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彝人古镇、楚雄州博物馆(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紫溪山风景区、土司府、楚雄缅甸风情街、中国第一福塔、楚雄飞来寺、福塔公园、楚雄情人谷、龙江公园、楚雄文庙、万家坝铜鼓及古墓群、峨碌公园、楚雄太阳历公园(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由云南楚雄伟光企业汇通地产投资开发的一大文化旅游项目——楚雄彝人旅游文化古镇即将揭开神秘面纱。近年,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区。白族、纳西族、藏族共同形成一道少数民族的风景线。开发楚雄州彝族文化资源,打造滇西旅游黄金线上新景观,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根据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譬色旅游业的工作思路,经过充分酝酿、论证,汇通地产决定在楚雄开发区宋代德江古城附近开发“楚雄彝人旅游文化古镇”。该项目已被州委列入全州文化产业建设的十大项目之一。彝人古镇是楚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具有浓郁彝族特色的
楚雄州博物錧位于楚雄市南门外,占地近60亩,总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分序厅、古生物厅、历史文物厅、民族厅、0楚雄州地方党史厅、书画厅、动植物标本厅7个展厅,12个展室,展厅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8400余件。1995年7月21日建成开放。楚雄州博物馆楚雄州是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元谋人的故乡;是禄丰恐龙的故乡;是迄今发现铜鼓最早的地方;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文物文化十分丰富。楚雄州博物馆内展出了闻名中外的禄丰恐龙化石、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元谋猿人牙齿化石、万家坝铜鼓等一批珍贵文物,另外还有民族手工艺绣品、精美的彝族服饰
位于楚雄市西南,距市区20多公里,在320国道旁,交通十分方便。风景区总面积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主峰海拔2500米,为云南省最大的天然公园。整座山峰郁郁葱葱,森林密茂,植物种类多,古刹林立,景观独特。紫溪山以万松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景区内峰峦起伏、森林茂密、古木苍天。有万年古藤、千年银杏和650余年历史的大茶花树。有1500多种植物,136多种鸟类,60多种动物。三尖杉、香水月季等珍稀植物较多,绿孔雀,棕颈犀鸟、白鹇等珍禽栖于林中,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植物王国和百余种鸟兽聚居的世界。紫溪山盛产茶花,据当代植物学家考证,至少在
土司府由大院、花园、马厩三大建筑群组成。是典型的自我爱国主义教育。景区外小摊上的火腿、山茶、螃蟹脚等等更有特色。景点位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北0.1米
风情街真的就是步行街,范围很大,晚上卖小玩意的很多,做玉石生意的人很多。景点位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北72米彝人古镇内
中国第一福塔是一个新建成的9层塔,交通到时很便利,城里就有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景点位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飞来寺位于半山腰,山高坡陡,老年人、体弱者慎行。一路上有三个供游人歇脚的亭子,我们是用了近1小时爬上去的。原飞来寺文革时被毁,现在的建筑为近年来民间集资于原址重建的。不过在飞来寺可以看清楚两山之间蜿蜒狭长的黑井镇的全貌。从这里还可以沿山道继续前往万春山僧人墓群。景点位置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320国道
福塔公园福塔公园位于楚雄市鹿城东山,由楚雄州政协动员社会捐资。在明代所建(后被毁)古塔遗址建造。为八角九层楼阁式钢混结构塔,高层建筑59米,建筑面积1217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中华福文化深厚内涵的塔,也是楚雄最主要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楚雄福塔广集福之内涵,一层外壁是红岩雕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案和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清宣宗手书福字。塔内每层展示福的一个主题,一层财源茂盛、二层事业兴旺、三层学绩长进、四层家庭和睦、五层子孙成才、六层平安吉祥、七层从善积德、八层健康永驻、九层延年益寿。明朝年间,鹿城
楚雄情人谷情人谷位于城东10公里石头河村背后,是一条绿树掩映,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的峡谷,因青年人到此幽会而得名,谷内有“情人谷山庄”,鱼池、亭榭,是一幽静去处。地址: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城东10公里石头河村背后
龙江公园坐落在鹿城西北隅,占地面积174亩,其中陆地118面,水面56亩,萦回环绕的水线,长达1800米。公园主体建筑为古牌楼,原系楚雄文庙杖星门的一个附属建筑,公园建成后,设计人员将其拆迁于此。古牌楼居中而坐,前面是成环形的曲栏亭阁,大门两边,荟萃了文化内涵丰富的对联、匾额;后面是荷花飘香的水面。主楼为"江心楼",分上下两层,作为人们品茶、会务、参观展览的一个好去处。古牌楼前面,穿过一片树木花丛,公园中心的草坪上,耸然而立的塑像"金鹿鸣春",记录了鹿城的美丽传说。此外,梅园、水月轩等傍水而起,幽静典雅的建筑与古牌楼一起,形成了龙江公
楚雄文庙今位于云南省楚雄市中大街鹿城小学内。按史志记载,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倾记,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统一布局。其格局与建筑风格均与全国相统一,分为东、中、西三区,即东厢、西厢,中区有崇圣殿、苍qIn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三元桥、伴池等。“其地势宏敞,与临安府(今建水)埒,谓之甲于全滇”。清咸丰十年(1860年),
万家坝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鹿城东南侧3·5公里的龙川江支流青龙河西岸。1975年,首次在这里发掘出铜鼓5面。万家坝铜鼓的价值,在于其历史的久远。据研究测定,万家坝出土铜鼓的古墓群,其时代约为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距今至少在2300年以上。万家坝铜鼓代表了中国铜鼓文化的一个类型,考古学界称之为"万家坝型"。迄今在云南境内共发掘这一类型的铜鼓19面,其中10面在楚雄境内出土。
楚雄城西部,苍翠的峨碌山婉蜒曲折,峰缓谷幽,风景宜人。山中最高处海拨1950米,山林面积3200亩。公园中新建的荷花楼水榭,在突兀壮观的古山亭下,占地面积179平方米。此外,还修建了鹿苑、兴隆寺、天文台、长征纪念碑等景点,对西灵宫、凤山、果成馆等古迹进行了修缮和扩建。跨进大门,沿西灵宫向左,盘旋而上的山林深处,由当地佛教界人士出面募款,把城南乐只碑村的兴隆寺移建此处。旺盛的香火,为西山平添了几分梵唱,几分灵气。景点位置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小山路
楚雄州,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彝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彝族先民创造了璀灿夺目的民族文化。彝族十月太阳历,就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部伟大、精湛的天文历法。这个历法,把一年等分为五季十个月,每个季度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合计360天,余下的5-6天为过年日,它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它一年各月的日数整齐,季节准确到一天不差,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种古历法的科学性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它不仅是彝族文化中最具科学性、最有人文价值的一大瑰宝,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