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莲花山温泉、科隆千树园、陈慈黉故居、莱芜风景区、秦牧故居、观一古村、锡庆堂、名贤余氏家庙、澄海冠山书院、前美古村、林国英故居、祖姑祠、陈松轩墓、魏文懿墓、永宁寨、大莱芜炮台、龟山建筑遗址、杜国庠墓、莱芜古炮台、唐伯元纪念馆,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莲花山温泉
莲花山温泉

介绍莲花山温泉位于澄海区莲华镇境内的莲花山南麓,是潮(洲)、澄(海)、饶(平)的交汇点。这里依山临海,林木葱郁,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附近名胜景点荟萃,有始建于元代莲花古寺,还有“五丛古榕”、“莲花天池”、“仙脚迹”、“仙翁圆梦外”等带有神奇传说的景点,每年都吸收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门票/开放时间58元广东汕头莲华镇:莲华镇位于澄海北隅,是潮(州)、澄(海)、饶(平)的交汇点,北倚莲花山,南临韩江北溪,东连东里镇,西接潮州铁铺。总面积19.91平方公里,辖19个管理区,现有2.5万多人。镇域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沃土平坦,资源物产颇丰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科隆千树园
科隆千树园

科隆千树园位于澄海区广益街道官湖村。千树园是一家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植物科教、娱乐餐交通13路公交车可直达。用时参考半天交通乘坐澄海13路可到达门票门票35人民币开放时间7:30-17:30景点位置广东汕头市澄海区广益街道官湖村广益街道:广益街道位于澄海区北部,总面积16.32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324线国道贯穿全境,辖区内设有汽车总站,交通十分方便。近年来,广益街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的同时,区域经济获得快速发展。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15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迴曲折,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傭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莱芜风景区
莱芜风景区

位于澄海市南海滨,是通往南澳岛的轮渡口。这里建有海滨游泳场,浴场两侧有小山,构成天然的防波堤,因而这里的波浪较为平缓,很适宜游泳。海滨上两个圆锥形小山和周围的小岛被当地人奉为海神。传说从前凤凰仙姑的弟子看到此地经常有鱼精出来祸害百姓,便私自下凡为民除害。玉皇大帝得知后将她处死,她的身体就化成了莱芜诸岛,东屿是她的头颅,附近一片赤褐色的礁石是她的鲜血化成的,两座山是她的乳房。当地人因此称这处景点为“向天美人”。附近有神女庙天后宫祭奠之。山上还有建于清代康熙五十六年的炮台,扼守着汕头海湾,现已成为旅游者凭吊的古迹。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秦牧故居
秦牧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牧故居位于广东汕头市澄海东里镇樟林观一村索铺巷9号,是一座“四点金”(潮汕传统民居称法)四合院,有近百年历史,旧民居占地387.5平方米,内有天井、正厅、厢房、居室、书斋等16间,民居门口嵌上了“秦牧故居”牌匾。这是一座古老的庭院,经受了百年风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故。推开陈旧的大门,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厅房,两边是侧房。进入左边侧房,里面的房间是秦牧父母的卧室,陈列着秦牧的手迹及其一家的照片。侧房外面还有一间小房,秦牧当年就和哥哥住在这房间里狭小的0上。穿过侧房便是他的书斋。房间的陈设十分简单,但秦牧在此却博览群书,勤奋学习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观一古村
观一古村

