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李中水上森林生态园区、溱潼古镇、凤城河风景区、高港口岸雕花楼、稻河景区、秋雪湖生态景区、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泰州园博园(天德湖公园)、黄桥战斗旧址、泰州老街、范仲淹写意雕像、泰州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泰州引江河、高港花卉园艺中心、玄武灵台景区、昌荣木塔、刘熙载故居、李园船厅,江苏省泰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国家林局批准设立的江苏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3月31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地级泰州市旅游业业的重点规划,并已作为江苏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列入《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6平方公里,区内的湖泊、河流等合占景区总面积37%左右,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湛蓝的湖泊、交织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洲滩岛屿,以及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与里下河水乡民俗文化,是其独有的景观特色。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园内现已形成以
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由“三绝奇才——郑板桥”、“楚水流长——兴化简史陈列”、“范仲淹纪念馆”等6个固定陈列展览展示区和2个临时展厅、江苏省文保单位李园、兴化县署、四牌楼、城内东大街古建筑群及四牌楼文化广场组成。四牌楼文化广场:兴化四牌楼在明代称做“四攒坊”,清代以后叫四牌楼。四牌楼上高悬47块匾额旌章兴化籍历史人物75人81人次,诉说着兴化人文的源远流长。四牌楼文化广场依托着四牌楼和“古八字桥”的历史渊源而设计,犹如一把舒展的扇面。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
李中水上森林生态园区是人工生态林基地,始建于80年代初期,总面积18894亩。目前启动区面积1500亩,其中林地面积1050亩,栽植的10万株水杉、池杉等树木,已成为高大茂密、生机盎然的水上森林园区,目前林木蓄积量1.5万立方米,且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李中水上森林不同于平常的树木栽种方式,它采用特殊的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形成“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的独特水乡景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雀等鸟类,野生动物比以前增加10多种,林中鸟最多时有6万多只,正常有3万只左右。是目前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
两千年的悠远历史,两千年的文化底蕴,构成了里下河地区小镇的独特风貌。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人文景观、纯朴的民俗风情,令人神往、令人流连。昔时曾有东观归渔、南寺书楼、西院庭槐、北村禅院、板桥秋月、堤柳春莺、花影清泉、禅房修竹等八景点缀。20世纪中后期,又曾设置多处文化景点,如长江公园、溱潼大观园、一步两庙等。时至今日,我们仍可在老镇区时时见到小桥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铺街、老井当院。昔日今朝,相互观照,古韵新风,相映成辉,别具一格的岛镇环境,以及名人遗迹,历史留存,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
泰州凤城河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以泰州护城河为主体兴建的风景区,包括环城河及其周围共256.8公顷的范围。区内主要为三区:滨水景观休闲区、城市历史文化区、生态景观游赏区。泰州古环城河全长6650米,“碧水绕城”成为现代城市不多见的自然生态景观;泛舟河上,会充分领略到“州建南唐”的历史厚重。在初建于宋的“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上凭栏俯瞰,全国独一无二的“戏曲文化三家村”、世界名僧辈出的佛教庙庵群落、中国历史独有的盐税建筑遗存都会尽收眼底。存量丰富、具有“泰州格”的明清古建筑记载了诸如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岳飞、孔尚任、柳敬亭、林则徐等一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江南木商姚氏在口岸始建雕花楼(现东楼)。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的本地儒商李松如。李按照原楼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扩建了楼外园林工程,历时三年之久。2002年,口岸雕花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楼阁百媚千娇、雅致玲珑,轩榭廊舫曲水流觞,锦绣华章。精美绝伦的木雕“福如东海”、“犀牛望月”,生动形象的砖雕“狮子盘球”、“琴棋书画”,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临门”“五福盘寿”,精华韵味,抒情敛性,皆为当时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电影曾在此拍
稻河古街区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我市最大的泰式民居建筑群。涵西和五巷分居东西,稻河和草河贯穿南北,江水和淮水相会其间。景区内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泰式民居别具风情,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街巷肌理保留完整,坊间有“进了五条巷,如吃迷魂汤”的说法。稻河景区已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观光休闲的重要景区。景区内有省级文保单位、号称“九十九间半”的周氏(吴氏)住宅,有清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被奉为文章宗匠的钱桂森故居,有两淮地区最早供奉盐宗的明代建筑管王庙,有从汉唐至明清前后两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古水井群,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
雪湖风景区位于泰州市中部,东连国家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有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西毗国家4A级景区凤城河风景区,南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以景区为中心,全面辐射泰州市其他各大景区,与周边景区更是形成了强大的区域联动性。景区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主城区中心繁华地段仅8公里,7路公交专线在景区内各大景点设有公交站点,泰州火车站、泰州京泰汽车客运站临区而建,省道兴泰公路贯穿其中,启扬高速和泰州长江大桥北接线在区内交汇。从景区出发,5分钟可到火车站、6分钟可进高速、20分钟可到机场、1
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又称姜堰古罗塘景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北大街东侧,经过2年多时间修建后,于2013年4月16日正式开街,标志着泰州市姜堰区多了一处城中旅游景点。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一带早在北宋年间就商贾云集,是苏中、苏北的粮油、茶叶集散地。姜堰在旧城改造的同时,花大力气保存了北大街历史风貌,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条青石板路、每一栋小院都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经过2年多的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42亩,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建成。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北部为商业休闲区,建筑群古色古
