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明边城景区、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锦江水利风景区、周逸群故居、贵州傩文化博物馆、铜仁天生桥景区、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东山古建筑群、中南门古城(铜仁古城)、铜仁东山寺、乌江小山城、三级电站库区、杜鹃山、挞扒洞瀑布洞口、川主宫、沈从文祖居、新营垴、落马潭、铜仁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处大明边城景区(MingParadise),国家4A级景区、贵州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郊,于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展开,总投资11.9亿元,毗邻“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湖南凤凰、“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及“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整个景区以“明”史为据,以“明”文化为内涵,以“明”军事为主脉,以地方特色为背景,致力于明朝以来贵州600年历史文化的挖掘,集“吃住行游购娱”及“休闲、养生、体育、影视”等为一体,是西南最大的综合历史文化景区!核心景区划分为边城广场演艺区、边城市井文化区(含五角大楼剧场
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包括九龙洞景区、锦江景区和六龙山景区。九龙洞景区: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同时也是铜仁市众多溶洞中最先开发的一个,1981年被列为县级名胜保护区,1987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批十大风景名胜区,并被收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2004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九龙洞景区由观音山、莲花寺、九龙洞景点组成。位于铜仁城东17公里处,背靠巍峨苍茫的六龙山,前临碧波滔滔的锦江河,在骂龙溪之右,在观音山之腰,其山峭壁嶙峋、雄奇险峻、漫山翠竹,绿意盎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溶洞奇观,身临
铜仁锦江水利风景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距贵阳420km,地处是铜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国土总面积1513.6平方km,在东经108°50′至109°29′和北纬27°26′至27°53′之间,东邻湖南省凤凰、麻阳、芷江三县,南与铜仁地区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及黔东南的岑巩县为界,西抵江口县,北接松桃苗族自治县。铜仁市处于湖南凤凰古城和张家界国家级风景区与我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锦江下游紧邻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锦江景区能利用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工具,完成对外交通从点、线、面三个层面的全方位覆盖,提升整个风区和
周逸群故居为四合大院,座北朝南。正屋前有石板铺满院坝,两旁辟有花圃。整个故居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现为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交通在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地区电视台对面。门票10元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周逸群(1986——1931),字立风。1896年6月25日生于贵州省铜仁县城一个富裕家庭。1919年春,东渡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在上海与进步青年李侠公等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他与蒋先云、李之龙等发起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是该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其前身为贵州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3月,2012年4月24日正式更名为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一个集征集、收藏、展出和研究为一体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2008年8月1日经国家批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原馆址设在铜仁市东山寺内。2010年,市委、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铜仁市风景优美的“民族风情园”内新建了馆舍,馆舍建筑面积8174平方米,分三层,每层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新馆展陈内容以展出贵州省的傩文化为主,展陈分“傩的起源和贵州傩文化概况”、“傩文化的表现形式”、“傩文化的艺术特色
