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禄丰世界恐龙谷(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黑井古镇、滇中古驿道禄丰段、广通文庙、禄丰古盐井群、罗次温泉为、禄丰潘氏宗祠、赛宝坝、石头庵石刻、永定铁锁桥、中村山后矿冶遗址、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星宿桥和丰裕桥、禄丰恐龙博物馆、五马桥、腊玛古猿化石地点、琅井历史文化名村、恐龙遗址科考观光、黑井文庙、黑井滴水箐瀑布,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世界恐龙谷景区是一处以“中国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阶级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为依托,按国家4A旅游区标准而建的,集科普科考与观光娱乐为一体,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的科普旅游基地和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在这里走进恐龙王国,穿越侏罗纪世界,解读地球生灵的兴衰演化,共享留存地球的亿万年世界奇观。禄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内陆盆地,海拔1579米,盆地内遍布着厚达两公里的红色岩层,这片岩层经地质专家确认为侏罗纪时期的沉积。红层中较深的层位被称作下禄丰组。1938年,地质古生物学家卞美年和脊椎动物化石采集家王存义在
黑井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禄丰县城西北65公里龙川江畔,汉唐时代这里以产贡盐而闻名于世。云南产盐不多,黑井是大理国仅有的9个盐井之一。黑井古镇历史悠久,经济繁盛,文化深韵,被誉为“失落的盐都、明清建筑的活化石”。黑井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墨迹佳句,清《康熙黑盐井志》对黑井的景致作了概括记述:“烟溪叠翠、南浦飞云、龙江夜月、凤岭朝晖、石门瀑布、金杨堆霞、巨浪惊天、晴岚铺玉、石桥红叶、春圃桃花、天台老树、东山大石、仙潭马迹、佛塔龙吟、绝峰砥柱、夹岸飞虹、云裹礁歌、半空钟声”。与丽江古城的小桥、流水不同,黑井古镇多了几分古之悠悠
滇中古驿道禄丰段位于禄丰县境内。是在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秦汉“五尺道”、唐代“石门道”的基础上,经元、明、清及中华民国历代政府修建而形成的。唐代修建“石门道”,在禄丰境内设有龙和馆(今腰站炼象关)和沙雌馆(今舍资),这是禄丰境内第一次有史籍记载的地名,也是官方在禄丰设置馆驿的开端。自元代开始、禄丰古驿道由官府组织,经历了大规模的整修,沿路设置了大量的关、堡、驿、铺,到明清时期,禄丰古驿道基本定型,为“滇中古驿道”的重要路段。滇中古驿道禄丰段由老鸦关入境至广通回蹬关出境,全长约88公里,路面宽1.6—2.5米,全用石块铺砌
广通文庙位于禄丰县广通镇广通村民委员会,广通小学内。又名黉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清两代在故址上重建,补建十次,现存文庙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文庙坐北朝南,原有前后两院,呈长方形,有众多建筑群。现仅存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泮池上原有石拱桥,名“月弓桥”,桥两头各有双狮、双象护桥,现仅存桥南两狮,桥已毁。大成门(又称敬和宫),面阔3间,进深2间,为单檐歇山顶一层建筑,采用五梁过架式木结构。前后檐均有三层斗拱支撑,拱、翘、昂上雕刻鱼头、象鼻、三浮云、菊花头、龙戏珠等;东西墙基须弥座上有浮雕,构图精美。大成殿面阔
禄丰古盐井群包括黑井镇大井盐井、大子井盐井、复隆盐井、黑井古盐井群;妥安乡琅井村委会的伏大井。伏大井位于妥安乡琅井村委会西北的芒硝厂内。该井开凿于明万历3年(公元1623年),为斜竖井,全长236米,在182米处分东、北方向两岔井,其中东面岔井长32米,北面岔井长54米,井内最宽处达8.1米,最窄处1.5米,平均坡度42°,最陡处为56°。井顶井壁呈弧形,多为岩石,坚硬。井内开凿石台阶,供人上下行走,石台阶平均长1米,宽0.3米。该井卤水较淡,硝质较重,目前作为琅井芒硝厂生产兽用硫酸钠的原料。黑井镇古盐井共有40余口之多,分为竖井和斜
罗次温泉为天然自溢碳酸型泉水,水温为48°C。温泉开发于明代,名“漱玉泉”,浴池建于明代,池上覆屋,现存房屋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建。房屋平面呈“回”字形,共8间,进深3至3.1米,明间宽4.24米,次间3至3.1米,为单檐抬梁式两层木结构建筑,一层为男女浴池,二层外侧有回廊,内部隔成单间,供达官贵人浴后休息。澡池均用石灰石石条砌筑,正中为泉眼,用条石支砌泉池,泉池边长3.6米,深1.5米,有10余处泉眼出水。泉池之上即为房屋的天井,天井一可采光,二可通风换气。泉池四周即为浴池,浴池分为男四女三共七池,宽1.56米,深0.5-
