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后黄村、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莆田凤凰山公园、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七境交通站旧址、西壶寺联络站旧址、黄石宁海小学旧址、金山交通站旧址、陈国桢烈士故居、陈国柱故居、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黄石文庙、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黄滔祠,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后黄村
后黄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在莆田市荔城区,有一处“世外桃源”,离市区很近,离喧嚣却很远,它就是“华侨第一村”西天尾镇后黄村。村里随处可见具有莆阳老建筑特色的百年华侨民居,还有莆田唯一现存完好的“四口井”,以及百年古碉楼、距今600多年的桃源社。村里有三老老人、老宅和老树后黄村有三“老”,老宅、老树、老人。老宅楼顶的雕栏、檐前的雕花,有西洋式的点缀,更有地道的莆阳味儿。这一幢幢侨属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前羽毛球世界冠军林水镜故居。它是修建于清末民初的老宅,门前有一副“飘洋过海求生计,含辛茹苦建家园”的对联,堂前的“懿范可风”,无不诉说着祖辈华侨林天宝创业的故事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
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县委干部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宝胜村院后自然村。1947年4月10日,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成立后,为了加强游击纵队力量,黄国璋一面派陈振先、饶云山返福清了解龙高暴-动-情况,争取把失散的游击队员找回来;一面指派林汝楠暂留莆田整顿县委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游击队,以增强闽中游击主力。4月26日,林汝楠在莆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活动据点壶公山西院寺主持召开莆田县党员干部会议,传达贯彻闽淅赣区党委和闽中地委关于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一系列决定,布置分头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组织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游击队。会议决定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
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游击纵队成立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东宋村西亭自然村。1935年5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并入闽中特委后,重建了中共莆田县委,机关驻新度西亭。1936年7月,因游击战争的需要,县委机关迁至莆永边区,西亭成为莆田党组织活动的一个基点村。1947年3月20日,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为贯彻执行闽浙赣区党委关于“放手发动游击战争”的指示,在长乐县玉田龙卷墓农场召开闽中地区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干部会议,传达区党委“三•一六”指示信精神。4月上旬,黄国璋与陈亨源、林汝楠研究地委支持福清发动龙高暴-动-的方案,地委武装与福清武装会合后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莆田凤凰山公园
莆田凤凰山公园

凤凰山位于莆田市城西1公里处,因形如凤凰展翼,故名凤凰山,又称南山。凤凰山南麓的广化寺是福建著名古刹之一,景区内还有景观十多处。凤凰山中部是著名的“石室藏烟”景观,山上有古人穴居的海蚀洞多处,故称“石室岩”。唐代名僧妙应禅师在此坐禅,出入常跨两只驯虎,故又名伏虎岩。凤凰山蜿蜒的上山小路,铺百余级石级,道旁的杜松大可两人合抱;松石夹峙如墙,摩崖题刻点缀其间。路边有块巨石,上刻宋方左钺书的篆体“伏虎岩”三字,其上便是“石室岩精舍”。旁落的玉皇殿前有一对盘龙八仙石柱,雕技精湛,形象逼真,为石雕艺术珍品。寺后耸立着一座七层的四角形砖塔,精巧古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
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王厝自然村。1935年,中共莆田县委在新度青垞村中-员陈发治家建立秘密联络站,闽中党组织领导人王于洁、苏华、黄国璋、张兆汉等同志都到过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他们通过陈发治联络,晚上与当地的地下党员陈清凤、王春来等同志一起集中到陈发治家的后山如意坡和香山宫开会,讨论革命活动。村民陈亚连参与散发革命传单活动。青垞地下党活动据点的建立,为莆田(闽中)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提供基地,为莆田的解放作出了贡献。青垞革命活动据点旧址为香山宫,坐南朝北,为一层土木结构,中间为主殿,主殿西面有5间砖木结构房子,东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
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桂林村三十六乡。1930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农村巡视员邓子恢来莆田,负责指导莆属地区革命。邓子恢到莆田后,在壶公山下的三十六乡中和寺召开莆田总行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莆田总行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陈天章、王纪修、吴梦泽、郭寿銮、韩永藩、蒋声、郑纪等10余人,共青团县委7人,共20多人。会上,邓子恢传达省委有关指示精神和闽西土地革命经验,分析莆田当前斗争形势。指出莆田当前的斗争形势是敌强我弱,红军游击队在开展武装斗争时应当讲究斗争策略。红军游击队在开展斗争中不能采取单纯的军事行动,要帮助农民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东埔余村尾厝5组。1934年4月8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州台江区洋中亭地下交通站开会时被宪兵破获,市委书记陈之枢等集体被捕叛变。多次到莆田巡视工作的市委巡视员练文澜也被捕叛变,随后,带着宪兵到莆田破坏莆田中心县委及其下辖的仙游县委以及莆仙两县共青团组织。在王于洁、潘涛领导下,莆田党组织积极开展打叛肃奸斗争和进行思想整顿,莆田的革命形势逐渐好转。同年9月,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王于洁任书记,潘涛、林阿郎、郑金照、陈建新、黄国璋为委员。中心县委机关设在渠桥(现称新度镇)东埔余村余瑞龙家,从此,在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
