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豫西大峡谷、石人山抗日战役纪念碑、石大山抗日战役纪念碑、李密墓、瓮观史家大院、金鸡谷、卢氏石门山风景区、石峪高山牧场、冠云山景区、云架山、铁锁关、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五里川玉仙洞、尊师亭与教泽碑、曹靖华故居、牛家胡洞、卢氏兴国寺、国民党中央银行遗址、延家寨、延家村五庙,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豫西是指河南省内、省会郑州以西地区包括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三个城市,即洛、虢、鹰三市。西接陕西,东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豫西地处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以平原为主。东经111°08’—133°45’,北纬33°08’—35°05'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石人山抗日战役纪念碑矗立于官道口镇东北5公里处,209国道东侧。由一块约6米长、2米高的巨大片石制作而成,纪念碑底座由水泥打造,外镶褚红色墙砖。石碑名由蒋介石之孙、蒋经国之子、国民党原副主席蒋孝严先生题写,凹刻进巨石之中,鲜红的油漆勾描之后,百米之外依然可以看到她夺目的光彩。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辖官道口、岭南、秋凉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庄、金家沟、耿家、庄科、新坪、三官庙、郭家埝、磨上、大岭、车家岭、杨眉河、黑牛19个行政村(其中三个行政村合并),185个村
石大山抗日战役纪念碑:石大山位于官道口镇西北部5公里处,海拔1900米,为崤山西部山峰.石大山悬崖峭壁、地势险峻、雄关漫道、易守难攻,由于它周围地势险峻,加之正南是将军山,中间突出一道“鱼脊梁”,便成为峭函古道通往南部的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地。石大山战役为豫西抗战最后一个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国军为夺取石大山战役最后胜利而做出了重大牺牲,近千人为国捐躯。战后烈士遗骨均葬于陈家岭,抗日英灵,长岷石大山下。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辖官道口、岭南、秋凉河、百
李密墓:位于官道口镇三官庙村南,唐代墓葬,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密(582年--618年)隋末瓦岗军首领。与王世充交战失败后降唐,后又判唐,在三官庙被唐军伏兵所杀,葬于此。面积约1500平方米,墓冢高14米,一角被洪水冲毁。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辖官道口、岭南、秋凉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庄、金家沟、耿家、庄科、新坪、三官庙、郭家埝、磨上、大岭、车家岭、杨眉河、黑牛19个行政村(其中三个行政村合并),185个村民小组。郑卢、三淅高速交汇于镇区并设出
史家大院:官道口镇杨眉河村瓮观史家大院位于官道口东南群山环抱之中,北与灵宝寺河乡相连,东和洛宁县为邻。现存的史家大院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在明晚期为名门旺族所建的大院.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5个院落,存留房屋128间,其中96间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上花园已毁坏。整个院落布局严谨,史家大院东有大门、二门,进入二门后有稍门,后角门,呈上、中、下三层。房门、窗棂装饰讲究,雕刻精美,还能清晰地看见房门、窗棂上木刻的人物、花鸟、神龛和走兽。整个院落屋宇轩昂,风格古朴典雅。2013年7月,史家大院被列入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金鸡谷:位于官道口镇庄科村境内,景区全长15公里。金鸡谷内山峦叠嶂,怪石林立,树木参天,有大小山峰20多座,各种灌木丛生,古树挺拔,主要树种有桦栎树、鲍榆树、小黄杨、黑松等。金鸡谷顶峰有大片苦栗树林,树形千姿百态,在秋季颜色更为鲜艳,各种花草楚楚动人,形成了春花、秋景、夏绿、冬秀美景。内有两株据传西汉年间生长的核桃树,直径三人不能合抱,当地人称核桃树王。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辖官道口、岭南、秋凉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庄、金家沟、耿家、庄科、新坪、三官庙、郭家埝
