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云湖风景区、兴望农业文化观光园、阳山荡景区、华东百畅水利风景区、龙池山自行车公园、龙池山澄光寺(禹门禅院)、周培源故居、宜兴蜀山古南街、宜兴紫砂博物馆、宜兴卢忠肃公祠、宜兴杨巷老街、宜兴优美灵谷、宜兴阳羡茶文化生态园、潘汉年故居、宜兴宜园、氿滨公园、东氿湿地公园、宜兴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宜兴南岳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宜兴市丁山北路,该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并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
宜兴云湖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渚镇横吾南路南端,云湖原名横山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集水面积154平方公里,群山环抱,水质清冽,自然风光优美,是一处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整个景区由水库风景区、佛教文化区、度假服务区、田园风光区、农家风情区五个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横山水库位于江苏宜兴西南山区,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9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水产养殖、发电和第三产业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被定为宜兴市全生态水源保护地,水库总库容1.1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54.8平方公里,坝长4090米,三孔溢洪闸一座,孔宽4.6
兴望农业文化观光园位于宜兴西渚镇白塔村,距天目湖12公里,善卷洞15公里,云湖景区和大觉寺4公里;从宁杭高速徐舍出口12分钟车程直达园区。园内有猪文化馆、农耕文化、筱里八景、白塔钟声(大觉寺)、大型沼气发电工程,樱桃园,板栗园,梨园,草莓园,桃园,杨梅园,葡萄园等。四季时鲜蔬菜瓜果可供观赏、采摘。川派建筑四合小院的特色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休闲、会议等旅游服务。文化园规划面积15000亩,核心区面积1200亩,园内小桥流水,绿荫成行,瓜果飘香,四季如春,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自驾线路:宜兴市
阳山荡公园位于宜兴市芳桥镇阳山荡东北侧,是环阳山荡新城打造的重要景观公园之一。一期占地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公园沿孝侯路由北向南分为ABCD四个区域,A区位于阳山荡风景区入口,主要设置2000㎡停车场,为孝侯广场、潮音寺、忠孝文化园提供服务,另外将建设温泉酒店配套2000㎡休闲餐饮区;B区为独立岛屿,建有1000㎡芳桥镇青年创新会所;C区为公园主广场区域,现已基本完工,广场矗立周培源先生雕塑,并建有趣艺廊、名贤录叠水景墙、碧水秀堤、厕所等公共建筑及5000㎡的广场,主要为芳桥人民纪念周培源等芳桥名贤及休憩、--活动提供场
华东百畅水利风景区坐落于江苏宜兴市张渚镇大山区的马坞岕,自古赢得“阳羡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太湖入湖水系的发祥地,有“金张渚,银湖㳇,蚀了老本上戴埠。”的民谣,注解着这里山货贸易繁荣兴旺,也是整治园田涧、团山涧、大庙涧水系(三涧)的发源地。华东百畅滋养着当地的人文与水文化谱系,境内青山绿水,景点星罗棋布,尤其是历史留下的矿业遗迹,经改天换地,复绿抚平山体伤疤,化腐朽为神奇,蝶变成青山绿水,与大石坝遗址、美丽乡村等极富地域特色人文环境浑然一体,成为惠及当前、福泽后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见证着宜兴绿色发展和转型升
宜兴市龙池山自行车公园位于宜兴市张渚镇阳羡茶产业园内,东北起宜兴林场大门,西南至龙池山澄光寺,总区域面积约6.33平方公里。公园建于2012年4月,2013年3月建成开放,规划以低碳出行、慢节奏生活、公益性健身活动与休闲观光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茶园、竹海、水库等生态旅游资源,打造集自行车运动、山水风光以及阳羡茶文化等特色为一体的自行车健身运动主题公园。公园景观包括“一线、二区和十八个景点”。其中“一线”指绿道(自行车专业道路),总长度约12公里,宽度为3至5米,是宜南山区245公里绿道网络的首期示范工程。“二区”是指林场和龙池山两个服
江苏宜兴市龙池山澄光禅寺(又名禹门禅院),地处茗岭龙池村,距市区35公里。据称,澄光禅寺建于宋咸淳年间,有上中下三院。上院在山上玉阳X旁,凭虚阁右,内供观音大士像。中院在龙池山之畔,由邑令丁懋建修茸。永乐年间御赐大藏经一部,慈仁太后赐金观音一尊,金蓝一只。下院背山临峁。明隆庆初年由僧慧澄重建,名士万士和撰记,万民表书,文彭镌碑,时称“三妙碑”。清康熙南巡游龙池山御笔亲书澄光禅寺,后制匾额蓝底金字与山门照壁墙五个大字“面南看北门”相呼应。澄光禅寺鼎盛之时有常住僧人达千余单,时称江浙八大业林之一。由于历史诸多原因,澄光禅四亦几经兴废。“文
