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桐城黄梅酒业文博园、活海欢乐水世界、嬉子湖、桐城文庙、龙眠山、张廷玉墓、披雪瀑、张英夫妇合葬墓、鲁王墩遗址、披雪瀑摩崖石刻、天主堂女学校、大关革命联络站、龙潭筹备仓、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金盆墩遗址、联合李圩庄园、刘井刘氏宗祠、上排门古村落、长岭张氏宗祠、张秉文墓,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桐城黄梅酒业文博园
桐城黄梅酒业文博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黄梅酒业集团近千万元打造的国家级4A旅游景区——安徽黄梅酒业文博园。充分展示了安徽黄梅酒业集团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全国任何一家白酒企业所不可比拟的特点:就是桐城派文化和黄梅戏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们与中国酒文化相互交融,成就了黄梅酒业独特和独占性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的内在魅力。步入黄梅酒业,人们在浓浓的徽派建筑氛围中,品尝黄梅酒、欣赏“桐城派”、观看“黄梅戏”,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相互辉映,展现了黄梅酒业集团企业文化底蕴和产品品质内涵,让人流连忘返。“为社会酿造价值,为员工酿造幸福”是企业永恒不变的宗旨,“弘扬黄梅戏文化,成就安徽地产名酒”是全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活海欢乐水世界
活海欢乐水世界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活海欢乐水世界位于“七省通衢”、“中国文都”、“黄梅戏之乡”的安徽省桐城市西郊,隶属于桐城仙龙湖旅游度假区,是安徽永先集团继安庆巨石山之后,投入巨资倾力打造的又一经典之作。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文都桐城的活海,是国家4A级景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水上游乐目的地之一,亚洲首家也是最具特色的魔幻水乐园。活海于2012年6月16日首次开园。开园以来,平日,日均接待游客2000-3000人次。周末、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过万人次,开园数月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因受天气因素影响,2012年度活海欢乐水世界胜利闭园,闭园期间积极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嬉子湖
嬉子湖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桐城市东南部,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嬉子湖镇境内,三面环水、水陆交通发达,距市区25公里,濒临江城名府安庆,距省城合肥仅1.5小时车程;水路泊枞川而通长江,可上溯湖广、下达苏杭。占地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水面积41平方公里,是集生态农业观光、科普文化体验、渔业休闲、户外拓展、乡村度假、会议商务、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AAAA级风景区。嬉子湖景区现有嬉子湖度假村、嬉子湖养生酒店、生态湿地、垂钓中心、户外拓展、古漕运八大码头、嬉子仙岛、十二生肖园、天文科普及4D动感影院、水上乐园、游乐园、欢乐园、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市老城区的广场北端。此庙系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饮誉海内外的“桐城派”的象征,古代寺庙建筑的经典,江淮之际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1985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远古祖先曾在这里留下各种历史见证的,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加灿灿明珠,烘初这座古城的风采。在众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龙眠山
龙眠山

省龙眠山省级森林公园是以龙眠乡为主体,集自然山水、园林、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公园,总面积3823公顷。该工程的建设,必将为塑造桐城品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我市知名度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对保护龙眠山生态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规范、合理、有序开发龙眠山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张廷玉墓
张廷玉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廷玉墓园位于桐城市西北龙眠山腹地双溪村蒲庄组西半山腰的“凤形地”,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张廷玉墓园东向略偏南,墓区以墓冢为中心,其下三层地墁石祭台扇形展开,上置供桌、香炉、烛台、香筒等石祭具。再下设九级拜台,中贯神道,两旁依次排列文俑、武俑、马、文豹、羊、狮、赑屃负御祭碑等石像生,石像生前立四柱石坊。石坊下50米为张氏享堂,享堂前设照壁,上嵌雍正书“调梅良弼”、“赞猷硕辅”石匾。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十一年(1672)生,三十九年中进士。康熙朝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邢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雍正元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披雪瀑
披雪瀑

披雪瀑,古名“披雪洞”,又名“响雪泉”,位于桐城市城西北4公里之碧峰山下,地属碧峰街道办事处石板村。瀑流飞泻直下,如雪帘高悬,故名。披雪瀑长900米,全瀑分三段:前为“迭瀑”,长约50米,瀑流滚迭,溅珠飞玉,称之为“前瀑”;中为“溪谷”,称“披龙”,长约800米,雪浪翻滚,奔腾直前;后为“悬瀑”,高约50米,瀑流长悬,雪崩雷鸣,称之为“后瀑”。后瀑左崖有一洞,名“披雪洞”,吴用珍有诗描写瀑景云:“巨灵怒试劈山手,铁壁双开万仞陡。中有银河一线通,镇日常作蛟龙吼。”披雪瀑风景秀丽,《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其胜:“碧峰山,峰峦分列,一洞逶迤


