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漯河小商桥、南街村观光园、陈星聚纪念馆、桃花岛庄园、临颍谯楼、受禅碑和受禅台、临颍受禅台、杨再兴墓、繁城三国文化景区、漯河龙云集团、大田遗址、尼庄遗址、大沟桥、陈星聚墓、城顶遗址、华严寺遗址、巨陵遗址、临颍文庙大成殿、受禅碑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颍河故道)上。桥为敞肩单孔石拱桥,长20.87米,宽6.67米。大拱竞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岸小拱脚间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块拱石间均由咬铁连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兽,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据方志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
南街村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南街村旅游以发展模式、教育理念、发展方针、分配办法、生活方式及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伟大实践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奋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第一雷锋村等。十多年来,南街村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辉煌的成就,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参观。近年来,南街村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
陈星聚墓园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追封他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矗立着姿态各异的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整个墓园古柏森森,庄严肃穆。2004年11月临颍县人民政府把陈星聚墓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3月原省委书记徐光春批示:把陈星聚墓园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祖国统一的平台、弘扬中原文化的载体、推动旅游发展的景观。2008年6月陈星聚墓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动工兴建陈星聚纪念馆。陈星聚纪念馆规划占地面
桃花岛庄园位于临颍县固厢乡北1公里107国道东侧,许昌以南15公里,属临颍县固厢乡,隶属固厢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管理,公司目前正全利打造田园生态类游玩景区。总占地面积6000亩地,采摘占地120亩,-占地2000亩,花圃苗木占地3000亩,特色种植800亩。未来再流转5000亩。空气清新、环境幽雅,花香鸟语,使人心旷神怡,是都市人放松心情、体验淳厚乡情的理想之所。交通极为便利,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档度假村。1、餐饮温泉酒店:定位休闲,特色,品味为主题,以临颍城镇及周边城市的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主力消费群体,以家庭商务
临颍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谯楼,又名钟鼓楼,始建于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明景泰二年重修,位于老城县衙前,占地140平方米,为砖筑楼台式建筑。台高6米,平台东西长14.7米,南北宽9.5米;飞中拱门洞宽3.5米,高4米,深9.5米;架层楼高五丈,铸钟两千斤,增置鼓大十围,民兴寝之便焉。它是周边县市仅存的一座反映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73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青砖平台,拱门南面上方青石匾横额上写的“谯楼”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拱门南面上方有“颍川古郡”阴刻石额一方。谯楼为青石阶、青石栏杆,平
受禅碑和受禅台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镇,台高20米,长宽约30米,是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的地方。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阳(今繁城)筑灵台,举行受禅大典,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是谓魏文帝。从此结束了刘汉王朝400年的历史,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代。受禅大典的盛况,裴松之引《献帝传》注云:“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可见其炫赫隆重。台前有两碑,即《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具体详细地记述了这一历史事实。“受禅台”、
受禅台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台高9.30米,面积约25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在此-逊位于曹丕,史书曰“禅让”,故名“受禅台”。台上原有殿、亭及天禄、辟邪等,现仅存建筑基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临颍《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位于临颍县城西北15公里繁城镇汉献帝庙址上,碑文内容为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刻立。高3.32米,宽1.02米,厚0.32米,有穿,额题纂书阳文“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文隶书,32行(后10行刻于碑阴),行49字,有不少字残毁。传为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刻,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南12公里小商桥东300米,世称“忠墓”,当地俗称“杨爷墓”。墓地20余亩,呈长方形,松柏苍翠,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体刚劲;二是《宋统制杨将军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间,均为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断碑,字迹不清,隐约可识“再兴坟墓”4字,相传为岳飞枪尖镌刻。杨再兴为江西吉水人,祖居河南相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以人文景观为特色的三国文化遗迹景区。公元220年8月,曹丕忠臣李伏等首先提出:“魏王布德四方,万国归服,人臣所向,魏当代汉。”献帝对于朝臣的这个动议早有考虑,经过再三思虑,已知大势所趋,人心向魏,即宣告群臣,愿将天下禅于魏王。曹丕大喜,遂令从速筹划,修筑“受禅台”“三绝碑”。现已建成“受禅台、“三绝碑””、“献帝庙”、“清真寺”楚怀墓、普泉寺等历史景观。景点交通位于漯河市临颍县西北部繁城镇
