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惠山古镇、无锡崇安寺、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中国丝业博物馆、无锡水仙道院、无锡环城古运河、无锡江尖公园、无锡运河公园、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无锡县学旧址、惠山泥人厂旧址、无锡碑刻陈列馆、顾毓琇故居、缪公馆、无锡锡剧博物馆、张闻天旧居、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公花园,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参观众多古祠堂,淘无锡泥人手信,吃豆腐花、小笼等特色美食。景点介绍惠山古镇位于无锡锡惠公园北边,由大片古祠堂组成。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唐,盛于明清,现在看到的多是清代祠堂。这些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不妨在此寻踪问祖一回。另外,镇上的无锡泥人是不错的手信,美食也值得品尝。惠山古镇由南北走向的横街和东西走向的直街(绣嶂街)围成,直街的东端有写着“惠山古镇”四个大字的古镇大照壁,非常好认;横街的北端,即惠钱路与通惠西路的交汇处是售票点,进入古镇免费,只有参观一些小景点才需要门票。横街与直接的交汇处毗邻锡惠公园的古华山门和秀璋门,往
崇安寺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齐名。这里原来是清净的佛教圣地,后来无寺有名,发展为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寺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宅社,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改为寺院,命名为兴宁寺。宋太平二年(977)改为崇安寺。清干隆时封为静慧寺。以后几经毁建,辛亥革命后,神像陆续被毁,房舍改作它用。崇安寺旧址东起盛巷、新生路,西至中山路,南起观前街(今人民路),北至县下塘。建筑群主要有:山门,上有贴金砖刻“梁溪首刹”、“吴会名胜”等题字,两旁塑有哼哈二将。解放后被拆除,并在原址建造了第一
素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美誉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还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首批申遗点,被誉为“运河畔的露天博物馆”,其保护修缮范围总占地约0.44平方公里。2010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座落在蓉湖大桥堍运河公园内。陈列馆展陈面积3800平方米,分主、副两馆,主馆是利用上世纪工业遗存仓房改建而成,保留了原有的地方建筑风格。在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陈列馆于2007年4月30日奠基,历时一年于2008年5月20日开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为该馆题写馆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专门为开馆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的设立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保留珍贵历史资料,同时也是对何振梁这位从无锡走出去的“中国奥林匹克先生”的真诚敬意。市
中国丝业博物馆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分设丝绸王国、百年辉煌、丝织茧摩、印染服饰、表演展销等五个展区。在设计及布展中采用原汁原味表现手法,复原室内场景,再现永泰丝厂与“丝都”历史风采。丝业博物馆以无锡南长区永泰丝厂原有建筑为基础,建成了中国丝业博物馆,见证无锡在中国丝业历史上承前启后的角色。丝业博物馆,不仅为清明桥古运河景区增添亮丽风景,也为中外游客走进无锡,了解历史,见证中国民族工商业自强不息发展的足迹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蚕丝之乡无锡丝业发达,客商云集,“丝码头”声名远播。上世纪初,民族工商业风起云涌,凭借上海开埠机
南水仙庙又称松滋王侯庙。明代为祀文天祥部将麻、尹两将军,在南上塘立庙,称’双忠祠“。因庙址在运河旁的驿道上,运河中运粮士卒和渔民船民经过这里,大多会在此停靠歇息,进庙祈祷,遂奉为水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锡地民众为纪念明嘉庆年间的无锡知县王其勤,在双忠祠南侧另建一庙,因王其勤是湖北松滋人,所以取名‘松滋王侯庙”并将两庙合为所。清乾隆四十六年重修殿宇,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拓地扩建,咸丰年间被毁,后又重建。重建后庙宇有头山门、二门、戏台、大殿、酒厅、茶厅、蚕师殿及北侧的双忠祠正殿,书厅等建筑。南水仙庙的庙舍从1928年起成
静静流淌的悠悠古运河,已在中国文明史上悄然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千五百多年来,京杭大运河的主旋律没有改变,只是以运河直线走而闻名的线形文化,惟独在无锡悄悄发生了环城而过的变化,造就了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秀美奇观。运河是自然之源,人文之源,是无锡这座魅力城市的灵魂和命脉。城不在大,有水则灵,水不在深,环城则名。蓉湖溯源、北塘米市、莲蓉烟雨、站前灯火、熙春朝晖、望湖熏风、梁溪晓月、旧城怀古”等二十八处历史节点,经典景观,四季畅赏,目不暇接。有人将环城古运河比作“一环通古今”的文化长廊,更有人将她比作其妙自生的人文通景。欣赏翡翠般的环城古运河