张英夫妇合葬墓
张英夫妇合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英墓,位于龙眠街道办事处双溪村“金鸡地”。墓地背枕金鸡山,面对“赐金园”,两侧小冲相峙,环境幽丽。原墓前设祭台和拜台,置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等整套祭具,立石雕翁仲、狮、羊、马等,对称排列,布局规整。墓前有四柱石牌坊一座。康熙四十八年、乾隆元年御赐碑二方,均为龟座,分立碑坊后。邑人姚鼐有诗云:“千嶂龙眠碧玉围,双溪蟠绕玉龙飞。圆堤松响交山阁,山崦花光照涧扉。青草已埋黄阁局,绛霄还振素流衣。衰赢幸与年年会,昏黑犹嫌早命归。”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圃翁,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任《一统志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鲁王墩遗址
鲁王墩遗址

鲁王墩遗址位于吕亭镇吕亭村,南临鲁王河,东接安合路,为台地遗址。遗址平面近圆形,高出周边3至8米,文化层堆积较厚,采集有石斧、石锛、鼎足、鬲足、口沿、鬶颈等标本,纹饰有刻划纹、弦纹、指甲纹、绳纹、附加堆纹等。根据遗址文化层堆积状况及采集的标本判断,鲁王墩遗址的年代是新石器至商周。鲁王墩遗址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披雪瀑摩崖石刻
披雪瀑摩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披雪瀑摩崖石刻,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碧峰山麓。前瀑西崖石壁下,留有宋绍圣年间题刻:“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荥阳张侥子厚合肥皇甫崧升宋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日同游”。后瀑北面崖壁上,刻隶书“崩雪”二字。披雪瀑分前瀑、披龙、后瀑三部分,“前瀑壮观后瀑险,披龙狭长景色奇”。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披雪瀑雨后飞泻,游人前往观赏,多有题咏”。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披雪瀑摩崖石刻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天主堂女学校
天主堂女学校

天主堂女学校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公园居委会余家湾巷10号,面积402㎡。现存前后两进和厢房。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大门面向东南。门楼之上,楷书“天主堂女学校”六个大字。前进五开间一层,后进亦五开间一层,东西各有厢房一间,中成院落,前进与外墙之间亦构成一院落。院内栽有枇杷树、桂花树。建筑周围环高封火墙,气势恢宏。整幢建筑布局合理,格调雅洁,具有本地民居的典型特色。民国年间,这里辟为天主堂女子学校。附近曾有天主堂,于桐城市人民医院建设中拆除。天主堂女学校是本地仅存与天主教有关的建筑,为研究当地传统民居和天主教传入本地提供重要物质资料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大关革命联络站
大关革命联络站

大关革命联络站位于桐城市大关镇小关村三八村民组大关老街下街43号,面积150㎡。坐西朝东,一进,四开间二层,砖木结构,四柱落地,尚存格子窗。后院有门,通小河湾。联络站地处桐(城)、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民国三十年(1941),为沟通鄂皖之间联系,0利用老同盟会员史大化作掩护,派王宇(时任0豫东南地委书记)在此建立秘密交通联络站,以“复兴商店”的名义开展工作,负责传递情报,护送革命同志。1946年2月停止活动。大关革命联络站为本市现存重要革命史迹。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我皖江抗日根据地打通与大别山地区的联系,给我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龙潭筹备仓
龙潭筹备仓

龙潭筹备仓,中华民国。位于桐城市新渡镇龙潭村黄畈村民组筹仓小学院内。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前后两进,面阔各七开间,两进之间两侧设厢房,各三开间,两进与厢房建筑将筹备仓组成四合院。筹备仓大门设在西北前进明间,墙壁上嵌有“保捐碑”1通,“特捐碑”2通,“保捐碑”刻当时各保所捐建仓银元数额,“特捐碑”刻有“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十二月”。筹备仓廊檐环绕,青石柱础,穿斗构架,小瓦覆顶,风格简洁大方,宽敞精致。从筹备仓内“特捐碑”和“保捐碑”所记,民国十二年,当地保、乡绅为筹备稻谷,赈济灾民以及修桥铺路所需而建该仓。龙潭筹备仓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完好,是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
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位于桐城中学。1949年二野在此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此系一幢高基的近代建筑,坐西朝东,抬梁式结构,西阔一间,四周设回廊,面积为231平方米。西侧有三进瓦房,中有院落,其为“刘、邓”--南下居所,面积210平方米。现为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一幢高台基的近代建筑,坐西朝东,占地231平方米,抬梁式砖木结构。梁架结构外露,5根硕大七架梁,四角用扒梁与之连结。下为砖石台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四周设回廊,廊立16根木柱,砖砌墙壁,东设大门,南北墙各设5个券窗,两边设门,西墙亦设两个券窗,四坡屋顶,小瓦铺盖,整个建筑保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金盆墩遗址
金盆墩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盆墩遗址,新石器、商周时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镇九重村金盆墩村民组,遗址由金盆墩和花园墩组成,东西相距约50米,三湾河位于遗址西侧。金盆墩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7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3.5米,属墩形遗址。遗址断面暴露文化层中夹杂红陶、灰陶陶片和红烧土块,采集标本绝大多数属新石器时代,有枫叶形扁平鼎足,其相对年代应属薛家岗文化末期。花园墩遗址位于金盆墩遗址东,平面呈方形,高出四周水田约1.5米,为墩形遗址。遗址地表陶片较丰富,主要分布在东侧,采集有鬲足、口沿、器底等标本,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据采集标本及遗址形状推测该遗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联合李圩庄园
联合李圩庄园