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袭击黄石镇第三区署战斗遗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黄石社区玉塘街。1936年5月,中共闽中特委在莆(田)、永(泰)边的后溪召开会议,讨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撤出罗汉里根据地后下一步的斗争策略。会议认为由于第一支队支队长魏耿叛变,加上根据地群众受国民党军队的严重摧残,福永边游击根据地一时难以恢复,第一支队余部不宜再回原处坚持斗争,决定两个支队合编为一,以常太根据地为依托,在莆仙一带继续坚持游击战争。于是,第一支队开往常太漈川与第二支队合编,加强了常太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但由于常太通向平原地区的出口被国民党驻军--,游击队在根据地的活动受到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
清后中共莆田县委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和丰自然村。1935年,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与苏华等同志隐蔽在清江五张厝地下联络点交通员林亚笔住处,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36年王于洁等转移住处,五张厝联络点林亚笔仍与闽中特委保持联系,负责地下交通工作。1944年黄国璋在清江桂苑祠建立据点,领导莆田平原、沿海、山区的革命活动。1949年2月,中共莆田县工委改称莆田县委,机关驻地从城郊四亭迁至黄石清江桂苑祠,游击队驻清江宗夏堂。游击队在县委领导下主动出击,破坏敌人通讯设施,缴获-支弹药、发动群众破仓分粮等活动,清江革命据点游击力量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七境交通站旧址
七境交通站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七境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七境村下庄自然村。1920年——1937年在黄石七境万隐寺创办钱沙小学,期间中-员彭超、傅韵簧、林天树、张俊煌等人在钱沙小学任过教,并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苏华也经常到钱沙小学参与活动。1944年秋,中共闽中特委决定在万隐寺建立地下交通站,由陈发泉担任地下党交通员。之后,中共闽中特委领导人黄国璋、林汝楠和莆田县工委书记杨杞松、林汝樑等都曾在这个交通站组织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和斗争。七境交通站旧址为万隐寺,原是唐贞观年间泉州开元寺在莆田所建粮仓,明嘉靖年间倭寇犯莆被毁。清乾隆年间重建,至20世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西壶寺联络站旧址
西壶寺联络站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壶寺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田下1号。1935年,莆田党组织在西壶寺(亦称菩提寺)开展秘密活动,建立了西壶寺联络站,成为革命时期莆田(闽中)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1949年2月,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张坤等人进驻菩提寺,领导莆田平原、沿海地区武装斗争,发动群众除恶惩霸,开仓济贫,打击敌人,缴获武器。当时由年轻的张爱珠担任游击队的情报联络员,同时负责供给游击队生活用品,全力支持革命,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2002年,福建省顾委委员苏华亲自为该联络站题写牌匾。西壶寺联络站旧址为尼姑庵,坐西朝东,大门后院落是上下两个水泥埕,左右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林墩自然村。1927年夏,初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黄元从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林墩村,在林墩戚公祠创办宁海小学,从事农村教育,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以实现他教育救国的理想。1928年夏,黄元因资助办学的老板要篡改他的办学方针而停办学校,随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1929年底回莆田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县委选送到闽西中央苏区的中国红军大学学习。1930年10月,从中央苏区回莆田,被任命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教导队副队长,参与领导广业外坑苏区的创建工作。同年底,莆田外坑苏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金山交通站旧址
金山交通站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山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金山村海头自然村。朱维干是黄石镇金山村人,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追求进步,支持革命,与闽中革命同志陈国柱、陈国桢、林汝楠等往来密切,这些革命同志以他家为据点,建立交通站,发展革命队伍,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陈国柱在厦门大学读书时认识了老师朱维干,两人成了莫逆之交。1925年,陈国柱受中共中央委派回到莆田开展建党工作。一到莆田,朱维干就介绍他到莆田哲理中学当教员。1926年2月,陈国柱在哲理中学创建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之后,他经常到黄石金山村,以朱维干家(祖屋)为据点开展活动,发展党员。同年11月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陈国桢烈士故居
