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汇雅温泉休闲旅游度假村、川捷休闲文体旅游区、凤洋将军庙、丹井、福州翠微寺、升山寺、广应庙、涌泉寺大雄宝殿、九峰摩崖石刻、汶石大王庙、魏杰故居、宦溪窑址、降虎红军墓、涌泉寺天王殿、涌泉寺回龙阁、磐石山遗址、铁坑村游击队根据地遗址、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松山革命烈士陵园、桂湖二三革命纪念馆,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融汇温泉是福州地区一站式温泉文化体验主题公园,一个大型综合主题式温泉乐园、主题水乐园"福泉汤城"。总建筑面积逾200万方,项目将打造成“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是福州“温泉之都”乃至中国温泉旅游非常有影响力的龙头项目。福寿汤温泉水乐园汇雅温泉内含:大型湖滨温泉露天泡池区;室内外结合、四季全天候运营的温泉水乐园;以演绎福州千年温泉文化为主题的情景剧场;合院式度假汤坊;风情温泉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婚礼堂。生态旅游小镇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文化及游览为一体汇雅温泉布局8个主题温泉汤馆(皇家温泉、森林秘汤、韩式汤馆、法式温泉美肤馆、土耳其水疗馆
川捷休闲文体旅游区,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是集休闲,娱乐,度假,会议,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川捷休闲文体旅游区坐落于享有“温泉之都”盛誉的福州市后花园—五四北,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实战9洞高尔夫球场60个打位的练习场、15间的高尔夫VIP包厢。80多间酒店豪华套房,20多个露天温泉泡池。天然源脉温泉游泳池、运动健身中心等是成功精品人士休闲度假运动的首选场所。福泽汤谷: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30个各具特色的温泉泡池,泡汤设施多样化,将温泉的自然元素发挥到最大,暖汤由肌肤渗入体内,一场极致奢
凤洋将军庙位于晋安区鼓山乡凤洋远东村江边,是唯一一座供奉琉球国神的庙。庙为砖木石结构,面向东南临闽江,由门楼、戏台、走楼、钟鼓楼、祖殿组成,占地面积665平方米。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为了扶持琉球国前来朝贡、贸易,在福州选择了擅长划船的36人赐给琉球国,侯官县壁团洲(今闽候新洲)人金瑛也在其内,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琉球国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金的六世孙金伯通冲破日本人劫掠回乡认祖,并于两年后,再次奉命来到福州,在闽江口遭到暴风雨袭击,在船头调度时不幸落入水中丧命,尸体顺潮漂入内港远
丹井位于凤丘山下鹤林村桂溪自然村桂兜,位于鹤林宫遗址旁。井身为圆形,花岗石砌造,深5.1米。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圆圈状,高100厘米,内径58厘米,外径87厘米。井栏外壁镌刻“丹井”两个大字,楷书,字径18厘米,旁款“绍熙二年重建”(宋光宗绍熙二年为公元1191年)。鹤林村:鹤林村……鹤林村详细信息++
翠微寺位于福州市郊红竂乡芹石村,始建于唐天成元年(757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占地840平方米。坐北向南,有大殿、厢房、配殿等,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脊檩墨书鼓山涌泉寺于清光绪丁绪丁亥年,重建翠微寺之事。
升山寺位于福州北郊新店镇升山村,相传越王句践时,山自会稽飞来。寺始建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后毁。清光绪三十年(1907年)重建,占地58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寺内有宋宣和六年(1124年)凿造的石斛。寺后摩崖有宋代张去惑、刘蒙伯,清代林则徐等名人纪游题刻。解放前夕,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联络站设此。1986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店镇:新店镇,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发源地,福州市晋安区的一个重镇,位于福州北大门,面积48.29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3个社
广应庙位于鳝溪下游出口附近,庙木构,坐东向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内祀西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庙内尚存有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重建《鳝溪白马尊王祖殿》石碑。因祀“白马三郎”,民间又称之为“白马王庙”。传说古代山间有巨鳝为恶,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射杀之,己身亦陨,民感念其恩,遂建庙以祭。庙宇始建年间不详。目前最早的维修记录为唐贞元十年(西元794年)观察使王翊修饰庙貌,则必建于此前。唐咸通六年(西元865年)观察使李瓒奏封白马三郎为龙骧侯。宋庆历元年(西元1046年)蔡襄重修,庆历六年(西元1051年)又命
