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南召宝天曼、南召五朵山景区、百尺潭瀑布景区、真武顶景区、丹霞寺景区、石人山南麓、九龙沟瀑布群、亮马台遗址、鸭河口游览区、白河第一漂、银沙岭冶铜遗址、娘娘庙遗址、王庄遗址、小余坪遗址、白草岭遗址、榆树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寨上新石器时代遗址、竹园遗址、杏花山与小空山遗址、观岭遗址,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南召宝天曼,国家AAAA级景区,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部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6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南召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地处伏牛山腹地,西北与嵩县相连,东北与鲁山接壤,西南毗邻内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27分—33度32分,东经111度55分—112度02分,总面积86.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古老繁茂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同纬度居全国之首位,被中外专家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
五朵山位于南阳市南召县西南部伏牛山东南麓,距南召县城38公里,南阳市区80公里,207国道转景区旅游公路可达,是集道教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地质结构奇特,地势地貌复杂,北大河和排路河呈“八”字形向上延伸,主峰海拔1715米,山势巍峨,峰峦叠嶂,在南北一线三公里内并连矗立的五朵突兀山峰高耸入云,势成五极,气势宏伟。五朵山风景区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景区内林木蓊郁,凉爽宜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其中有猕猴桃、山药、茱萸、刺梨、
百尺潭景区位于伏牛山脉中,由百尺潭大瀑布、羊角潭瀑布、牛魔潭瀑布、石板潭瀑布、漩水潭瀑布、探妖沟瀑布六大瀑布组成,因百尺潭瀑布最为壮观,故景区得名百尺潭。百尺潭的瀑布尤其壮丽优美,瀑布悬挂于峭壁之上,潭水深不可测,“两潭加一瀑”组成“哑铃”状,瀑布从高崖上飞溅而下,泻入峡谷之中,水雾朦胧,尤为壮观。谷底的百尺潭面积约30平方米,传说潭底有石洞,深达百尺,潭内住有9条巨龙,因此峡谷被称做九龙口。瀑布最为壮观的时候水幕从天而降,拍石打浪,惊心动魄,仿若白练高挂,银汉倒悬,浩然而下,激起层层水雾,溅起碎玉琼花。瀑布周围山水相依,犹如天然画廊
真武顶旅游度假区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崔庄乡和马市坪乡境内,地处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属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真武顶园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包括真武顶风景区和百尺潭风景区。距南召县城28KM,距省会郑州250KM,距南阳99KM。度假区以水体景观为基础,以峡谷、高山、瀑潭、森林、山花为依托,以道家文化(代表人物真武帝、张三丰)为脉络,具有鲜明旅游特色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八百里伏牛山是国家规划要打造成的世界级风景胜地,而真武顶旅游度假区就坐落在伏牛山的核心区域。度假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景色雄奇壮阔,气势磅礴,奇峰怪石、险崖幽谷、岭嶂
丹霞寺位于南召县东北部,留山镇北五公里处。因后山前岭土质红色,建寺初取名红霞寺、仙霞寺,后更名为丹霞寺。寺庙区后靠蟒垛山,左邻青龙山,右依白虎山,附近有红蜘蛛山,远处有档子山作屏障、玲珑山相照应,气势雄伟而幽静。九龙河自寺前蜿蜒流过,环境优美青秀。丹霞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伏牛山寺庙之首,豫南禅宗圣地。从旅游角度来讲,本景区以丹霞寺为重心,包括寺庙区、塔林、青龙山、白虎山、古树名、门区等几部分。本景区最大的优势是山环水绕,人文自然融于一体,特别是丹霞寺周围的寺庙环境,风景如画。同时该景区离县城较近,旅游优势十分明显
南召石人山南麓景区内层峦叠嶂,古木参天,流泉飞瀑,碧水幽潭,集北雄南秀于一体,被誉为’中原胜景’。整个景区有:真武顶景点,百尺潭瀑布景点,丹霞寺景点。