周培源故居位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周培源故居坐北朝南,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现有建筑三进,占地750多平方米。1987年周培源将故居捐献给宜兴市政府。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第一进面阔四间14米,进深六架8米,前后有卷棚。第二进四间二层楼,面阔14.3米,进深七架7.5米,南侧有走廊一架。其楼下原为故居的厅堂,楼上为周培源和家人的卧室。二、三进之间有天井,天井内有水井一口,东西两侧为二层厢房,西侧厢为楼梯间,可通达二、三进的二楼。第三进为转楼,正面四间二层,进深六架6.4米,东西侧各为三间二层楼,与主楼连
蜀山原名独山,宋熙宁六年(1073年),大学士苏东坡来宜兴游历,见一山兀立,风景秀丽,问其名,言为“独山”。苏子赞美说:“此山似蜀”,后人为纪念苏东坡遂改独山为蜀山。蜀山古南街地处蜀山西麓,东接东坡书院,西濒蠡河,北通蜀山大桥,是明清以来紫砂陶制作、生产、贸易的集散地,江苏省第一批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古建筑街区。近现代的诸多制陶名家的原居地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古南街,因此古南街又被誉为紫砂的发祥地。蜀山古南街曾是繁华热闹的“紫砂一条街”。古街前店后坊,营销紫砂壶、盆、瓶、碗、罐等,“百甄哀玉家家响,青烟处处画溪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紫砂生产的
宜兴紫砂博物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丁山大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示面积900平方米,馆藏中国宜兴古今百余位大师、上千件精湛的经典作品。中国紫砂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艺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代人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陶土,它与普通的陶土不同,其砂粒尤为细腻,质地特别坚致,色泽呈紫红色,非一般陶土可以比拟,是陶土中的佼佼者——这就是紫砂,仅产于宜兴丁蜀镇的一条山脉深处。紫砂壶自出现与宜兴地区的钦茶风尚有着重要的渊源,明初时又在江南文人雅士的推崇下,逐渐出现了紫砂壶艺,融诗、书、画与篆刻于一体的紫砂茶具,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紫砂
忠肃祠,在宜兴市宜城镇东珠巷东端,是为祭祀明末兵部尚书、抗清名将卢象升而建。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宜兴茗岭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大名知府、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兵部侍郎兼湖广巡抚、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三赐尚方宝剑。象升虽文士,但善骑射,娴战略,能治军。将兵平叛,屡立战功,任内力主抗清,反对议和。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在与清兵交战中,牺牲于河北巨鹿蒿水桥。崇祯十二年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赐祭葬,世袭锦衣卫千户。南明福王
杨巷老街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自古就称活水码头,周代便形成街市,到唐宋更盛,形成了现在的杨巷老街。杨巷老街背靠菡山,面临北溪河,老街沿码头绵延至省级文物阳溪桥,有数百米长,顺沿河岸蜿蜒排开。街两旁的房屋大都是抗战以后建起来的平房,保留着古老的江南水乡集镇旧貌。“广阔天地商聚古镇,通达五湖财源茂盛”,当年广通桥上的这副对联,不止是人们内心的祈求,更是杨巷老街曾经的真实写照。四通八达的水路,让杨巷老早就有“活水码头”之美誉。据杨巷河南《杨氏宗谱》记载,清咸丰庚申之难之时,阖镇荡然,老街几成废墟。到民国26年,集镇又先后遭受日军飞机、大炮
有“灵谷天府”之称的优美灵谷风景区位于市区西南25公里的湖滏镇境内,风景区面积0.13平方公里,相传象征五谷丰登的田道仙姑灵姑娘在此隐居,故称之为“灵谷洞”。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当年在宜兴探茶时发现了此洞,并被洞内奇景天成深深吸引,于是雇人开凿此洞,后因工程艰巨作罢,至今留下了“龟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感慨诗句。风景区之灵谷洞面积约8100多平方米,总长1200多米。洞内景观扑朔迷离,千姿百态,神幻莫测。“灵谷洞景景迷人,阳羡茶茶香悠远”,道尽了该洞的钟灵毓秀。灵谷洞分为六大厅,均以开天辟地的自然形态变幻出不同特色的奇异景观
阳羡茶文化生态园位于著名的生态旅游区——阳羡生态旅游区,由江苏中超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1.28亿元。生态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依托古代“唐贡茶山”为历史背景,文人墨客在此留作墨宝诗句为传承,金山泉水源地为择,是以阳羡茶文化为主题,集高科农业、生态、观光、会务、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为了发扬“阳羡贡茶”久负盛名的茶叶文化,该园区已建成的项目有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卢仝草堂、七椀居、贡茶坊、观光茶厂、茗膳坊以及原生态木屋别墅、智能化玻璃温室、连栋大棚等。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宜兴市湖滏镇银湖村乘车线路:
潘汉年故居位于宜兴市新街街道陆平村,为纪念、宣传潘汉年,2000年,陆平村潘汉年故居筹备处对故居倾圮部分进行了修缮,并在原址上重建了5间平房,同时塑潘汉年铜像1座,陆平村小学亦改名为“潘汉年小学”。原上海市市长-为铜像和小学校名题词。故居内陈列有“潘汉年生平事迹展”。整个故居占地面积653.2平方米,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潘汉年(1906—1977),宜兴归径乡(今新街街道)陆平村人。早年参加过进步文艺活动,为创造社成员,1925年加入共产党。入党后至1926年春,在家乡陆平村开展农民运动,筹办农民夜校,并指导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陆平
宜兴宜园筹建于2003年初,建成于2004年10月。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为基调、古典形式的现代江南园林,是团氿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园分东、中、西三大区,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楼、榭和古桥、三大区分别采用地产湖石、黄石、卵石造景,共建成柳堤春晓、荆溪揽胜、碧叶红英、玉崖飞瀑、云溪楼、竹林茶吧、涌泉石矶、知渔榭、渔乐广场、八卦生肖广场、滨湖景廊、松山劝学廊、五龙戏珠、翠湖泛舟等32个主要景点。园内绿化全部按照国家生态园林要求建设,充分采集了地方特色的花草苗木,并择优引进珍惜名贵苗木300多种,使宜园成为一个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飘香的宜人
宜兴氿滨公园位于宜兴市区西侧氿滨大道解放西路交叉口旁,是团氿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氿滨公园作为市内成规模的大型公园,对充分展现宜兴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提高城市品位,展现宜兴山水园林成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着眼于“绿与水”,依椐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设置一系例的游览内容。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度假、文体活动的绝佳场所。公园有座石桥,名为“蛟桥”。根据桥下的《重建蛟桥碑记》所述,此桥原在市内荆溪之上,历来是阳羡的古代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汉献帝时(公元159年)。1970年因城建之需拆除,现为创建历
东氿公园(原徐悲鸿城市雕塑公园)位于太湖大道南侧东氿北侧沿岸,占地面积约26公顷,总投资约1.4亿元,于2010年5月份开工,2011年4月29日竣工。它是继东氿文化广场后,宜兴城市东进的序曲和活力的延续。东氿公园采用生态浮岛及微起伏状场地作为基础元素,形成东氿特有的多路径空间组织,营造流动和连续的空间交流场所,寻求生态与理性两方面的平衡。公园主要分为氿湾广场区、学苑广场区及东入口景观区三个区域,包括:约8万平方米道路、广场、停车场,约18万平方米绿化种植,约1万平方米公共建筑(氿浪小筑、绿岛餐饮会所、休闲会所三座公建)。广场内主要小
宜兴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云湖景区内,是无锡八大博览园之一。她位于香林路东侧,南邻星云大师祖庭大觉寺,北接挂联山,依山望湖,景色宜人。宜兴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将茶文化收藏展示、科普宣传、社会研究、文化传播、茶艺表演等集于一体,另有学术交流、贵宾接待、休闲品茗、商务活动等配套设施。同时通过山水园林式布局的茶文化廊将整个核心区域相互衔接,从而成为展示阳羡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又成为具有山水生态园林特色的旅游景观。宜兴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主楼,共分7个专业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通过文字和展品等形式,采用声、光、电等高科
南岳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郊西南七公里的南岳山。南岳寺建于齐代永明二年(484),时谓“南岳禅寺”,为江南一座古老名刹。南岳寺称为“南岳揽胜”一景,是古时荆溪(宜兴旧称)十景中“铜峰叠翠”、“阳羡茶泉”两景的组成部分。南岳寺近周名胜古迹尤多,宋代岳飞与金兵大战一百余合的“百合场”,遗址即在寺麓坡下,宋代名将狄青墓址华表犹存,现为宜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代宰相陆希声的足迹与诗文;有晋时周处射虎的“流环桥”、“射虎墩”等。南岳古寺历经兵火摧残,抗日战争时期几为日军烧尽。改革开放后,经宜兴市人民政府批准,加以修缮后于1988年9月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