陈国桢烈士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延年介绍赴厦门,组织福建华侨协会,并利用《商报》主编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由陶铸领导的厦门劫狱斗争,安全转移同志。1937年底,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再次前往南洋,在福建会馆工作,同年加入马来西亚共产党。1946年回国后,党组织派他到闽南建立地下党组织。是闽南地区地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陈国柱故居
陈国柱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国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陈国柱故居前连九华叠翠,后拥古竹禅寺,是旧时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区古驿道。故居由大厅、厢房、石埕、围墙组成,为传统五间厢民居,土木结构,室内陈列着陈国柱和他胞兄陈国桢烈士(1902-1949)的生平事迹和有关革命文物。陈国柱故居于2000年11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苦竹寺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头垅自然村。1936年12月26日,陈国柱在其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并在苦竹寺成立农民协会,开展抗税、抗捐斗争。1946年至1948年春,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和莆田工委委员张坤、林汝梁等先后率领游击队在这里秘密活动,发展游击队员达30多人,发展地下联络员20多人,分别组成若干游击小组,开展“抗征、拒丁、减租、减息”斗争。1948年底,张坤、林汝梁曾多次在这里召开地下党秘密会议,整顿游击队组织,培训游击队骨干。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为苦竹寺,建于唐会昌年间,为千年古刹,巅峰时期曾下辖方圆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黄石文庙
黄石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文庙位于荔城区黄石镇黄石村中心小学内,唐朝为红泉宫,祀首创南洋水利的唐代福建观察使裴次元。宋代理学家、名儒林光朝于此讲学,称红泉书院,世称“红泉学派”。明代改为水南书院,后因倭乱被毁,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文庙坐北向南,按照孔庙规制建设,规模宏大。由大门、宿舍、泮水桥、两庑、大成殿组成。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264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斗拱为平身科用二攒,使用插拱,斗底用假皿板。前檐廊下保存清初的浮雕盘龙石柱一对。殿前铺设石板丹墀,占地68平方米,丹墀前为泮池,池上架设二墩三孔石拱桥,占地108平方米,保存完整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溪安地下革命活动点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溪安自然村。溪安是闽中支队莆田县大队大队长张坤的故乡。1927年,溪安的陈贤、陈成、张霖等几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党员20多人,并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张坤1934年参加抗日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1935年参加闽中工农游击队,建立溪安革命活动据点。由于溪安地处荔林深处,便于突发时转移撤退,解放战争时期成为莆田(闽中)地下党和游击队的秘密活动据点和开会场所,苏华、黄国璋、林汝楠等常驻溪安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47年7月,闽中游击纵队转战戴云山失利后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下垞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王西自然村。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进入莆仙时,在指挥部任何应钦秘书的共产党员胡秉铎接见了陈国柱,提出要发动群众反对-,必须深入下基层做民众工作。于是,陈国柱立即召开党员会议,分片包干下乡发动农民,组织基层农会。陈国柱也回到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并在白漈灵宫成立农民协会,下垞村最早参加农会的有张茂灼、张茂铿、林恩、林笔、张柴生人等。从此,下垞村农民协会以白漈灵宫为秘密活动据点,组织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抗捐、抗税斗争。1964年夏,陈国柱子回乡时曾特地来到白漈宫灵宫,向乡亲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黄滔祠
黄滔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滔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里巷,元大德八年(1304)为纪念黄滔而建,明倭乱后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23.18平方米。由祠门、正厅、下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祠中保存明正统十二年(1447)石碑1通,祠门右壁上存有收集的“状元及第”、“济美联芳”、“冬官旧第”、“天马来青”、“文笔钟灵”、“父子名贤”、“理学名臣”等明代石额。祀黄滔。黄滔是晚唐文学家,对王审知治闽有规正之功。原存祠中的“东里黄氏思敬堂功赏记”、“黄氏族祠思敬堂记”、“侍郎公送祭田文卷”明代碑刻和“敬恩”、“登瀛阁”等石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