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建省泉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泉州中心县委纪念馆、辋川五柳村革命据点纪念馆、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李子芳纪念馆、李子芳故居、金井革命烈士陵园、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叶飞故居、安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和“八支四团”机关旧址、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福建省泉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主体建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穿屋面,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脉,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与永泰、仙游交界昆坂村,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一个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偏僻村落,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及所属的武装力量从永泰青溪转移到昆坂村坂里牛寮沟,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全省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是闽南唯一一处省委旧址,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曾燃烧过熊熊的革命之火,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位于德化东端,与永春、仙游、尤溪交界的水口镇坂里村,曾是中共福建省委机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泉州中心县委纪念馆
泉州中心县委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中心县委于1938年8月在晋江内坑成立,抗战期间,泉州中心县委在极为困难的斗争环境中,紧密团结晋江人民,坚持抗日反顽斗争,保存和发展了党组织,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壮大了革命力量,直至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展馆以浮雕、多媒体、图片、实物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中共泉州县委成立以来,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传奇的斗争故事。展馆由泉州建党、武装斗争兴起、泉州中心县委成立、华侨抗日、攻打安海等14个章节组成,收入图片320多张。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辋川五柳村革命据点纪念馆
辋川五柳村革命据点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纪念馆位于醒民小学旧址上。五柳村村支书柳先生介绍,旧醒民小学是惠安非常重要的革命据点之一。它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原名为“西山小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蓝飞鹤等惠安地下党员在此任教,把学校作为地下党员活动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为唤醒民众,蓝飞鹤还将学校改名为“醒民小学”。醒民小学后因战乱曾停办,复办后命名为“五柳小学”。1983年,为纪念老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恢复了其“醒民小学”的名称。五柳村:五柳村委会位于辋川镇东南面,北邻南星村,南邻涂寨镇社坝村,东邻东桥镇东湖村,西邻坑南村。共有3000多人口,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待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丰泽区城东镇的莱山上,占地面积45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瞻仰台、工作室、停车场、山门等配套设施,是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逐步成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泉州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有1700多名泉州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烛照千秋的历史丰碑。199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4年8月,泉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傅示祖厝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爱国路。1934年,党在龙岭村建立地下交通站,任命村民傅示(又名陈氏)为地下交通员。同年,国民党军第9师李延年率部进驻泉州,残酷“清剿”红色据点,许多革命同志被迫隐蔽起来,等待时机,傅示家即陈氏四房祖厝便成为党的一个隐蔽处。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始,泉州地下党领导人粘文华、辜仲钊、朱汉膺、吴天亮等都曾到此隐蔽过。他们一方面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宣传革命道理,另一方面想办法扩充革命队伍,共发展地下群众30多人。在极端困难的岁月,傅示一家人为确保隐蔽同志的安全和生活保障,联络其他地下党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唯一海外交通史专题博物馆简称“海交馆”,其旧馆在开元寺内设有古船陈列馆,展示着一艘1974年后渚港出土、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新馆座落在泉州市区东湖公园东侧,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辟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古代船模馆和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四个展馆,藏品一万余件,有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其中毗湿奴石雕像为我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十四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尤为珍贵;陈列有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碑刻石件,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李子芳纪念馆
李子芳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子芳纪念园位于著名侨乡福建省石狮市。园内设有李子芳烈士纪念馆、李子芳烈士青石雕像、纪念广场、绿化园林四个部分,总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纪念馆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采用图片、实物、字画等表现手段,运用音像、多媒体等形式,力求真实地展现历史原貌。在纪念馆大厅中央墙壁雕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叶飞将军于1985年9月题词:“纪念李子芳烈士”七个金色大字。馆内布置有两个正方形玻璃展台,收集陈列着李子芳烈士在革命岁月曾经穿用过的部分衣物和收集整理的30多种纪念李子芳烈士事迹的各式回忆录、记录文章等书籍。馆内两旁墙壁从左到右依次悬挂着5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李子芳故居
李子芳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子芳,1910年5月出生于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的一个华侨家庭。1924年赴菲律宾半工半读,深受革命思潮影响,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回国。1932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参过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调入新四军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军党委委员,为新四军的创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政治和组织作用。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不幸被俘,被关押在上饶集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金井革命烈士陵园
金井革命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井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区。为纪念各个革命历史时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光荣献身的59位烈士的英魂,1955年金井烈士陵园筹建完工。陵墓分组整齐排列,每座墓前立着一方白色花岗石墓碑,上刻烈士的英名和牺牲时间。陵园对面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烈士遗照和生平事迹介绍,具体地展现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每年清明节前后,机关干部、解放军官兵、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前来举行悼念活动。烈士墓前,时常摆放着人们敬送的花圈、花束和清香,人们用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深切缅怀先烈不朽的业绩。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112平方米。陵园四周筑有围墙,呈全封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
