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脑山遗址、东关村城址、呼家崖遗址、火石脑遗址、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原平南寨遗址、王北窑遗址、卫村遗址、娄烦寺、南村清澄寺、前沙城福堂寺、沙壑石佛殿、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上石寺塔、上王悟真楼、原平寿宁寺、原平泰山庙、天涯石鼓神祠、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脑山遗址
大脑山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脑山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峪里村东北约4000米之同河东岸大脑山顶。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1.5米。采集有龙山文化夹砂、泥质陶片,纹饰有绳纹、蓝纹等,属商代的泥质陶片。1985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峪里村:峪里村地处丘陵,位于市区东20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8°43′,东经112°52′。因其为石门沟沟口,故人称峪口。明景泰年间,有人来此定居建村,改名峪里。全村132户,1149人,1029亩农业用地,以农业为主兼营梨果生产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东关村城址
东关村城址

东关村城址,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东关村东约50米处,滹沱河西岸台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米。随地形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崞县县志》记载,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现存城墙约600余米,夯筑而成,基宽约8米,残高约5米,夯土层厚0.1米,夯窝直径0.米,城门不存。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东关村:东关村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东北部,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6亩,均为水浇地。全村共321户,人口975人,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555元。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5人。……东关村详细信息+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呼家崖遗址
呼家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家崖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温东社村北约1000米的丘陵台地内,西临同河。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陶片,纹饰有绳纹等。1981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温东社村:温东社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市区东28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8°42′,东经113°00′。因位于旧铜川县治东,故名东社。为与王东社相区别,以姓氏定名为温东社。全村257户,660口人,农业用地1444亩,以农业及梨果生产为主。……温东社村详细信息++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火石脑遗址
火石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石脑遗址,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唐昌村东约500米滹沱河西岸台地,南有唐昌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6米,属于龙山文化遗存。地面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残片,纹饰有绳纹等,器形有壶、罐、鬲等。1987年发掘约70平方米。1985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唐昌村:唐昌村地处崞阳镇西北,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七百人,户数200户,人均纯收入4257元,耕地三千余亩,全村经济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唐昌村因地处黄土高原半丘陵区、四来奔坡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
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起点位于段家堡乡立梁泉村西北1900米处,止点在段家堡乡张其沟村西北1300米处。海拔高度2000~2300米,石砌墙体。现存墙体3段,全长约2794.8米。沿线存堡2座,烽火台19座。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记载,该段长城是明代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修筑。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立梁泉村:立梁泉村地处段家堡乡东北方向,全村共有66户,178人,耕地271亩。立梁泉村自然环境恶劣,山高地陡。主要种植有山药、莜麦、大豆、豌豆、胡麻等农作物。……立梁泉村详细信息++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原平南寨遗址
原平南寨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寨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上庄四村北约20米处,同河南岸台地上。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商代泥质陶片,东周时期的泥质陶。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上庄四村:上庄四村地处丘陵,位于市区正东20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8°42′,东经112°54′。全村334户,934人,1288亩耕地,625亩梨果园地,以梨果生产及农业为主。此村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庄四村详细信息++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王北窑遗址
王北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北窑遗址,位于原平市东社镇王北窑村南约1000米的丘陵坡地上。东西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龙山文化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残片,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器形有豆等。1985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东社镇: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卫村遗址
卫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村遗址,位于原平市闫庄镇卫村西南约500米处云中河西岸丘陵坡地,南北有冲沟。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龙山文化泥质陶残片,纹饰有绳纹,器形有豆等。1981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卫村村:卫村位于闫庄镇西5公里处,村处丘陵,资源比较贫乏,主要依靠发展种植、养殖。卫村有400余户,1400余人,耕地3800亩,其中水地1600亩。卫村人民在党支部和村委的领导下,坚持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治理水流域等使生产条件大大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娄烦寺
娄烦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烦寺,位于原平市沿沟乡茹岳村中。坐西朝东,东西长35米,南北宽34米,占地面积119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山门匾额题记,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寺内现仅存山门,余皆毁。山门砖木结构楼阁建筑,下层为砖石券洞。匾额楷书“娄烦寺”。上建钟鼓一间、悬山顶。寺内存唐永淳二年(683)石经幢1座,金大定十四年(1174)李秀塔1座,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重塑慧远禅师造像碑1通。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茹岳村:一、地理条件茹岳村位于原平最北部,与代县交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南村清澄寺
南村清澄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村清澄寺,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南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3米,南北宽45米,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梁架题记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重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中轴线分布有大殿、山门,两侧有钟楼、鼓楼。大殿石砌台基,六檩前代廊构架,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石佛3尊,身高1.7米。钟楼内悬挂明成化八年(1472)铁钟1口。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南村村:南村位于原平市崞阳镇西7.5公里处,北临崞水线,东距大运高速3.5公里。全村总户数360户,总人口1170人,耕地面积5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前沙城福堂寺
前沙城福堂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沙城福堂寺,位于原平市西镇乡前沙城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30米,南北宽50米,占地面积1474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过殿梁架题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二进院布局,中轴线现存有过殿、正殿。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三踩,平身科每间一攒,后檐斗栱三踩单翘,明间设四扇六抹槅扇门,次间为直棂窗,柱础为宝装莲瓣式。200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前沙城村:前沙城村地处平川,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西北角,在市区西北8千米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沙壑石佛殿
沙壑石佛殿