石门山风景区位于官道口镇金架沟村,距209国约4公里,距陇海铁路、连霍高速40多公里,和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南北相望,与塔予山森林公园讪$之隔,景区全长6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石门山因恰似门状而得名,山内峡谷奇特,鬼斧神工,断岩峥嵘;谷中瀑溅相连、溪流潺潺、河水靖澈.缓如垂练、急如抛珠、瀑蠲如注,轰鸣而下ah水相樱呈辉、如诗如画;石门山山水相连、景点林立、悬崖建栈道、峭壁有攀崖、峡谷有滑道、吊桥空中悬、小桥伴流水、秋下桥、秋千园、休闲娱乐在其间,石门仙景、妙趣横生、特色各异,令人流连忘返。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
石峪高山牧场位于杜关镇西北部,距杜关镇政府所在地38公里,包括石峪、刘双、尧头三个行政村,355户,1052人,451名劳力,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8.6亩,宜牧面积2.5万亩,宜种草面积5000亩。这里是全镇乃至全县牧坡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海拔最高的山区牧场。行走在石峪高山牧场,可以领略“一揽众山小”的壮观,也可以感受“骏马秋风蓟北”的粗犷。
冠云山(又名观音山)景区,位于河南省卢氏县、灵宝市交界处,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景区内植被茂密,峰峦叠障,古树名木盘根错节,珍花异草遍地皆是,千亩草场碧波荡漾,人文景观历史久远,是卢氏县又一处人间仙境。主峰天坛峰海拔1886米,森林覆盖率达98%,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多达两千种,羚羊、野鹿、猓子狸、金鸡等珍奇动物随处可见;景区内气候,春暖、夏凉、秋爽、冬温,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食用资源120余种,药用资源400余种,兼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有罕见的原始森林、高山草场、瀑布、猎场。以冠云山、玉皇阁两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同时遗存
云架山:又名文显山,海拔1710米,属蟒岭山系的一部分,位于豫陕交界处,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官坡镇兰草村。云架山东接箭杆岭,下临兰草川(官坡镇西侧),南连高耀子,远眺蜡台峰,西接干江河,北近真人沟,景区跨(陕、豫)两省三县(洛南、丹凤、卢氏),面积数十平方公里。官坡镇:官坡镇位于豫西边陲,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两县接壤。全镇总面积273.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4.54万亩。官坡镇属偏远深山区,境内山大林密、沟壑纵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食用菌、中药材等传统产品闻名遐迩,锂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四,所产烤烟有“赛云烟”之
铁锁关:位于河南省卢氏县官坡镇兰西村与陕西洛南县高耀乡龙河村交界的箭杆岭处,是豫陕两省的分界岭。官坡镇:官坡镇位于豫西边陲,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两县接壤。全镇总面积273.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4.54万亩。官坡镇属偏远深山区,境内山大林密、沟壑纵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食用菌、中药材等传统产品闻名遐迩,锂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四,所产烤烟有“赛云烟”之美誉。官坡镇位于豫陕两省的卢氏、洛南、丹凤三县交界处,素有秦川入豫第一镇之称。全镇……官坡镇详细信息++
