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中国水准零点景区、青岛德式监狱博物馆、劈柴院、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山东路矿公司旧址、伊尔蒂斯兵营旧址、小青岛灯塔、团岛灯塔、汇泉炮台遗址、观象山地磁房、青岛榉林公园、小青岛、观象山公园、青岛中联广场、流亭国际机场、侯爵饭店旧址、海滨旅馆旧址、胶澳帝国法院旧址、观象山天文台、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观中国水准零点标志铜塑与科普介绍,了解海拔起算面的科普知识。中国水准零点景区集测绘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水准零点标志雕塑,高6米,重10余吨,底座像一个铅锤,寓意老一辈测量人工作的辛苦,顶部地球仪上有6个小圆球,寓意世界上6个著名的海拔原点。中国零点景区位于青岛浮山湾东侧的银海大世界内,是中国地面点高程唯一的起算面,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及的海拔高度数据即起源于此。在此可了解海洋、大地、山川科普知识,直观地体验“高度从脚下开始”的美妙感觉。六米高的水准零点标志铜塑是景区的标志,这座铜好似一个大铅锤,锤尖所指的地方就是
青岛德式监狱旧址博物馆是一座集古堡式监狱建筑群、司法大队建筑为一体的特色博物馆,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殖民监狱旧址之一。监狱建筑由“仁、义、礼、智、信”五座监房和一座工场等组成。“仁”字监房即青岛德式监狱旧址,系1900年所建。其余建筑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1900年至1995年该建筑群一直作为监狱(看守所)使用,德国侵占青岛时期(1897年至1914年)为德国关押非中国籍人犯的监狱。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1914年至1922年)为日本守备军囚禁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为青岛地方检察厅看守所;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1938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呈“人”字形,东端连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原叫江宁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为步行街,便改名为劈柴院。劈柴院有二十几个院,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如同北京的老东安市,劈柴院是青岛人逛街的集中去处。劈柴院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曾有人认为,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可以
【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l号。始建于1910年,德国青年派风格俱乐部建筑。德人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占地面积3234平方米,建筑面积1891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有0-。德国三段式造型,平面呈不规则形。花岗粗石砌基,沾灰墙,折坡屋面,有气窗。正门南向,登13级石阶引梯至一层,4根圆石柱撑起挑廊,上为二层露台。主立面南向作折角处理,西南角现为入口处,有宽敞走廊兼休息厅,人字形地板,有高2米雕饰护墙板,砌有德国蓝色釉瓷壁炉和贴瓷座椅。天花板露木装饰,木挟梯宽大美观,房间宽敞明亮,建筑造型典
【山东路矿公司旧址】位于市南区广西路14号,建于1899~1902年,德国在青岛设立的公司。山东路矿公司是1912年由原成立于1899年6月的“山东铁路公司”和成立于1899年10月的“山东矿务公司”合并而成,是当时德国掠夺山东矿产资源的重要机构。此建筑为德国三段式,占地面积约594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楼房,高约14米。二层,有0-和地下室。灰岩石砌基并呈条状镶砌墙体和墙角,折坡屋面,东西墙面中有高直屋檐,下为露木装饰。一、二层房间高4米,松木地板和黄朱瓷瓦两种地面,北边置有木挟梯至0-,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坚实,无多余雕饰。
【伊尔蒂斯兵营旧址】位于市南区香港西路2号。建于1899~1901年,为德占青岛时三大兵营之一。座落在太平山南麓,依山面海。占地面积65932平方米,有兵舍、官舍各两栋,平房20栋,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德国军官米勒上尉设计。主建筑为兵舍,坐北朝南。地上2层,地下1层,平面呈围字形,中轴线式布局,中部和两翼凸出。花岗石砌基,清水勾缝粉饰,隅石勒墙角,石条嵌券门、窗套,大斜坡屋顶,檐口伸出墙外间距大,属南欧式建筑风格。正门南向,精美刻花石柱支撑挑台,屋面中部高起大三角山花墙,左右斜坡顶下一、二层露木敞廊走道与两边翼楼相
【小青岛灯塔】位于青岛湾内小青岛的最高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德国人修建。于1915年7月17日首次启用,是船只进出青岛湾的最重要航标。该塔有“琴屿飘灯”美称。解放后,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增高了塔身。建筑总高18米。整个灯塔形状为底宽上收的宝塔状,有基座,登6级石阶至一层,塔门北向,花岗石嵌券门。基座及二层均为八角形,花岗条石砌筑。第三层为圆柱形,上有钢板尖顶,铆钉连接。塔内有30级石质螺旋楼梯。塔下有同时所建的看灯塔用小平房,石砌、瓦面、券门,建筑面积20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由交通部青岛海监局航标处使用。
【团岛灯塔】位于市南区团岛西南,海拔24米。建于1900年,为八角形砖石结构,共3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15.4米,正门北向。地下室为机房和仓库。内有螺旋式花岗岩石楼梯直通塔顶,水式铜管挟手。三层为灯室,内为环周玻璃窗,外有铁制环形露天平台,中部有德国制造大型水晶石折光鼓形透镜.射程可达15海里。围绕灯塔下有平房,花岗蘑菇石而基,正门北向。当海雾达到一定浓度,塔上就会发出类似海牛的鸣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灯塔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后,修复了各种设施,并保留了灯塔和机房等德式建筑。现为交通部青岛海监局航标处使用。
【汇泉炮台遗址】位于市南区东部海滨的汇泉角上。设有炮台1座,旧称会泉岬炮台,1902年建成,是德国在青岛自建的第一空炮台。北洋军阀张宗昌曾加以修建,炮台由石块和钢筋混凝土筑成,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设大炮5门。地下室设施完备,指挥室、寝室、仓库及炊事、洗濯室等布局井然。并有轻便铁道专为运输弹药之用。地面以茂密丛林为掩护,周围护以电网。另有“汇泉炮台之址”石碑―通,碑高1.5米,碑之南有一观澜亭,上镶“观澜亭记”碑,1920年立。汇泉炮台于1914年德国军队投降时自行炸毁。现遗址尚存。
