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高港口岸雕花楼、黄桥战斗旧址、泰州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昌荣木塔、刘熙载故居、李园船厅、上方寺、赵海仙洋楼、郑板桥林园、兴化古城墙、兴化东岳庙、拱极台、福慧寺、天目山商周遗址、刘国钧故居、靖江魁星阁、靖江岳庙、林则徐税务告示碑、周氏住宅、上池斋药店,江苏省泰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高港口岸雕花楼
高港口岸雕花楼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江南木商姚氏在口岸始建雕花楼(现东楼)。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的本地儒商李松如。李按照原楼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扩建了楼外园林工程,历时三年之久。2002年,口岸雕花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楼阁百媚千娇、雅致玲珑,轩榭廊舫曲水流觞,锦绣华章。精美绝伦的木雕“福如东海”、“犀牛望月”,生动形象的砖雕“狮子盘球”、“琴棋书画”,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临门”“五福盘寿”,精华韵味,抒情敛性,皆为当时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电影曾在此拍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
黄桥战斗旧址
黄桥战斗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桥战斗旧址包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4处革命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为原私立黄桥初级中学校址,建于1924年,系仿德式建筑;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为清代民居丁家花园,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故居;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为清代民居严复兴油坊会客楼;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为明代何斐御史府第,清代扩建为黄桥何氏宗祠。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
泰州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泰州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泰州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进行的又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此为渡江战役东线指挥部。旧址原是一处地主庄园,由大门、仪门、堂屋、厢房、后楼等组成。曾作粟裕、张震、张爱萍的卧室及办公室,华东军区海军在旧址小楼上宣告诞生。史料陈列分战前形势、渡江准备、突破江防、围歼逃敌、辉煌战果等5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第三野战军在0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光辉篇章。渡江战役指挥部和海军诞生地旧址,是红色旅游线上的经典。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
昌荣木塔
昌荣木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提起木塔,人们往往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我的故乡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古称唐营),看到这地方不但物产丰饶,而且民风淳朴,便萌升“驻锡梵修”之意,在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之后,并将此地原来的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43年)的庙宇进行改建。于是有了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在饱经历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到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乡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刘熙载故居
刘熙载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熙载故居,坐落在繁华的兴化市城区。古老的门楼,在喧闹中独自发散着宁静的幽思。故居分前后两进,陈设简朴、典雅。故居前进为客厅,厅内古桌一张,座椅数把。长门、格扇雕有各色图案,多为兰花、瘦竹之类。线条简洁、古雅秀美,一如刘熙载淡泊、素雅的一生。厅堂正中,悬挂着当年咸丰皇帝亲笔御赐的“性静情逸”的匾额,这四个字是刘熙载一生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刘熙载(1813~1881),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泰州市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他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李园船厅
李园船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清咸丰年间(1851-1860),扬州富商李小波在兴化四牌楼东侧开办“德本”当典,并在屋后狭长地块上建成后花园,即今之李园。李园门楼(1934年作商会时已改建),坐西面东。过门厅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厅。西去过“李园”景门,园内自东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个院落。东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厅、方厅。方亭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与船厅之间连为单坡屋面,下以走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上方寺
上方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方寺位于兴化北郊乌巾荡公园北首。古刹建于明崇祯年间,可惜于1944年毁于兵燹,寺庙荡然无存。1996年市政府决定在乌巾荡风景区重建上方寺,按原有风格建筑:照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居士室、禅房、戒台等。寺院西临原始芦荡水泊,构成天然西园与放生池。2006年4月被评为“泰州市十佳旅游景点”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赵海仙洋楼
赵海仙洋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海仙洋楼,即赵海仙故居,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家舒巷16号,建于晚清。赵海仙,名履鳌(1830-1904),晚清出生于兴化中医世家。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在深谐祖辈医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发展,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成为一代名医,并成为晚清所形成的“兴化医派”的杰出代表。所传弟子遍及江、浙、皖等省,求医者遍及大江南北。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不豫,诏天下名医进京御诊,两江总督刘坤一举荐赵海仙应诏,赵海仙称病辞却。其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患疾,亦派专使请治。赵海仙不但医术超群,且医德高尚。每逢乡里水灾疫情,都积极参与义诊施药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郑板桥林园
郑板桥林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板桥林园位于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西北角,该地俗称郑家大场,为郑氏祖坟地。此处五条河流交汇,状似五龙戏水,形象凤尾,故称凤凰宝地。郑板桥林园自1986年规划建设以来,经1993年、2003年、2007年三次大的修缮扩建,现初具规模。林园占地9000平方米,仿古建筑物1200平方米。内设陵园区和史料陈列室,陈列室布展反映郑板桥生平的浮雕、艺术成就、板桥道情碑刻、抱柱楹联、名人匾额、砖刻等。有郑板桥书画作品,供游者选购收藏。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兴化古城墙