潘氏宗祠位于金山镇小铺子村委会东山小组村东南面,坐北向南。祠堂由南而北建有照壁、平台、门楼、天井、厢房、正殿等建筑。照壁下有石基,两旁用方砖支砌为柱,中填筑土,上覆瓦砾;平台宽大,原为石板铺筑,现为水泥地板;门楼、两厢及正殿均面阔3间,处正殿为一层外,其余均为两层,四幢房屋均为抬梁式单檐硬山顶前檐廊木构件建筑,门楼的二层原为戏台。正殿建在1.6米高的平台上,宽11.7米,进深8米,门前走廊施卷棚顶,用瓦覆盖,瓦上书--有二十八星宿名,门窗为各自门窗,木雕精细;殿内后墙前筑1.1米高的供台,供台上以木雕构件组成神龛,龛分三格,上下两层,
赛宝坝位于金山镇宋家坡村委会黑龙潭村旁的东河上。该坝俗称黑龙潭坝,实为拦河抬升坝,不是以蓄水为主的坝,坝由巨大的条石(条石长1.5米以上不等,高宽均超过0.2米)纵列在河床天然基岩上,西侧砌筑有5至10层不等,东侧条石层数多至13层;坝埂砌筑成等腰梯形,坝长50米,坝顶宽3.4米,坝均高3.5米,坝外坡宽3.6米,坝内坡及水深不清。坝西有1条引水沟,引入至30米外的原碾坊使用,后碾坊于80年代初坼除废弃;坝东南建有一条引水沟,引水沿东岸至禄丰城作护城河(清代)和灌溉农田使用,主引水渠流至北门街长约5公里。沟渠上有溢洪闸2个,溢洪道5个
石头庵石刻位于禄丰县黑井镇万春山石头庵大殿后南侧山崖上。该摩崖石刻坐东向西,有《灵踪》碑、《黔府爷爷香火莲峰庵常住碑》、《畏碞》碑,全部在一天生巨石上开面。《灵踪》碑、《黔府爷爷香火莲峰庵常住碑》刻于高4.3米,宽2.9米的巨石右侧,《灵踪》碑高1.86米,宽0.88米,刻于清嘉庆七年,该碑上面刻有一些前来拜佛求名的题刻,有“石保生、石永龄、石长甲”等。《黔府爷爷香火莲峰庵常住碑》高2.26米,宽0.85米,该碑刻于康熙贰拾年,主要记载了莲峰庵购置田产及租税等情况。在距两碑2米的北侧有石龛一个,石龛门柱宽0.27米,门宽2.03米,通
永定铁锁桥位于广通镇几子湾村委会务堵米村南龙川江之上。南北走向,桥长23米,跨径16.8米,宽2.2米。桥两岸各立五面石塔门石台1座,用七棵铁质底链相连,链于链之间用铁柱相勾上铺横档票木板,板上有土覆之,护栏现用两根钢绳替之铁链。桥北立有3通修桥碑记,从碑记可知该桥是广通至牟定驿道要梁。始建于民国5年(1916),竣工于1918年,共用铁链、铁棍共重12311斤,耗资花银3262.2665元(耗资折合当时银元为3.2万余两)。;1966年修筑成昆铁路的铁道兵曾进行过局部整修,现桥为危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碑记述建桥的情况。几
中村山后矿冶遗址位于禄丰县中村乡河西村委会山后村南。该遗址有竖井矿洞4个,斜井矿洞6个,工场遗址1处,土炉遗址1处。1号竖井井口呈正方形,直径约2米,现残存深度7.8米;2号竖井井口略呈长方形,略有倾斜,倾度约80°,井口宽约1.6米,深度不明,现目测距离在20米以下。3号斜井和2号竖井井口大致相同,3号斜井到下部略为正方形,边长约1.5米,深度不可探测。工场遗址位于2号竖井,3、4号斜井的东南角,工场略呈长方形,长26米,宽20米,工场有夯筑的台阶和断墙,西北、东、南三面有残墙,残高0.6米,墙宽约0.5米,南侧有人工用毛石垒砌的墙
2009年,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隐藏于崇山峻岭中的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2013年,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楚雄州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位于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委会,由一段保存较好的铁路路基、五座桥梁和四个隧道组成,是滇缅铁路工程难度最大,桥梁和隧道最密集的路段,由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时任滇缅铁路第二总段总段长的龚继成主持修建。在长约6485米的路段上,从南到北分别为夕阳庵隧道、上箐隧道、下箐隧
星宿桥和丰裕桥禄丰县是滇中古驿道(禄丰段)的经由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众多,境内有多处古驿站关铺,还有纵横交错的古桥174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禄丰星宿桥和丰裕桥。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禄丰星宿桥、丰裕桥合并入选古建筑保护名录,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加上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遗址,禄丰县境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增至2处
