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红河州博物馆、蒙自南湖公园、西南联大蒙自分校陈列室、蒙自玉皇阁、缘狮洞、蒙自观音殿、法国租界旧址、南湖瀛洲亭、新安所古建筑群、蒙自小西湖、蒙自老街、碧色寨火车站、尼苏小镇、长桥海旅游度假区、文澜公园、新天地步行街、新安所、法国花园、周家宅院、蒙自烈士陵园,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红河州博物馆坐落在蒙自市天马路65号红河州行政中心红河广场西侧,于2003年12月建成,馆址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21平方米,有文物藏品8089余件,是红河州唯一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2005年10月8日开馆,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走近红河州博物馆,别具一格的中西结合建筑十分显目,取材于红河少数民族转山和圈舞习俗灵感的锥形体造型上,装饰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图案和纹饰,而风格各异的窗口造型则来自于少数民族对日月水火的崇拜。漫长的岁月中,红河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不朽的文明,在“古老神奇的红河”、“绚丽多彩的红河”和
蒙自南湖:在云南蒙自县城南。明代在积水洼地上开凿而成,引城东法果泉水入湖。湖中堆三座土山,名为“蓬莱三岛”。清筑堤建桥,渐成“十顷平湖堤柳合,一庭清景藕花香”的景区。南湖位于蒙自县城南,总面积41万平方米。最初这里是雨水汇合成的小泽,又名草湖。明代将其开掘成湖,在湖中堆积成三座土山,以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命名。公署内竹秀林幽,鸟语花香,一个个精巧雅致的亭台楼阁隐于翠绿丛中。公园内终年杨柳依依,四季碧波粼粼,景致有如仙境。从前,当地的文人学士常喜欢到这里吟诗作赋,发奋苦读,故又称“学海”。云南过桥米线的故事起源于这里。南湖素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同年10月,三校合并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局势持续恶化,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保存教育与文化命脉,以其卓越的贡献而成为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创造了中外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培养了众多英才,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八位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朱光亚、王希季、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
蒙自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中间的玉皇阁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曾重建,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合在一起呈“三阁鼎立”之势,为蒙自县城时代最早的一组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位于蒙自县城的最高位上,是古时阴阳家所称的蒙坝龙头,建阁者的愿望是把阁建在这里,以镇住蒙自龙气地脉,使蒙自能消灾平安。今天的玉皇阁也的确是蒙自人民寄托自己保安和幸福愿望的地方,初一和十五的香火都很盛。平时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在这里弹洞经,更为玉皇阁增添了一些庄严
缘狮洞缘狮洞座落在距县城东北方38公里的静灵山上。洞的四周风景如画,古松挺拔参天,果树成林,花草茵茵,蜂飞蝶舞。洞前有鸣鹫河穿越而过,河对面是清道光一年(1821年)曾任台湾知府的曹世桂墓(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距洞3000米处,有1988年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的青铜墓葬群。洞南是美丽富饶的鸣鹫坝子。缘狮洞海拔1800米,居高临下,依山傍水,远远望去,在霞光的辉映下,气势非凡。缘狮洞,又称为“观音洞”,属喀斯特地区石灰岩溶洞,镶嵌在悬崖峭壁间。始于清代的缘狮洞古建筑群,虽经几百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
蒙自观音殿观音殿位于蒙自县东与攀枝花村毗邻的布衣透壮族村二龙山。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浦江清,汤用彤,钱穆等同游二龙山,登玉皇阁,对寺院有详细记录。现玉皇阁已倾祀,存阁后观音殿,近年来已重建山门,大殿。此处深藏山坳的古寺,以其深幽的环境,吸引着香客和游人。地址:云南省蒙自县二龙山
法国租界旧址蒙自法国租界旧址位于蒙自县城中心地段,南湖东北隅,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曾闻名遐迩。1883年~1889年,中国名将冯子材在中法战争越南之战中率众大败法军。但昏聩的清光绪王朝则屈从于法国的威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允许法国拥有在蒙自东门外南湖畔及东村大片土地开商埠、设领事馆、海关、银行、商行和监狱的特权,随后德、意、日、美也在这里设领事。几年间,外国的铁路局、银行、商行、教堂和0馆等多达30余家在这里建立。自1889年蒙自法国海关开通至l940年日本侵略者轰炸蒙自的52年间,每天有5000驮~6000驮货物进出
南湖瀛洲亭南湖瀛洲亭位于南湖公园内。南湖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水面32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阿迷州知府王来贵署理蒙自县知事,捐资浚清果泉,引水入湖并筑北堤,众民感德建亭于湖东,名瀛仙亭。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更名瀛洲亭。亭通高22.4米,为木结构六角攒尖顶三重檐楼阁,用柱30棵,其中通柱6棵,构成覆斗式架梁。斗拱重迭,玻璃彩瓦,装饰精美,耸立于碧水绿树之间。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蒙自县南湖公园内
新安所镇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军屯文化古镇,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地位,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贲古县,设制于新安所一带,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新安所设立守御千户所,驻扎军人,屯田戍边之后,地名一直沿用新安所。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建新安所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所归蒙自县。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1000多年的军事活动,孕育了新安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区域内星罗棋布的文化古迹,现存明清历史街道5条,军事遗址3处和土寺庙9座,古民居120余座,古墓葬800多座,古石碑23通和古戏台、古商铺、古
