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郑营村、石屏焕文公园、石屏陈氏宗祠、万德寺、石屏袁嘉谷故居、石屏文庙、石屏火车站、文献楼、洄澜桥阁、企鹤楼、来鹤亭、石屏秀山、何其英故居、异龙湖万亩荷花园、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准提阁、石屏善觉寺、海朝寺碑、焕文塔、石屏古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郑营村石屏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西边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畔,山青水秀。郑营村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璞玉浑金”,这里的古建筑、宗祠、学校及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十分壮美。1999年1月19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石屏郑营在明洪武年间原名普胜村,系傣族聚居的村子。明初,明军后裔由云南红河州蒙自进入普胜村,傣族-迁往元江及西双版纳。郑姓汉族遂将普胜村改名为郑家营。郑营村西边为小寨,东边为大河沟,系彝族聚居的村子。1958年,小寨、大河沟划入郑营,
焕文公园位于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总面积633亩,是异龙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石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示地。焕文公园的各个景区采用石屏县清代古典建筑风格建造,沿南北轴线布局了焕文胜景,名邦文献,大魁天下三大景观,结构严谨,气势恢宏。焕文公园距石屏县城不过两公里,建在异龙湖畔。早些年,这里不叫焕文公园,而叫冒合山。说是山,其实并不高,但在不大的石屏坝子中,冒合山还是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山上那高大雄伟的焕文塔,给人以挺拔向上之感。焕文塔据石屏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秋,广西全州举人蒋振阅任石屏知州,地方士绅建议其创建
陈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为清末进士陈鹤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完美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十分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优秀的内在品质;它的建筑主题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扬;宗祠的礼仪与教化功能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扩展与升华,保护传统的宗祠建筑,是时代的需要.陈氏宗祠沿中轴线依次为祠门、莲池、0、中殿和大殿。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其前石
万德寺万德寺位于石屏县异龙镇西南的小西山,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清光绪、宣统年间重修。万德寺依山而筑,存六座殿宇,均为单檐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混合结构,面阔13米,进深8米。万德寺内原存有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铜钟,现存石屏一中。万德寺花木繁茂,曲折有致。地址:石屏县异龙镇西南小西山异龙镇:石屏县异龙镇由原异龙镇、冒合镇、陶村镇三个乡镇组成,地处石屏县城中心、城郊结合部,处于东经102°17′—102°37′,北纬23°29′—23°47′之间,东与坝心镇接壤,南与牛街镇相连,西与宝秀镇交界,北与新城乡毗邻,距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南正街22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故居内的陈设、展览是了解石屏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袁嘉谷故居大门雕梁画栋,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的直匾悬挂门顶。二重门顶一块黑底金字的“太史第”横匾映人眼帘,进入三重门是一幢四合院楼房。院子中央一棵枝繁叶茂的橙树长年翠绿,每到秋天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上排堂屋墙壁正中挂着袁嘉谷任浙江提学史时的半身巨照,楼上陈列着袁嘉谷的生平事迹、著作及书法作品,下排楼上展览着石屏的历史文物,两边耳
石屏文庙文庙位于石屏县城北正街三号,座北朝南,通面阔33.75米,总进深140.33米,占地面积4257平方米。文庙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明洪武十四年(1381)毁于兵燹。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重建。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并刻“石屏州庙学记”碑以记其事。明嘉靖二年(1523)至天启五年(1625),对文庙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清初顺治元年(1644),知州刘维世和学正罗天柱又主持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文庙面貌焕然一新。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地震而并未受损。棂星门为木石结构牌坊,通面阔31米
石屏火车站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寸轨个碧石铁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1903年始建。石屏段于1936年10月建成通车,1970年改建为米轨,2005年停开客运列车,货运照常进行。近百年来,个碧石铁路为滇南地区乃至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石屏站仍然是滇南地区货物集散地,继续为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石屏站是个碧石铁路上到今保存完好的法式火车站。从碧色寨延伸到个旧,再由两地中心处的鸡街伸展到建水和石屏。个碧石铁路自1915年5月开工,直至1936年10月10日才全线开通。这条或许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实
文献楼文献楼为一仿清初重檐歇山顶庑殿式建筑,采用了民族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在采光、照明上独具特色,加强了陈列展览的效果。楼内陈列明清两代石屏籍翰林、进士、名士94人的画像和生平事迹简介,及民国至今的19位文化名人的照片和他们的著作及生平介绍,此外还陈列着许多石屏籍作者的书籍和文物古迹的照片300多幅,再现了石屏文献名邦风采。走入这座建筑,游人即可看到石屏近千年的历史脉络,也可看到石屏“文学南滇第一州”的发展轨迹,更能体会到石屏“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辉煌成就。历史上的七十七名进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火车头的设计者何瑶、摄影家杨春