天生桥位于铜仁市城北12千米处的川硐镇西边,高约110米、宽约150米、长约70米,险峻雄伟,蔚为壮观,犹如一根大梁横亘两岸,故古代又将天生桥河称为大梁河。巨大的桥洞呈倒V字形,高50余米、宽30余米。天生桥河在她穿山越谷的52公里流程中,天然落差达255米。高落差使得这段河流更加湍激,常常是险滩密布、群石错出、急湍奔泻。门票门票80人民币景点位置贵州铜仁市川硐镇天生桥景区
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的东南边缘,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的碧江区境内,包括后洞河水库及下游的小江后洞河至清水塘电站以及周边一定缓冲区域,由东北向西南呈片带状走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9′14″~109°14′25″,北纬27°45′48″~27°51′47″。湿地公园总面积416.75公顷。湿地公园以人工湖泊和具有丰富水量的自然河流为核心,以由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与森林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主要湿地类型为库塘型人工湿地,同时兼有河流湿地,规
东山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隅,南临锦江。古建筑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铜仁东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明清古建筑群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山巅建的“澄江楼”、“川上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建的“大观楼”,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的“奎星阁”,以及其他清代古建筑崇真观、崇仙宫、真武观、文昌宫、大雄殿、武侯祠、魁星楼、护国楼、二吴亭等。大致分山顶、西侧山坡、南侧崖顶三组。山顶仅存的雷神殿和真武殿,一前一后,面阔各三间、五间,山墙均为屏风墙。真武殿后还有大雄宝殿及吊脚楼形式的左右配殿。现辟为贵州铜仁文化博物馆。馆旁有建于19
铜仁市中南门古城简称“铜仁古城”,位于铜仁市中心地带,东、南、西三面临水,仅北面依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总占地面积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5544平方米,是铜仁市仅存的足以反映古城风貌的原生历史街区,是铜仁市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地址:铜仁市中心城区中山路处位于铜仁市中心城区中山路的中南门古城占地3.6万多平方米,古城内保存有较好的明清建筑物、民国时期建筑;四合大院、古巷道、天井;保存完好的封火墙上嵌有以示各家界址的姓氏墙砖,这些古建筑直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明清至民国时期铜仁社会经济发展缩影和真实写照。景点位置贵
地址:铜仁市中心处东山寺位于铜仁市中心三面绝壁临江之上。明正德十一年始建,为明清铜仁地区十之景之首。相继建有川上亭,雷神殿,大雄宝殿、藏书楼等。山上古木参天,亭阁隐露。临汀碧波荡漾,渔舟唱晚。春夏秋冬,游客如云。地址:贵州省铜仁市中心三面绝壁临江小山之上电话:0851-6818436
在青山环抱、绿水掩映之中,“小山城”有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有位于城西中和山顶的观音阁(宋)、城东南的城隍庙(明)、城东北的文庙(明)以及位于中山街的万寿宫(明)等。顺中和山东麓沿石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代文学士吕大器所题之“黔南古刹”,“花梵连云”匾额,再往上拾级登临,清晰可见左一巨石如屏屹立,明嘉靖云南左参政李渭手书“中和”二字,即镌刻于上。旁有石碑,亦为清雍正翰林礼部朗中郭石渠所写的《中和山记》。中和山翠柏茂绿,山色秀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中和夏绿”盛名。然“中和夏绿”仅是思南八景之一。此外尚有“圣
三级电站库区三级电站水库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这高峡平湖般的景观,得益于挞扒洞溪河常年不断的优质水源,因而碧波荡漾、风光迤逦,就象一串剔透碧绿的翡翠,镶嵌在黔东大地。由于水质优良,这里又是我市除锦江以外最大的渔业水产基地,每年有成百吨的鲜鱼供应市场。如果游客有兴致,可乘船由三级库区进入上游二级库区,水路风光又是别有一番情趣,一路可以观赏绝壁森林,享受鸟语花香的陶醉和快乐。当地人把我们见到的这上中下三处山崖称为“三屯”,其中下屯形状就像狮子饮水,山上地形崎岖,溶洞诡秘,据说还是解放前乡民的避匪之地。近年来这里考察游玩的人们,还把这里比
杜鹃山从早春三月开始,杜鹃花漫山遍野绽放,就像一片片灿烂的彩霞,让人流连忘返。这种花又叫映山红,花期在所有杜鹃花科中属于最长的一种,体现出了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她平凡普通,但正是由于有了她的装点,大自然才得以如此灿烂多姿。
