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庐(留耕草堂)
潜庐(留耕草堂)
潜庐(留耕草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梁溪区,潜庐又名为留耕草堂,祀主为无锡名贤杨延俊等四人。祠堂与上河塘的留耕草堂相连,原是其子杨宗濂(艺芳)所建的别墅花园所在地。该园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内有潜庐、留耕草堂、丛桂轩3个厅堂。留耕草堂门厅在上河塘临龙头下,上悬“潜庐”额,为民国17年7月许国凤题并隶书。建国后“潜庐”为部队所用,园林格局保护良好。2006年6年被作为惠山镇核心祠堂园林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经保护修缮,全面恢复“潜庐”原有风貌。

杨延俊,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历任山东、安徽等地知县,与李鸿章为同榜进士,交谊较深。在山东肥城任知县时,连续大旱,杨延俊开仓放粮,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以后死在济南。清末,其子杨艺芳筑别墅花园留耕草堂,后改成杨家祠堂,祀其父杨延俊和延俊弟延骘及其妻侯、杜氏,称四褒祠,后园为祠堂花园,面积1400平方米。

园内有望山楼、丛桂轩、门厅及戏台等景点建筑。池沼、回廊、亭桥、湖石、花木布局得法,小巧玲珑,紧凑别致,纳锡山秀色于园内,清丽古朴,为清末无锡优秀别墅园林之一。

主屋留耕草堂座北朝南,为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中有屏门,东西开有花窗。堂前后有回廊相通,前有三棵高4米许百余龄的罗汉松,已列入无锡市古树名木。南有池沼,池南即戏台。留耕草堂堂外四周有围廊,东廊之末端东西有门,自西门出拾级而上,又有偏厅三间,硬山顶,形制与丛桂轩相同,今名望山楼。向东俯瞰,堂、池、桥、廊、石、树组合精妙,园林景色尽收眼底。往南远眺,锡山宝塔若隐若现。留耕草堂后为丛桂轩,有一池,围廊中新建亭,池上架有曲桥并铁扶栏,连接留耕草堂和丛桂轩。丛桂轩,为硬山式建筑, 面阔四间,前有廊,后有一庭院。轩前门两侧各有廊,东与亭相联。轩、桥、廊、堂环抱池而立,形成一个优美的园林空间。

上一篇 惠山园(李公祠)
上一篇 惠泉黄酒文化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7893.html
梁溪区周边景点
惠山古镇
惠山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参观众多古祠堂,淘无锡泥人手信,吃豆腐花、小笼等特色美食。景点介绍惠山古镇位于无锡锡惠公园北边,由大片古祠堂组成。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唐,盛于明清,现在看到的多是清代祠堂。这些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不妨在此寻踪问祖一回。另外,镇上的无锡泥人是不错的手信,美食也值得品尝。惠山古镇由南北走向的横街和东西走向的直街(绣嶂街)围成,直街的东端有写着“惠山古镇”四个大字的古镇大照壁,非常好认;横街的北端,即惠钱路与通惠西路的交汇处是售票点,进入古镇免费,只有参观一些小景点才需要门票。横街与直接的交汇处毗邻锡惠公园的古华山门和秀璋门,往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无锡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安寺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齐名。这里原来是清净的佛教圣地,后来无寺有名,发展为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寺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宅社,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改为寺院,命名为兴宁寺。宋太平二年(977)改为崇安寺。清干隆时封为静慧寺。以后几经毁建,辛亥革命后,神像陆续被毁,房舍改作它用。崇安寺旧址东起盛巷、新生路,西至中山路,南起观前街(今人民路),北至县下塘。建筑群主要有:山门,上有贴金砖刻“梁溪首刹”、“吴会名胜”等题字,两旁塑有哼哈二将。解放后被拆除,并在原址建造了第一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素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美誉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还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首批申遗点,被誉为“运河畔的露天博物馆”,其保护修缮范围总占地约0.44平方公里。2010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