沙壑石佛殿,位于原平市楼板寨乡沙壑村西北7500米的炭窑沟庙咀。坐北朝南,东西长9.6米,南北宽6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村民相传原有石碑记载,建于明代,清嘉庆年间(1796~1820)曾经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石佛殿面宽三间,石砌拱门,内为穹顶,每间门楣均有一石匾,明间刻有“佛殿”,左为“利普万民”,右为“功盖三国”等字。屋顶中部有古刹。现佛像无存,毁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沙活村:沙壑(活)村,山西忻州市原平市楼板寨乡下辖村,地处丘陵地区,位于原平市的西南角,属温带,村坐落在背风向阳的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
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

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合河村前街中。坐北朝南,长3.9米,高4.5米,厚0.4米,占地面积1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院毁仅存照壁,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上部设仿木五踩斗栱、飞椽、耍头。浮雕、镂雕琴棋书画字及花卉组成的吉祥图案,单檐悬山顶,布局合理,比例适中,是砖雕中的上品。(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上合河村:上合河村是崞阳46村之一,该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东南4.5公里处,全村共有168户人家,有536口人,有耕地面积2260亩。该村地理位置独特,西邻108国道,交通便利,南靠阳武河,北紧邻滹沱河,由此形成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
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

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合河村中。坐西朝东,东西长23.6米,南北宽15.7米,占地面积371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分布有大门、照壁、主房,两侧有厢房、耳房。主房砖砌台阶,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上合河村:上合河村是崞阳46村之一,该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东南4.5公里处,全村共有168户人家,有536口人,有耕地面积2260亩。该村地理位置独特,西邻108国道,交通便利,南靠阳武河,北紧邻滹沱河,由此形成“沱阳合抱”得名上合河,该村主要以农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上石寺塔
上石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石寺塔,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石寺村西300米处丘陵台地内。据碑文记载,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六角单层喇嘛石塔。通高7米,坐北朝南,塔基平面呈六边形,上置两层束腰须弥座,高2.3米,束腰部浮雕仰覆莲。塔身单层,为圆形覆钵体,南侧辟尖拱形眼光门。塔刹为六角形相轮五层、上承华盖、仰莲、宝珠。1985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上石寺村:上石寺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西7.5公里处,东距大运高速公道4公里,南距崞武线3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面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城郊型的村庄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上王悟真楼
上王悟真楼

上王悟真楼,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王村东约50米的台地内。坐北朝南,东西长4米,南北宽4.35米,占地面积1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方形雕楼式建筑,通高四层,下部三层为砖砌方形建筑,顶部建有0。0面宽一间,进深二椽,单檐悬山顶,层间设有木质楼板和楼梯。悟真楼正面悬有“悟真楼”三字牌匾。(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上王村:上王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西一公里,北临崞宁公路,230户,耕地2000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年产值上升。近年来公路硬化,东与崞阳镇连接,西和崞宁公路连通,总长达2.公里。东水西调,利用深井扬程埋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原平寿宁寺
原平寿宁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寺,位于原平市中阳乡井沟村东约5000米的五峰山腰。坐北朝南,东西长53.6米,南北宽69.29米,占地面积371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大德年间(1297-1307)重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嘉靖年间(1522-1566)、清康熙六十二年(1722)和咸丰年间(1851-1861)屡有修葺、扩建。“文革”受损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寺僧人主持复修、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由东院、中院、西院三座院落组成。中院中轴线建有照壁、牌楼、大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碑廊。东院中轴线仅存圣母殿,两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原平泰山庙
原平泰山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平定街村。坐北朝南,南北长52.3米,东西宽31.8米,占地面积1663平方米。据清《崞县志》记载,创建于元至治三年(1323),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仅存正殿,两侧为配殿、耳房。正殿及配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遗存。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单翘单昂,前设月台,上置勾栏。正殿前建有报厦三间,单檐歇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天涯石鼓神祠
天涯石鼓神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涯石鼓神祠(又名石鼓大王庙),位于原平市子干乡停旨头村东南约100米处天涯山下。坐北朝南,东西长42.9米,南北宽75.28米,占地面积323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金天会三年(1125)重修,明成化六年(1470)重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葺,现存建筑均为明清遗构。二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牌楼、戏台、香亭、阎王殿和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院内存明代重修石碑3通,清碑21通,石狮1对,石旗杆2对。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东社镇王东社村中。坐南朝北,东西长13.5米,南北宽23.6米,占地面积31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宅院为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建有主房、院门。两侧建有吉星楼、配房、耳房等。主房青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带廊构架,单檐卷棚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