联合李圩庄园,清代。位于桐城市范岗镇联合村李圩村民组。庄园近圆形,四周地势平坦,宽5-8米的蓄水壕沟围绕庄园,内壁用石条自水底垒砌,进入庄园仅有沟上一石桥可通行,石桥宽1米,长石条作桥梁,桥头圩内即是硬山式门楼,青质厚砖错缝平砌墙体以承重,檐壁基础用石条自壕沟水底垒砌,园内南侧临壕沟处有古井1口,麻石质素面井圈。井北20余米处建祠堂,建筑为穿斗和抬梁结合式木构架,两坡屋面,小瓦覆顶,青砖围护,不事雕饰,简洁素雅。祠堂后为传统民居,或穿枋树列砖木结构,或以土夯筑墙体承重,或土坯垒砌隔护。联合李圩庄园周围蓄水壕沟具有防御功能,园内建筑较考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刘井刘氏宗祠
刘井刘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井刘氏宗祠刘井刘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镇杨树店村刘井村民组。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积200余平方米。前进七开间,东西稍间窄,为抬梁式木构架,架下立方形柱础,部分有雕刻,门厅内收,门向偏西南,石质门墩上立素面抱鼓石,檐口下饰有人物彩绘。后进亦为抬梁式木构架,五开间,前檐设卷棚,卷棚与枋之间有坐斗,斗下雕有花鸟,柱下设青石柱础,雕有纹饰,室内设香阁,供刘氏列祖列宗牌位,中进已毁,遗迹犹存。2004年,刘氏族人按原状修复了宗祠前后两进。现状保存较好。整组建筑庄严肃穆,大方恢宏,雕刻细腻精美,是桐城地区宗祠建筑之杰作。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上排门古村落
上排门古村落

上排门古村落上排门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明清至中华民国。位于桐城市唐湾镇唐湾村湾前、湾里、湾西、河高村民组,镇区西北,前临桐潜公路,面积20000余平方米。古村落三面环山,依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层构筑,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墙和槛墙均以长35、宽20、厚10厘米的青砖错缝平砌围护承重,建筑内部以编泥墙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和彩绘,院落以鹅卵石人字形铺墁,门楼地面以方砖斜铺,室内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沟渠回环曲折与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纵横交错,迂回有致,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长岭张氏宗祠
长岭张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岭张氏宗祠长岭张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张冲村民组西侧,长岭小学校园内。宗祠前后两进,面阔各五开间。前进设楼,明间楼上是戏台。后进坐落于台基上,抬梁式木构架,用材硕大,举架高昂。檐下设卷棚轩,轩下设斗拱并饰以木雕,图案精美,雕刻细腻,堪称精品。整组建筑山墙、檐墙均以厚青砖垒砌承重,屋面小瓦覆顶,檐口马头墙高耸,檐下饰以彩绘。建筑风格庄重素雅,朴实大方。长岭张氏宗祠是当地张氏家族祭祀祖先,举行重大活动的礼制性建筑。宗祠格局完整,且前进设有戏楼,后进饰以木雕,用材考究,在桐城保存至今的宗祠中尚少见,是桐城西北山区乡土建筑的典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张秉文墓
张秉文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秉文墓位于黄甲镇汪河村张家坂组牌坊山,坐西朝东,前临牯牛背水库。麻石墓圹,靠山立碑,文曰:“明显考钟阳张公、妣张门方氏之墓”。文革中,张秉文墓遭到破坏,墓冢被炸,墓地牌坊被拆,墓区石狮、供桌等移往他处。2007年11月,桐城市委、市政府为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由市文物管理所主持修复了张秉文墓。张秉文,字含之,号钟阳,桐城人。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江西抚州知府、湖广荆湘道、建宁兵巡道、广东按察使、山东左布政使。崇祯十二年正月,抗击清军殉难济南城。妻方孟式亦殉节大明湖。事闻,赠太常寺卿,崇祀忠孝祠,载《明史》。清乾隆四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