洄澜阁位于异龙湖东出水口处,离县城18公里,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洄澜建于桥上,工艺精巧,气势宏伟,既疏导洪水,又点缀湖山,阁内题有“洄澜滴翠,龙湖锁钥,梵宇长春”等匾额。洄澜阁高20米,宽6米多,长18米,中间为八角亭,左右有两阔亭同时并立,两楼一底,阁顶以彩色琉璃瓦配上陶制的飞禽走兽镶嵌而成,每层的每个亭角均配以风铃一个,微风吹来,清脆悦耳的铃铛叮咚作响,令人仿佛置身深山古刹,不禁生发出幽幽古情,浮想联翩。整个楼阁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壮观。2019年10月7日,洄澜桥阁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企鹤楼,民国,云南省石屏县滇南名胜。既是一处景点,也是一栋建筑。景点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珠泉街66号石屏一中内,始建于1923年,坐北朝南,由准堤阁、三佛殿、石拱桥、喷珠池、企鹤楼、二门、大门、厢房、碑亭组成。企鹤楼为石屏人民感戴学校名士陈鹤亭先生对当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兴建。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高21米。檐柱从第一层直通第二层檐檩,柱础为青石,方形素面。第二层有走廊。第三层八面开窗,窗为圆棂窗,屋顶八角飞翘,青瓦铺顶,顶部有三台宝瓶。其建筑规模独特,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它同时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的风格。形
来鹤亭由石屏东正街出城,直往东去约2公里,可见一个小村,层屋依山而建,层层环绕,名叫小瑞城,村子最高处雄踞着两幢檐翘角,亦显古旧的房屋,最高一幢的东面依偎着一个檐角高翘,琉璃金黄、造型别致的亭子,这就是被前人誉为“一海共三山,风光聚一亭”的来鹤亭。据说,小瑞城原名未束岛,是异龙湖三岛只一,来鹤亭原称海山亭,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当时,异龙湖水面广阔,烟波浩瀚,有三岛九曲之胜,清朝康熙年间,外地到石屏任知州的王光鼎,仰慕异龙湖山水美景,泛舟游湖,欣然登上海山亭,游玩赏景,当他走下海山亭时,忽见一为身着青衣,腰插玉笛的秀才,坐的亭台石桌边,
介绍:石屏秀山位于石屏县城西10公里宝秀镇南,宝秀镇西南吴营村,距离石屏县城12公里,是滇南的名山胜地之一。云南红河宝秀镇:宝秀镇地处石屏县城西10公里处,地跨北纬23°31′至23°50′、东经102°08′至102°27′,取镇内名胜宝山阁、秀山寺各一字得名。西与玉溪市元江县青龙厂镇、龙潭乡隔河相望,西北与大桥乡毗邻,东南与异龙镇相接,北交哨冲镇。总国土面积437.1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380.1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87%;坝区面积57.04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1……宝秀镇详细信息++
何其英故居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西正街竺家巷内。故居坐东向西,为单檐木结构民居建筑,占地289平方米。景点位置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西正街竺家巷内
每年6——10月,大红、粉红、乳白、紫红四色荷花,竞相开放,把异龙湖点缀成花的海洋,当您乘小木船进入荷花池或登上观荷亭赏花、拍照、品尝新鲜莲籽时,定会有一种水中君子,飘飘欲仙之神韵伴您乐不思归。景点位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的异龙湖西岸浅湖区
异龙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云南省第四大湖泊,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湖中野鸭嬉戏,水鸟绕船,湖畔山峦起伏,炊烟袅袅。2009年异龙湖水面积骤减,在恢复异龙湖生态平衡的同时,石屏县政府在湖面湿地建设湿地公园。公园于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636公顷,建设有2.3公里的湿地木栈道及41.5公里的环湖生态路。栈道平坦,绿柳成荫,沙鸥翔集,浮光荡漾,旧时渔人“月明渔话满船头”之处,迎来今人踏青访绿,节日游玩。
准提阁位于石屏县城珠泉街,始建于清顺年间。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准提阁内倡建石屏中学。整个建筑由大门、二门、天尊殿、准提阁等组成。准提阁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穿斗相结合梁架,通面阔19.5米,通进深14.4米,东西设廊。企鹤楼四重檐歇山顶,与大门一起均为民国初期所建。阁内有涂日卓、唐继尧、陈荣昌等名人题刻多处。
善觉寺位于石屏县异龙镇北1公里的乾阳山麓。《石屏州志》记载,善觉寺始建于唐,后倾圮,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善觉寺坐西朝东,通面阔52米,通进深50米,占地面积2588平方米。善觉寺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厢房组成。后殿为抬梁式穿斗式结合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建于石台基上,明间前有垂带踏跺,檐下有装饰性假斗拱,殿前用檐柱8棵。异龙镇:"概况石屏县异龙镇由原异龙镇、冒合镇、陶村镇三个乡镇组成,地处石屏县城中心、城郊结合部,处于东经102°17′—102°37′,北纬23°29′—23°47′之间,东与坝心镇接壤,南与牛街镇相连,西与
海朝寺碑碑质为紫石,长112厘米,宽78厘米,厚44厘米,横式。碑的四边刻卷草纹饰,碑文楷书,从右至左直书,共39行,行字4-28字,共909字。碑文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州人杨廷相捐资创建海朝寺的经过,描述了当时异龙湖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象。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年至异龙湖考察盘江西源时,曾在海朝寺内住宿。碑文由王恩明撰文。
焕文塔位于石屏县城南2公里的冒盒山顶,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焕文塔原为七级六角形楼阁式空心砖石塔,高19米,1994年重修。现塔保留原塔风貌,按比例增高为30余米,内部塔梯采用盘塔壁而上,外部采用青石支砌。塔周新建长廊180米,并配以塔基石栏。
石屏古城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业绩,自元代起就重教兴文,到明清时期有书院10座。私塾、义学上百处;太史第、进士第、将军第、观察第、宗人府和私家花园琳琅满目。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北部,石屏古城明代时建城,四门为,东名迎恩,西名通贡,北名拱辰,南名钟秀。400年前的周长748丈,高两丈、厚两丈的砖城,现仅存更名为“云台”的南城门。石屏,重教兴文,为明清两代的“文献名邦”,曾出文进士65人,翰林15人,经济特元1人,武进士11人,文武举人640人。到明清时期有书院10座,私塾、义学上百处;太史第、进士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