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芦山石刻群
伊芦山石刻群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芦山石刻群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灌云县,伊芦山石刻群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伊芦山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伊芦山,石刻主要分布在伊芦山中峰和西峰两处。中峰以中庵为中心,院内井旁石壁上有王同题刻“奇泉”草书大字;院东南角石壁有2.4米正方形石刻一方。在东向的悬崖上天然石洞内有王同“云洞”题刻,行书;在中庵下侧西南台阶阶旁石坡上有“高山流水”四个大字为王同题刻,楷书。

伊芦山西峰山脚下的耶苏教堂东岩壁上有隶书“更衣处”,楷书“衔杯处”;南侧有楷书“龙神岩”;篆书“月泉”。从“龙神岩”石刻向上,有隶书“云关”;向南为王同楷书“含光”题刻。从“云关”题刻向上有隶书“翠壁”;西侧有楷书“云龙潭”。龙祠(二郎庙)遗址有廖世昭题刻。从“翠壁”向上有隶书“三生石”,西峰顶有隶书“第一峰”。

伊芦山石刻群,篆、隶、楷、行、草诸体俱备,为研究连云港市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有着重要价值。200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主峰:北至主峰分水岭,东至“云洞”向东100米,西至“高山流水”向西100米,南至山底脚处外延长20米。

西峰:东至马脖子,西至伊芦耶稣教堂向西15米,南、北至山底脚处外延20米。

上一篇 陈调元小楼
上一篇 龙苴城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7184.html
灌云县周边景点
大伊山
大伊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伊山位于灌云县城北部,方圆10平方公里,属泰山支脉,诞生于太古代,距今己有20亿年的历史,由12座山峰组成,最高峰226.7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美称。景区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自然风光优美,已建成石佛寺、伊山大佛等景点40多处;其中伊山大佛,为亚洲第一坐佛,全国知名的十三座大佛之一。大伊山景区现为连云港市十佳景区,连云港市影视基地,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省政府重点发展的苏北三条重要风景旅游线之一。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旅游支柱产业战略,确立“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为旅游工作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伊芦山景区
伊芦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伊芦山位于连云港市南、灌云县城东北各15公里,是商代开国大臣伊尹晚年结庐退隐的地方。拥有三千多年人文历史,现存有古代石刻群、三生石、钟庵、石佛寺、七十二藏军洞等众多旅游景点。以伊芦山为核心的伊隐小镇特色旅游景区除伊芦山山体公园外,还新建了伊山梅园、伊芦山枫园、伊尹美食街、伊尹中草药种植园、伊芦中医馆等景点。伊芦山海拨212.5米,但却有着国内无可比拟的悠久历史文化。伊芦山成山于20亿年前,是泰山东起首脉,古时是海上的一座岛屿,素有小蓬莱之称,又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商代开国贤相,“厨祖”“汤药之祖”伊尹晚年曾来此结草为庐、隐居修练,因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灌云县博物馆
灌云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灌云县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属苏北第一批县级博物馆,素有“中国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称的灌云县,石棺墓群在1981年发现,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联合进行科学发掘,该墓地不仅是迄今国内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灌云县博物馆的前身为灌云县图书馆文物办公室。部分藏品由县文化馆移交。经1984年文物普查以及大伊山遗址的发掘,文物藏品遽增为此,灌云县政府决定建立灌云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灌云县博物馆的陈列内容为:灌云县历史文物陈列,主要展品有新石器时代文物、汉代文物以及部分明清字画。展品共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潮河湾生态园
潮河湾生态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潮河湾位于江苏省灌云县沂北乡境内,南至新沂河北堤,北与204国道相接,长3公里,河面平均宽约180m,最宽处达200多米。该河道的形成历史悠久,属海潮百年冲刷而成且呈“S”弯状的自然河流,故而得名。潮河湾生态园濒临潮河湾,占地面积894亩,其中水体面积324亩,绿岛景区及公共用地370亩,分综合服务区、果园岛、家园岛、农耕岛、花木岛、垂钓岛、水上运动区、观赏区、休闲区、度假区等“四区六岛”。生态园以“自然、生态、野趣”为主题,以亲水为主线,以休闲为目的,以生态为基础,努力突显“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生态旅游、乡土风情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