涌泉寺大雄宝殿位于晋安区鼓山的涌泉寺内,为涌泉寺的核心建筑,供奉三世佛(泥塑,明天启年间)、十八罗汉和观音三大士(铸铁,清康熙年间)。1992年作为涌泉寺的一部分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大雄宝殿是全寺的核心。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柱,穿斗式构架,彩绘天花板,重檐歇山顶。殿中祀有三尊释迦牟尼塑像,称为“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佛,塑于明朝天启元年。佛像造形细腻,慈眉善目,十分传神,身披唐代服装,金碧辉煌。殿内两尊1米多高的铜铸小仙童,头上打双结,两颊留酒窝,一手抱仙桃,一手扛荷花,神态天真,是本世纪初福州铜绿艺术杰作。殿两侧祀十八罗汉,
九峰摩崖石刻位于晋安区九峰山九峰寺后,共有四段石刻,均为楷书,其中有两段清代儒商魏杰的题刻。魏杰诗刻为南向,楷书,纵9行,字径10厘米。文:山号弥尼存,九峰环侍似儿孙。朝朝相见历相识,喜地欢天只不言。一十年前到此间,樵火毁名山。而今八十颓然老,笑看佛又还。拙夫魏杰,光绪元年岁次乙亥秋游九峰魏杰榜书亦南向。楷书,纵3行,正文字径48厘米,旁款字径9厘米。文:峻极于天拙夫魏杰在九峰寺山门遗址边尚存2段摩崖石刻,即龟蛇岭榜书和寒舍岩榜书。龟蛇岭榜书东向。摩崖高75厘米,宽50厘米。楷书,字高19厘米,宽15厘米。文:龟蛇岭寒舍岩榜书与龟蛇岭
汶石大王庙在福州北峰日溪乡汶石村边。现庙宇为清代建筑,始建未详。庙坐北向南,土木结构,面宽16.6米,进深24米。庙宇由大殿、天并、戏台、左右厢楼等组成。大殿面阔四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风火墙,内设佛龛。大殿前面置天井。戏台建在门楼至天井之间,长7.1米,宽6.2卫米,高近2米;四边装饰精巧,刻有人物花卉浮雕;藻并美观华丽。戏台两侧的厢楼古朴简陋。厢楼的木板土留下的墨笔记载了部分戏班来此演出的时间和剧本。如:“光绪六年三月廿六日兴乐班一天。”“光绪二十六年古邑坝头班到此,开台大古。首本《赠宝塔》,次本《赠三宝》,
魏杰故居原位于福州鼓楼区东门塔头街,坐北朝南,三面围墙,共四进,第四进早己倒坍,只留一片空地。“鹤山草庐”面积1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四面围墙。主座建筑祠厅辟左、中、右三门,大门六扇。入门,三面环廊,廊下天井,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斗拱、挂洛、檐、楣雕画精美,是奉祀魏杰生父富友之祠厅,帝建静修书屋、寿泉厅、泉石居(花亭)等,分别作为祭祀、课读、书画及住宿之所;泉石居是魏杰长住的宅院园林。魏杰故居现移建于金鸡山顶,只剩两进。前围墙中为石框门,上有多跳偷心式雨蓬,下悬“魏杰故居”匾,下为三步石台阶。门内为天井
宦溪窑址位于福州市宦溪镇硋、板桥村一带,数量36窑,主要分布在板桥的新厝山,硋(ài)石由(yòu)村的后门山、城里坪及附近的几个山头。南北长约1.7公里,相传有36窑。《侯官乡土志》记载:“硋石由,有碗窑古迹,居民约百余户,分何、邓、池等姓。”1956年,修建简易公路时曾发现窑址,证实志书中有关碗窑的记载。窑址堆积层高1~5.8米,宽30米。已发现两个拱形窑床残址,窑床为砖质结构,砖的体积为28×18×5厘米。历年来,出土的遗物主要有匣钵、垫饼、垫柱、支圈等窑具和各种日用器皿。采集到的标本有碗、壶、钵、罐、瓶、碟、炉、盒、盖和灯盏、
降虎红军墓位于宦溪镇降虎村。1934年7月,由红军等七军团6000余人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和中央代表曾洪易的领导下,由瑞金出发,于8月7日抵达福州。是日半夜11时,向福州发起进攻受挫,9日凌晨撤出战斗。8月10日,在降虎梧桐山一带与国民党军87师261旅52团遭遇激战一天后,由于敌援军大量赶至,先遣队决定全部撤出战场,转移至连罗苏区。该战斗异常激烈,红军伤亡600多人。1995年,当地村民在当时战斗处,修建了红军烈士墓,以缅怀为革命牺牲的红军先烈。降虎红军墓于2002年6月被晋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晋安区文物保
涌泉寺天王殿位于晋安区鼓山的涌泉寺内,为涌泉寺的核心建筑之一。殿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历代都有重修,今构基本保持了清代风貌,立面有改动。天王殿门额悬挂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御书“涌泉寺”匾额,门前庭院两侧耸立1972年由福州市郊龙瑞寺迁来的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制作的七层八角千佛陶塔(陶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对。据《鼓山志》载,天王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始建。宋绍兴七年(1137年)僧士珪重建,上为罗汉阁,下为金刚殿,当时天王殿结构可参考宋代福州知州程迈《重修涌泉寺碑》记载:“僧士珪修五百罗汉阁,下辟三