观一村就位于樟林古港港湾一隅,是秦牧先生的故乡。这里是海上古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潮汕大多数先贤从这里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创业。古港河河水清澈透亮,倒映着朵朵白云,犹如天空之镜,蜿蜒流向深处;两岸疏竹掩映着灰黑色的老屋旧墙,却有一种清幽的意境,让人忍不住顺着边上的石板小路,向深处探幽,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观一村的腹地。古港河上的仿真红头船景观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观一村由南盛里和南康里两个自然村组成。“南康里”建有粤东建筑规模最大的“新围天后宫”,“南盛里”为潮汕传统民居建筑格局,是由本村巨贾蓝金生先生独资兴建的。很多建筑都有侨宅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锡庆堂
锡庆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庆堂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观一村。观一村:东里镇观一村原名新宫,原属南社村辖地,1950年与南社、头冲村合称观平村,1961年拆观平村后改称观一村,又名布袋围,是著名文学大师秦牧(又名林觉夫)的出生地。整个村由两个片区组成,分别称为“新宫”(也称南康里)和“南盛里”(俗称布袋围)。全村住户775户,人口2857人,其中非农人口217人。辖区土地面积2748亩,现有耕地面积1260亩,山林地约200亩……观一村详细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名贤余氏家庙
名贤余氏家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海名贤余氏家庙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永新村,乾隆47年重修,距今已有437年的历史了。永新村是潮汕余姓的主要聚居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早在元末公元1367年,潮州籍的朝廷翰林院大学士余仲伟意识到时势变化,政局动荡,遂安排七子:向、尚、囧、商、裔、扃、同,搬离潮州城,到澄海择地定居,以避兵乱。余氏兄弟来到莲阳中社创立永平村(1951年改称永新)。当初这里是韩江出海口,河海交汇泥沙淤积的沙陇地带,有待开发。后来,向、尚、囧、同,相继搬往外砂、潮州和省内其它地方。但七兄弟均公认父亲余仲伟是余氏在永新的肇基祖。余仲伟出身官宦世家,他的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澄海冠山书院
澄海冠山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冠山书院,在现在的汕头市澄海区境内,在这里有一副有名的对联:“礼门辟冠山,亦步亦趋追鹿洞;道岸登澄水,为高为美溯杏坛。”联中的冠山二字,指的就是冠山书院。从历史来看,冠山书院可谓是澄海文化的发祥地。宋庆历年间(1041—1048),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太子中舍、易学大师卢侗“见冠山山明水秀”,环境幽雅,遂于此结庐读书,后定居于冠山。卢侗在书院教授邑中子弟,为澄海乃至潮汕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冠山遂成澄海的政治文化中心。神山是先哲在澄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见证,是澄海人好学求知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冠山书院曾一度是冠山初级中学、上华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前美古村
前美古村