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官坡镇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位于官坡镇西3公里处官坡岭中段,面积5000余亩,园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山间有自然山泉2处,园区内有锦鸡、山鹰、果子狸、山猪、野兔、野鹿、松鼠、刺猬等野生动物10余种,有油松、华山松、柏树、楸树、杨树、国槐、桦树、桦栎树、青杠树、漆树、海棠等林木树种20余种,有核桃、板栗、桃树、李子树、杏树、樱桃、金沙梨、日本甜柿子、猕猴桃等果树品种30余种,有山茱萸、辛夷、杜仲、山楂、天麻、猪苓、连翘、五味子、葛根、山药、柴胡、丹参等中药材品种50余种。林、果、药、树遍布园区山山沟沟,人称“天
五里川玉仙洞"玉仙洞"的来历缘于一位姓王的道长。据说,千佛窑里曾住过一位王姓道长,乃本县朱阳关人氏,自幼在千佛窑--,终得正果,坐化成仙,后人将道长遗体以端坐姿势殓藏洞内,若干年后成了世所罕见的木乃伊。千佛窑因此又被称作"玉仙洞"。"文革"时期,千佛窑遭人破坏,佛像被毁,王道长遗骨不翼而飞。据《卢氏县志》记载:"玉仙洞俗称千佛窑,位于五里川镇河南村。相传,唐代在此凿洞造像,明、清以来增塑许多彩像,文革期间被毁。"千佛窑"之名来自崖壁上那个天然石龛,龛中有佛,据说,最早时期石龛里有佛千余尊,在当地,龛和窑有着几近相同的内涵,故龛就成了窑
尊师亭与教泽碑是为纪念曹靖华父亲曹植甫先生建造的,位于五里川中学院内,于1985年9月4日竣工,该建造主体为六棱形亭式建筑,两边各附两间平房,占地120余平方米。教泽碑置于中部六棱主体建筑内,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呈四棱体,鲁迅先生亲书的碑文经原体放大后,原体原文镌刻于碑上,饰以镏金,熠熠闪光。尊师亭与教泽碑1993年被评选为"三门峡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2002年被确立为"三门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先生一生以来致力于山区教育,为山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4年11月29日,病中的鲁迅抱病为曹植甫先生写下了一篇碑
曹靖华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其建筑为我国北方农村极具代表性的土木结构组合式庭院。故居有两道门,整个庭院共计十四间房屋,其中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二门外有东西耳房各两间。
牛家胡洞:牛家胡洞因举人牛金星曾在此居住而得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军师、卢氏举人牛金星久慕呼延氏之名,跋山涉水从卢氏西南山老家五里川来到延家村,客居仇氏胡洞的仇家,向呼延后人学习治国平天下的谋略,最终使其协助李自成推翻明王朝。当年牛居住的仇氏胡洞从此改为牛家胡同,现仅存胡同口的一座夫子庙。
兴国寺:兴国寺,又名定林寺、上林寺,俗称南寺。寺院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年间,即公元951年前后,盛于金朝泰和年间,即公元1201年前后,有确切记载的年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兴国寺几度扩修,特别是明朝成化乙己正月至弘治辛亥十月,耗时六年,兴国寺的重修达到了高潮,气势愈显博大,气势更加壮观。
国民党中央银行遗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银行曾搬迁于窑子沟村,省政府的许多机构也随之而来,他们办公、住宿于呼延大院,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那时的小乡村是何等的荣耀辉煌。银行撤走之时有部分机械和半成品就地掩埋,现村民在建房和耕地时不时有当年遗物出土。
延家寨:延家寨位于延家村东南、滑石岭北端的山顶,方圆三百余亩,寨子由外中内三层构成。外层据崖用土石建造,高两丈,底宽五丈,顶部宽一丈,可供守卫人员来回运动,其主要做为守护之用;中寨为种植生产区;内寨地势平坦,有房屋、窑洞、广场、水窖等,为生活区。寨中可容纳千余人一个月内的生活生存。自古以来未有刀客响马突破,抗日战争时日本兵也绕寨而过。
延家村五庙:延家村由于历史悠久,村内居住着呼延氏、郭氏、仇氏、乔氏四大家族,人口众多,故此庙宇文化也相对丰富。村中有上庙土地庙、中庙将军庙、下庙火神庙、前庙龙王庙、后庙夫子庙。其中中庙供奉着呼延赞、呼延丕显、呼延守信、呼延守用、呼延庆等将军,庙宇轩昂、气势恢弘,多为呼延氏祭祀之用。下庙供奉着火神爷,有正殿、左右偏殿、广场和戏楼。正殿、左右偏殿雕梁画栋,内外壁画栩栩如生。此为全村人祭祀、活动娱乐的最主要场所,每年定期都有庙会,唱戏杂耍,香火最旺。可惜这些多被毁坏,现仅存下庙正殿和夫子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