九龙沟瀑布群景区位于石人山南麓龙潭河一带山谷中,距县城28公里。龙潭河自石人山南麓的独山一带顺谷而下,到龙潭沟一带因山势的险峻和急剧的落差,在约4公里的河床中形成10余个高低不等的瀑布,最大落差130余米,最小也有10余米,一瀑一潭,潭瀑相应。白龙瀑自横卧的巨岩上冲泻而下,酷似白龙滚动;青龙瀑自峡谷清幽处折转而下,恰如青龙出海;飞龙瀑二级飞落,水花飞溅于石壁间深不可测的石潭中再跌荡而下,粗犷豪放;乌龙瀑从百米绝壁上腾空而降,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其它瀑布也各显姿态,美妙绝伦。两岸青山、石壁陡峭、林木丛生、山水相衬、尽显生机。九龙沟瀑
亮马台遗址位于南召县留山镇下官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亮马台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留山镇:留山镇位于伏牛山南麓,南召县城东13公里处,北与鲁山县接壤,西与崔庄乡、城郊乡为邻,南与太山庙乡相接,东与小店乡相连。全镇辖21个行政村,2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903人,多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和藏族。全镇浅山和丘陵分布较多,总地势南低北高,呈狭长分布,辖区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最高的山峰关山海拔为1134.4米,较大的河流有……留山镇详细信息++
鸭河口水库在白河的中上游,离南阳市区仅40公里。库区水面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蓄水约13亿立方米,具有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鸭河口水库位于伏牛山向南阳盆地过渡的丘陵地带。伏牛山余脉的九里山、青山、五垛山等诸多山峰耸峙于西北一线,临库或乘船在库中观光均可领略群峰叠错的无限风光。两岸亘连的丘陵上不时隆起一座座蘑菇状的坡头,片片簇簇的林木倒映于碧波万顷的湖水之中,晶莹澄澈的满湖碧波,被蓝天白云和飞掠的鸟影衬托,使得水光浮翠,两岸增彩。库区里有鱼类水族20余种和水鸟10余种,鱼儿游弋,鸟儿低掠,颇有妙趣。水库里多有库叉、草场、半岛
白河第一漂位于伏牛山南麓,白河上游的乔端镇。它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心点,也是伏牛山旅游环线公路的重要接点部。白河第一漂距离南召县城35公里,距郑州240公里,331省道与248省道均从此处通过。距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10公里,距马市坪瀑布群15公里,距石人山景区25公里,距五朵山45公里。景区处于白河的上游,流域面积有近千平方公里,此处水质清澈,河床宽阔。更难得的是水底和河岸上的沙质细腻、洁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河道急缓交错,深浅不一,让漂流的过程更丰富多彩。漂流的中途还设有沙滩阳光浴场,在伏牛山的崇山峻岭、清幽峡谷中感受沙滩阳光
银沙岭冶铜遗址位于南河店镇席老庄村银沙岭自然村北。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为132000平方米,遗址上散存大量炉渣,中部存积有南北长30米、东西宽5米、高1.8米的炉渣堆。炉渣上可见炼铜遗存的木炭痕迹。从遗址上还拣到有坩锅残片、残铜镢、豆柄等。遗址北端亦散存大量炉渣,均未发现炉子痕迹,当时可能是用木炭冶炼。席老庄村:席老庄村……席老庄村详细信息++
娘娘庙遗址位于南河店镇漆树园村娘娘庙自然村东。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12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5-3.5米,遗址上暴露大量战国筒瓦、板瓦片,陶壶口沿、陶片和宋代扒村窑白底黑花釉瓷片、青瓷片等,内含丰富,形成文化层叠压。1976年5月,该村群众马连山、苏文全、马连德等在此掘得铁釜1个、窑瓷碗6个(破碎两个)。1976年,地区文物工作队收回陶瓷碗4个(其中一个残破),根据出土器物残片判断,此遗址为战国—宋代文化遗址漆树园村:漆树园村……漆树园村详细信息++
王庄遗址位于南河店镇大范庄村王庄自然村西岭之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66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3.5米,表面散存大量的红烧土和灰土,内含比较丰富,红陶约占80%。出土器物有红色、灰色夹砂陶鼎、夹砂陶罐、红陶大型夹砂器、敛口钵、盆、束颈瓶、高领罐、曲腹钵、盆等。除夹砂器物为手制外,其余为细泥慢轮制作。采集标本有:根部有指窝纹锛状、鸭嘴状,外有曲槽乳钉状鼎足。此处为新石器时代仰韶中、晚期文化遗址。大范庄村:大范庄村……大范庄村详细信息++