介绍: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城西3公里处龙堂村,创办于1991年,是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经过10多年的滚动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市场,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农村资源优势,很抓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走出了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产品特色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目前,企业拥有3个面粉厂、挂面厂、方便面厂、酱园有限公司、高新科技园区、蔬菜精选包装及无公害蔬菜专卖连锁有限公司等,现有职工1930人。2005年,龙云集团总资产达7.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45亿
大田遗址位于临颍县固厢乡大田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大田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大田村:固厢乡大田村位于县城北6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2831口人,3150亩耕地,7个村干部,52名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并被授予信用村光荣称号。大田村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全村现有大棚170多座,日光温室39座,人均收入8000多元。……大田村详细信息++
尼庄遗址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尼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尼庄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尼庄村:尼庄村位于繁城镇东1.5公里,五个自然村,分别是尼庄,王阁,黄庄,戴庄,申庄。总人口2500人、总户数550户,党员55人、村两委6人、监委会3人;一个社区(尼庄红旗社区)、13个生产小组;村庄占地面积1400余亩、耕地3000余亩;主导产业是传统种植大豆,玉米,小辣椒为主,新建高标准小学一座,新建卫生室一个,村民合作社4个。……尼庄村详细信息++
大沟桥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大沟桥村。年代为明。大沟桥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大沟桥村:大沟桥村在县城南5.5公里,南马沟两岸。辖樊村、李村、宋村三个自然村。明正德十年南马沟上建有一拱桥,俗称大沟桥。耕地2903亩。水利条件优越,涝能排、旱能浇。种植大蒜,久负盛名,为临颍县特产大蒜主要产地。……大沟桥村详细信息++
陈星聚纪念馆是在陈星聚墓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史料记载,陈星聚墓园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念他“劳瘁不辞”,与台北建设相始终,特追封他为三品通议大夫,赐予他“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占地约1650平方米,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1889年墓园落成时,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为石刻造像,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姿态各异。园内古柏森森,庄严肃穆。1958年和1965年,陈星聚墓两次遭到破坏,目前仅存一块完整的墓碑和一块断裂的神道碑。2007年9月17日,新华社一篇题为《台
华严寺遗址位于临颍县城东三十里,三家店村南一里处。遗址高八米,占地五十余亩,基址如龟形,首尾四肢具备,寺院建于龟背上。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整土地过程中,遗址遭到破坏,村民于遗址周围经常拾到石斧、石铲、蚌刀、蚌镰、陶纺轮、陶网坠等器物,接近寺基处常出现空心砖墓,并有铜尊铜鼎出土。八十年代曾有村民拾到一枚陶祖,火候很低,形可乱真。考察测定,文化层四米,为古颍河沿岸新石器文化遗址。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高宗寨村:在县城东15.5公里的县东部边境,北临乌江沟和华严寺。始名商高宗城,简称商城,明嘉靖八年《临颍志》载:“县治东三十里有城
巨陵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临颍县巨陵镇娄庄村距今千年的春秋时期,楚王虚葬于现河南省临颍县娄庄村,其陵巍峨,故名巨陵遗址。陵上不断出土石斧、蚌刀、蚌镰、骨针等文物,文化层厚四米,另有许多汉唐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文物部门考证确定,巨陵遗址属新石器文化遗址,为古颍河岸,2008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娄庄村:娄庄村位于巨陵镇中心,相传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村东南有一楚王陵遗址,因楚王虚葬于此,巨陵镇由此得名。娄庄村因娄姓居多,因此叫娄庄村。另有丁、吴、吕、梁、李、潘、黄、牛、刘姓。现有人口4793人,1205户,16个村民组,耕地
文庙,位于临颍县城东南隅,县第二高中院内。现存的大成殿高9.6米,殿基高2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九脊歇山顶,绿色琉璃瓦覆盖,黄色琉璃瓦插花,透花滚龙雕脊,色彩艳丽。鸱吻耸立,飞檐高挑,海兽仙人姿态各异,殿顶正中置一大宝瓶,光彩夺目。檐下铁马叮当,清脆悦耳。五踩双昂抖拱,彩绘藻顶,雕梁画栋。楹栏间雕绘山水花鸟,奇禽灵兽及二十四孝图,气氛祥和。殿前月台东西22米,南北15米,周围青石栏杆。踏垛中间青石雕二龙戏珠阶袱,长3米,宽1米。月台前两株桧柏,甬道两旁丰碑林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文庙始建于隋朝。乾隆《临颍县志》载:“康熙五十四
《受禅碑》。三国·魏隶书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庙久废。《受禅表》与《上尊号碑》同为魏初巨制,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法亦久为世重,故自唐宋以来,迭经著录。其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位于临颍县城西北15公里繁城镇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