前美古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是陈姓聚居地,该村始建于元朝末年,文化底蕴深厚,海外华侨众多,有过辉煌的科举成就,并曾涌现出包括泰国总理陈家乐在内的数十位国家政要和包括清末华人首富陈慈黉在内的多位巨商。赵兹阳、-、-、胡绳、庄世平、蒋孝严、泰国诗琳通公主等数十位国内外政曾先后到此观光。位于该村的陈慈黉故居占地两万多平米,内分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区间,被誉为“广东第一私宅”,村北的永宁寨则是前美村十几代人的回忆…前美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30个最美乡村之一。旅游区以古村落自然原生态环境及潮汕传统侨文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林国英故居
林国英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国英故居位于澄海市隆都镇鹊巷村。建于清代。为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00平方米。林国英(1878—1951年),澄海县隆都鹊巷村人。早年留学日本,结织孙中山,并参加同盟会。1907年受孙中山派遣,到汕头与许雪秋等人联系,策划黄冈丁未起义,担任后方指挥工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为群众赠医送药,并卖掉在安南的谷仓赈济难民。他撰写的《丁未潮州黄冈举义记》碑文现仍立于饶平县黄冈镇。鹊巷村:鹊巷村,俗名客鸟巷,位于隆都镇西南部,距店市1公里,村落厝居呈块状分布,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现有住户1366户,人口5300人,耕地13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祖姑祠
祖姑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姑祠位于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3月22日,祖姑祠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隆都镇: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是汕头市优稀水果生产示范基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菜蓝子工程生产基地。隆都地处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土质富含有机物,属亚热带气候,光照、雨量适中,韩江支流南溪、北溪三面环绕,农田可引韩直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水果、马铃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全镇耕地面积20925亩,农作技术较高,具备生产出售大宗农产品能力,农产品远销香港、广州、深圳……隆都镇详细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陈松轩墓
陈松轩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松轩墓位于澄海区莲下镇北湾村开智北路,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陈松轩墓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莲下镇:莲下镇位于澄海城区北侧,南靠韩江支流莲阳河,东临南海,西倚凤鸣山,自然资源丰富,素来人文蔚盛,商贾云集。现辖30个行政村,人口10.25万人。区域面积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31平方公里,被列为广东省中心城镇。近几年来,莲下镇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目标,致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文素质,取得丰硕成果。经济建设步上新台阶。20……莲下镇详细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魏文懿墓
魏文懿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文懿墓位于澄海区盐鸿镇港头村莲花山东南麓双飞蝴蝶地,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魏文懿墓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盐鸿镇:盐鸿镇位于澄海市区东北部,位于潮(安)、澄(海)、饶(平)三县(市)交界地带,土地总面积37.71平方公里。现辖九个村(居)委会,人口4.2万多人,有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4千人。盐鸿镇濒临南海,背倚莲花山,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有山地24400亩,耕地9847亩,海滩涂6000亩,盛产青蟹、虾米、大蚝及多种鱼类,成为颇具规模的水产品生产……盐鸿镇详细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永宁寨
永宁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寨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5年8月16日,永宁寨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隆都镇: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是汕头市优稀水果生产示范基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菜蓝子工程生产基地。隆都地处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土质富含有机物,属亚热带气候,光照、雨量适中,韩江支流南溪、北溪三面环绕,农田可引韩直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水果、马铃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全镇耕地面积20925亩,农作技术较高,具备生产出售大宗农产品能力,农产品远销香港、广州、深圳……隆都镇详细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大莱芜炮台
大莱芜炮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澄海大莱芜炮台位于澄海市坝头镇之莱芜岛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是清初潮州府的海防营汛。东至南澳岛的五屿水汛30海里,西至放鸡山水汛60海里,南至达濠水汛40海里,北至镇标右营水汛30海里。炮台面积1348平方米,原设火炮8门(已失)、营房27间(存残垣)、配水兵42名,属清兵防南澳镇澄海协左营。现炮台仍在,呈长方形,长52米、宽25.9米、高5米,外堞厚0.7米、内堞1.8米、垛高1米,炮台内西南角一平面方形炮位,边长13米、堞厚2.1米、面积169平方米,炮台东南面开一门,高2.7米、宽1.55米。历史上莱芜岛是潮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龟山建筑遗址
龟山建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龟山建筑遗址位于澄海市上华镇北陇村东面之龟山南坡。年代为汉。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学者麦兆良发现,1983年澄海博物馆进行调查,1988~1993年四次发掘共500多平方米。清理房址4座。一号房址位于南坡第一级平台,残存用石块垒筑的后墙,长3米,高1.7米,基址内有柱洞。二号房址位于南坡第三级平台,平面为圆形,直径3.4米,用石块砌墙基,南面有门道。三号房址被二号房址打破一部分,平面为凹字形,坐北朝南,面宽12.8米,进深6.2米,中央为殿堂,两侧为厢房,有夯土隔墙。四号房址位于第三级平台西部,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0.7米,进深4.8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杜国庠墓
杜国庠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杜国庠墓坐落于澄海区凤翔街道东港路,建筑物形状为:墓基座为圆形。该墓座东向西,占地1800平方米(1985年以前占地约300平米),建筑面积475平方米,建于1961年10月8日,1985年重修。墓碑为灰岗岩,正面上方立瓷质杜国庠同志遗像,下方“杜国庠同志之墓”7个字阴刻。墓碑背面阴刻陈御仙(杜国庠夫人)为杜国庠撰写的碑铭,“杜国庠同志之墓”及碑铭均系王鼎新手书。墓埕两侧立郭沬若、许涤新纪念杜国庠同志而作的诗刻在2块石碑上,石碑文阴刻镶金。墓埕、墓道、台阶均为彩色水磨石(2005年10月维修)。墓埕及墓道有树木花草,主要有柏树、雪梅,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莱芜古炮台
莱芜古炮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莱芜炮台位于澄海凤翔街道莱芜岛上,与南澳岛隔海相望。大莱芜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与南澳长山尾炮台相望,称之“姐妹炮台”,是粤东地区古建筑方型炮台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遗址。外围宽四十二丈,高一丈五尺,设大炮八位,营房二十三间,操巡兵四十名,另有战马一匹,坐马三匹,外海艍船二只,配兵四十名,属南澳镇澄海协左营。现大莱芜炮台四周围墙仍基本完好。墙体均用灰沙夯成,虽几经风雨,仍坚固结实。围墙高6.7米,长51米,宽25.8米,呈长方形。墙厚2.5米,上有人行道宽1.8米。炮台内原有营房昔毁。东南角有一方台,与炮台围墙连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唐伯元纪念馆
唐伯元纪念馆

为纪念这位潮汕“理学名卿”,近年由唐两松先生斥资择地兴建“唐伯元纪念馆”。该馆位于澄城北10公里溪南镇伯元故居桃园协和生态园区内。园区占地100多亩,馆舍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亭台楼阁、园林清幽,极具特色。唐伯元纪念馆依山而筑,面向东南,采用潮汕风格明式硬山顶院堂建筑形式,荟萃潮汕传统木雕、石雕、嵌瓷、壁画等装饰艺术。祠门匾额“唐伯元纪念馆”,由原省政协主席吴南生手书,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黄赞发为纪念馆撰写碑文。步入祠门,正厅中央是唐伯元坐像,他头顶官帽,身着朝服,足踏乌靴,栩栩如生。正厅上方悬挂明熹宗御赐“理学名卿”横匾,两边一付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