小余坪遗址位于板山坪镇小余坪自然村,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余坪遗址北靠松河,南依小山丘,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2米。地面暴露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红陶约占70%,彩陶约占10%,灰陶约占20%。出土器物有:带指窝纹乳状鼎足、带指甲纹或指窝纹圆柱状鼎足、红衣黑彩陶钵、陶盆口沿,夹砂灰陶鼎沿、罐口沿、制作粗糙的陶纺轮、敛口钵、石斧等。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板山坪镇:板山坪镇地处伏牛山南麓,南召、内乡、镇平三县交界处,全镇24个村,198个村民小组,6783户,2468
白草岭遗址位于崔庄乡程家庄村西北500米。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3560平方米,从遗址暴露的陶片来看,红陶约占90%,钵形鼎、鼎足、红陶敛口钵口沿、红陶细泥尖底器底、红衣黑彩陶片、小口高领罐口沿等陶片和石斧等,还发现有卜骨。属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遗存。程家庄村:程家庄村……程家庄村详细信息++
榆树岭遗址位于南召县城郊乡庙坡自然村西北300米榆树岭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约17782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表面散存有红烧土及陶片。红陶约占90%以上,器型有鸭嘴状指窝纹鼎足、敛口盆、敛口钵、深腹钵口沿断面为三角形敛口盆、夹砂罐、口沿下饰一周附加堆纹盆、直口高领罐、桥形器鼻、夹砂盘形鼎、褚石颜料等。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城郊乡:城郊乡历史悠久,中华民国十九年至1953年为李青店区,1956年分属于李青店、罗坪、柴岗中心乡,1958年归城关公社管辖,1961年撤中心乡,恢复区
寨上遗址位于城郊乡董店村西300米寨上。此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座落在黄鸭河东岸的河旁高地上,总面积35168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3米。从暴露遗物看,红陶占75%,夹砂陶约占25%。大部分器物为手制,有盘形鼎、敛口钵、盆、鸡冠形器耳、镂空灰陶豆等。彩陶多红衣黑彩,生产工具有石斧等。此处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城郊乡:城郊乡历史悠久,中华民国十九年至1953年为李青店区,1956年分属于李青店、罗坪、柴岗中心乡,1958年归城关公社管辖,1961年撤中心乡,恢复区建制,归李青店区所辖,1962年
竹园遗址位于小店乡凌小庄村竹园自然村西侧。古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中部横贯一条小路,东部可见2米多深的断崖。从断崖剖面看,0.15米以上为耕土,0.15-1.5米为黄灰土,1.5-2米处为深灰土,灰层中可见烧过的炭屑,2米以下为黄色生土。断崖上可见大量瓮棺葬,地表散落大批陶器碎片。省、市、县文物工作者于1962、1976、1981年三次调查和复查中,挖掘陶器器型有鼎、罐、钵、盆、甑、尖底器、纺轮、糙型磨具等,均手制。泥质黑陶极少,彩陶占一定比例,纹饰有红宽带纹、色叶圆点纹等,其它纹饰还有弦纹、指窝纹、附加堆纹等。是一处仰韶文化遗址,
南召猿人遗址位于云阳镇阮庄村杏花山,是一处距今五六十万年直立人活动与居住的遗址。遗址南北长98米,东西宽96米,面积约9408平方米。1978年秋,云阳文化分馆郑雪华同志从群众手中收集到化石,上报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化石出土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现存国家博物馆)。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所长吴汝康教授鉴定为一青壮年的右下第二前臼齿,和北京猿人所处时代相当,属中更新世时代,命名为“南召人”。遗址出土的其它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虎、剑齿象、肿骨鹿、中国鬣狗等2
观岭遗址位于崔庄乡鱼池村南观岭寨之上。遗址为台状高地,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630米,总面积约120000㎡。化层厚约8米,其中红陶约占40%,灰陶约占40%,彩陶约占20%。大体可分为4层,内含相当丰富,且各层的文化内含各异,说明原始人类在此居住甚久,大约从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晚期。1980年,南召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崔庄乡:南召县辖乡。1958年建崔庄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3公里。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回龙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