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邢台崆山白云洞、邢台天梯山、邢台云梦山、邢台九龙峡、天河山、邢台峡谷群、丰乐园、内丘扁鹊庙、前南峪、邢台大峡谷、兴固寺、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平乡大观圣作之碑、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东岳天齐庙、宁晋云台寺、普润寺、吕玉兰纪念馆、净域寺、四·二九烈士陵墓,河北省邢台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邢台崆山白云洞简介崆山白云洞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境内,东距县城6公里,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庄市86公里。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乘车去崆山白云洞旅游十分便利。邢台崆山白云洞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现已探明的有4个较大洞厅,总面积4000平方米。第一洞厅宽敞宏大,有山有水,一片人间和平景象;第二洞厅垂帘悬幕,富丽堂皇,犹如天堂;第三洞厅怪石林立,阴森恐怖,颇似想象中的地府。第四洞厅树枝珠串、水潭密布,很像龙宫。洞内岩溶造型齐全,单位面积景观密集,风景形态瑰丽多彩,原始本底保存完好。四个洞厅景观各异,各有特
邢台天梯山简介天梯山游览区位于邢台市西东牛庄,距市中心22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7路公交车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山势突兀,雄浑险峻,千余级石阶直上云霄;山腰有远古洞群,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幽深莫测;洞中遍布石花石瀑石钟乳,肖人肖兽,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山脚哟暗和金水洞,泛舟洞中,灯影浆声,如入仙境。游人登临绝顶长寿峰,但见群山环拱,村庄历历,田畴锦绣,川口湖烟波浩淼,令人心旷神怡。景区西部,冷风洞天下绝伦,宝剑峡壁如刀削,黑龙潭清冷沉绿,另有一番野趣。特别难得的是,这里是抗金名将牛皋的家乡。牛大将军曾在这里依山凭险,率众
邢台云梦山简介云梦山主峰1300多米,游览面积2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5%,林中有珍稀动物百余种。进入景区,恍如进入一只大肚茶壶,只见四面山势峭拔,赤壁翠崖,头顶一片圆天,神秘莫测,故称“壶天仙境”。云梦山被誉为“北方的九寨沟”,最奇之处在于它的九潭十八瀑,您可以游览龙吟峡、镇蛟石、栖鹰飞瀑、五禅洞、上壶天、下壶天、白龙溪、附丹崖、温翠坡、绕桧柏、挤幽涧、流蛟瀑、龙吟瀑、晒波瀑、神仙道、红碾盘、神仙脚印、讲经洞等。河北邢台市
邢台九龙峡简介邢台龙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日,是经邢台县工商行政局、县旅游局正式批准的集旅游建设、农副产品营销和天然中药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公司。公司下设“四部一室”,即景区开发部、对外招商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综合办公室,拥有员工161人,固定资产20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目前主要承担对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浆水龙宫”牌系列干鲜果品的加工销售。公司遵从自然,放眼未来,综合开发,业绩显著。经过近两年多的开发建设,已投资600多万元,将邢台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山水瀑布、峡谷群落、原始
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天河山位于邢台市西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总面积30平方公里,距邢台市65公里,交通便利,沿途风光优美。这里奇峰林立,峡谷幽峻,植被丰茂,林木葱郁,这里群瀑飞雪,清泉鸣筝,水源丰沛,是著名的“太行山水”;这里松涛阵阵,牛羊成群,又称“云顶草原”。天河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区、河北省地质公园。天河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区、河北省地质公园。景区文化底蕴丰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天河山地区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孔夫子曾游
邢台峡谷群是国家4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河北省地质公园,景区位于邢台市西70公里处,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长1000米以上的达8条,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主要景观有鬼门天堑、卧峡晴虹、云崖撒珠、飞瀑泻玉、瑶池妆台、龙宫玉珠、济公观海、三山销翠等。邢台峡谷群是以石英砂岩峡谷景观为主体,辅以山崖、瀑布、人文风情等景观的峡谷群型旅游区,其所具备的垄断性石英砂岩峡谷群和典型性的嶂石岩砂岩地貌特点,在太行山区乃至全国山岳型旅游区中独树一帜,不可多得。邢台峡谷群是国家4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河北省地质公园。位于邢台县西南