蒙自在历史上是滇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湖素有"小西湖"之称,也名学海,史称"泮池",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中心有菘岛.岛上的花木栽培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在菘岛古坊门厅侧,建有闻一多纪念碑和纪念亭.环境卫生条件良好.石榴园旅游景区,作为新开的农业光观旅游配套项目,预计在1998年10月底竣工,有石榴交易一条街,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园区内的甜石榴,籽粒晶莹似玛瑙,酸甜适中,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入药,制成果汁和果酒.相传,甜石榴是元代从伊朗阿富汗引进种植的,说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该景区充分暂时展示现代城乡,多彩生机的精神风貌
走近蒙自老街,看到很多蒙自的历史古迹。古老的街道、古老的房屋,朴实的民风、民俗,还有各种传统美食。地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碧色寨位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洲蒙自县的草坝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也见证了一段段历史。车站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时钟,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然清晰可见,让人想起当年的繁华。碧色寨是滇越铁路上百年老站。这座边地火车站是火车迷们的必游之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除了铁路边上那些黄色的老房子,铁路两边山坡上还有许多古旧的建筑,包括以前法国人的养牛房、站长室、职工食堂、酒吧。当年此地不仅车水马龙,更是洋人汇聚之地。现在这里有一幅木制地图,标明了铁路两岸村庄里的当日遗存
尼苏小镇占地面积500亩,共有369户人家。距蒙自市行政中心6公里,紧靠天马路北沿,交通畅达,是蒙自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尼苏小镇原为文澜镇大台子村委会第一、二、三村民小组所在地。因原居住村民98%为彝族,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故起名尼苏小镇。近两年,小镇以“美丽家园”建设为契机,打造成为以少数民族风情和特色建筑为主题的旅游区。将居住、商贸、旅游较好地结合,是传承发扬彝族尼苏支系民俗风情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心。尼苏小镇位于“两海”(长桥海、大屯海)之间,呈正东正西摆布,区位优势凸显,距市中心10公里。西面紧靠大屯海高原湖
长桥海旅游度假区位于蒙自县域的雨过铺镇和文澜镇中心区之间,景区以北回归线为主题,以“长桥卧虹”的桥文化、“铁路博物馆——碧色寨车站”的法国铁路文化为内涵,以“水”为巨大的景观载体,以田园风光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即“北回归线、桥文化、铁路文化、中西文化、湿地公园”的景区主题,有岩溶断陷盆地景观、长桥海湿地等自然景观。
文澜公园面积为34.6万平方米,由休闲广场、喷泉、叠水平台、人工湖、园林景区组成。县级行政中心预计总投资约为13245万元,其中县级机关办公楼约为4745万元,文澜公园投资估算为3000万元,县级行政中心路网及附属设施估计投资5500万元。
蒙自新天地商业街地处蒙自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之间,贯通锦华路与天竺路,交通便捷,紧靠省级住宅示范小区红竺园等多个连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处于蒙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地段,被誉为“滇南一条街”。商业街净用地5.3公顷,全长700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密度38%,容积率0.77,是由我省房地产界的领头羊--昆明官房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商业步行街全面引入“一站式”消费的规划理念,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旅游、观光六大功能于一体,是目前滇南地区档次、品位最高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更是蒙自房地产业的“地王”式建筑。蒙自新天地商业街在建筑
新安所位于红河州蒙自县城东南,地处北纬23°15′至23°21′,东经103°24′至103°31′,地貌为东面高山横亘,西南面丘岗起伏环抱、北面为一马平川,地势开阔,掩映在4万亩连片的石榴园之中,是一派美丽富饶的江南田园风光。全镇国土面积87.2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万人(其中,集镇人口1.7万人),是一个汉、彝、苗、壮等民族的聚居地。新安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贲古县,设治于新安所一带。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新安所设立守御千户所,驻扎军队,屯田戌边
法国花园的原名叫“法国滇越铁路总局”(解放前俗称老铁路局)。当时滇越铁路全线分上、中、下三段施工,各段的工程师和小包工头大都是意大利人。为此,意大利政府就在老铁路局内设驻蒙领事馆,直到蒙自碧色寨的新铁路局落成,意大利领事馆才从老铁路局迁出,随后又由法国委派的铁路监督衙署入住。衙署入住后,这栋充满异国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里,常常是歌舞声声,酒色俱全,加之小楼周围长有许多茂盛的花,所以被当地的老百姓为“法国花园”。现在我们还能从花园米黄色的墙,朱红色的尖顶,木质的百叶窗,欧式风格的钟楼的外观中想像过去的灯红酒绿。现在法国花园里最著名的就是墨
周家宅院,位于蒙自县城文澜镇武庙街15号,始建于1916年,为富绅周子荫家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09平方米,建筑面积3259平方米,为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楼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50年1月,在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体规划扩建,占地56461平方米,分别有土地革命战争、解放革命战争、守土卫国作战中捐躯的革命烈士539名,园内建设均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式建筑。陵园正大门为牌坊式结构,门额上方匾额“蒙自烈士陵园”为-同志所书;进入大门,正前方是宽阔的悼念广场,广场上巍然屹立着16.4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绕过纪念碑,是烈士墓区,这里安息着李鑫、杜涛、巨伯年、李启、何军林等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革命烈士,墓区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