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东北角。为缅怀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坚持武装斗争牺牲的老游击队员、在抗日战争中视死如归的民族斗士、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捐躯的解放军官兵、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取义的志愿军战士、在保卫祖国海疆战斗中牺牲的边防军战士,1958年春烈士陵园开始筹建,成千上万的各界群众怀着对先烈无比敬仰的心情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主体工程于1959年秋竣工。此后又陆续安置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身殉职的英雄儿女,目前英烈堂共安息着201位革命先烈的英灵。多年来,各级政府多次拨出专款对陵园进行修整,增添配套设施,同时设置管理机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位于泉州市晋江内坑镇五峰公园内。1927年1月,中共泉州特支成立,揭开泉州近代革命新篇章。尔后中共晋南工委、泉州中心县委擎旗播火,革命烈焰燃遍戴云山麓、晋水两岸,铸就“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成立以来,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传奇的斗争故事,在中共晋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2007年12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在内坑镇五峰公园落成。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拥有浮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山一村诗山公园内。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南安县人民政府建于1965年9月,2002年春由诗山镇人民政府重修。纪念碑为石材结构,由碑底和碑身两大部分组成。碑的底座呈正五边形,五角边有圆柱,边长2米。碑身高4.08米,平面五边均雕刻“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纪念碑下埋葬着14位革命先烈的遗骸,他们分别牺牲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根据资料记载,安息在纪念碑里的革命烈士有姓名的是黄朝来(诗山吾丰)、李嘉宾(诗山红旗)、陈赤九(诗山联山)、柯连科(码头内柯)、叶老洗(女,金淘占石)、吕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翔云镇金安村美格山上。翔云是革命老区,是中共安南同边区的重要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翔云人民流血流汗,前仆后继,为革命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为纪念牺牲英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拨款建立“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于1957年建成。由于地域狭小,1992年,经上级党委批准,纪念碑迁建于金安村美格口北侧山岗上。碑址现有简便公路通达,地势略显高亢,向东可鸟瞰大岭盘山水泥公路和翔山村全貌层层叠叠集绿积翠的梯田与错落有致的分散民居;西望则是楼房林立、住屋鳞次栉比的的翔云镇区。“青山有幸埋忠骨”,在纪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
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荣星村凤山东麓。纪念碑是遵照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老前辈的批示,为纪念革命烈士而兴建的。纪念碑镌记着25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16名是在本地革命战斗中牺牲的游击队、区常备队的英都籍战士,1名强渡长江战役和2名解放金门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英都籍战士,2名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英都籍解放军战士,4名是解放初期为捍卫新生革命政权在英都、东田牺牲的南下干部与解放军战士,他们来自山东省、河北省、福建莆田县等地。20世纪30年代,由中共厦门中心县委指导下建立的安(溪)南(安)同(安)边区革命根据地就以安溪县的龙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市区南山公园东大门。南安市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市),也是泉州市三个重点区县(市)之一,全市老区基点村共129个。1927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丰州建立了南安第一个支部。从此,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在武荣大地上如星火燎原般展开。从1927年到1949年,在22年的革命征程中,南安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历尽磨难,经受考验,带领南安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夺取了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南安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座“南安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天津大学设计研究院、中科院院士彭一刚先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叶飞故居
叶飞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叶飞故居位于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年代为民国。简介:始建于清中晚期,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单进两落五开间东连护厝,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灰瓦屋面。1919年叶飞的父亲带其回乡在此居住。叶飞(1914-1999),原名叶启亨,1929年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任福州军区司令、海军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飞将军逝世后,在泉州和南安市委、市政府重视下,于1998年初开始修建叶飞将军故居,2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安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安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泉州市安溪县凤城镇北面凤冠山。1933年,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安(溪)南(安)永(春)德(化)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933年5月1日举行游击队成立周年大会,并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8月24日成立第一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维埃政权——官桥区革命委员会,8月25日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9月8日,安溪国民党当局通过混入红二支队的原民军副营长、股匪头目王观兰,在蓬莱温泉青云楼设下圈套,制造了震惊八闽的“青云楼事件”。安南永德苏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和骨干陈凤伍、李实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和“八支四团”机关旧址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和“八支四团”机关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和“八支四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8支队第4团)机关旧址位于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崇德中学内。1949年5月10日,安溪县城解放。14日,成立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紧急从厦门、泉州、龙岩等地调集军队进攻安溪县城。5月16日福建省保安二团肖重光部进攻安溪县城。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党政干部和训练班在游击队掩护下转移到长坑,在崇德中学设党政军总部,领导指挥八支四团和安溪、永春、大田、德化、漳平、宁洋等县游击队,主动出击,连续攻占六座县城,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泉州全境作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
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位于德化县盖德乡林地村。1947年春,戴云纵队遵照闽浙赣边区党委的指示,从莆田出发向戴云山脉运动,准备在戴云山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游击队在挺进戴云山途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游击健儿英勇杀敌,战胜疲劳和饥饿,绕过敌人的--线,翻山越岭,于7月14日下午,纵队近百人由永春呈祥进入德化县锦福乡三福保,黄昏时到达上林保的暗林口(现盖德乡林地村)。纵队指战员经过持续战斗和昼夜转移行军,已极度疲劳,正准备安顿下来,突遭徐登云、肖梦球率领的国民党县自卫队的埋伏袭击。敌人火力猛烈,暗林口桥被--,戴云纵队直属支队在此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