•大量的恐龙、古猿和其他远古生物化石,让人大开眼界。景点介绍禄丰博物馆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城金山南路,博物馆共有8个展厅,陈列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化石、古猿化石以及明代瓷器,清代的铜佛像等。其中展出的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化石是迄今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恐龙骨架标本。博物馆的古猿厅内,陈列有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西瓦古猿头骨化石、古猿上下颌骨化石和古猿牙齿化石等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厅,陈列了在禄丰出土的中生代三叠纪及其以后的恐龙、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卞氏兽外,还有三趾马、鬣狗、古猪兽、剑齿虎、巨爪兽、无角犀、河狸、水獭、摸、象、鹿
五马桥横跨龙川江上,东西走向,桥全长60米,桥面宽6.5米,六墩五孔,以大条石砌券支撑桥面。它曾是检查私盐的第一道哨卡,也是拒匪于镇外的军事要塞。五马桥目前仅可步行通过,汽车还要一直沿旅游公路往前开,通过前方的公路大桥进入黑井古镇。景点位置黑井镇德政坊北端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又成为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距禄丰县城北9公里上石灰坝村后的庙山坡,东经102°3′22.1″,北纬25°13′12.5″,已划定的保护范围面积1.16万平方米。该地点于1975年5月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并采集到一枚疑是“人牙”的化石,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确认是中新世晚期距今800万年的古猿臼齿,和人类早期的演化历史有很密切的关系。1975年至1983年云南省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禄丰县文化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地点进行了十次科学发掘,共获得古猿的标本颅骨5具
琅井历史文化名村琅井历史文化名村是云南省“古滇九井”之一,唐朝时期就盛产食盐,故盐文化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齐名,形成以食盐为特色的发达工商业典型汉地文化。因盐兴而兴,因盐衰而衰落。琅井地方传统文化颇有特点,现在还完整地保留着《追善堂》等古朴的洞经音乐。琅井的民居建筑为中原风格,殷实的炉户都是“四合五井”,现存的温家大院,张经辰烈士故居和中街李继伯之民居建筑是其代表,建筑门窗很考究,有的是木雕和浮雕。在“筹井楼”之后的“大龙祠”如今尚存,虽是破败不堪,却仍可见其夕日的雄伟,供奉的“龙”有着美丽的传说。在琅井还建有于1930年
恐龙遗址科考观光恐龙遗址科考观光区位于禄丰县城4.5公里处,主要分布在恐龙山内,整座山均为中生代侏罗纪地层,由于这里出土了大量恐龙化石,所以名为恐龙山。禄丰恐龙化石于1938年被发现的,是当今世界恐龙化石保存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当时在禄丰一带发现了24属30多种,分别属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三大类,统称为“禄丰蜥龙动物群”。其中尤其以许氏禄丰龙的发现震惊全球,这种恐龙的体积不大,距今已有1亿8千万年,属于最古老的种类,但保存得却十分完整,对于人类对恐龙早期进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将在这里走进恐
黑井文庙位于庆安堤中段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两次重建,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旋即修复。其后屡次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又屡次修复,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五月,龙沟河爆发特大泥石流,冲坏文庙,同年文庙修复,大成殿的梁架及斗拱仍基本保持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时的风格特点。此次重修后,因庆安堤的建成,黑井文庙再也没有被泥石流冲毁,保存至今。黑井文庙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面南背北,沿中轴线分别建有大成殿、东西庑、大成门、名宦祠、
黑井滴水箐瀑布黑井滴水箐瀑布,位于黑井镇东北13公里的滴水村东侧,瀑布水源干高峰牛街河,汇流面积90平方公里,流量(旱季)0.5立方米/秒,瀑布落差80米。雨洪季节,河水湍急,流量猛增,瀑布从笔直的陡壁倾泻而—卜,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峭壁下树木葱笼,白雾茫茫,景色宜人,沁人心脾。地址:云南省楚雄州黑井镇东北13公里黑井镇: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92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纵穿全境。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陶、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