泰州园博园是第六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题公园(主会场),简称“园博园”,现改称“天德湖公园”。位于泰州市周山河街区12平方公里核心位置、毗邻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中国医药城,占地面积超过1500亩,其中水面500亩,是泰州市城市主轴上的绿核。突出“现代、生态、科技、节约”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园事花事活动,集中展示江苏省园林园艺的最新成果。规模为历届最大,打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园林精品,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形成泰州新的旅游景观品牌,带动泰州新区的未来发展;开展高质量的园事花事活动,精心设计建设各具特色的主题展园,体现雅俗共赏,形式多
黄桥战斗旧址包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4处革命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为原私立黄桥初级中学校址,建于1924年,系仿德式建筑;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为清代民居丁家花园,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故居;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为清代民居严复兴油坊会客楼;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为明代何斐御史府第,清代扩建为黄桥何氏宗祠。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老街,一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满街悠悠飘香的小吃,加上悠长悠长的叫喊吆喝声,一如600年前马可·波罗对泰州的记载:泰州,这个城不大,但尘世间的幸福极多……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有一条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带,绵延600米,这就是“泰州老街”。泰州老街,是一条年轻的老街。在凤城河管委会的打造下,仅两年时间就成了泰州最繁华的商业区,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区,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在此肆意展现。“老行当”在此延续,“老手艺”在此复活。穿过古牌坊进入古老的麻石街巷,迎街两侧为古式店铺,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骑
阳春三月,凤城泰州,犹如一座浮在水上的城池,湿漉漉地从江河海“三水”交汇的水网中跃出来。河水坦荡地漫漾流淌,恣意却又节制。河道显然已是历经沧桑,自苏北平原去往大海。眼前的河中之水,滴滴清纯明澈,像是昨夜未散的雾、今晨初缀的露珠,弥散着新鲜的水气息。岛上的桃花林,朵朵簇簇开得粉艳妖冶;岸边的绿竹园、金油菜、白粉墙、黛瓦屋、灰石桥、棕褐色气势恢宏的望海楼……长河倒影五色斑斓。面前这一眼看不尽的凤城河景区,如青春少年,英姿勃发,年轻得无一丝倦容疲态、完美得没有一角残缺破损。这真的是古城泰州么?然而,他就站在那里,站在“文会堂”前的文正广场上
泰州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进行的又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此为渡江战役东线指挥部。旧址原是一处地主庄园,由大门、仪门、堂屋、厢房、后楼等组成。曾作粟裕、张震、张爱萍的卧室及办公室,华东军区海军在旧址小楼上宣告诞生。史料陈列分战前形势、渡江准备、突破江防、围歼逃敌、辉煌战果等5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第三野战军在0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光辉篇章。渡江战役指挥部和海军诞生地旧址,是红色旅游线上的经典。
泰州引江河是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南起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全长24公里,集灌溉、水利调控、航运、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工程。引江河枢纽工程,位于泰州高港区杨湾,体量庞大,雄伟壮观。樱花、国槐、红枫、腊梅等10万余棵乔木、45万余棵灌木、50万余棵宿根类花卉及500万平方米的草坪,构成“春到引江”、“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梅香竹海”四时景观,镶嵌在东西两岸。景区生态环境幽雅,令人赏心悦目。
高港花卉园艺中心位于高港区口岸镇与刁铺镇之间,占地700亩,系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基地、市场、科研、观光于一体,目前已集聚了国内外客商10多家,其中生产兰花的企业5家,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重点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其蝴蝶兰尤为出名。
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七百多年历史。据史籍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和刚崛起的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寓意“攻占防守”且与淮河一衣带水的“襟淮楼”。元时知县詹士龙于此读书,故又名读书楼。
一提起木塔,人们往往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我的故乡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古称唐营),看到这地方不但物产丰饶,而且民风淳朴,便萌升“驻锡梵修”之意,在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之后,并将此地原来的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43年)的庙宇进行改建。于是有了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在饱经历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到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乡
刘熙载故居,坐落在繁华的兴化市城区。古老的门楼,在喧闹中独自发散着宁静的幽思。故居分前后两进,陈设简朴、典雅。故居前进为客厅,厅内古桌一张,座椅数把。长门、格扇雕有各色图案,多为兰花、瘦竹之类。线条简洁、古雅秀美,一如刘熙载淡泊、素雅的一生。厅堂正中,悬挂着当年咸丰皇帝亲笔御赐的“性静情逸”的匾额,这四个字是刘熙载一生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刘熙载(1813~1881),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泰州市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他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清咸丰年间(1851-1860),扬州富商李小波在兴化四牌楼东侧开办“德本”当典,并在屋后狭长地块上建成后花园,即今之李园。李园门楼(1934年作商会时已改建),坐西面东。过门厅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厅。西去过“李园”景门,园内自东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个院落。东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厅、方厅。方亭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与船厅之间连为单坡屋面,下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