邢台丰乐园位于邢台市临城县东部,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地面积3000多亩。东距107国道3公里,西距县城6公里,南临省道南郝线,交通十分便利。建设发展邢台丰乐园始建于1998年,该园是市交通局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绿化荒山”口号,而实施的“万亩荒山”开发工程的一部分。为了解决养路工再就业问题,全国劳动模范、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兼公路处处长范永丰同志抓住了国家“扶贫攻坚、绿化荒山”的机遇,提出进军太行,开发荒山的构想。在临城、内邱、邢台县等地承包荒山一万亩,建起“一区两基地”即扶贫开发荒山试验区、交通职工转岗分流基
鹊王庙,俗称神头庙,又名扁鹊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城西21。8公里的神头村。1982年7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内丘扁鹊庙,始建年代久远。据《魏书·地形志》载:“中丘前汉属常山,后汉,晋属赵国,晋乱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有中丘城,伯阳城,鹊山祠”。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号,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内丘县。扁鹊庙至元五年(1268年)《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记:“汉唐以来,像而祀之旧矣,五季之未,数经残记。周显健中安-节度使陈思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王称
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浆水镇,距邢台市区60公里,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分为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三支锅景区、大石岩景区和龙宫景区十大景区。景区内有邢和线,平涉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180多处。进入园区门口的抗大纪念馆、纪念碑、抗大旧址,2001年被0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大培养出少将以上军官240余名;
邢台大峡谷群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邢台县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与山西的和顺县相望,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游览面积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达到千米的有8条之多,主峡黄巢峡是群山之间的一道地堑,长达4000余米,峡深200余米,两壁对峙千仞,峡宽几米,最窄处只十几厘米。抬头俯视,云崖倾扑,大有瞬间合拢之势,故称“一线天”。邢台大峡谷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又具南方山水之秀美。奇峡群有三奇:一奇谷低狭深;二奇峡岸壁立;三奇成群出现,并有连绵十余里的清潭飞瀑及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峡谷群具
兴固寺位于平乡县城正东四公里窦冯马村中,东临漳河,南距邢清公路一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该寺院占地面积108亩,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二殿、三殿、大悲殿、舍利殿和东西厢房、方丈室、戒堂、课堂等,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据古代修缮残碑留有“天竺白马以及金山石雍慈恩”字迹记载,兴固寺始建西汉末年为印度僧人所造。佛教渊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初传中国,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信仰之一。后赵时期在北方影响最大的高僧是由印度经西域来华的佛图澄,佛图澄受后赵皇帝石勒信赖和恩宠,在今邢台的襄国一带广置寺院,-传道,携大量金银造寺者,非皇室供养不能有此巨资,
河北省平乡县革命历史悠久。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实行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全国人民奋勇-,洪康村也组建了抗日九大队,该村是冀南“盐民-”的发源地,1938年4月8日在此打响“冀南对日作战第一枪”,消灭日伪军40多人,我抗日战士5名殉难;1940年农历10月初10,县抗日九大队在此遭到日伪军的围击,伤亡150多人,是平乡县抗日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斗。1943年6月19日,刘邓大军129师25团的150多名抗日战士在下町村被300多名日伪军围击,我军战士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伪军20多人,我抗日战士牺牲18人,安葬于下町村北,解放后
