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碧山吟社
无锡碧山吟社
无锡碧山吟社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梁溪区,碧山吟社,面对滨湖山馆,背靠九龙翠嶂。步上石级平台,有大厅五间,内设茶座。厅前,石刻金字“碧山吟社”系文徵明手笔。厅后有“碧山吟社”石刻碑记。两侧有厢房,四周有围廊,天井内有古玉兰和枇杷树各一株。

吟社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82)。北宋文学家秦少游后裔无锡士绅秦旭(1410—1494年),是地方上有名望的文坛耆老,自幼博学强记,每日读书后作札记数千言,诗有陆游风格,喜山泽之游。儿子秦虁,是秦氏迁锡后的第一个进士,出任武昌太守。秦旭在成化年间择地惠山寺龙泉精舍处,建造十老堂,筑“撚须、流馨、借山、濯缨”四只亭子,凿“涵碧池”,开“芙蓉径”,堆“古木坡”。形成长杉落荫、修竹茂林的景色,同无锡的十位老人在此结社吟诗作词,初名“十字社”,后改名“碧山吟社”,是无锡历史上较早的一个诗社,也是后来无锡东林书院的先声。

据邵宝记载,这十位老人是:秦旭,字景旸,号修敬,85岁;李庶,字舜明,号絅庵,86岁;陈履,字天泽,号逊庵,83岁;陆勉,字懋成,号竹石,82岁;高直,字惟清,号梅庵,79岁;黄禄,字公禄,号杏轩,73岁;杨理,字叔理,号听玉,72岁;陈公懋,字行之,号玉溪,69岁;施廉,字彦清,号北野,61岁;潘绪,字季方,号玉林,未及60岁。这十位老人,每风日暖和,坐以齿列,凡感时触事,吊古怀人,作耆英之会。规定十人之外,不参俗客,只有惠山寺僧觉性,不召自来赴会,一会一诗。论诗时,有燕肴数盘,饮一盂,酒八九行。

在吟社建立60多年后,明代嘉靖年间,由无锡名士顾可久、华察、王问等重组吟社。到了清初秦旭第九世孙秦松龄又结渡假社,还把碧山吟社的唱和诗作编成《碧山集》。后来碧山吟社被长期湮没,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找到了吟社的匾额,并由唐文治撰写了《碧山吟社刻石记》置于吟社后院的岩坡左侧。

20世纪50年代吟社才逐步恢复旧貌。1982年进行了大修,门前横立一石,镌刻明代状元吴宽的一首诗,吟咏碧山吟社初创时的盛况。

上一篇 鼋头渚广福寺
上一篇 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014.html
梁溪区周边景点
惠山古镇
惠山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参观众多古祠堂,淘无锡泥人手信,吃豆腐花、小笼等特色美食。景点介绍惠山古镇位于无锡锡惠公园北边,由大片古祠堂组成。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唐,盛于明清,现在看到的多是清代祠堂。这些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不妨在此寻踪问祖一回。另外,镇上的无锡泥人是不错的手信,美食也值得品尝。惠山古镇由南北走向的横街和东西走向的直街(绣嶂街)围成,直街的东端有写着“惠山古镇”四个大字的古镇大照壁,非常好认;横街的北端,即惠钱路与通惠西路的交汇处是售票点,进入古镇免费,只有参观一些小景点才需要门票。横街与直接的交汇处毗邻锡惠公园的古华山门和秀璋门,往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无锡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安寺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齐名。这里原来是清净的佛教圣地,后来无寺有名,发展为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寺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宅社,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改为寺院,命名为兴宁寺。宋太平二年(977)改为崇安寺。清干隆时封为静慧寺。以后几经毁建,辛亥革命后,神像陆续被毁,房舍改作它用。崇安寺旧址东起盛巷、新生路,西至中山路,南起观前街(今人民路),北至县下塘。建筑群主要有:山门,上有贴金砖刻“梁溪首刹”、“吴会名胜”等题字,两旁塑有哼哈二将。解放后被拆除,并在原址建造了第一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素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美誉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还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首批申遗点,被誉为“运河畔的露天博物馆”,其保护修缮范围总占地约0.44平方公里。2010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