涌泉寺回龙阁位于晋安区鼓山涌泉寺东南侧,原为“澄心亭”,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光绪年间改建为“回龙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失火焚毁,1935年重建,由林天民设计,改建为三层砖混结构的仿古式建筑。现为涌泉寺素菜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年(1762年)仲春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季夏,兴隆遍照禅师募请郡人卢氏兄弟在放生池前建澄心亭,前后二座,并在其旁建成客寮三间,三方建有围墙以补巽方之缺;还在驻锡桥上建驻锡亭,与山门一道,用以截气。清末光绪年间涌泉寺住持妙莲禅师将澄心亭改建为迴龙阁,祀关羽,并建“
磐石山遗址[新店镇磐石村东北200米·青铜时代-汉代·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发现。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黑陶和灰硬陶片。灰硬陶片占多数,部分硬陶表面施薄釉。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席纹、蓝纹、米字纹、云雷纹等,可辨器形有釜、罐、豆等。新店镇:新店镇,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发源地,福州市晋安区的一个重镇,位于福州北大门,面积48.29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8万多,是福州市已确定的未来城市新区,毗邻福建省政府行政中心、省体育中心和五四路市中心商务区。辖区内拥有万
铁坑村游击队根据地遗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铁坑村。1945年8月,党组织派朱鸿连到铁坑秘密开展游击活动,积极发展一批党员。同年建立了铁坑游击据点,并逐步发展为游击队根据地。1946年,断联的城工部组织把主要的力量转移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3月初,林白同志带领革命者,将位于小北岭的五县中心县委转移到铁坑村,并在铁坑村隐蔽转移革命力量,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进行反霸破仓分粮斗争。铁坑村是连江、闽侯、罗源三县的交界处,地形复杂。当时每天在铁坑村进出的革命者有几百人,村民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为革命者带路、掩护和筹集、搬运军粮。而国民党的部队常常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岭头村。1949年的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在北峰岭头猪蹄亭山向国民党军队在福州的防守阵地发起攻击,打响了解放福州的第一-。猪蹄亭山又称猪蹄峰,强攻猪蹄峰是解放福州最激烈的一场战斗。该峰位于福州北门要塞,海拔524.4米,三面悬崖。1949年,国民党军第106军第50师派重兵把守,并在山前设置用木桩和铁丝网构成的鹿砦,扼住解放军主攻部队通往福州的咽喉要道。我军第28军第82师第245团3营于8月16日晚向该高地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先后夺取了猪蹄亭山北侧的两个山头,当天傍
松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鼓一村。这里长眠着革命烈士叶凯和王则炎。叶凯烈士,男,鼓山镇后屿鼓一村人,生于1909年6月11日,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中心市委代理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闽东13独立团政委、中共罗源县委书记等职。1935年农历九月十三日被国民党-派惨杀,壮烈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王则炎烈士,男,鼓山镇后屿鼓一村人,生于1911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特派员。1930年到江西中央红军学校学习,回闽后,长期活动于连罗
桂湖二三革命纪念馆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桂湖垄头村。大革命时期,在福州北郊晋安区宦溪镇桂湖一带,以张长弓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有力地冲击了国民党的-统治。因事件发生在民国23年(1934年),故称为二三革命。桂湖二三革命始于1934年春,失败于1936年夏,虽持续时间不长,但播下的革命种子已星火燎原。为缅怀革命先烈,在中共晋安区委、晋安区人民政府支持下,中共宦溪镇党委、宦溪镇人民政府在桂湖垄头村修建了桂湖二三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桂湖二三革命纪念馆于1986年12月被郊区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