无锡市江尖公园的原址为江苏省无锡市江尖渚,历史悠远、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遗存丰富,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少有的风水宝地。江尖公园建成开放于2003年4月30日,呈长三角形的江尖公园周长约800米,四面环水,倒扣的小船、木橹、渔灯、酒缸点缀的“怀旧码头”,让人回忆起这里曾经的中国著名陶器、米市市场的辉煌历史;“吴风楚韵”景区的小品和水景演绎古运河与江尖渚的特有的水乡风情。江尖公园区位优越,广览古运河风光唯此最佳。它地处穿城而过古运河的北塘段,恰处运河中流,古运河经此分支,一支沿东南方向往西门而泄,另一支沿东北方向经莲蓉桥而去。置身似呈长
运河公园位于无锡古运河与新运河交会处,公园占地约16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占60%,是目前城区面积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运河公园西临惠山,三面环水。园基原为无锡米市和新中国成立后粮油运输、仓储、加工业的集中地,现在结合20世纪工业遗产保护,该园将成为集米市文化、运河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生态绿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大型城市花园。运河公园的景点较多:一座同步音乐水体景观,喷泉可随音乐节拍“翩翩起舞”;两座保护修复的文物建筑,分别为1910年建的九丰面粉厂与清光绪年问的储业公会;三组艺术石刻,用以表现无锡历史事件和运河公园的
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三家共建,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建,总投资3000万元。博物馆座落于无锡市运河公园内,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集陈列、收藏、研究、演艺等功能为一身。陈列布展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千古遗音”,以时代为序,用呈示重要音乐文物的方式,对古代中国音乐各个时段的重要音乐现象给予介绍;第二板块“太湖美韵”为近现代主要是无锡地方民乐的呈现,包括江南丝竹、无锡民歌、道教音乐、无锡说唱等;第三板块“民乐大家”为无锡籍音乐家的介绍,包括了阿炳、刘天华、杨荫浏、王莘、钱仁康等近30位享誉国内外的
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座落于惠山北麓红光村严家棚(现惠钱路45号),占地面积103亩。陵园绿化覆盖率达72%,全园共有各类树木15万棵(枝)。陵园内的大门广场、纪念塔、烈士墓区、烈士纪念碑亭及烈士事迹陈列馆等构成了陵园烈士纪念建筑群,园内共安息着200多位英烈的忠魂。烈士陵园在被列为第三批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后,又获得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并成为江南大学素质教育基地、无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无锡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期间,市领导及机关、学校、
无锡县学旧址,亦称儒学、庙学,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现存戟门、明伦堂、讲堂三所建筑,均为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重建。目前明伦堂和讲堂辟建为无锡碑刻陈列馆。戟门,即大成门,原为孔庙正门五间四架,明伦堂,即县学礼堂,三间九架,讲堂,即教室,三间六架。明伦堂前后檐柱大都为明代青石方柱,屏门上方悬挂“明伦堂”匾额一方,落款“新安朱熹”,为国内罕见的朱熹手迹。无锡县学历经宋元明清,基不变,尚保存了古代碑刻七十余通,其内容分为圣旨、学规、教授题名、进士题名、乡贤祠、学宫修建、学田记等七类。石碑刻大都
惠山泥人厂旧址建筑总面积1412平方米,目前惠山泥人厂仍保留三幢建厂初期的厂房建筑,结构为清水砖混、砖木结构墙体及门头,每幢建筑面积为6.5米×44米,总留存建筑面积为860平方米,是建国初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结构,保存完好。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碑刻陈列馆地处无锡市中心学前街睦亲坊巷3号,占地85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原为无锡县学旧址,一名学宫,亦称儒学、庙学,始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止于清末。现存古碑刻近百通,其中有帝王御笔、官府公文、地方史料、寺观敕牒、名家法书等,可谓一部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石质图书”。该馆成立于1990年,是利用无锡县学古建筑明伦堂和讲堂辟所建,以征集、收藏、保护、陈列、研究地方碑刻、碑帖为宗旨的专业性文博单位。馆中的碑刻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历史遗留下的有关无锡县学方面的碑刻,二是涉及无锡地方文献的碑刻,三是体现和代表当