挞扒洞瀑布洞口“挞扒洞”名字的来历有两个传说。第一个是说流水在这里滴打在石头上的“哒叭,哒叭”声,按其谐音于是将洞取名为“挞扒洞”;第二个传说是说当年猪八戒在这里与蜘蛛精戏水,把它那九齿耙抓在悬崖上,于是流水从耙齿被分为若干股流出来,人们便将洞名称为“挞扒洞”。这个传说还有许多神话般的情节,等会我们去听村里的老人们细说。发生在洞里的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95年7月铜仁发生特大洪灾。一头正在过河的大黄牯,被突然爆发的山洪冲进了洞里。过后牛的主人在河边寻找了几天,竟然毫无踪影。一直到7天后,有小孩在洞边洗澡,隐约听到洞內有牛的叫声。于是
川主宫铜仁市川主宫坐西北朝东南,其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式建筑,在锦江的边上非常显眼。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晚饭后,人们相约成群,来川主宫吃茶、听戏、观景、怀古。在川主宫中,古树荫凉,远可看群山逶迤,近可观江声渔火,开阔的视野、碧绿的锦江消解你万古忧愁。这栋建筑前临锦江,风水极好,人气极盛。你看这踏步、石栏平台、牌楼式大门、戏楼、两厢、正殿等建筑物,用料考究,做工精致。那高大的木柱,是从梵净山水运来的,而最让人惊奇的,是整栋建筑不用一颗钉子,全用榫头结构。这栋建筑始建于600年前的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由当时的铜仁长官司长官
沈从文祖居下寨,是著名的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祖居。沈从文的曾祖父的父亲沈文科的坟墓,就在这寨外的小山包旁。据说沈从文先生一直到谢世前,都有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家世搞清楚。美国有个叫金介甫的学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花了十年的功夫,“多次到过中国,到过湘西,多次访问了沈(从文)先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卡片,写下了28万字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但对于沈从文的家世,作者却同样没有搞清楚。他在书中说:“沈家在当地算是世家大族,所以对其先世很引以为豪,虽然他们发家历史并不久远。沈从文说过,在镇筸城西边有个沈家庄
新营垴中国明清南长城的实实在在的遗址——新营垴。这是整个南长城中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个屯堡。当年修筑南长城时,五里一碉,十里一卡,十五里至三十里一汛。在汛、堡、碉、卡之间,连边墙、设炮台、建哨所、筑屯堡。根据地形,沿山历涧则修筑长城,地势冲要处则设立炮台,长城之间修建哨台,卡、碉、屯堡则因地制宜。其形或为品字,或为一字,或为梅花,无定格。其作用是:长城用来作为严防边界,炮台用来作为堵截攻战之所,哨台用来作为巡逻了望之所,屯堡用来作为边民聚卫之所;碉台则既可守,也可战。不过,我们新营垴这座屯堡,里面驻守的却不是临时聚集起来的边民,在这里驻
落马潭复兴桥下的这潭碧水,叫做“落马潭”。为什么把它叫做“落马潭”呢,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石柳邓起义时,和坤的弟弟和琳跟随户部尚书福康安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铜仁来镇压。第二年,福康安因水土不服,拉肚子拉脱了水,病死在铜仁城,时任兵部尚书的和琳便代替福康安做了主帅。一天晚上,和琳行军时经过这断桥,当时桥上只胡乱地架了一些木板,和琳的马一脚踩空,连人带马便掉了下去。见主帅落水,和琳手下的这伙北方的旱鸭子尽管大多不会游泳,也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拼死将和琳救了上来。但和琳被冷水一泡,回去就生了病,不久也病死了。这潭为起义军立
铜仁民族风情园铜仁民族风情园地处铜仁市北郊锦江河畔。2009年3月,投资3000万元,占地24193平方米,其中仅看台就达16606平方米,可容纳观众24000多人,舞台上能让3000名演员同时演出。2009年4月28日、30日,铜仁民族文化风情园文化广场作为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主会场,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大型综艺节目和贵州卫视《魅力梵净山•桃源铜仁美》大型情景歌舞演出在这里举行,韩磊、毛阿敏等众多歌星登台献艺,让文化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这个舞台上通过电视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神奇的梵净山、浓郁的民
三江公园三江公园位于铜仁市大江、小江和锦江交汇处而得名,是市区中心休闲、观光、游览的临江公园。公园横跨三江,长4公里,平均宽500米,占地面积11公顷,计划投资人民币6000万元。公园以交汇处的铜岩景观为中心,分A、B、C、D四个区域,由三江岸边川主宫、江宗门、五显庙、中南门(东山)四个景区组成。A区为三江公园的主体,占地面积约110亩(绿地面积80亩),主要是以园林景观休闲、散步、健身为主题,让城市居民和游人体验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境内设置川主宫、三江茶楼、文化广场、亲水长廊、生态停车场等区域。川主宫川主宫位于三江公园北入口处,占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