【观象山地磁房】位于青岛市观象山上,现属观象山公园。青岛观象山的地磁房,建于1905年,是国内第一座地磁房。1905年3月6日,德国政府派麦以斯曼博士任莰溴氕象天测所所长(隶属于德国海军),为其需要,除气象观测外,又先后增加地震、地磁、地形测量等观测项目。地磁房房屋结构为灰、石结构,所用原材料完全按照建地磁房的标准,经严格的化验检查的石灰石、石灰、木材、铜活页和铜钉等不含铁的材料筑成。地磁房建筑长6.73米,宽6.51米,墙厚0.6米,高5.8米;房顶为木架,油毡纸和三等。建筑面积为43.8平方米,使用面积29.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
公园包括太平山大部分。太平山位于青岛市区南部,有大小山头11个,是市区最大的1个山系,面积200余万平方米。主峰海拔高度为148米。登山可南观汇泉湾全景,北望台东、市北两区,隔海远眺薛家岛、竹岔岛。规划意见:突出山海特色。发扬青岛特有的植物雪松的优势,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石体和现有植物,运用造园手法,组织游憩和眺望的空间环境,满足附近居民游览、儿童游乐和休息的要求,并为人们提供登高眺望的良好场所。榉林公园位于海拔148米的太平山北部,西面与中山公园、动物园接壤,南临植物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十处山头公园之一,建成于1985年。建
小青岛位于青岛湾栈桥东南,是青岛湾中一座孤立的小岛。面积约一点二万平方米,海拔高度只有17米,距离堤岸720米。岛子小巧如螺,山岩峻秀,林木蓊倩,因此得名为小青岛。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滩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即胶洲湾内入海口一段水域的称谓。小青岛又名“琴岛”,因该岛形如琴,水如弦,风吹波间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小青岛公园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德国人在小青岛之巅建了一座灯塔,高155米,塔为白色,呈现八角形,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40年代初,小青岛
观象山公园位于观象二路15号,南临观象一路,东邻观象二路,西与禹城路相邻,北至青岛第六中学。2005年公园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职工4人,年游人量20万人次。园址旧称“大鲍岛东山”,海拔78.9米。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于山上建贮水池,又名“水道山”。1910年建成观象台,将原设在今馆陶路1号之“气象天测所”迁至该山,1911年定名“皇家青岛观象台”,故称“观象山”。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后,观象台改称“测侯所”,更名为“测侯山”。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于1923年正式定名为“观象山”,沿用至今。1924年,中国政府正式接管观象台
中联创意广场作为青岛一站式潮流消费胜地,体现的是创意型时尚生活特色,涉及吃住行游娱购各方面,目前已汇集了国内外数十家特色餐饮,十余家各色酒吧、大型KTV、台球会所、商务酒店、咖啡厅、SPA、健身、美容、美发等各种消费形式。这里倡导的“24小时工作+生活”的新生活方式正在丰富岛城文化生活,成为青岛市体验城市文化和青岛风情的地标式街区。
流亭国际机场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境内,距市中心23千米。建于1958年,2001、2004年先后进行一、二期扩建。跑道长3400米;飞行区为4E级;停机坪18.4万平方米;航站楼面积6.4万平方米,配有先进的安检、行李分捡以及航班显示系统,楼前建人工湖及喷泉。为迎接2008年奥帆赛,机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的重点工程项目包括国际航站楼、飞行区改造和货运站场的改扩建工程。
侯爵饭店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广西路37号,建于1899年,占地面积1398平方米,建筑面积1474平方米,属德国19世纪古堡式建筑。立面采用非对称布局,西南转角处有一圆塔楼。塔楼与南、西两个立面融为一体,突出的圆顶逐渐收缩上升,以针尖状直入天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为青岛市第一区-署。解放后,为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办公楼。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滨旅馆旧址SiteofSeashoreHotel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23号,建于1903~1904年,属欧洲中世纪田园式公共建筑,建筑面积4940平方米。花岗岩砌基,清水墙面勾缝,敞廊露柱,造型独特。曾称汇泉大酒店,是青岛最早的假日旅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青岛停留时曾入住该旅馆。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胶澳帝国法院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德县路2号,建于1912~1914年,占地面积3528平方米,建筑面积3126平方米。大楼为三段式,花岗岩墙基、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具有德国建筑厚重粗犷的特点。有大小审判厅、办公室31间。现为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办公楼。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象山天文台:在观象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小石屋,外面有两层高栅栏,石屋子内还有三道铁将军把门。在石屋子里面,有一个价值不菲的拳头大小、浑圆的黄玛瑙,玛瑙上一个红色小点,上面标出“此处海拔高度72.260米”,这就是我国的“水准原点”。球形的水胆玛瑙标志,其上有铜制和石制护盖两层,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与验潮站上所求出的平均海水面进行联测,测出它的高程为全国高程起始点,国家测绘局将它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当时国家规定,采用由此青岛验潮站求得的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高程基准面,其绝对高程为零,凡由此基准面起算的高程,统称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是历史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融合了古典主义、洛可可、城堡式、中国式等多种建筑元素;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3A级旅游景区,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