兴化古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化古城墙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当时兴化人为抗击金兵入侵而挖河取土筑成一圈长6华里157步、高一丈多的土墙。城墙设有四城门,门上有楼,墙外有护城河相依。至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墙重砌为砖墙,高达11米以上。东南西北四门依次为启元门、文明门、威武门、肇魁门,四楼为观海楼、怀曛楼、见山楼、仰宸楼。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再次全面建造城垣,次年竣工。以后城墙多次修葺。民国时为方便交通增开小南门、小东门、小北门,至此城墙有了7个城门。兴化城墙在历史上曾多次发挥了抗御外敌的作用。在抵御侵犯者的历史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兴化东岳庙
兴化东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化东岳庙位于兴化市区牌楼路41号。主体建筑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其中四圣观建于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是兴化历史上体量最大的道教丛林。明清两朝及当代多有修缮,因战争而颓废。余产(东岳庙正殿及四圣观、财神祠等殿室)建国后曾归文化部门使用。主体建筑正殿为前后两殿,中间以卷棚勾搭连成,深邃阔大。前殿为三间七檩硬山顶,开阔15米。后殿高18米,重檐歇山,内呈方形藻井式。前后殿之间以五檩卷棚相衔接,相接处为层层叠叠的斗拱,工艺精湛,为国内罕见。从外观看,大殿重檐歇山九脊高瓴,戗角飞翘,檐下饰以斗拱、额枋、雀替。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拱极台
拱极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拱极台,位于兴化城北海子池畔,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这里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拱极台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襟淮楼”,有着“攻占防守”的意义。元时知县詹士龙曾于此读书,故襟淮楼又名读书楼。明嘉靖初年,为抵御海寇入侵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福慧寺
福慧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兴福慧寺位于泰兴市黄桥镇,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6年),2000年进行修复。寺内由关帝庙、药王庙、城皇庙、都天宫、东寺庙、火帝庙等构成气势轩然的庙宇群,其中以东寺庙最为著名。东寺庙前后五进,第一进金刚殿,毗邻东大街,第二进观音殿,第三进罗汉堂,第四进大雄宝殿,第五进为藏经楼,纵深百米有余,雄伟壮观。庙内的弥勒佛、三世佛、赤脚观音高大威武,雕塑精美。数百年来香火旺盛,闻名遐迩,被百姓赞誉为“苏北第一古刹”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
天目山商周遗址
天目山商周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目山遗址,位于姜堰城区北部,东经120º、北纬32º,新通扬运河南侧,姜溱河东畔。遗址所在地地势较高,四面环水,形似一座小岛。2006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核准公布,天目山遗址作为历史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典型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馆、姜堰文管办3方人员组成天目山遗址考古队,对天目山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考掘,揭露面积1316平方米。考古发现,该遗址是一座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外侧有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刘国钧故居
刘国钧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国钧(1887~1978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生祠镇,汉族。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国钧就以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以后,他在这个大舞台上,有声有色地编演了纺织印染工业光彩耀日的场景,令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故居座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镇,与岳王庙相邻。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迹“弘毅园”三字道劲有力。刘国钧故居由旧居、善余厅、敬修堂和新建的国钧堂组成。整座建筑既有回廊相连,又有天井相隔,几井几楼,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大门左侧的旧居,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
靖江魁星阁
靖江魁星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江现存古迹中,魁星阁年代不是最久,但却最为引人注目。它的外形很巍峨,共有3层,坐落在约有1.5米高的石基上。高约14米,与周围的平房比起来,确似鹤立鸡群,阁的底层较大,向上逐渐缩小,形似宝塔。阁呈六角形,18只飞檐高高翘起,看着看着,你会觉得他们要翩翩起舞了。底层的-有一圈石栏,上面没有复杂的花纹图案,饱经风霜后,显得更为古朴端庄。石栏里面是高高的木栅栏,视觉上的上小下大,心理上的沉稳感,正是这些木栅栏造成的,设计者的匠心由此可见一斑。二层和三层没有走廊,六面都是木格窗。二层的六只角上,还分别雕有一只惟妙惟肖的龙头,那些细小的龙须至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
靖江岳庙
靖江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江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岳王庙,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字体端丽秀逸。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态英武,表情肃穆,仿佛决战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访民情后忧心似焚,令人倍感亲切。两侧是岳飞八稗将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
林则徐税务告示碑
林则徐税务告示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泰州市文物普查时,在南门高桥外滕坝街居民王兆祥老人的房屋南墙壁上发现了林则徐在清道光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立下的《扬关奉宪永禁滕鲍各坝越漏南北货税告示碑》,据专家鉴定,此碑系林则徐1835年任江苏巡抚时所立。林则徐在清朝道光十二年至十七年任江苏巡抚时,曾两度亲临泰州巡查税赋情况,当时的州府违反朝廷规定,在滕坝、鲍坝等地滥征货物税,一些商民为了反抗苛捐杂税,盘越滕坝、鲍坝进行避税,令巡抚大人伤透脑筋。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林则徐饬令在扬关的各关卡口书写张贴告示,严查重处偷漏关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滕、鲍各坝税收秩序有了明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
周氏住宅
周氏住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住宅(俗称99间半)地处市区草河头西侧,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周氏住宅建于清咸丰年间,建筑面积近29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群按4条轴线排列,由14个天井组成各自完整的10多个院落。宅内厅堂、账房、厢房、水井、花园、假山等一应俱全。整座建筑群青砖黛瓦、建筑工艺考究,木雕、砖雕、石雕美轮美奂,为泰州现存古民居之首。周氏住宅原主人为周彬,是地方富商。周家败落后将宅邸卖给了当时卸任回泰的广东盐大使吴希彭,吴希彭举家搬至周氏住宅居住。觉得当时此宅的部分建筑风水不好,是导致周氏家族败落的原因之一,因此,决定重新规划扩建。扩建时,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
上池斋药店
上池斋药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至民国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华市昭阳镇东城外大街10号,该药店可称得上兴化地区杏林店铺中历史悠久,声名鼎盛的佼佼者。创立于清朝康雍年间,创建者为扬州人方石川。他在深刻考察本地市场后,毅然率族迁居兴化城,并在热闹非凡的城门口黄金地段附近,买房置业,开设药店,悬壶济世。并根据《史记扁鹊传》中“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典故,定药号名称为“上池斋”。清乾隆十五年(1750),“上池斋”业主聘请被“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誉为“邑中楷书第一”的书法家李培源为其书写店名,并将其制成金字招牌。药店坐南朝北,前后两进,砖木结构。前进上下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