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独秀园景区、安庆狮子山公园、夫子城遗址、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安庆莲湖公园、安庆谯楼、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大观亭遗址、百子山,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庆市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1942年,陈独秀病逝于重庆江津,1947年其灵柩回安庆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1998年,陈独秀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安庆市政府于2004年筹建独秀园,2008年三季度独秀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2009年10月,陈独秀纪念馆
狮子山公园坐落在宜城西部,北依大龙山,南临长江,西连皖河,东接城区,占地面积近600亩,整个园区由狮子山、脚踏岭、大小营盘山、乌龟山等12座小山组成,最高海拔54.9米(黄海高程)。1929年,为安徽省第一林区,森林局植树基地;50年代,是安庆地区国营林场;60年代,依山傍水建成鸭儿塘公园;70年代初因石化厂建设需要停建,1982年改建成狮子山公园。经过几代园林工人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林场已变成景色怡人的城市山体综合性公园,绿化覆盖率达99%,造就了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00余科200余种,森林茂密,植被丰富;
夫子城遗址位于安庆市皖河农场龙口村、怀宁县皖河乡同福村(黄鸭头)、望江县赛口镇九华村老沟组(原金堤乡老沟村),三地交界处,大部位于龙口村。位于安庆市皖河农场龙口村,现存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遗址地层堆积的下部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发现了11座土坑竖穴墓及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豆、壶,另见有较多彩绘陶。夫子城遗址的文化性质属薛家岗文化,年代相当于薛家岗遗址第二期,它的发掘,为薛家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保护范围:以遗址几何中心为圆心,半径400米圆周以内。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三祖寺街20号。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亦称炮马营起义会议旧址,位于三祖寺街20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2进,占地12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厢房、天井组成。原大门已拆改,西侧原有屋与旧址相连,也已拆改。建于晚清,为怀宁白麟畈杨氏世族公产,专供家族孺童来安庆参加县府试住宿,时称“杨氏试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南洋各镇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会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机,于此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当晚举行起义,公推炮营队官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是晚
安庆莲湖公园位于大湖风景区东南部,始建于1985年,因其内有一莲湖而命名,是安庆市目前唯一开放型公园,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市中心),因而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
安庆谯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4次修葺。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安庆就建有谯楼,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被毁;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并将其作为知府衙署的望楼;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至安庆,谯楼又进行大规模修葺扩建,此后一直作为司署之所。目前保存的双檐楼阁谯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牵头修建的。到今年已经历139年的风雨。谯楼当之无愧地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外,东5米,南约28米至龙门口街,西5米,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建筑东侧约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龙山路张家拐,1995年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省文保单位。1925年秋,党中央特派员江长恩从上海来安庆,年底经党中央批准,正式建立中共安庆地委,地委书记由李竹声担任。此处旧址保存较为完好。2019年,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竹声(1903年~1973年),又名李孟达,化名余其全,安徽寿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7~10月,任青年团安徽安庆特支书记。1926年5~7月,任中共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
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年代为1920年。2019年,安徽省立图书馆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延伸阅读:·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亭遗址位于大观亭街中段(今大观亭街56号)。元至正18年(1358)初,率军守卫安庆的元朝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在与陈友谅军队交战中失利投清水塘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念其德绩,谕旨在其葬地修建忠臣祠庙,这是有关大观亭的最早建筑。嘉靖年间知府陆珂建大观亭,清康熙年间徐国相、张懋诚两度重修。太平天国三年(1853)毁于战争。同治六年(1866),吴坤修重建,后人在其周围又建起了楼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更上楼”(后更名“上达楼”、“望华楼”)、“停云舫”、“镜舫”。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加之花木竹石辉映,景像蔚为壮观,五百多年来一直是安庆的游览“圣
“百子晴岚”是由百子山的自然景观而得名,百子山是由安庆市怀宁县境中部独秀山经洪镇逶迤而来的一片环形深山,海拔437米。山名由来一说以其有百座山峰而得名百子,一说因山间旧有百子庙而得名。此庙为南朝齐梁时名僧宝志和尚所建,当年"聚僧百余人",梁武帝曾封此山为神山。《安庆府志》(康熙六十年刊本)载:西北二十五里,蔚然深秀,其上多石,其石磔确,多泉多壑,其流萦带如环,上有独高峰,麋鹿多虎,旧有相子寺,今废。百子山群峰如簇,各具形态,主要山峰有金鸡岭、笔架山、狮子山、球山,有一峰名吼天狮,峰恋宛如昂首雄狮,仰天长吼。主峰西峰尖,三峰并列,统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