大观圣作之碑,北宋大观元年资正殿学士郑居正“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立于宫学,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于次年刻石,立于平乡县旧城(今平乡镇)的学宫之内。碑通高5.14米,宽1.38米,厚0.38米,碑额身高1.40米,宽1.50米,浮雕七龙盘顶。碑额“大观圣作之碑”为权相蔡京题写;碑身高2.94米,正面刻宋徽宗颁发的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诏旨,共1021字,现残存729字,为书学博士李时雍奉敕仿宋徽宗“瘦金体”摹写而成,笔法俊逸;碑阴额书“大钟主柴如意姊大娘”字样。碑两侧亦刻有文字,但镌刻年代在金大安三年之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位于平乡县治西南约15公里,西郭桥村北偏东约200米处。两墓皆遭破坏,为坐北朝南向,墓道在南。M1为仿木结构圆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4部分组成。墓室最大内径3.2—3.5、残存深2.54米。墓底为高0.38米的“凹”字形棺床。墓壁共分3层,墙基周壁砌17个壶门;墓壁下层砌砖倚柱14颗、假门5座、灯檠1个、椅子2把,柱头枋上砌柱头铺作14朵,补间铺作10朵;上层砌大铺作6朵。M2位于M1的东南侧1.4米,为仿木结构的八角形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等组成。墓道平面为长方形,底部南部为台阶,北
东岳天齐庙位于邢台市平乡县东南部的河古庙村内,据传说,始建于东周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泰山有一名道人西去华山布道,路经此地,目睹此处有九条大路汇入此地,外观上像有九条龙口相汇,称谓“九龙口”,观其地貌,确是一块建庙修身的风水宝地。老道经过深思熟虑,确定在此建一规模雄伟的庙宇,弘扬道教。当时,因人烟稀少,靠四方善男信女舍施已无能为力,老道从其本观内调来资金,亲自设计,亲自督工,在此建造而成。因建此庙于泰山有关,故命名为东岳天齐庙。东岳天齐庙。始建于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占地28亩,其中:备用地14亩,庙观房
“兴宁寺”地处河北省宁晋县凤凰路南段,是宁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4年),伴随着“瘿陶”改“宁晋”而诞生。1200多年以来,“兴宁寺”的文脉传承了宁晋人民与其割舍不断的真挚情怀。明正德十年(1515年)修《直隶真定府赵川志“宁晋县志”景致》中列为宁晋八景之一的“南寺晓钟”中这样描述:“县治南有寺曰兴宁,每清晨钟声迭出,可闻二十余里故名”。由此可想“兴宁寺“当年之盛况。当时县内规模宏伟香火鼎盛的寺院有四十七座之多,而独选“兴宁寺”为八景之一,可见其名望和影响力居众寺、观、祠、庙之首。县内现存明代万
邢台市宁晋县普润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四芝兰乡南迁善。现任主持刘瑞生。寺院现有8人。规模较小。普润寺:地址宁晋县城东北,四芝兰镇境内,约离县城25公里,四芝兰村北2公里处,不小的一座寺院,有普润寺、观音堂。据传乃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所赐,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奈何寺庵多遭挫折,寺内殿宇、佛像、法器等一应毁坏殆尽,虽经众僧尼及附近居士们艰辛努力,多次恢复重建,目前已有400平方米的规模,三位护法比丘严持戒律、道风正派。但因资金困难,寺内长久以来一直未能添置镇寺佛钟。四芝兰镇:四芝兰镇位于宁晋县东北部,东临辛集(石家庄市),北接晋州(
吕玉兰纪念馆座落在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东留善固村筹建,其目的是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陶冶道德情操,为构建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吕玉兰纪念馆和玉兰公园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玉兰公园一期工程占地40亩,建有人工湖、假山、六角亭、八角亭、水榭、宣传栏、功德碑、体育器材等,吕玉兰纪念馆座落在其中,占地面积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5个展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党史展厅、国防教育展厅、劳模展厅、电教放映
净域寺位于临西县仓上新村东约800米处,俗名月洼寺。她是临清古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是具有很多传奇故事的神秘殿堂,是被人们所尊崇的明、清临清河西八大寺之首。净域寺,现遗址高出地平面近2米。遗址长、宽各127米,遗址面积1.6万平方米。现由五台山高僧率一行僧众到此驻足、投资,月洼古寺。
四·二九陵园位于河北省临西县摇安镇贺伍庄村北,整座陵园占地二十五亩,主体结构由纪念塔、纪念堂、墓碑群、接待室组成。陵园正门是一座坐东朝西的高大牌坊,进入陵园往东,首先看到的是由三位八路军战士组成的雕像,再往东50米左右,是耸立于陵园中心的主体建筑——四·二九烈士纪念塔,塔高接近20米,塔身西面是徐向前题词:四·二九反扫荡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塔身南面、北面分别有原冀南区领导人-、陈再道、王任重、刘志坚的题词。纪念塔的东面,是墓碑群,有142位无名烈士的墓碑。一九八四年十月,为更好地缅怀先烈,由临西县团委发起捐款,于一九八五年清明节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