往山上背水泥,背砂子,一天三次往返,玉皇庙终于在1996年复建峻工。灵隐寺寺门前,耸立两根12米高的旗杆,旗杆的中下部,有一副楹联:“庙型巩固,山势嵯峨与天地而并列;佛法森严,神威显赫同日月以常昭。”旗杆下面蹲坐两只威猛的雄狮,镇守山门。山门是一座四柱三间抱鼓石雕牌坊,门楣上镌刻四个大字“与天为寿”。山门两侧有二副楹联,其一为:“崇圣道辟邪说鱼跃鸢飞真性理;悟玄机参妙谛祥云瑞霭小蓬莱。”另一副
在兴城市红崖子乡老付马村的杂木岭,有一座明代建筑----望海寺庙。据乡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此庙,到解放前,只有3间正殿,4间耳房,3间厢房,1座古碑,1个铁香炉(于1966年被砸铁盗卖)。殿内供有药王塑像。解放后,寺庙改成了学校,后又改建成果树队。1992年,经兴城市民委批准,重修此庙。现在的望海寺寺院东西宽80米,南北长120米,庙内有山门,有龙土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泉殿、佛主殿、念佛殿、斋堂和3个香炉、1座宝鼎。有4名主持僧人。该庙坐落在山林之中,背靠青山,面对水库,可谓位处山水之间,松柏之中。逢春夏季节山花烂
邰集屯城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集屯乡小荒地村女儿河北岸,是汉代至辽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包括小荒地山城、小荒地北城、英房古城三座城。邰集屯古城始建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下迄汉魏兴盛之际,兴盛在西汉时期。城址地面文化遗存丰富,有大量的汉代板瓦、筒瓦和少量的布纹瓦。较重要的出土文物有“千秋万岁”瓦当、花纹砖、空心砖、陶器等,特别是出土的“临屯太守章”封泥是临屯郡与辽西郡交往的实物证据。城址规模大,建筑材料特殊,出土文物重要,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据考证,邰集屯城址为先秦屠何故地,汉代辽西郡徒河县。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
我国历史上秦、汉、明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在锦西境内穿过的是明代长城,又称“辽东边墙”,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辽东长城始建于明正统二年至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437—1609年)。《明史》记载:“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明代辽东镇长城西起蓟镇长城交接的山海关北锥子山,北至义县,东至黑山,转向开原、昌图,东南至鸭绿江边,全长1000余里。明代辽东镇长城在连山境内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自兴城市元台子满族乡入境,经寺儿堡镇南的歪桃山到老边,经村北越过山梁入沙河营乡,经水口子西沟过高家屯南山,穿过公路经黄
卧佛寺坐落在锦州——虹螺岘公路东侧,距离连山城区43公里。在卧佛寺村小学西面的宽阔平地上,突兀现出一座石岩裸露的小孤山,它南北走向,型似石龟,因此取名龟山。在龟山北面,女儿河水从西向东,蜿蜒流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于是人们就选这块风水宝地建寺院,卧佛寺就建在山北面的0上。据史料记载,卧佛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经“文革”洗劫后,重新修建。沿着金星镇卧佛寺村西边的小路向北走,再沿水泥台阶向左边的山坡爬上去,一座红漆围墙的长方形寺院便映入眼帘,这便是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白塔乡塔沟村九龙山南的山丘上此塔俗称八角玲珑塔,亦称九龙烟塔,是兴城古代八景之一。原名为“空通山悟寄院舍利塔”,属于觉华岛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始建于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八年,即公元1092年。这里奇峰环列,泉水汇流,每逢雨天,九龙山顶雨雾飘渺,烟云升腾,进得山来,如堕仙境。故称为“九龙烟塔”,该辽代砖塔,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此塔巍峨高大、直矗凌空。清代马昌亦《九隆古塔》诗云:“突兀矗山阿,千年宰诸坡,天龙依舍利,云虎护凶罗,峰石流澌偈,乾封澍雨多,征东营自业,列辟志弢戈。”《宁远州志》载:“九隆嶙峋幽峭
时代:辽地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古城西北25华里的红崖子乡二道边村磨石沟屯西沟里。南距光山铁路白庙子车站10华里。塔为八角形空心密檐式,尚存高17.4米。塔的基台根部外围全部被毁。塔座原形已不见,仅存须弥座的上枭及上枋。上枭是灰色砖雕的仰莲,面涂白灰。上枋的是下边沿是砖雕鼓钉,角部雕有瑞云纹,在须弥座束腰部分的残砖砌迹上,仍可见到横立砖砌成的枋心和藻头的形象。塔座的正东、东北、西南三面各被凿开一洞,塔心已被挖空(现已用水泥填堵)。塔身建在塔座上枋的一层仰莲上,塔身八面,每面边长2米,各角有一圆柱,各正面的中部有一砖雕圆券门,门分两
时代:新石器时代沙锅屯遗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媳妇山东坡天然洞穴中。山洞洞口高约2米,宽约3米,深近10米。洞内自然形成三部分空间,向里逐渐缩小,略呈牛角形。是1921年6月由应中国政府之聘来华做地质调查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博士发现的。遗址0土了很多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中有磨制的石斧、石刀及石环、石珠等多种石制品;骨器有骨锥、骨针及附有双翼的骨镞;陶器多为碎片,都是灰褐色,纹饰主要是绳纹,也有刻划纹、波形纹及黑彩纹等。其中有黑彩纹纹饰的陶器,就是人们常说的“彩陶”。石塔座落在石龙山上,建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为省
中前所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城西44公里今京沈铁路北侧,是辽宁现存最完整的“所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中前所”全称“中前千户所”。所城略呈方形,东西510米,南北502米,非正南正北,偏40°。城墙现高8米,墙基6.3米,顶宽5.3米,基部为条石砌筑,墙顶女儿墙无存,场内中心有十字大街通向东、南、西三门,分别称定远门、广定门、永望门。北面嵌石匾,刻有“中前所”三字。城门用青砖作六丁横拱券法砌筑,白灰填缝,门洞高6米,宽4.2米。在城门内侧,可沿斜坡式马道登上城顶。现唯东门马道尚残留遗迹。城墙四角有方台,现仅有西南隅
九门口碧云寺辽宁省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南端的老牛山,半山腰上坐落着气势雄伟、飞檐凌空的碧云寺。夏日的碧云寺它自有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是豪壮的、庄严的。绿树掩映,丰满的树冠使人感到处处勃勃生机,葱茏郁茂皆情韵,白云流连,仙风缭绕。碧云寺总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寺内设有天王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等多处殿阁。灿烂纷呈更显吉祥、安谧。只要亲临其境便能体验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寺院至下而上,依山势而建,金碧辉煌的殿阁一层一层增高,优美典雅的景致也一级一级递进。院落呈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形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格局,所到之处无不给你留下
前所古城简介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堡,是明代辽东镇军事防御体系中独立建置的一座所城。建于明宣德三年,明朝建制千户为所,全国共有126座所城,而前所城是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所城,长、宽各500米、高10米,全城占地0.25平方公里。城内有东、南、西三个门,东门为定远,南门为广定,西门为永望,无北门,上建真武庙。乾隆四十三年重建。今所城完好,三门俱在,西门瓮城犹在。古城为十字街,有街巷16条,寺、庙、教堂12座,今前所为粮食、山货、海产集散地,是绥中县西南传统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