顾毓琇纪念馆位于无锡市学前街3号。顾毓琇纪念馆是在顾毓琇故居(原顾家“宝善堂”)的原址上设立起来的。顾毓琇故居的建筑是根据江南民居特色修复保护的。修复后的故居总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共五开间四进。第一进为序厅和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第二进为顾毓琇先生的学术成就陈列;第三进为顾毓琇先生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介绍;第四进为纪念馆的资料研究室。顾毓琇故居为顾毓琇祖上顾鸿逵于清朝嘉庆年间(1808)建造,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在这座故居中,诞生了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
缪公馆位于无锡市崇安区新生路7号,建于1932年。缪斌(1895-1946),无锡人。北伐时任东路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起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江苏省民政厅厅长。1941年2月任汪伪政府--院长。此宅呈“中西合璧”之风格,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园林式式住宅建筑,-有清水砖高围墙。建筑呈工字形,中间三开间,两翼各一开间,花园一区。日伪时期,此处曾作过汪伪特工站,关押抗日志士和无辜百姓,是日寇侵华时留下的罪证之一。1992年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锡剧博物馆坐落在无锡中心城区大成巷步行街西端,南连长大弄云过园,北接无锡书画院,既占地利,又染文气。建筑面积1492平米,地面三层、地下一层,由陈列展厅和戏楼两大部分组成。随着博物馆开馆以后的征集工作继续展开,社会各界的捐赠还会使馆藏物品越来越丰厚。锡剧博物展览以静态形式展现锡剧的产生、发展、繁荣和传承历史,展出文字、图片、实物等相关历史资料3000多件;实验性剧场具有“戏园子”的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现场演艺空间和文化休闲服务。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长大弄9号乘车线路:无锡市内乘5、27、33、63、68、70、86、96、20
张闻天旧居位于无锡市汤巷45号,是一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仿西班牙式红色小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庭院内植有龙柏、石榴、芭蕉等花木。楼前塑有张闻天汉白玉半身塑像,主楼大门上方悬挂着薄一波题写的“张闻天旧居”匾额。楼内设有“张闻天生平图片展”,分“探索革命道路;在党中央负总责,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耕耘在东北的土地上;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坚持真理,奋斗终身”五个部分,陈列着张闻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200多幅(件)。同时按原貌恢复了张闻天卧室兼书房,张闻天在这里增补、定稿了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振新路415号,在无锡传统概念的城中边缘,振新路北端,南面与国棉四厂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临运河并以运河为界,著名的西水墩位于本馆北面,与我馆隔(运)河相望。该馆占地12123平方米,展览面积7300余平方米,2002年10月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筹建,2007年2月15日筹建工作基本完成,对广大市民试开放。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以无锡茂新面粉厂(原名保兴面粉厂)保留保存的老建筑为基础,工厂原有厂房、大麦仓库、制粉车间及办公楼等均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建筑,至今仍十分坚固,外形保存较好
公花园位于无锡城中心中山路钟楼街,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中心原有几个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建立了无锡第一个公园。该园自建立之初至今历经三朝100年,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收门票,也不针对任何人设立门槛。在“城中公园”建立后不久,无锡市民按照自己的习惯给予其另一个昵称:“公花园”。该公园被园林界公认为是我国第一个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之园。“公花园”建立后5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所倡导的“天下为公”为“公花园”的诞生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公花园内目前尚存的文物古迹、重要纪念建筑物有22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